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特种设备安全实施方案

特种设备安全实施方案

新建眉县至太白高速公路PPP项目特种设备安全实施方案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眉太公路MTTJ6标段项目经理部二〇二〇年五月目录一、编制依据 (3)二、编制目的 (3)三、工程概况 (3)四、本项目特种设备 (4)五、风险源辨识与控制 (4)六、特种设备安全生产责任制 (4)七、特种设备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9)八、特种设备维护、保养管理、检查制度 (10)九、特种设备定期申报制度 (11)十、安全检查 (12)十一、事故应急救援 (13)一、编制依据1、《安全生产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以及各种相关办法、规定规程、标准等;2、通过现场调查收集的资料。

二、编制目的为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控制何建超机械伤害事故的发生,并在一旦发生事故时能够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救援,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及地方有关规定和业主有关文件的要求,结合本项目部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三、工程概况眉太公路MTTJ6标段项目经理部起点位于太白县咀头镇塘口村,终点位于太白县咀头镇北沟村,线路由东向西走向,我工区管段里程K58+148~K69+307段,其中断链:K63+412.52=K64+612.52(短链1.2Km),线路总长度9.959Km。

管段内计有特长隧道0.5座约4.395Km (主线双幅长度)、各类大中小桥9座约1.385Km(主线双幅长度)、路基约4.179Km(主线双幅长度)<含太白东互通立交一处>。

四、本项目特种设备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下同)、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等。

本项目涉及的特种设备有汽车吊、门式起重机、压力容器。

五、风险源辨识与控制1、主要危险因素a.设备自身故障,造成人员伤害事故;b.操作人员的失误造成安全事故;c.指挥人员的失误造成安全事故;d.不按操作规程进行作业,导致设备损害。

2、控制措施a.加强对作业人员的检查、教育及交底;b.发现隐患立即处理,不得拖延;c.加强对机械设备的检查,确保机械设备的完好;d.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消除环境影响;e.对违章作业的人员进行处罚,确保作业人员遵章守纪。

六、特种设备安全生产责任制为保障特种设备在生产经管活动中的安全,按“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各级领导、只能部门和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

1、项目经理职责a.遵守并督促检查项目部各科室、施工队遵守特种设备法律、法规、标准和规定以及上级关于职业安全健康知识的执行情况及员工安全学习培训工作;b.审批职业安全健康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c.督促检查项目部各科室、施工队队特种设备管理人员、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d.参加特种设备安装验收;e.组织特种设备安全检查,督促相关部门实施事故隐患的整改;f.提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各项要求;g.参加特种设备事故的应急救援,按“四不放过”原则做好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2、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及管理人员职责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及管理人员与项目部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组织机构及管理人员相同,执行以下特种设备管理职责。

a.贯彻执行国家、省、市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规章;b.制定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审核安全操作规程;c.参加特种设备订购,进场和安装的验收;d.经常检查特种设备的运行情况、维修情况和安全附件效验情况等;e.协同组织特种设备安全检查,督促有关部门实施事故隐患的整改;f.提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各项要求;g.对特种设备的检验、修理、改造和报废等进行技术审查;h.编制特种设备的年度定期检验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i.向当地安全监察机构报送特种设备数量和变动情况的统计报表、定期检验计划的实施情况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处理情况等;j.协同组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k.参见特种设备事故救援,协助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l.对特种设备进行使用登记及技术资料的管理;m.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认证执行安全生产“五同时”(即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同时,计划、布置、减产、总结、评比安全生产工作),执行项目部特种设备管理制度,不违章指挥;n.对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进行定时效验、试验、检修等。

3、工区及负责人职责a.贯彻执行国家、省、市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规章;b.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认证执行安全生产“五同时”(即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同时,计划、布置、减产、总结、评比安全生产工作),执行项目部特种设备管理制度,不违章指挥;c.协同做好员工培训工作;d.合理安排生产,防止特种设备超负荷运行;e.制定新工艺、使用新技术、新材料时,充分考虑特种设备能力,防治特种设备超负荷运行;f.参加特种设备事故的应急救援。

4、工经部及负责人职责a.贯彻执行国家、省、市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规章;b.根据执业禁忌症的规定,招用新特种设备安全操作工时,严格执行国家规范,做好监督新员工就业前健康检查工作,并充分考虑员工的文化技术素质及能力;c.协同各部门做好特种设备安全教育;5、安质部及负责人职责a.贯彻执行国家、省、市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规章,执行公司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违章指挥;b.制定特种设备安全操作规程;c.参加新特种设备的安装验收;d.组织本部门特种设备安全检查,督促有关部门实施事故隐患的整改;e.对特种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和管理;f.协同做好特种设备的年度定期检验工作g.报告特种设备事故,参加事故的救援,协助事故调查和处理;6、物资设备部及负责人职责a.贯彻执行国家、省、市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规章,执行公司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违章指挥;b.参加新特种设备的安装验收;c.经常检查特种设备的运行、维修和安全附件效验等情况;d.队特种设备的检验、修理、改造和报废等进行技术审查;e.做好特种设备的年度定期检验工作f.积极向特种设备管理部门反映特种设备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处理情况g.参加特种设备事故的救援,协助事故调查和处理。

