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自考行政法学模拟试题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属于行政合理性原则具体内容的是()A.行政委托必须有法律依据B.行政行为必须基于正当考虑基础上作出C.行政职权必须基于法律的授予才能存在D.行政主体必须依据法律行使行政职权2.下列关于行政主体的理解,正确的是()A.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就是行政主体B.行政主体就是行政机关C.行政主体包括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D.企业可以对其员工进行奖惩,所以企业是行政主体3.行政行为一经作出,不论其实质是否合法,都要求予以尊重,这是行政行为的()A.确定力B.拘束力C.执行力D.公定力4.行政立法依其立法权力来源不同,可以分为()A.一般授权立法和特别授权立法B.中央行政立法和地方行政立法C.执行性立法、补充性立法和试验性立法D.行政立法和其他抽象行政行为5.根据《行政处罚法》规定,到期不缴纳罚款的,加处罚款的标准是()A.每日按罚款数额的1%B.每日按罚款数额的3%C.每日按罚款数额的5%D.每日按罚款数额的10%6.根据《行政许可法》规定,有权设定临时许可的机关是()A.全国人大B.某省人民政府C.某省人大常委会D.公安部7.下列属于行政合同的是()A.国有企业与其员工签订的聘任合同B.行政机关为解决工作人员住房问题而与某房地产公司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C.行政机关与其机关内的清洁工签订的用工合同D.国有土地的出让合同8.下列属于相对人参与原则保障制度的是()A.合议制B.简易程序制度C.说明理由制度D.时效制度9.将行政违法划分为作为行政违法和不作为行政违法的根据是()A.行政法律关系主体B.行政违法的内容和形式C.行政违法的方式和状态D.行政的范围10.根据我国行政赔偿的计算标准,造成公民死亡的,应当支付死亡赔偿金、丧葬费,总额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A.10倍B.20倍C.30倍D.40倍11.根据《国家赔偿法》规定,行政赔偿采用的归责原则是()A.过错归责原则B.无过错归责原则C.公平归责原则D.违法归责原则12.下列关于赔偿请求人向共同赔偿义务机关要求赔偿的说法,正确的是()A.赔偿请求人可以向共同赔偿义务机关中的任何一个赔偿义务机关要求赔偿B.赔偿请求人应向共同赔偿义务机关协商确定的赔偿义务机关要求赔偿C.赔偿请求人应当向共同赔偿义务机关中最先侵权的赔偿义务机关要求赔偿D.赔偿请求人应当向共同赔偿义务机关中最先确认违法的赔偿义务机关要求赔偿13.下列属于间接强制执行措施的是()A.执行罚B.查封、扣押C.盘问D.限价出售14.国务院根据行政立法程序制定的关于行政管理的规范性文件,总称为()A.行政法律B.行政法规C.行政规章D.行政措施15.某市公安局吊销某烟酒公司的营业执照,该公安局的行政行为是()A.有效行政行为B.无效行政行为C.可撤销的行政行为D.可废止的行政行为16.下列属于行政裁决对象的是()A.行政纠纷B.刑事犯罪C.特定的民事纠纷D.涉外行政纠纷17.下列符合行政程序要求的是()A.税务局工作人员王某查处其妻的偷税行为B.工商局拒绝给王某颁发营业执照,且不说明理由C.公安局对张某三年前的赌博行为处以10日拘留D.卫生局未举行听证,对李某处以100元罚款18.下列关于行政违法的表述,错误的是()A.行政违法的主体是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B.行政违法是违反行政法律规范,侵害法律规范保护的行政关系的行为C.行政违法的法律后果是承担行政责任D.行政违法是一种轻微犯罪行为19.行政赔偿的请求时效一般是()A.6个月B.1年C.2年D.3年20.下列听证必须公开举行的是()A.涉及国家秘密的听证B.涉及个人隐私的听证C.涉及商业秘密的听证D.因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吊销驾照而举行的听证21.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行政机关在调查或进行检查时,执法人员应当向当事人或有关人员出示证件,这属于行政程序法中的()A.调查制度B.告知制度C.表明身份制度D.说明理由制度22.根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下列情况中行政机关应当赔偿的是()A.城管队员王某在执法中打伤围观群众李某,李某要求赔偿医疗费B.公安民警张某下班回家途中撞伤群众赵某,赵某要求赔偿医疗费C.乡政府拆除张某违章建筑后,张某跳河自杀,张某的亲属要求赔偿丧葬费D.黄某因邻里纠纷受到在市工商局工作的邻居李某的侮辱,黄某向工商局要求精神损害赔偿23.根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受害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有权要求赔偿。
