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数学相似-经典压轴题附答案解析

中考数学相似-经典压轴题附答案解析


AM= AF,AN= AE,从而分别表示出 S△ AMN 与 S△ AEF,求出它们的比值即可得出答案。
2.如图,抛物线 y=﹣x2+bx+c 与 x 轴分别交于点 A、B,与 y 轴交于点 C,且 OA=1, OB=3,顶点为 D,对称轴交 x 轴于点 Q.
(1)求抛物线对应的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2)点 P 是抛物线的对称轴上一点,以点 P 为圆心的圆经过 A、B 两点,且与直线 CD 相 切,求点 P 的坐标; (3)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一点 M,使得△ DCM∽ △ BQC?如果存在,求出点 M 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解: ∴
一、相似真题与模拟题分类汇编(难题易错题)
1.定义:如图 1,点 M,N 把线段 AB 分割成 AM,MN 和 BN,若以 AM,MN,BN 为边的
三角形是一个直角三角形,则称点 M,N 是线段 AB 的勾股分割点.
(1)已知点 M,N 是线段 AB 的勾股分割点,若 AM=3,MN=4 求 BN 的长; (2)已知点 C 是线段 AB 上的一定点,其位置如图 2 所示,请在 BC 上画一点 D,使 C,D 是线段 AB 的勾股分割点(要求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画出一种情形即可); (3)如图 3,正方形 ABCD 中,M,N 分别在 BC,DC 上,且 BM≠DN,∠ MAN=45°,AM, AN 分别交 BD 于 E,F. 求证:①E、F 是线段 BD 的勾股分割点; ②△ AMN 的面积是△ AEF 面积的两倍. 【答案】(1)解:(1)①当 MN 为最大线段时, ∵ 点 M,N 是线段 AB 的勾股分割点,
(1)求证:BC=CD; (2)分别延长 AB,DC 交于点 P,若 PB=OB,CD=
,求⊙O 的半径.
【答案】(1)证明:∵ DC2=CE·CA,


∵ ∠ DCE=∠ ACD,
∴ △ CDE~△ CAD,
∴ ∠ CDE=∠ CAD,
又∵ ∠ CBD=∠ CAD,
∴ ∠ CDE=∠ CBD,
∴ CD=CB.
∴ BM=
=
=,
②当 BN 为最大线段时,
∵ 点 M,N 是线段 AB 的勾股分割点,
∴ BN= 综上,BN=
= 或 5;
=5,
(2)解:作法:①在 AB 上截取 CE=CA; ②作 AE 的垂直平分线,并截取 CF=CA; ③连接 BF,并作 BF 的垂直平分线,交 AB 于 D; 点 D 即为所求;如图 2 所示.
∴ CF=CD=12,∠ BCF=∠ BCD,∠ CBF=∠ CBD, ∵ ∠ ABD=2∠ BCD,∠ BCD+∠ CBD=90°, ∴ ∠ ABD+∠ DBC+∠ CBF=180°, ∴ A、B、F 共线, ∴ ∠ A+∠ ACF=90° ∴ 2∠ ACB+∠ CAB≠90°, ∴ 只有 2∠ BAC+∠ ACB=90°,
代入 解得
,得
∴ 抛物线对应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为:
(2)解:如图,
设直线 CD 切⊙P 于点 E.连结 PE、PA,作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 ∴


为等腰三角形.
点. 得对称轴为直线 x=1,



中,


整理,得
解得,
∴ 点 P 的坐标为

(3)解:存在点 M,使得


如图,连结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3)解:①如图 3 中,将△ ADF 绕点 A 顺时针性质 90°得到△ ABH,连接 HE.
∵ ∠ DAF+∠ BAE=90°﹣∠ EAF=45°,∠ DAF=∠ BAH, ∴ ∠ EAH=∠ EAF=45°, ∵ EA=EA,AH=AF, ∴ △ EAH≌ △ EAF, ∴ EF=HE, ∵ ∠ ABH=∠ ADF=45°=∠ ABD, ∴ ∠ HBE=90°, 在 Rt△ BHE 中,HE2=BH2+BE2 , ∵ BH=DF,EF=HE, ∵ EF2=BE2+DF2 , ∴ E、F 是线段 BD 的勾股分割点. ②证明:如图 4 中,连接 FM,EN.
(1)在 x 轴上找一点 D , 连接 DB , 使得△ ADB 与△ ABC 相似(不包括全等),并求点 D 的坐标; (2)在(1)的条件下,如 P , Q 分别是 AB 和 AD 上的动点,连接 PQ , 设 AP=DQ= m , 问是否存在这样的 m , 使得△ APQ 与△ ADB 相似?如存在,请求出 m 的值;如不存 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 (1)解:如图 1,过点 B 作 BD⊥AB , 交 x 轴于点 D ,
换得出结论;②证明:如图 4 中,连接 FM,EN.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及对顶角相等判断出
△ AFE∽ △ DFN,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得出∠ AEF=∠ DNF, AF∶ DF
=EF∶ FN ,根据比例的性质进而得出 AF∶ EF =DF∶ FN,再判断出△ AFD∽ △ EFN,根据相似三
∵ ∠ A=∠ A , ∠ ACB=∠ ABD=90°, ∴ △ ABC∽ △ ADB , ∴ ∠ ABC=∠ ADB , 且∠ ACB=∠ BCD=90°, ∴ △ ABC∽ △ BDC ,
∴ ∵ A(﹣3,0),C(1,0), ∴ AC=4,
∵ BC= AC . ∴ BC=3,
∴ AB=