7、班组长职责a.贯彻执行国家、省、市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规章,执行公司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违章指挥;b.组织班组人员学习、钻研技术,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和操作技能;c.经常检查特种设备以及安全附件的运行情况,发响问题及时处理或向领导报告;d.设备发生保障时,及时查明和判断故障的性质、原因,并组织有关人员按规定要求进行处理;e.协同组织事故应急预案的演练;h.参加特种设备事故的救援,协助事故调查和处理。

8、操作人员职责a.执行公司安全操作规程和劳动纪律,认真操作,做到“三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b.努力学习、钻研技术,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和操作技能七、特种设备安全教育、培训制度1、为规范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保障特种设备安全运行,制定被制度。

2、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或管理人员,应按照国家规定,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部门考核合格,取得相应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或者从事相应的管理工作。

3、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每季至少进行一次例行的安全技术教育。

4、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应定期按国家规定复审。

5、特种设备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①特种设备法律、法规、规章、方针和政策;②特种设备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和防范措施。

③特种设备安全操作技术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

④安全应急设施,事故应急处理技能,事故应急救援技术。

⑤事故案例及事故教训;事故报告和处理方法。

6、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教育形式主要有:会议;阅读文件、简报图片;参加事故现场会、事故演习应急救援预案演练等。

7、有下列情况之一必须再次参加安全培训;①新设备投产前,由主管该项目的工程技术人员,安全科、设备科、机料科和使用部门对该岗位的操作人员和有关管理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操作培训。

②对违章的员工,由机料科,安全科进行安全教育,学习有关职业安全健康法规、安全技术知识和安全操作规程,经考核合格后,方能回岗工作。

③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因故停止操作特种设备一年以上,必须由使用部门重新对其进行安全操作教育,教育的内容主要是:近期颁发的法律、法规和规定以及设备安全状况等。

8、培训工作要做到操作教育档案、有计划、有内容、有记录、有考试、有总结。

9、特种设备安全操作教育档案,由项目部安全科负责保存。

10、不参加特种设备安全操作学习而又没有履行请假手续的人员,按项目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进行处理。

八、特种设备维护、保养管理、检查制度1、为规范特种设备维护保养,维修工作,保障特种设备安全进行,指导本制度。

2、特种设备的维护保养应符合国家法规、规范和技术要求。

3、特种设备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由使用部门、操作人员负责、并做好记录。

4、队特种设备进行科学管理、合理保养,计划检修,巩固提高设备完好率,保证指标的实现。

5、发现故障及时清除,不能立即清除的故障,要详细记录在案,及时上报,并结合设备检修计划予以清除。

6、定期检查维护,并主动向操作工了解设备运行情况。

7、设备执行“定人定机”的专人负责制,认真填写运行记录。

8、认真做好设备重点部位的维护保养工作。

9、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工作时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10、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或其它不安因素应立即整改,或报告主管领导除了。

九、特种设备定期申报制度1、锅炉: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外部检验;每两年至少进行一次内部检验;每六年至少进行一次水压试验。

2、压力容器: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外部检查;每三至六年进行一次内外部检验;每两次内外部检验期间内至少进行一次耐压试验。

3、起重设备:每两年进行一次检验。

4、机动车辆: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检验。

根据工作环境,工作级别和存在隐患程度调整检验周期,最短周期不低于六个月。

5、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根据每年年初制定年度检验计划,提前一个月与由资质的检验单位预约,安全科根据检验单位确定的检验试时间,提前告知生产部门、设备部门和使用部门。

6、特种设备检验前,由使用部门按规定做好特种设备检验前的各项工作,如:清洗,检修以及为安全检验而必须采取的安全措施等。

7、特种设备检验时,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设备部门和使用部门应在现场配合检验单位做好检验工作。

8、特种设备检验后,由机料科领取检验报告手续,特种设备存在问题时,机料科应将检验报告内指出的问题告知。

9、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不得继续使用。

10、特种设备因故停用半年以上,应当向原登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部门备案;启用已停用的特种设备,应当道原登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重新办理登记手续;启用停用一年以上的特种设备,还应当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申报检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