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石家庄铁道大学教职工管理暂行规定 (1)

石家庄铁道大学教职工管理暂行规定 (1)

石家庄铁道大学教职工管理暂行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学校教职工队伍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国家法律、法规和上级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指教职工为学校编制内人员。

第三条学校实行聘用制及劳动合同制,学校和职工按照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通过签订聘用协议或劳动合同,确立学校和个人的工作关系,明确双方责任、义务和权利。

有关教职工聘用和劳动合同签订工作按照国家、河北省和学校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二章工作制度第四条根据《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学校实行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工作制,星期六和星期日为休息日。

第五条全体教职工要认真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学校和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履行工作职责、完成本职工作。

第六条从事教学工作的专职教师,可不实行坐班制度,也可不执行日考勤,但计划内授课时间、学校及其所在单位组织教学研究和其他集体活动时间等要计入考勤。

学校二级教学单位或教研室每周至少组织教师集中一次,集中时间原则上不少于2个小时。

主要进行业务、党政工团活动等,要有专人记录,存档备查。

第七条机关部门人员、教学单位管理人员、实验室工作人员和教辅单位人员等实行坐班制度。

相关人员要严格遵守作息时间,按时上班、下班。

特殊岗位人员,报人事处并经学校领导批准后,按岗位性质和职责要求,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工作时间实行不定时工作制。

第八条后勤服务集团、校属企业职工的工作制度由后勤服务集团和校办产业管理处根据工作的特点,参照本规定制定实施办法,报学校备案后执行。

第三章考勤第九条各单位要加强对教职工的管理,并指定一名领导为考勤工作的负责人。

各单位根据本规定制定本单位的考勤办法,要指定责任心强的同志任考勤员,各单位考勤工作的负责人和考勤员名单报人事处备案。

第十条考勤按月进行,各单位每月20日上报《石家庄铁道大学考勤综合情况表》,考勤月度为上月20日到当月19日。

对未经批准擅自离校人员,或虽经所在单位同意,带薪长期在校外从事与学校工作无关活动的人员,或请病假超过6个月的人员,要写出专题报告,书面报人事处。

第十一条经学校同意的委托培养研究生、国内访问学者等人员,在外学习和进修期间,每学期向所在单位汇报学习情况,参加学校的年度考核,其它相关事宜按照学校师资培养规定管理。

第十二条各单位对经学校批准在外从事技术服务、技术合作等工作的人员要加强管理,完善合同手续,定期与他们沟通。

外派人员应每年12月25日前向派出单位提交当年工作总结,派出单位根据其具体情况进行考核,并将其在外工作情况和考核结果报人事处备案。

第十三条学校组织人事部门和纪检监察部门对各单位考勤制度落实情况进行不定期检查。

对检查发现缺勤不如实上报的单位,将予以通报,并对责任人进行相应处罚。

第十四条教职工在考勤工作中弄虚作假,视其情节给予批评教育直至行政处分。

第十五条教职工的考勤结果,做为教职工考核、职称评定、岗位聘用、工资发放及调资晋级的重要依据。

第四章请假第十六条处级领导干部请假、出差,填写《处级领导干部请假报告表》,报组织部备案或由组织部报校领导批准。

其他教职工请假、出差5个工作日以内,由所在单位领导批准;6个工作日以上,15个工作日以内,经所在单位负责考勤工作的领导签字,加盖单位行政公章后,根据人事管理权限报组织部、人事处备案;超过16个工作日,由组织部、人事处报校领导批准。

第十七条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请假类别包括:病假、事假、婚假、丧假、产假和计划生育假等,上述假期自离岗之日计算。

第十八条在学校规定的工作时间,教职工请假(出差),需填写《石家庄铁道大学请假(出差)申请单》,说明请假、出差原因和期限,按照本办法第十六条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请假5个工作日以内的,《请假单》由各单位存档,6个工作日以上的,由组织部、人事处存档。

如有特殊原因本人无法办理请假手续的,应及时委托他人代办,特殊原因消除后,由本人补办。

请假期满后,要按时到岗工作并及时到批假部门办理销假手续。

由于特殊原因不能到岗的,及时办理续假手续,否则按旷工处理。

第十九条教职工因病请假,须持公立一级以上医院或我校医保指定医院开具的诊断及病休证明,填写《石家庄铁道大学病假登记表》,按本办法第十六条规定办理请假手续。

病假包括公休日及法定假日。

教职工在外地请病假,应及时和单位负责考勤工作的领导请假,回校后及时办理请销假手续。

病假休满6个月仍需续假的,须填写《石家庄铁道大学长期病假登记表》,并附医院开具的诊断证明,经所在单位领导同意后,根据人事管理权限,由组织部、人事处报校领导批准。

第二十条教职工的直系亲属(含继父母)、岳父母、公婆、夫(妻)、外祖父母去世,给丧假三天。

外地办理丧事,路程时间除外。

第二十一条教职工婚假和产假,经学校计划生育办公室同意后,按本办法第十六条规定办理请假手续。

产假包括公休日及法定假日。

教职工结婚给假三天,达到晚婚年龄者增加假期15天。

女教职工在计划内生育,可休产假90天。

第二十二条长期病休人员病愈后要求恢复工作,经定点医疗机构证明身体确已康复的可以恢复工作,若正常工作两个月以后再休病假的,病假时间重新计算;两个月内不能坚持正常工作又休假的,应与前病假时间连续计算。

