4.2.1表格数据的处理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信息的表格化、掌握表格数据的处理2、选择恰当的软件加工表格信息(这里使用Excel2000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如何在教材现有的知识层次之外发掘新的知识点,拓展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寻找新旧知识的关联点,对有兴趣进一步学习的学生可以鼓励他们多分析和思考。
二、教学要点:本课教学内容理论性与实践相结合,并且实践是本节课的重要教学环节。
有一句名言:“没有实践就没有真知”。
因此,实践是学好表格数据处理乃至整个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途径。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教师应采取少讲多练的教学方法,也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索,根据教材中所提供的数据制作,分小组探究学习,并完成任务。
三、教学组织:组织选择合适的软件(Excel2000)加工表格信息,借助表格对数据进行计算、排序、筛选、汇总;掌握数据的计算、数据的筛选、数据的排序、数据的分类汇总和建立数据透视表。
四、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概念:(略讲)单元格:单元格是表格中行与列的交叉部分,它是组成表格的最小单位,单个数据的输入和修改都是在单元格中进行的。
工作表:工作表是一个由若干行和列组成的表格,一行和一列的交叉部分称为单元格。
一般而言,数据处理都是在单元格内进行的。
电子表格常常处理成批的数据,它一般包含大量的单元格,最多为65536(256)=16777216个单元格。
工作簿:工作簿一般由若干个工作表组成,并以文件形式存放在磁盘上。
所以,工作簿是面向用户操作的一个概念,而文件则是面向计算机系统的一个概念。
二、处理电子表格(讲授知识点)A、表格单元格的地址(这里只讲解相对地址)B、数据的计算:让学生学会日常应中的求和公式sum(summber1:summber2)、平均数公式(average(summber1:summber2)、最大值max(summber1:summber2)、最小值min(summber1:summber2)。
学生通过回忆、讨论并完成利用公式计算和自动计算完成表格《各门市一周内各品牌杀毒软件的销售数据》和自已设计一个自己班里的成绩表进行计算。
C、数据的筛选:学生对表格中的某一特定数据所蕴含的信息进行筛选处理。
(简单通俗来说就是从表格中选中符合某个特定条件的数据来)D、数据的排序:对表格进行一般排序或进行自定义排序:有时候我们可能对数据进行排序,如对学生的成绩排名顺序来进行排序,那么如何对数据进行排序呢?学生完成一般排序和自定义排序的学习。
E、数据的分类汇总:有了排序的结果,我们可以对数据进行分类汇总(也就是说先进行排序,然后再汇总)。
F、数据透视表:数据透视表是一种对大量数据进行快速汇总和建立交叉列表的交互式表格。
她可以转换行和列以查看源数据的不同汇总结果,可以根据需要显示指定区域内的数据,还具备查询应用的功能等。
要求学生尝试对杀毒软件销售情况数据表的透视表的操作过程。
教师活动:通过课本的实例介绍,一边讲解以上概念,一边演示操作过程。
任务:根据教材中所提供的数据制作,分小组探究学习。
总结与归纳:对学生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归纳制作步骤和使用场合。
实践:在Excel里,利用公式计算、排序、筛选、汇总题(根据要求完成下面两题)1、下面是某班的部分同学成绩表,根据下面要求完成。
X X班学习成绩表要求:1、利用公式计算出每学科的最高分、最低分。
2、利用公式计算出每位同学的总分、平均分。
3、按总分从高分至低分进排序。
2、下面是某总公司的各分公司,各分公司在几周内销售各种产品如下表(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XX总公司的各分公司销售产品情况统计表要求:2、利用公式计算出每个公司的总价3、按照总价为关键字,按从高到低进行排序。
4、分别按照周次、品牌进行汇总。
教学反思:由于学生以前接触过EXCEL,而且在我反复演示后,模仿能力比较强,大多数同学能基本完成我所布置的六个任务。
但可能有的同学只是“依葫芦画瓢”,如果要其独立完成的话可能还是存在某些困难,所以我在讲解时尽量结合例子,讲解其中的内涵,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怎么做最简单。
4.2.2表格数据的图形化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利用表格处理数据,并结合图形化表示,提示事物的性质、特征及其变化规律2、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挖掘表格数据所蕴含的信息。
过程与方法:结合学生身边的事例讲解,一方面激发学习的兴趣,另外一方面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学习生活中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协作精神和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操作技能,并能在学习中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更好地利用网络为我们的学习服务。
