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PPH.法测定绿原酸清除自由基能力
2.1 待测液的制备
将绿原酸(纯度56%)、维生素C 和没食子酸分别配制成体积分数为0.1mg/mL 的无水乙醇溶液。
2.1.1 绿原酸母液的配制 称取 9.0 mg 绿原酸,定容到50ml ,即可得到绿原酸的母液0.1mg/mL 。
然后,再将所配制的母液按照要求稀释成不同浓度的溶液。
分别为 mg/ml; mg/ml; mg/ml; mg/ml; mg/ml; mg/ml; mg/ml 。
2.1.2 Vc 母液的配制 称取 mg VC ,定容到100ml ,即可得到VC 的母液。
然后,再将所配制的母液按照要求稀释成不同浓度的溶液。
分别为 mg/ml; mg/ml; mg/ml; mg/ml; mg/ml; mg/ml; mg/ml 。
2.1.3 没食子酸母液的配制 称取 mg 没食子酸,定容到100ml ,即可得到没食子酸的母液。
然后,再将所配制的母液按照要求稀释成不同浓度的溶液。
分别为 mg/ml; mg/ml; mg/ml; mg/ml; mg/ml; mg/ml 。
2.1.4 DPPH 母液的配制 称取 mg DPPH ,用无水乙醇定容到100ml ,即可得到DPPH 的母液。
然后,再将所配制的母液按照要求稀释成至一定浓度的溶液。
C DPPH = mg/ml 。
(建议用0.025mg/mL )
2.2 DPPH.溶液的可见光谱
以无水乙醇为对照,在分光光度计上对DPPH.溶液进行在440~600nm 下扫描。
A max = nm
2.3 抗氧化活性测定
DPPH.是一种稳定的自由基,它的乙醇溶液呈紫色,在可见光区最大吸收峰为 nm 。
当DPPH.溶液中加入自由基清除剂时,溶液颜色变浅,517nm 处的吸光度变小,而吸光度变小的程度与自由基被清除的程度呈线性关系。
因此,可用来检测自由基的清除情况,从而评价某物质的抗氧化能力,其能力用清除率(Scavenging Rate,SR)来表示,清除率越大,抗氧化能力越强
[4.5]。
具体实验步骤及方法:
精确吸取的DPPH.溶液2mL 与2ml 无水乙醇混合均匀后,以相对应的溶剂(4mL 无水乙醇)为对照,用分光光度计测定上述溶液在 nm 处的吸光度值(A 0)。
A 0=
2.3.1 绿原酸样品溶液的抗氧化能力测定
精确吸取上述不同浓度的绿原酸溶液2mL ,分别与浓度 mg/ml 的DPPH.溶液2mL 混合,摇匀后放置30min 。
以相对应的溶剂(无水乙醇)为对照调零,用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上述溶液在 nm 处的吸光度值(A i ),分别测得A i 值。
A 1 ;A 2 ;A 3 ;A 4 ;A 5 ;A 6 ;A 7 。
精确吸取上述不同浓度的绿原酸溶液2mL ,分别与2mL 无水乙醇混合均匀后,以无水乙醇为对照,用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各混合液在波长 nm 处的吸光度值(A j ),分别测得A j 值。
A 1 ;A 2 ;A 3 ;A 4 ;A 5 ;A 6 ;A 7 。
将以上数据代入下列公式计算其清除率。
清除率SR(%)=%100A A A 10j i ⨯⎪⎪⎭
⎫ ⎝⎛
-- 其中,
A i :为2mL 绿原酸、维生素C 和没食子酸与 2mL 的DPPH.溶液混合后在波长 nm 处的吸光度值; A j :为2mL 绿原酸、维生素C 和没食子酸分别与2mL 无水乙醇溶剂混合后在波长 nm 处的光值; A 0:2mLDPPH.溶液与2mL 无水乙醇溶剂混合后在波长 nm 处的吸光度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