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庭功能的概念所谓家庭功能是指家庭在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方面所能起到的作用即家庭对于人类的功用和效能。
家庭功能的发挥是自发的。
许多人在家庭中生活了几十年并不懂得什么是家庭功能在这种情况下家庭功能是在自发地起着作用。
但是如果了解了家庭的功能就能更充分地发挥家庭在各方面的作用从而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促进社会的协调进步。
家庭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它能满足人类和社会的多种需要这一点是其他社会组织所不可比拟的。
任何家庭不管以什么样的结构类型出现对个人来说都是稳定的私人生活的中心并提供生理和情感上的满足、生育、儿童抚养和社会化、老人赡养和关怀、个人安全等多方面的功用。
对于社会来说家庭的目标和具体贡献在于为社会进行人口再生产、完成文化传播和传递、调解协调人际关系在某些阶段还执行社会生产与分配的任务。
家庭对于人类和社会的多种作用使家庭作为一种社会组织长久以来一直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之中不可缺少。
家庭功能是家庭存在的社会根据。
影响家庭职能的因素也有很多。
决定家庭功能的最主要的两大因素是社会需求和家庭本身的特性。
由于这两个因素一直在交互作用中历史地变化着因此家庭功能也随之变迁。
在社会变迁背景之下的家庭发展的不同阶段家庭功能本身有不同的内容。
家庭功能不是固定不变的不能脱离社会和家庭形态本身而单独存在。
对家庭的各种功能及其历史变迁的研究是家庭社会学的重要内容要了解任何社会的家庭功能就是要解答下面这样的问题。
家庭是做什么的?为什么面存在?它履行着什么职责?这些功能的履行是为个人还是为某种社会组织、社会制度?二家庭功能的类型对于家庭的多种功能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概括和分类。
具体的来说都离不开以下几个大方面:(一)生物功能如生理需求的满足生育繁衍、抚幼携老等(二)心理功能如情感的慰藉、安全的需要;(三)经济功能如物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功能;(四)政治功能如家庭作为一个“小型政府”和家长的权力(五)教育功能如儿童社会化和家庭成员的相互教导;(六)娱乐功能如儿童游戏和家庭成员的闲暇生活;(七)文化功能如社会习俗、宗教的学习、传授。
下面逐一具体阐述家庭在以上领域中的各种功能。
(一)经济功能家庭的经济功能包括家庭中的生产家庭的功能的物质基础。
家庭曾经是生产资料的占有单位人类社会最初的私有制是与原始公社解体、生产资料归家庭占有同时发生的。
家庭曾经是生产劳动的组织单位从原始社会末期家庭出现开始一直到传统农业社会家庭既是生活单位也是生产单位以家庭为单位组织生产活动家长是生产劳动的组织和领导者。
既然家庭是生产资料的占有单位和生产劳动的组织单位那么劳动产品的分配和交换自然也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家庭是劳动产品的分配和交换单位。
家庭中的消费用品由全体家庭成员共同拥有和享用家庭又是一个消费单位。
家庭人口和收人数量决定了家庭的消费水平家庭的支出方式、项目和权重决定了家庭的消费方式社会消费的基本特点之一是以家庭为单位的收入和支出的核算。
家庭的经济功能满足人们基本生存的需要。
(二) 生育功能自人类进入个体婚制阶段以来家庭一直被当做生育子女、繁衍后代的基本的合法的单位。
两性通过婚姻生育并抚养子女。
这样的一套活动可以称之为生育制度。
生育制度的功能是新陈代谢保持与个人生活悠关的社会结构的完整性。
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所在是人类组成了社会因而个人生活所依靠的必须是各个人间相互配合和分工的体系社会建立起一个在既有规定之下的分工合作的结构这个结构是个人生存的必要条件给定人类现有生活水平。
通过生育面产生的新一代保证了社会的新陈代谢和结构完整。
人类通过各种文化手段控制生殖以维持社会继替家庭正是承担这一使命的文化载体。
