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中地理常见的天气系统(冷锋暖锋专项习题)
高中地理常见的天气系统(冷锋暖锋专项习题)
气旋
D.
该系统带来急风暴
雨
11
• 11 a为2℃,b为5℃, • c为8℃, • 该图为贵州某地某月 • 等温线图 •( ) • A.为冬季某月等温线图
• B.乙为向阳山坡 • C.甲比乙低约500米
• D.甲地和乙地宜发展耕 • 作业
12
• 12右为某地热力原因 • 形成的高空等压面分布 • 状况图,正确的是( ) • A.气压:①<②<③
• B.气温:甲地<乙地 • C.气流:乙地流向甲地
• D.天气:乙地比甲地更易 形成阴雨天气
13
13.读“锋面示意图”回答:
(1) 乙地上空的天气系统 是 ,此天气系统的移动方
向是_____。 (2)甲、乙、丙三地比较, 气温最高的是______地,气 压最高的是_____地,天气 变化较剧烈的是____地。 (3)若甲、丙两地相距100 千米,此时,该天气系统的 移动速度是3千米/小时,48 小时之内,丙地的天气变化 过程是______________。
5
• 5.天气变化剧烈是因其位于( ) A.暖气团控制下 B.冷暖气团交界地带 C.冷气团控制下 D.无气团控制的地区
6
• 6.关于冷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叫冷锋
B.冷暖气团势均力敌,出现阴雨连绵的天 气 • C.冷锋过境时,肯定有大风和雨雪天气 D.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
7
• 7.冷锋和暖锋的共同特点是( )
• A.过境后天气转晴,温度升高 B.过
境时气压升高
C.降水多发生在锋前
D.冷空气
在锋面之下
8
• 8.下列天气现象中与冷锋影响无关的是( ) • A.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 • B.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
C.我国秋冬季节爆发的寒潮 • D.近年来我国北方春季出现的沙尘暴天
(4)该锋面将于 (时间)移
动到A城市上空。
(5)未来48小时之内,A城市
天气将如何变
化?
。
16
参考答案:
• CCBBB DDBCD AC • 13. (1)暖锋;自南向北(SN) • (2)甲;丙;乙 • (3)云层变厚,形成连续性降水,之后天气逐渐转晴,气温升高,
气压降低。 • 14. (1)(2)略 • (3)西北 偏南 • (4)大 甲处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力大 • (5)阴雨 • (1)冷 (2)寒潮 (3)a (4)次日上午8时 • (5)前20小时,锋面逐渐向该城市移动,出现较大的风,云层逐渐增厚,
15
_______________天气。
15.下图为“我国华北某地区秋末冬初的一次锋面活 动示意图”。该锋面移动速度是30千米/小时,A城
市目前是12时,回答下列问题:
(1)按锋的类型,此图是
锋天气图。
(2)该锋面活动形成的灾害
性天气是
。
(3)这种锋面夏季在我国北
方可能位于下列气压场中
的 (代号)位置。
气
9
读下面的等值线示意图9—11,据图 判断9~11题。
9.a为500米,b为1000 米,地处浙江省内
() A.Leabharlann 压:甲<乙B.气温:甲<乙 C.降水:甲<乙 D.坡度:甲<乙
10
10.a为1000百帕,c
为990百帕,夏秋季
地处华南某地区
()
A.乙吹东南风,甲
吹西北风
B.
风速:甲<乙
C.该气流系统为反
3
• 3.关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叙述正确的是 (
• A. • B.盛夏,我国长江流域受其影响,形成伏
• C.“副高”位置季节性北移,使我国东部
• D.“副高”位置较常年偏北时,北方则易
4
• 4.下列天气成因解释正确的是( • A.我国北方夏季暴雨多是由暖锋形成的锋 • B.我国冬季暴发的寒潮是冷锋南下形成的 • C.冬季,我国大部分地区时常受冷高压控 • D.我国东南沿海夏秋季节的台风是副热带
14
14.读北半球某地等压线图,回答下
列问题。
(1)在图中标出高压中心和低压 中心的位置。 (2)在图中画出高压脊线和低压 槽线的位置。 (3)图中甲地的风向是 _______________风,乙地的风向 是_______________风。 (4)图中甲地的风力较乙地风力 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 ___ __ __ _____。 (5)如图中的低气压中心大致以 每小时20千米的速度向东南方向移 动,48小时后,乙地将出现
并可能出现雨 • 雪天气;以后锋面继续向东前进,冷空气占据城市上空,气温下降,
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17
常见的天气系统(冷锋与暖锋)
实战演练,金榜题名
1
• 1.关于锋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团与地面交界面叫锋面 • B. • C.锋面两侧温度、湿度、气压、风差别很
大 • D.锋面过境时一定出现云、雨、大风天气
2
• 2.冷锋与暖锋的共同点是( • A.都形成连续性降水 • B. • C.都是冷气团在下,暖气团在上 •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