第二十三条教职工各类请假和请假期间待遇,按上级和学校有关文件规定执行。

第二十四条学校公派出国人员未办理延期手续,且逾期三个月不返校工作的,按自动离职处理。

经学校批准延期的,自延期到期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返校者,按自动离职处理。

第二十五条学校教职工申请出国探亲或因私出国,原则上应当安排在寒暑假,探亲假和因私出国假期自离岗之日算起(包括公休日和节假日)。

探亲假和因私出国期限一般在三个月以内,最多不得超过六个月,逾期不归者,按自动离职处理。

第二十六条凡属下列情况之一的按旷工处理:1、未请假或请假未获批准而离开岗位的。

2、请假期满,不办理续假手续或续假未获批准而不归的。

3、不服从组织调动、分配工作,未经批准,不到岗工作的。

4、申请调动,未经批准而离岗的。

第二十七条连续旷工超过15个工作日或一年内累计旷工超过30个工作日,按自动离职处理。

第五章奖励和处分第二十八条学校对在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教职工给予表彰奖励,具体奖励的类型和方式按学校相关规定并经校党委常委会或校长办公会批准执行。

第二十九条对于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上级政策和学校规定,给学校造成不良影响和经济损失的,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行政处分。

涉嫌犯罪的,按照相应权限和程序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条教职工处分种类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和开除,受处分的期间为:警告6个月,记过12个月;记大过18个月;降级和撤职24个月。

第三十一条教职工在受处分期间,原则上不得晋升职务,不能参加各类公派出国。

其中受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处分的,不得晋升薪级工资,受降级和撤职处分的应当按规定降低级别。

受开除以外处分的人员,在受处分期间有悔改表现,并且没有再发生违法违纪行为的,处分期满后,自动终止处分;受降级、撤职处分的,不视为恢复原级别、原职务。

第三十二条教职工受开除以下的,自决定生效之日起,终止和停发所有待遇,解除其与学校的人事劳动关系。

第三十三条对于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上级政策和学校规定的教职工,在职能部门认真核实事实的基础上,根据人事管理权限,分别由组织部或人事处上报学校党委常委会确定处分种类。

第三十四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学校给予通报批评,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1、散布有损国家声誉的言论,组织或者参加旨在反对国家的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的;组织或者参加非法组织;违法组织或者参加罢工、罢课的;违反国家的民族宗教政策,造成不良后果的;在对外交往中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有其他违反政治纪律行为的。

2、旷工或请假、因公外出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的;在工作中违反上级和学校规定,造成不良影响的;利用工作之便隐瞒、歪曲事实真相,为自己和他人谋取利益的;不执行学校规定的调动、交流决定的;其他违反组织、人事纪律行为的。

3、违反工作纪律,给国家、学校造成财产损失或者人员伤亡的;发生责任事故、刑事案件或者治安案件的;违反国家和学校有关保密规定,造成不良后果的;失职渎职、玩忽职守、贻误工作的。

4、贪污、受贿、挪用公款、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或者他人谋取利益等违反廉政纪律行为的。

5、违反学校规定,利用学校的无形资产、仪器设备、场地、技术资料谋取个人利益的;其他违反上级和学校财经纪律,给学校造成损失的。

6、参与迷信活动,造成不良影响;吸食、注射毒品或者组织、支持、参与卖淫嫖娼、色情淫乱活动;参与赌博或者为赌博活动提供场所及其它便利条件的。

7、违反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

8、侮辱、诬告、陷害、诽谤他人的;寻衅滋事、打架斗殴或无理取闹、纠缠、恐吓、威胁学校工作人员,影响学校正常工作或社会秩序的。

9、严重违反职业道德,在发表论文、科学研究工作中有剽窃他人成果或者虚报、谎报成果(绩)等不端学术行为,造成不良影响的;或编造、散播虚假信息和其他对社会和学校有害信息的。

10、其他危害国家和学校利益,需追究责任的。

第三十五条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缓期执行的,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撤职或者开除处分。

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

第三十六条受处分人员受处分期间的待遇按照国家、河北省和我校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七条教职工对所受处分不服者,可向学校纪检监察部门提出申诉,直至向省教育行政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在申诉和行政复议期间,已经生效的处分决定仍须执行。

第六章附则第三十八条本规定待国家和河北省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和奖惩办法出台后,根据新规定进行修订。

第三十九条本规定未尽事宜,按国家、河北省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十条本规定由学校人事处负责解释。

第四十一条本规定自2011年7月1日起执行,原《教职工管理规定》同时废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