家庭通过建立双系抚育、确立婚姻、夫妇配合等一系列制度来保证生育功能的实现。
(三)性生活功能性是人类基本的生物要求。
性生活也是婚姻关系中的生物学基础。
由于性与生育是密切联系的为保证生育制度的规范性性生活也因此而受到限制社会通过伦理、道德、法律等规范手段试图将人类的性生活限制于婚姻范围之内。
自然法则的作用也给性关系带来众多的禁忌。
虽然家庭一直都无法成为性行为的严密屏障性关系常常逸出于婚姻之外.但长久以来家庭一直是为法律和社会习俗所认可的无争议的性生活场所。
费孝通先生认为婚姻制度的意义在于它是人类种族绵延的保障因为它既是合法生育的必要形式同时也确立了双系抚养的模式即一男一女合法地生育子女并以约定永久共处的方式将子女抚养长大。
另外从婚姻制度的起源来看婚姻从一开始就具有约束和规范人们性行为的功能。
在现代社会一夫一妻制的背景下婚姻更成为保障性关系合法性和排他性的制度形式。
但是从我国社会近年来婚育和性行为的变化来看婚姻制度的上述制度功能正在经受更注重个人价值和生活享乐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挑战正在被削弱被人们淡化。
(四)抚养、赡养的职责家庭在担当生育功能的同时也担负了抚养的职责。
父母对子女有生活上提供供养的义务。
家庭成员之间也表现出相互供养、给予生活援助的关系。
子女对父母也有养老的责任这是代际之间的相互抚育和照应。
家庭养老包括经济上的赡养、生活上的照顾和情感上的交流三个方面。
在传统的农业社会家庭的生活与生产单位合二为一这样的社会条件使家庭养老成为最根本、最主要、最普通的养老方式。
即使在现代社会由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老年人的收入和医疗保障基本由社会提供生活服务由社会各类专业部门或志愿组织来承担但家庭的养老功能尚未完全凋零尤其交互的亲情是社会组织所无法提供和保障的。
只要家庭存在便仍将保留一些养老的功能。
(五)教育和社会化功能家庭教育和社会化包括父母对于女的教育以帮助其实现社会化和家庭成员相互教育以完成再社会化两个方面。
其中的主要方面是子女教育和儿童社会化。
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第一场所。
社会化是人通过各种教育途径学习社会知识、技能和规范.从而形成自觉遵守与维护社会秩序、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过程。
童年期是人的一生中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在此时期家庭担负着主要的社会化责任。
由于父母和子女之间的亲情关系家庭对儿童的社会化教育具有自然性。
家庭教育通常寓于日常生活中因而又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家庭对儿童的社会化教育的内容包括学习生活知识、学习社会规范、培养性格情操、协调入际关系、指导生活选择等各个方面。
同时儿童从一出生起就因为家庭的种族、阶级、宗教、地域等特征而具有一种先赋性的角色设定社会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六)情感交流功能情感交流和结合是人的心理需求之一。
感情交流是家庭精神生活的组成部分。
对于人来说各种心理态度的生成、人格的发展、感情的慰藉和精神的寄托都离不开家庭。
(七)休息和娱乐功能家庭是人的娱乐场所之一。
家庭娱乐对于儿童来说尤为重要儿童在家庭游戏中获得知识。
对于成年人来说家庭娱乐可以调剂生活增加乐趣。
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劳动时间缩短自由时间增多人们可以把大部分闲暇时间用于享受和发展的需要家庭中的闲暇生活具有了更新的内容和要求。
(八)宗教功能家庭原本也是传承宗教信仰、进行宗教仪式的场所。
由于家庭成员之间的血缘关系和共同的生活联系宗教信仰会相互影响并潜移默化家庭成员经常持同样的宗教信仰家庭就是一个宗教场所和单位。
不过在现代社会宗教与家庭生活分离有专门的宗教场所和专业的宗教传播人员家庭对其成员的宗教约束力和强制力也大大弱化个人具有宗教上的相对自由。
家庭中家长的权力与他对家庭成员的经济行为、生活选择的掌握和操纵使家庭成为一个小型政府。
