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9世纪中期西方美术史

19世纪中期西方美术史

十九世纪中期绘画——写实主义
一.写实主义:写实主义有两个含义:①指艺术的创作手法。

②指艺术的写实手法。

法国19世纪写实主义美
术两者兼而有之。

库尔贝等人的作品在表现手法上是写实的,在内容上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

法国大革命后,自由平等的思想抬头,加上产业革命的继续发展,使得欧洲社会走向物质化、现实化,中产阶级逐渐拥有优越的社会地位,进而影响到文化艺术上的发展,写实主义即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产生于十九世纪中叶。

十九世纪的写实主义是因反对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画风而出现在画坛上,写实主义的画家认为绘画应以忠实、毫不歪曲的态度,将现实景物加以记录;因此带走社会意识,描绘、暴露社会问题的作品一社会写实主义,也在这个时候形成。

写实主义反对以绘画去说明历史、解释神话,题材选择以平民生活、肖像、静物、风景为主。

法国画家库尔贝是现实主义的倡导者,他的代表作《奥南的葬礼》堪称绘画中的“人间喜剧”,而《石工》则深刻揭示了社会的矛盾,表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勤劳朴实的农民画家米勒,以醇厚真挚的感情,歌颂了辛勤劳作的农民。

政治讽刺画家杜米埃创作了大量思想深刻而形象夸张的石版画和油画。

德国女版画家柯勒惠支,以社会民主主义,思想和鲜明的个人风格创作了反映工人运动和农民革命的系列铜版画和石版画。

俄罗斯的批判社会
主义产生了列宾、苏里杰夫等杰出画家。

居斯塔夫•库尔贝(Gustave Courbet ,1819——1877)法国画家,写实主义美术
的代表。

库尔贝在他的写实主义宣言中确立了以反映生活的真实为创作的最高原贝打并
肯定了平民生活的重要性和巨大意义。

他把自己的创作跟法国人民的革命运动联系在一
起。

尽管其艺术见解有时显得有些偏激,如否定历史题材和不赞成在绘画中表现幻想
等,但这类言论当时主要是针对学院派艺术的弄虚作假和陈腔滥调而提出的。

库尔贝的
艺术实践和理论从整个来看具有很大的历史进步意义。

他对19世
纪的其他写实主义画家及其以后的印象主义画家,都有很大影响。

他的早期作品《带黑狗的自画像》(藏巴黎小宫博物馆)库尔贝作品《受伤的男子》(藏卢浮宫博物馆)虽带有浪漫主义色彩,但已表现出写实的倾向。

他的创作盛期,是伴随着1848年的革命开始的。

代表作《奥尔南午饭
后的休息》(藏里尔美术馆)和稍后的《米石工人》(藏德累斯顿美术馆),摒弃沙龙美术的传统,米用纪念碑式的构图,描绘平民的日常生活,表现了人民的苦难,虽受到保守势力的猛烈攻击,却获得社会舆论的广泛支持。

同类优秀作品还有《乡村姑娘》、《筛麦妇》、《浴女》等。

1855年他创作的大型油画
《奥尔南的葬礼》和《画室》遭万国博览会评选团否决,便愤而在博览会附近
搭起一个棚子,举办了名为“现实主义、库尔贝40件作品” 的展览,并发表声
明阐述自己的艺术主张,向保守派所倡导的陈腐题材和清规戒律进行了挑战。

指出现实主义就其本质来说是民主的艺术;反映生活的真实是艺术创作的最高
原则;强调反映平民生活的重要性和巨大意义。

代表作品1 —《筛麦妇》
画家在作品中展示了劳动妇女的形象,由于高超的写实技巧,使这一形象
产生了令人向往的艺术魅力,给人以美的享受。

画家重点描绘了跪着筛麦的女
子形象,从她圆润的手臂、丰满健壮的背影,可以想象这是一位健康美丽的农
村姑娘,她那优美的姿态,给人以健美的感觉。

她几乎占据中心位置,成为画
面焦点。

现实主义画作《筛麦妇》的产生源泉是来自一种朴实的灵感,以背影
去描绘人物,更显得耐人寻味,意味悠长。

代表作品2 —《石工》
库尔贝的《打石工》是内涵很深的一幅画作。

情节发生在烤人的阳光下,
在路旁的沟边,一老一小两名石匠背对我们,微微弓起的脊背突出在高耸的暗
绿色与土黄色的山坡前面,山坡几乎填满了整个画面,上面压着厚重的云层,
只有一小角蓝天,出现在画面的右上角山坡的后面。