受害的公民死亡,有权要求赔偿的是()A.死者配偶的弟弟B.死者的伯父C.死者的女儿D.死者的妹夫24.下列属于行政主体所承担的一种最轻微的补救性行政责任的是()A.通报批评B.赔礼道歉、承认错误C.恢复名誉、消除影响D.恢复原状25.我国最高国家行政机关是()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常委会C.国务院D.中共中央26.A市某公安派出所民警张某执行公务时因违法导致王某受伤,王某提出赔偿请求,此时赔偿义务机关为()A.张某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政府B.张某所在地派出所C.该派出所所属的公安局D.国家27.下列适用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赔偿方式的是()A.行政机关违法拘留侵犯受害人名誉权的B.行政机关违法没收财产的C.行政机关违法摊派费用的D.行政机关违法冻结财产的28.在行政赔偿案中,经复议维持的案件,赔偿义务机关是()A.最初造成侵权的行政机关B.复议机关C.复议机关和最初造成侵权的行政机关D.复议机关或最初造成侵权的行政机关29.行政强制执行程序属于()A.行政立法程序B.行政裁决程序C.行政执法程序D.行政司法程序30.以其作用的性质为标准,行政指导可以分为()A.促进性行政指导和限制性行政指导B.管制性行政指导、调整性行政指导和促进性行政指导C.宏观行政指导和个别行政指导D.有具体法律依据的行政指导和无具体法律依据的行政指导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公务员的权利包括()A.履行职责的工作条件保障权B.身份保障权C.参加培训的权利D.提出申诉和控告的权利E.申请辞职权32.下列属于行政行为的是()A.某行政机关辞退本单位清洁工B.某公安局对醉酒驾车的张某拘留15天C.某工商局吊销某企业营业执照D.某商场对在商场内抽烟的顾客刘某罚款50元E.某环保局与某公司签订房屋装修合同33.抽象行政行为的特征包括()A.对象的普遍性B.效力的普遍性C.准立法性D.可诉性E.效力的持续性34.当场收缴罚款应具备的条件包括()A.依法给予20元以下罚款的B.不当场收缴事后难以执行的C.适用简易程序的D.被处罚人对违法事实无异议的E.适用听证程序的35.下列关于行政机关在行政合同中的权利义务的说法,正确的是()A.行政机关对合同履行具有监督权和指导权B.行政机关可以单方无条件地变更或解除合同C.行政机关对不适当履行合同义务的相对人可以加以制裁D.因行政机关原因引起合同变更或解除而造成相对人合法权益损害的,行政机关应依法赔偿或补偿E.行政机关有保证兑现其应给予合同相对方的优惠或照顾的义务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6.行政主体37.行政指导38.行政程序39.行政确认40.司法审查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41.简述行政行为无效的法律后果。
42.简述行政处罚与刑罚的区别。
43.简述行政程序公正原则的保障制度。
五、论述题(本题10分)44.联系实际论述行政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5.张某在家开了一家网上购物商店,销售各种品牌化妆用品。
2009年3月15日,张某所在地A市B区的工商局、公安局、国税局到张某家进行执法检查。
区工商局认为张某没有营业执照,作出罚款1 000元处罚;区国税局认为张某偷税漏税,向张某追缴税款20 000元,区公安局将张某的电脑等设备进行了扣押。
问:(1)如果张某对以上处罚不服,拟提出行政复议,必须在何时提出申请?(2分)(2)如果张某对国税局追缴税款行为不服申请行政复议,复议机关是哪个机关?为什么?(4分)(3)如果张某对区公安局处理不服申请行政复议,复议机关是哪个机关?为什么?(4分)46.王某居住在A市B区,系B区某镇镇政府公务员。
2009年5月某日,王某与同学聚会,喝了一点啤酒驾车回家。
在A市C区路上遇到C区交警执法检查。
交警认为王某属于醉酒驾车,于是对王某拘留15天,并吊销其驾驶执照。
王某认为自己喝酒不多,血液中酒精含量不高,不属于醉酒驾车,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复议(上一级主管部门所在地为A市B区)。
(1)若复议机关维持原处罚决定,王某不服,提起行政诉讼。
①本案的被告是谁?为什么?(2分)②王某应向哪个法院起诉?为什么?(3分)(2)若复议机关撤销了原处罚决定,改为罚款500元。
王某仍不服,提起行政诉讼。
①本案被告是谁?为什么?(2分)②王某应向哪个法院起诉?为什么?(3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B2.C3.D4.A5.B6.B7.D8.C9.C10.B11.D12.A13.A14.B15.B16.C17.D18.D19.C20.D21.C22.A23.C24.B25.C26.C27.A28.A29.C30.A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31.ABCDE32.BC33.ABCE34.AB35.ACDE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6.指享有国家行政权,(1分)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1分)并能独立地承担因此而产生的相应法律责任的组织。
(1分)37.行政主体在其职责、任务或其所管辖的事务范围内,为适应复杂多变的经济和社会生活的需要,(1分)基于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在行政相对方同意或协助下,适时灵活地采取非强制手段,(1分)以有效地实现一定的行政目的,不直接产生法律效果的行为。
(1分)38.是指行政主体作出行政行为的过程中(1分)所遵循的步骤、顺序、方法、方式(1分)以及时限的总和。
(1分)39.行政主体依法对相对方的法律地位、法律关系和法律事实(1分)进行甄别,给予确定、认可、证明(1分)并予以宣告的具体行政行为。
(1分)40.人民法院(1分)对具体行政行为(1分)的合法性进行审查的司法活动。
(1分)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评分标准】(1)要点回答准确完整,可以得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