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子商务第三方支付平台模式与风险分析

电子商务第三方支付平台模式与风险分析

电子商务第三方支付平台模式与风险分析周 宇摘 要:目前对于电子商务支付风险的分析角度方法很多,但专门针对第三方支付平台业务模式和风险的系统分析相对较少。

本文归纳分析了我国电子商务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发展模式和可能面临的各个层面的风险,这些问题应当引起商家、消费者和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电子商务;第三方支付;风险分析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43-1027/F(2008)11-057-01作 者:上海理工大学;上海,201203一、电子商务第三方支付平台简介电子商务第三方支付平台(下称“第三方支付平台”)是一种居于网上交易双方之间的公正的“中间人”电子商务支付模式,通过一定手段对交易双方的信用提供担保从而降低网上交易的风险程度,增加网上交易成功率,并为后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供相应服务。

第三方支付平台以其良好的兼容性、信用中介、安全、方便、快捷等特点进入电子商务的支付领域,并迅速占有了网上支付的大部分市场份额,其优势主要体现在:11第三方支付平台普遍与各商业银行合作,可同时提供多种银行卡的网关接口,从而使网上交易更为快捷。

对卖家来说,勿需安装各个银行的认证软件,从一定程度上简化了费用和操作,对于消费者来讲,网上交易几乎不受限于特定的银行卡,并且交易信用程度也更加有保障;21第三方支付平台作为中介方促成了卖家和银行的电子商务合作。

对于卖家,第三方支付平台可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对于银行,可以直接利用第三方的服务系统提供服务,帮助银行节省网关开发成本;31第三方支付平台可以双方交易进行详细的记录,从而为交易后可能出现的纠纷问题提供相应的证据,这样实现了对交易双方行为和道德风险的约束,成为网上交易信息查询的窗口。

二、电子商务第三方支付平台业务模式11独立的第三方支付网关模式。

该模式完全独立于电子商务网站,由第三方投资机构为网上签约商户提供围绕订单和支付等多种增值服务的共享平台。

这类平台仅仅提供支付产品和支付系统解决方案,平台前端联系着各种支付方法,供网上商户和消费者选择,同时平台后端连着众多的银行。

由平台负责与各银行之间的账务清算,同时提供商户的定单管理及账户查询等功能。

成熟的运营管理经验和网络平台技术是此类第三方支付平台发展制胜的关键。

国内庞大虚拟支付市场吸引着众多家公司进入这块市场。

但是,增值业务相对较少,进入门槛比较低,技术含量不是特别大,很容易被银行等机构复制是其发展的局限。

21有电子交易平台且具备担保功能的第三方支付网关模式。

本模式是指由电子交易平台独立或者合作开发,同各大银行建立合作关系,凭借其公司的实力和信誉承担买卖双方中间担保,作为中立的第三方,设置固定的结算周期,与银行和商户进行二次结算。

此类第三方支付平台,利用自身的电子商务平台和中介担保支付平台吸引商家开展经营业务。

买方选购商品后,使用该平台提供的账户进行货款支付,并由第三方通知卖家货款到达、进行发货;买方检验物品后,就可以通知付款给卖家,第三方再将款项转至卖家账户。

这类第三方支付平台具有代表性的是支付宝和贝宝,以支付宝为例作简要分析:支付宝针对网上交易而特别推出的安全付款服务,其运作的实质是以支付宝为信用中介,在买家确认收到商品前,由支付宝替买卖双方暂时保管货款的一种增值服务。

支付宝与金山合作实现实时杀毒,进一步保证交易的安全性;与国内知名物流公司合作,加强了对物流体系的实时监控。

同时,支付宝提供强大的担保功能,“全额赔付”策略保证交易双方的安全交易。

31有电子商务平台的第三方支付网关模式。

这种模式是指由电子商务平台建立起来的支付网关,不同于第二种模式,这里的电子商务平台往往是指独立经营且提供特定产品(虚拟产品或实体产品)的商务网站。

支付网站最初也是为了满足自身配送商品和实时支付而研发搭建的,逐步扩展到提供专业化的支付产品服务。

这种类型的在线支付企业进入市场时间最早,又依附于成熟的电子商务企业,拥有坚实的后盾和雄厚的资金,占有了一大部分在网上进行买卖的客户源。

其典型代表是云网,云网以支付为中心的产品应用范围受限,只享有在数字类产品营销中的优势。

三、电子商务第三方支付平台风险分析11技术风险和信用风险。

技术风险是指在支付过程中由于计算机硬件系统、应用系统、安全技术或者网络运行问题导致数据保密、系统和数据完整性、客户身分认证、数据篡改、系统可靠性以及其他有关计算机系统、数据库、网络安全等方面的风险。

技术风险主要涉及银行的网上银行系统、第三方支付平台、商家的业务处理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主要表现为木马、病毒入侵、系统崩溃等。

第三方支付平台与不同银行都有接口,一旦发生问题对网上银行系统是巨大的冲击。

保证技术安全是电子支付的基础,但不能因为技术的要求而忽略用户体验。

信用风险是指交易方在到期日不能完全履行义务的风险。

从交易的主体来说,主要有买方信用风险、卖方信用风险、银行信用风险、平台信用风险。

(1)买方信用风险主要涉及资金来源是否合法、持卡人否认自己操作或授权他人操作的交易、外卡拒付、分期付款、利用虚假身分进行交易、洗钱、骗取积分、返现、信用卡套现、企业将资金结算给个人偷逃税款、虚假开户骗取佣金以及骗取平台信用等风险。