二、教学重点:本课教学内容重点是表格数据的图形化,学生学会用图表这一工具来形象地显示数据;掌握图表的制作方法;培养学生制作图表要多元化。
三、教学难点:几种常用图形的适用范围四、教学组织:及时解决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并与学生交流与总结在实践过程中得到的经验。
五、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数据是对客观事物的量化,由于客观世界的丰富性和多元性,数据所包含的信息也是多义的。
就像一个公司或一个单位,在年终时,各个部门都会了解本年度本部门年终所花的资金,公司或单位的会计就要按照各个部门制作出不同的图表。
所以说,对数据的加工总是带有一定的选择性。
我们本节课就要学会根据需求不同制作不同的图表。
二、表格数据的图形化表格数据的图形化表示实质就是表格内要素关系(通常是数量或比率与类别、地点、时间等要素的关系)的图形化展开,它反映了数据之间的直观比较,增强了数据的可读性,从而使我们更容易发现和理解事物的性质、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1、柱形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体现不同项目数据之间的比较。
任务:根据光盘“杀毒软件调查”表,请同学说说反映各种品牌的销售业所占的份额,适合用柱形表示吗?为什么?小结:强调数量的差异,通常用来比较一段时间中两个或多个项目的相对尺寸。
例如:不同产品季度或年销售量对比,在几个项目中不同部门的经费分配情况,每年各类资料的数目等。
2、饼图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任务:根据光盘“杀毒软件调查”表,请同学说说用饼图表示各品牌软件的单价,合适吗?为什么?小结:饼图能清楚明了地表达了一个数据列的情况,在实际工作中用得比较多。
例如:表示不同产品的销售量占总销售量的百分比,各单位的经费占总经费的比例,收集的藏书中每一类占多少等。
3、根据光盘“杀毒软件调查”表,折线图多用来反映事物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可以清楚地表现出事物发展趋势,从而帮助我们做出推论。
任务:请同学说说用折线图反映各门市的杀毒软件销售数量,合适吗?为什么?小结:如果要表示数据在一段时间内是呈增长趋势的,另一段时间内处于下降趋势,我们可以通过折线图来表示。
4、除了详细分析这三种图表外,要强调制作图表是根据不同的需求制作不同的图表的,有时一组数据,可以用多种图表来表现,还可以制作出线形图和面积图等。
三、作业:一、上网调查题:(按照要求完成下面两题)要求:1、模仿上表在电子表格中制作,工作表名为“上网内容的调查”2、根据上表建立柱形图3、设图表标题为“上网内容的调查”在另一个工表里完成,上网对学生的影响要求:根据上表,建立折线图,并完成下表。
(在另一个工作里完成,工作表的名称为:“上网的影响”4.2.3表格数据加工的多元性一、教学目标:学会从不同角度挖掘表格数据所蕴含的信息二、教学重点:表格数据加工的多元性三、教学难点:如何从不同角度对表格数据进行分析和加工四、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数据是对客观事物的量化,这个客观世界是丰富的、多元的,因此数据所包含的信息也是多义的。
某企业有股东5人,员工100人,1990~1992年的3年间,该企业的收益情况如表4-9,要求根据表中的数据绘制成图。
观察上表的数据,总体看来每年股东红利不断增加:1990年到1991年增加了2.5万元,1991年到1992年也增加了2.5万元;工资总额也在不断增长:1990年到1991年增长了2.5万元,1991年到1992年增长了2.5万元。
但是用“股东红利/5”得出数据分别是1、1.5、2,用工资总额/100得出的数据分别是0.1万元、0.125万元、0.15万元。
1万元与0.1万元比较相差9000元,1.5万元与0.125万元相差1.375万元,2万元与0.15万元相差1.85万元。
股东与员工的工资增长形成一个很大的差距。
1.站在企业主管的角度考虑从右图得知:股东和员工双方共同发展,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这是企业主管最愿意看到的局面。
2.站在工会的角度考虑年份股东红利增长比率(% )工资总额增长比率(% )1990 年100 1001991 年150 1251992 年200 150股东红利三年来增长比率平均是50%,而员工工资总额增长比率平均是25%,显然员工工资的增长比例是股东分红增长比率的一半,应该适当增加员工的工资。
3.站在员工的角度考虑年份股东个人收入(元)工人个人收入(元)1990 年10000 10001991 年15000 12501992 年20000 1500分析:股东个人收入每年增长0.5万元,工人个人收入增长仅250元,两者相差4750元。
这说明只要这个企业的经济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股东的个人收入不断上升,而且比员工增长的速度还要快,甚至上万元。
股东和员工的收入会逐渐悬殊,而且差距越来越大,应当大幅增加员工的工资。
实践题:比较电子表格与其他软件进行表格信息加工的特点,填表教学反思:和上节课一样,在我讲解演示完后,让学生自己绘制三种类型的图表,柱形图,饼图,折线图,有的学生几分钟就可以完成,原因是上节课掌握的比较好,因为这节课的图表就是要求在上次对表格数据处理之后完成的,在演示时,我又把前面的内容复习了一下,所以大部分同学完成情况还是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