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04章:维生素与辅酶

第04章:维生素与辅酶


VA1 视黄醇
CH3 CH3 H C
CH3 CH2OH
C C CH C
HH
H
H3C CH3
VA2 脱氢视黄醇
存在形式:视紫红质 功能:弱光下感光
视黄醛
缺乏:夜
盲症、影响 发育等
视紫 红质
弱光 全反式 视黄醛
NADH+E1
全反型VA
暗 视蛋白
E2

11-顺型 NADH+E1
视黄醛
11-顺型VA
E2 视黄醛异构酶 E1 醇脱氢酶
还原型
来源: • 广泛存在于乳、蛋、肝肾、豆类、谷类等; • 耐一定高温,但遇碱极易分解; • 对光十分敏感。 缺乏症: • 主要症状为粘膜发炎,如口腔发炎,舌炎、
角膜炎、皮炎等。
三、VB3(泛酸)和辅酶A
分布广泛,蜂王浆中含量最多,肠道 细菌也可合成
缺乏症(脱发、脱皮)很少发生。但 长期服用抗生素时,应注意补充
化学结构:噻吩环 + 尿素 + 戊酸
尿素 噻吩
O C HN NH HC CH H2C CH
(CH2)4
COOH
S
戊酸
功能:羧化 酶的辅酶,在 生物合成中起 传递和固定 CO2的作用
生物素来源广泛,肠道细菌也可以合成, 一般不会出现缺乏症(毛发脱落、皮肤 容易发炎)。
生蛋清可使生物素失去活性,并抑制它 在小肠的吸收。加热煮熟则可避免。
L-古洛内 酯氧化酶
L-抗坏血酸
3-氧-L-古洛内酯
功能:1、抗坏血病(保护细胞膜)
2、参与氧化还原反应
还原态
氧化态

3、脯氨酸羟化酶的辅酶(胶原蛋白的合成)
维生素 B1
B2
B3
B5
B6 B7 B11 B12
别名 硫胺素
核黄素
泛酸 烟酸与 烟酰胺 吡哆素 生物素 叶酸 钴胺素
辅酶
辅酶功能
焦磷酸硫胺素(TPP)
12 4
VK2
来源:食物或肠道细菌合成,不易缺乏
功能:促进凝血
维生素K
血纤维蛋白质
凝血酶
促凝血蛋白原 血浆凝血酶原 磷脂、Ca2+ 凝血酶原
不溶性血纤 维蛋白凝块
学习要求
掌握水溶性维生素的名称(包括别 名)、结构特点、辅酶形式(包括 缩写符号)及生理功能
熟悉维生素缺乏症
FMN + 2H = FMNH2 FAD + 2H = FADH2
五、VB6(吡哆素)和磷酸吡哆醛
包括吡哆醇、吡哆醛和吡哆胺
CHO
CH2NH2
HO
CH2 OH
HO
CH2 OH
H3C
N
H3C
N
CHO H
CH2NH
HO
CH2 OH
H3C
N
HO
H3C
N
辅酶:
磷酸吡哆醛(PLP)和磷酸吡哆胺(PMP)
H
结构: 二甲基异咯嗪 + 核糖醇
核糖醇 核苷键
二甲基异咯嗪
辅酶:
黄素单核苷酸 FMN
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 FAD
FAADMP
FMN
功能: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起着传递氢 的作用—脱氢酶的辅酶。
FMN + 2H == FMNH2 FAD + 2H == FADH2
氧化型
半醌型
机理:二甲基 异咯嗪上的N1、 N5载运H
第四章 维生素与辅酶
Vitamins & Coenzymes
概述 √ 水溶性维生素和辅酶 脂溶性维生素
第一节 概述
1、概念
维生素是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 的一类微量小分子有机化合物。 在代谢中起调节作用; 含量很少; 缺乏会导致疾病(维生素缺乏症)
2、维生素的发现
1906年 英国 Hopkins
一碳基团转移酶的辅酶 变位酶的辅酶
第三节 脂溶性维生素
均溶于脂类溶剂,不溶于水 在食物中通常与脂肪一起存在,吸收需 要脂肪和胆汁酸。
一、VA(视黄醇)
来源:动物;胡萝卜素(VA原) 化学结构
不饱和的一元醇(萜类衍生物)
CH3 CH3 H
CH3
C
CH2OH
C C CH C
HH
H
H3C CH3
脂溶性:VA、VD、VE、VK
第二节 水溶性维生素和辅酶
一、VB1(硫胺素)和焦磷酸硫胺素(TPP)
最早发现的B族维生素
结构:
嘧啶环
噻唑环
NH2 N
ClCH2 N+
H3C N
S
CH3 CH2CH2 OH
辅酶:焦磷酸硫胺素(TPP)
NH2 N
ClCH2 N+
H3C N
S
CH3
OO
CH2CH2 O P O P OH OH OH
功能:脱羧酶的辅酶(糖代谢中α-酮酸的氧化 脱羧反应、醛基转移反应所必须)
缺乏症:脚气病
来源:
& 米糠、麦麸、酵母、黄豆、瘦肉中含量较高 & 加工过程易造成其损失 & 酸性条件下耐一定高温 & 某些食物中含有抗VB1因子,如某些海产品
(特别是鲤鱼、鲱鱼、虾)、茶和酒精。
二、VB2(核黄素)和黄素辅酶
(主要为甲基)的变位反应。 来源:广泛,肠道细菌可合成。 缺乏症:巨红细胞性贫血症。
5’-脱氧腺苷
VB12
VB12辅酶
九、硫辛酸
是不属于维生素的辅酶,本身即为辅酶 形式:硫辛酸(氧化型)和二氢硫辛酸(还原
型)
S CH CH2CH2CH2CH2COOH S CH CH2
功能: a)氢载体; b)酰基载体
十、VC(抗坏血酸)
广泛存在于水果及蔬菜中(特别是猕猴桃、 橙类、辣椒)
许多动物都可以合成VC,必须从食物中获取 的现在所知只有人、猿猴和豚鼠。
缺乏症:坏血病(毛细血管脆弱、易破碎) 结构:酸性多羟基化合物
D-葡萄糖醛酸
故只能通过食物获取VC
4
1
L-葡萄糖酸
L-古洛内酯
人、猴、 豚鼠体 内缺乏
纯化饲料
矿物质、 蛋白质、 脂肪、核 酸、糖
动物合成某些 维生素的功能 退化,必须依 靠植物和微生 物提供,一旦 缺乏即病或死
纯化饲料+极微量牛奶
说明:牛奶中 存在含量极少, 但生存必须的 食物辅助因子 (维生素)
3、维生素的分类
水溶性:VB1、VB2、VB3(泛酸)、 VB5、VB6、生物素(VB7)、VB11 (叶酸)、VB12、VC
二、VD
化学结构:固醇类衍生物
CH3
CH3
CH3
H
CCCCC
H H2 H2 H2
CH3 CH3
人体皮肤: 7-脱氢胆固醇
HO
UV 230~300nm
HO
CH2
CH3
CH3
H
CCCCC
H H2 H2 H2
CH3 CH3
VD3
功能:促进Ca、P的吸收 缺乏症:佝偻病(小儿)、软骨病(成人)
三、VE(生育酚)
结构:
泛 解 酸


