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危机干预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危机干预
• (2)向少数有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的学生,开 展补救性和矫治性的心理咨询和辅导
• (3)面对教师和家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从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充分认识加强中小 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4 、小学生 健康的标准
• 智力发育正常 • 人际关系心理和谐 • 情绪良好 • 心理行为协调 • 心理特点符合实际年龄 • 个性稳定和健全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全面渗透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
学科教学、班团队活动、班主任工作
• (2)举办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题活动。
•
讲座、活动课、团体辅导、游戏、娱乐活动等
• (3)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
• (4)建立学校和家庭沟通渠道
家庭应采取的对策
• 1、家长应积极配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 2、父母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用科学
一、什么是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1、定义: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 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 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小学生良好 的心理素质,促进小学生身心全面和谐 发展的教育活动。
2、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 总目标: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 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 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2)引发危机的应激事件可以是个体外部的, 如自然灾害,也可以是自身内部的,如患了 难以治愈的疾病;可以是突发灾难性的,如 交通事故,也可以是一系列事件日积月累, 如人际关系恶化。
(3)危机的程度与发生事件的强度不一定成 正比,而更重要地取决于个体对事件的认识; 以及个体应对能力,既往经历和个性等。
➢1993年,在全国22个城市中选用儿童行为量表 调查结果显示,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12.97% (唐慧琴等,1993);
➢今年来,儿童心理与行为问题有增加趋势,以北京 地区为例,儿童心理与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从1985年的 8.3%,上升 至2002年的18.2%; ➢目前全国保守估计约3000-5000万儿童有心理行为 问题。
成心理病症的可能性。
(一)危机、危机干预的定义
•
生活中的危机
• 公共危机 :
• SARS、911事件、地震等
• 个人危机 :失恋,丧失亲人等
1、危机的中文含义
• 危机:危险和机遇 • 危机即转机! • 中国成语: • “凤凰涅磐”、“破茧成蝶” • “不破不立”、 •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心理危机的定义
心理危机(Capalan,1964):
面临突然或重大生活事件(如亲人亡 故、突发威胁生命的疾病、灾难等)时, 个体既不能回避,又无法用通常解决 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时所出现的心理失 衡状态。
心理危机的特征
(1)危机是一种正常生活经历,并非疾病和 病理过程。情绪危机表明个体正在努力抗争, 力求保持内心的安宁和自身与环境间的平衡。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A行为(违纪行为)➢ N行为(神经症性行为):
– 破坏自己
诉肚子疼和呕吐;
– 破坏别人的东西; 容易烦恼,对许多事情
– 不听管教;
都烦;
– 说谎;
害怕新事物和新环境;
– 欺负别的孩子;
容易哭泣;
– 发脾气;
害怕或拒绝上学;
– 偷东西。
睡眠问题。
(二)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来自小学生自身的因素 • (二)来自家庭的因素 • (三)来自学校的因素 • (四)来自社会的因素
二、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成因与对策
小学生 健康的标准 • 智力发育正常
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 学习障碍
• 人际关系心理和谐
• 人际交往障碍
• 情绪良好
• 情绪障碍
• 心理行为协调
• 问题行为
• 心理特点符合实际年龄 • 人格障碍
• 个性稳定和健全
4. 问题行为
问题行为是指扰乱他人或给个人身心造成妨碍的行为
(一)危机、危机干预的定义 (二)危机的特征 (三)心理危机的正常应对三阶段
危机理论和危机干预
最早是基于Lindemann (1944) 的一项工 作。1942年在波士顿的一场大火夺取了将 近500条生命,作为精神病学家的 Lindemann参与了对101位伤者以及相关的 亲属的心理评估和治疗。
Lindemann观察到这些幸存者所体验到 的极度悲伤是对悲惨事件的通常反应。 可 能在最后会转化为严重的心理病症,对患者 提供的及时的帮助能显著地降低其最终转化
的方法指导子女的成长 • 3、父母要慎重对待离婚 • 4、尽量不要隔代抚养
教育小学生学会相应的对策
• 1、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不断完善个性
• 2、小学生要善于求助,寻找支持
• 3、学习有效自我调节方法
• 遇到挫折,运用一些调节心态的常用技巧。如:注意 力转移法、合理宣泄法、“酸葡萄”、“甜柠檬”等
• 3、学习系统的心理知识、技能
导入:为什么要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 世界范围儿童心理问题现状
全球约有五分之一的儿童会出现或多或少的 心理行为问题;
有问题儿童中,不足1/5得到了适宜的治疗;
主要表现:学习困难、与人交往困难、过早的 性行为、 离家出走、吸烟、酗酒,以及吸毒、 暴力和犯罪等等;
2、中国儿童心理与行为问题的现状
儿童“社会技能训练”内容简介
• 1 相互了解 建立自信
• 2 学会倾听 • 3 沟通的技巧 • 4 认识情绪 • 5 调节情绪 • 6 理解他人 换位思考
7 缓解紧张和压力 8 学会说“不” 9 寻找快乐 10 解决问题的步骤 11 代替攻击性行为 12 交流收获和体会
• 三、什么是心理危机干预
等等 。
如果危机过分严重,威胁到一个人的生活或 家庭,个体可能采用不恰当的方法应对或解决 问题,从而会导致心理社会功能的下降,并出 现自杀或精神崩溃,这就是危险。
如果在危机状况下,个体成功地把握危机情 景或及时得到适当有效的治疗性干预或帮助, 个体可能学会了新的应对技能,不但重新得到 了心理平衡,还获得了心理的进一步成熟和发 展,这就是机遇。
• 具体目标:是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 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 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对少数有心理行为问题和心理障碍的学生, 给予科学的心理咨询和辅导,是使他们尽快 摆脱障碍,调节自我,形成健康心理品质, 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3、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
• (1)面对全体学生,开展预防性和发展性的心 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