在一个封闭型的社会家庭又是政治权力的扩充和传递系统。
考察家庭可以有宏观和微观的不同角度。
宏观角度把家庭看作一种集合即它是由社会中所有家庭构成的整体(在抽象层次上这就表现为家庭制度)将考察家庭的发展变化置于社会发展的背景之下带有考察其制度发展、变迁的纵贯研究的性质。
微观角度是把单个家庭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了解单个家庭受人生自然规律制约的发展变化家庭生命周期就是这种发展变化的共同特征。
根据结构功能主义的观点“任何社会制度都针对一根本的需要”。
家庭制度的功能在于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生存则又包括日常生活的维持和世代延续两个方面。
家庭制度的这种功能又具体表现为组织家庭之目的。
在工业化社会之前由于农业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人们组织家庭的目的在于解决自身的生存问题组织生产是农村家庭的首要任务人口再生产也首先是为了再生产劳动力。
即使家庭成员之间存在血缘和姻缘关系他们所担当的首先还是在家庭经济生活中的角色而不是父母夫妇之类的角色。
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中的“男耕女织”也为这种角色分工作了清楚的注释。
因此家庭内部人际关系主要是经济关系。
在这样的社会中家庭可定义为社会的“劳动组织基本形式”。
这与现代城市中丧失了生产功能、由父母和未婚子女组成的典型的核心家庭完全不同。
解放后直至经济体制改革前的我国农村传统的落后的农业小生产的生产方式基本上没有改变。
即使在经济体制改革以后大部分偏僻边远的农村地区至今尚未改变这种状况。
因此组织家庭的目的首先在于维持生存即为了组织生产开展经济活动。
家庭主要是社会“劳动组织的基本形式”。
由此决定了在家庭的诸功能中生产功能的地位与家庭其他功能相比要高出一个层次。
从微观角度看家庭生命周期对家庭功能也存在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在家庭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由家庭组织者(在一夫一妻制下家庭组织者即为夫妻)的年龄特点所决定他们的主要需求会有不同因此满足这种主要需求的家庭功能也会有所不同。
二、核心功能与主要功能(一)核心功能即在家庭诸功能中与一定的生产方式相适应具体体现着一定社会的家庭制度和家庭本质的功能。
因此只要社会的家庭制度不变核心功能也将保持不变。
在传统的小生产的农业社会中家庭的本质是社会劳动组织的基本形式男性家长是生产的组织者与此相应生产功能就是核心功能它体现了小生产前提下农村家庭的本质。
尽管在解放后的二十多年中农民家庭从事的生产有很大削弱但是由于生产方式基本未变组织家庭的目的因而也未变正因为生产功能的这种变化是人为的而不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所引起的所以一旦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家庭的生产功能就又恢复了其原来的地位。
在现代城市社会中在一般情况下家庭不再成为组织生产的单位因此家庭的生产功能已经丧失。
生育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对社会所尽的义务。
缔结婚姻、组织家庭的目的主要在于满足男女之间感情和生理上的需要。
因此与现代城市社会相适应的是夫妇平权的家庭制度家庭的核心功能是感情满足的功能。
(二)主要功能家庭的主要功能是指在家庭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针对家庭组织者的主要需求的家庭功能。
因此它随家庭组织者的主要需求的变化而变化。
比如在一个新家庭建立时生育功能是主要的;到了家庭组织者进入中年之后生育功能减弱教育与抚育功能突出逐渐占据主要地位;到了老年家庭其他功能都因家庭组织者之需要减少趋于萎缩赡养又成了家庭的主要功能。
三、核心功能与主要功能的区别和联系核心功能与主要功能都是家庭功能的主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