OH
β 丙 氨

辅酶:辅酶A
(CoA~SH)
功能:传递酰基
O CR
巯基乙胺
酰胺键
泛酸
磷酸酯键
5’ 3’
3’,5’ADP
四、VB5(维生素PP)和烟酰胺辅酶
包括尼克酸(烟酸)和尼克酰胺(烟酰 胺);
来源:肉、豆类及花生中含量丰富,在体 内可由Trp(玉米缺乏)转变;
功能:抗氧化剂;影响生殖
缺乏:流产、细胞异型 化学结构: 植物性食物中含量丰富,很少缺乏
HO H3C
CH3
6 5 10 7 89
CH3
43
12
O
CH3
1
CH3
4
CH3
8
CH3
12 CH3
13
三甲基苯酚 + 一甲基环氧己烷 + 三甲基十三烷
四、VK(凝血维生素)
化学结构:
VK3:2-甲基-1,4萘醌 VK1
脱羧酶的辅酶
黄素单核苷酸(FMN) 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
脱氢酶的辅酶
辅酶 A(CoA~SH)
传递酰基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CoI)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CoI)
脱氢酶的辅酶
磷酸吡哆醛(PLP)、磷酸吡哆胺(PMP) 氨基酸代谢的辅酶
生物素
羧化酶的辅酶
四氢叶酸(THFA、FH4) 5’-脱氧腺苷钴胺素
缺乏症:癞皮病(糙皮症)。
结构
O CNH2
N 烟酰胺
辅酶: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 酸(CoI) NAD+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磷酸(CoII)NADP+
NMP
NNAADDP++
AMP
O
磷酸
功能:脱氢酶辅酶,传递氢
机理:
氧化态
还原态
NAD+ + 2H = NADH + H+
注意 区别
NADP+ + 2H = NADPH + H+
CHO O
CH2NH2
O
HO
CH2 O P OH HO
CH2 O P OH
H3C
N
OH
H3C
N
OH
功能:磷 酸 吡 哆 醛
磷酸吡哆胺
氨基酸代谢(转氨、脱羧、消旋)的辅酶
来源:分布极广,谷类外皮含量最丰 富,肠道细菌可以合成。
临床上用于治疗婴儿昏厥和缓解呕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