=5,
CE=CA;②作 AE 的垂直平分线,并截取 CF=CA;这样的作图可以保证直角的出现,及 AC
是一条直角边,③连接 BF,并作 BF 的垂直平分线,交 AB 于 D;这样的作图意图利用垂
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即 BD=DF,从而实现将三条线段转化到同一
直角三角形的目的;
(3)①如图 3 中,将△ ADF 绕点 A 顺时针性质 90°得到△ ABH,连接 HE.根据正方形的
形,在直角三角形 PED 和 APQ 中,用勾股定理可将 PE、PA 用含 m 的代数式表示出来,根
据 PA=PE 可列方程求解;
(3)由△ DCM∽ △ BQC 所得比例式分两种情况:

,根据所得比例式即可
求解。
3.如图,四边形 ABCD 内接于⊙O,AB 是⊙O 的直径,AC 和 BD 相交于点 E,且 DC2= CE·CA.

由(2)可知,


分两种情况.

时,

,解得




时,

,解得


综上,点 M 的坐标为

【解析】【分析】(1)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解;
(2)由(1)中的解析式易求得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 x=1,顶点 D(1,4),点 C(0,
3),由题意可设点 P(1,m),计算易得△ DCF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DEP 为等腰三角
,可求 CD
的长,即可求点 D 坐标;(2)分两种情况讨论,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求解.
5.如果三角形的两个内角 α 与 β 满足 2α+β=90°,那么我们称这样的三角形为“准互余三角 形”.
(1)若△ ABC 是“准互余三角形”,∠ C>90°,∠ A=60°,则∠ B=________°; (2)如图①,在 Rt△ ABC 中,∠ ACB=90°,AC=4,BC=5.若 AD 是∠ BAC 的平分线,不难证 明△ ABD 是“准互余三角形”.试问在边 BC 上是否存在点 E(异于点 D),使得△ ABE 也是“准 互余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 BE 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如图②,在四边形 ABCD 中,AB=7,CD=12,BD⊥CD,∠ ABD=2∠ BCD,且△ ABC 是




∴ CD= ,
∴ AD=AC+CD=标为:( ,0);
(2)解:如图 2,当∠ APC=∠ ABD=90°时,
∵ ∠ APC=∠ ABD=90°,∠ BAD=∠ PAQ , ∴ △ APQ∽ △ ABD ,



∴ m= , 如图 3,当∠ AQP=∠ ABD=90°时,
OC∥ AD,根据平行线所截线段成比例可得
=2,从而求得 PC、PD 长,再根据相似
三角形的判定可得△ PCB~△ PAD,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得
,从而求得半径.
4.已知: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ABC 是直角三角形,∠ ACB=90°,点 A , C 的 坐标分别为 A(﹣3,0),C(1,0),BC= AC .
“准互余三角形”,求对角线 AC 的长. 【答案】 (1)15 (2)解:如图①中,
在 Rt△ ABC 中,∵ ∠ B+∠ BAC=90°,∠ BAC=2∠ BAD, ∴ ∠ B+2∠ BAD=90°, ∴ △ ABD 是“准互余三角形”, ∵ △ ABE 也是“准互余三角形”, ∴ 只有 2∠ B+∠ BAE=90°, ∵ ∠ B+∠ BAE+∠ EAC=90°, ∴ ∠ CAE=∠ B,∵ ∠ C=∠ C=90°, ∴ △ CAE∽ △ CBA,可得 CA2=CE•CB, ∴ CE= , ∴ BE=5﹣ = . (3)解:如图②中,将△ BCD 沿 BC 翻折得到△ BCF.
性质及旋转的性质得出∠ EAH=∠ EAF=45°,AH=AF,利用 SAS 判断出△ EAH≌ △ EAF,根据全
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得出 EF=HE,根据正方形的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及旋转的性质
得出∠ ABH=∠ ADF=45°=∠ ABD,故∠ HBE=90°,在 Rt△ BHE 中,HE2=BH2+BE2 , 根据等量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