卷边的帽子、铁锹、锤
头、条筐、铝锅,年轻石匠身上的破绽、年老石匠膝盖上的补丁以及他庄严的
表情赫然在目。

画家精确而有力地表现。

这种直面现场的真实感令人有大震撼,产生大悲悯、大叹息。

因为库尔贝竟把一些"下等人的劳动"和"卑俗的乡下人"搬进了高贵的艺术殿堂。

在一片攻讦声中,只有蒲鲁东独挽狂澜,赞扬这幅画"具有深刻的政治意义和社会意义"。

主义评论代表作品3 —《奥尔南的葬礼》
1855年他创作的大型油画《奥尔南的葬礼》和《画室》遭万国博览会评选团否决,便愤而在
博览会附近搭起一个棚子,举办了名为“现实主义、库尔贝40件作品”的展览,并
发表声明阐述自己的艺术主张,向保守派所倡导的陈腐题材和清规戒律进行了挑战。

指出现
实主义就其本质来说是民主的艺术;反映生活的真实是艺术创作的最高原则;强调反映平民
生活的重要性和巨大意义。

三.代表人物一杜米埃
奥诺雷•杜米埃(Ho nor© Daumier 1808-1879)是法国19世纪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讽刺画大师。

他的油画仍如同讽刺画一样,造型不求形似,只重视色块与形体的“神肖” 他往往以棕色和粉红为基调,从文学名著和生活中选择表现题材,以批判的艺术眼光审视自己所创造的形象,他说过“要做一个自己时代的人”。

杜米埃的艺术生涯始终与法国的现实主义相联系,他运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语言,塑造自己独特的
艺术形象。

为了真理和正义,他一生坎坷,遭到过监禁、罚款,作品被销毁,难以谋生。

巴黎公社时投身于革命,被选为艺术家联合会执行委员。

拿破仑三世为笼络人心,曾授予他“荣誉勋章”而被拒绝, 他始终是位不屈的为正义奋斗一生的伟大现实主义大师。

奥诺雷•杜米埃的政治和历史漫画讽刺了政客和自以为重
要的中产阶级。

在他所运用的三种媒介中,杜米埃都通过人物面部表情和手势来刻画人物。

他在漫画中创造的用以传达寓意的小人物以充满力量、表情扭曲为特点。

《起义》、《三等车厢》及其它画作以大块的色块和简单宏大的形式为特点。

代表作品1 —《威尼斯贵族》
这幅名为《威尼斯贵族》的画作是巴黎美爵艺术基金的重要艺术藏品之一
也是杜米埃先生的重要作品之一。

这幅画延续了奥诺雷•杜米埃的一贯创作风
格,笔触大胆有力,具有高度的独创性,具有一定的讽刺效果和政治意义。


尼斯贵族无论是在政治上,作为统治阶层,在经济上作为生产资料和财富的拥
有者,还是在社会生活上,作为上层社会中的一个特殊集团在文艺复兴早期威尼斯的社会结构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而这幅《威尼斯贵族》正是体现了奥诺雷•杜米埃对于这一阶级的高度讽刺。

代表作品2.—三等车厢
这是一幅现实主义作品,描绘的是作者旅行中的三等车厢的场景。

这个车厢
中坐着的都是处于社会底层的公民。

三个主体特写人物中,最突出的是位满脸皱
纹的老妇人,人们从她的神态可见她的生活经历。

靠着她左右的两个人,一个入
睡的少年和一位带婴儿的母亲,他们的形象本身可明白表现出他们的社会地位,
背后的人群可从不同面貌的头像中体现不同人物的地位和个性。

这有限的画面空
间,成了法国下层社会的一个缩影。

这件作品表现了短暂旅途生活,也象征着人生
漫长的道路。

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表情,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各自有着不同的遭遇。

在这类作品中,既没有幽默,更没有讽剌,而是十分严肃地表现了画家对劳动人民命运的关心。

在杜米埃的画面上常有着流畅的轮廓线,所以颇有版画的特点。

奥诺雷•杜米埃油画创作多以普通劳动者和卖艺人的生活以及他喜爱的文学作品为题材,运用强烈的明暗对比,遒劲的线条,来突出人物形象,粗犷泼辣,富有独创性。

法国诗人夏尔.波德莱尔曾评价说他是:“一位最重要的
人物,不仅是他的讽刺画,而包括他的现代风格的作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