(2)卖方信用风险主要包括收款后75企业管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成因及对策肖海勇摘 要: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

本文阐述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并针对融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难;成因;对策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43-1027/F(2008)11-058-02作 者:浙江工业大学MBA专业研究生;浙江,杭州,310012一、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分析1.针对中小企业的财税金融环境不完善。

第一,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机构不健全。

主要表现为:缺乏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银行组织体系。

我国现行的金融体系建立于改革开放初期,基本上是与以大企业为主的国有经济相匹配,虽然有股份制商业银行、地方性商业银行,但实力不能与国有商业银行相比。

在我国目前的银行组织体系中,缺乏专门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政策性银行;缺乏对中小企业贷款的担保机构,目前我国建立试点性质的担保机构,但是从实际看,担保机构的作用发挥并不好,担保机构本身的运作机制存在一些问题,而且缺乏应对担保风险和损失的措施;高水平、权威性强的社会中介机构发展缓慢,企业资信评估体系不健全。

第二,中小企业募股渠道不畅。

以国内目前的情况而言,在层层约束下,小企业发行A股融资确实不容易。

同时面临发行难的严峻问题。

因此,这批中小企业大多处于上市无门的尴尬处境。

其中相当一批好企业由于运作资金匮乏失去了发展良机。

第三,缺乏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投资风险基金。

近几年来,我国已先后出现了一批以高科技为背景的民营中小企业,创业资本来源基本依靠自筹解决,没有其他的融资途径,更多的则因受资金制约而丧失了宝贵的发展机遇。

第四,缺乏完整的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政策体系。

从金融政策上来看,还未形成完整的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

我国目前的经济、金融政策,主要还是依据所有制类型、规模大小和行业特征而制定的,因此,大多数社会资源都通过政府的调控流向了大企业。

银行的大部分贷款也是贷给大企业。

这几年来,针对中小企业贷款难、担保难的问题,国家虽然颁布了一些新的政策,诸如要求各国有商业银行总行成立了中小企业信贷部,人民银行总行颁布了向中小企业倾斜的信贷政策等,但是还未形成完整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政策体系,致使中小企不提供商品或服务、非法经营、物流环节、高风险行业、利用虚假身分进行交易等方面等风险。

(3)银行信用风险包括通常迟延结算和外卡交易发生拒付时迟延结算等,造成流动性风险。

(4)平台信用风险是指第三方支付机构为客户提供基于网络的虚拟账户,消费者可以先把钱打入虚拟账户充值,第三方支付机构给客户对应的虚拟货币,消费者可凭该虚拟货币到网上商户处购买商品或服务。

21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是指用户、银行员工或者支付过程中其他操作人员违规或者不当操作以及业务流程设计不当所带来的风险。

用户操作。

风险用户开户操作时产生盗取银行账号和密码,冒充用户操作,盗取用户资金,用户付款时无明确的汇入账户造成可能的损失。

汇款操作时产生的风险包括提现操作、直付操作、退款操作、验证操作、手工反现操作、佣金计算与发放风险。

支付平台相关风险。

首先,支付流程中流动性风险。

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运营来看,买方向卖方支付的资金一般需要在第三方停留几天,而由于支付金额大,大量沉淀资金由第三方支付平台支配,其中产生利息、信用风险责任等都无法明确,容易造成资金使用缺乏监督,缺乏安全性。

其次,支付平台内部存在管理风险。

即由于权限管理不当、业务流程设计不合理、内部审计不规范等管理问题所引起的风险。

结算业务风险。

主要是银行与支付平台之间的交易清算业务可能产生的风险,基于电子化交易的清算,处理大量资金转移业务,任何一个系统的问题都会给结算业务带来风险,而银行与平台操作人员的误操作、权限分配不合理、对账错误等也存在风险。

操作流程中的其他风险。

信息保密与开户资料统一保管、客户投诉、查询、账户冻结、客户资料更改及补充,以及其他与业务有关的操作风险。

31外部环境风险。

首先是政策风险。

目前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法律地位在国内外都不是很明确。

在支付中介未能遵循法律、监管规定、规则、自律性组织制定的有关准则,以及适用于公司业务活动的行为准则而可能遭受法律制裁或监管处罚、重大财务损失或声誉损失的风险。

此外还有银行费率、汇率、利率、保证金比率变动造成的风险。

其次是道德风险。

社会的道德水平是构成电子支付发展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道德风险不等同于道德败坏,电子支付中道德风险是指电子支付过程中的主体为了最大限度获取自身利益而做出不利于他人的行为。

利用电子支付平台进行洗钱也是道德风险的一种表现。

参考文献:[1]汪蕾.网上支付与结算.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2]刘刚,范昊.网上支付与金融服务.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3]阳志梅.谈第三方支付平台应用优势及发展模式.商业时代, 2008,(9).(责任编辑:谢 嵩)85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08/1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