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力资本投资及激励问题的经济分析试题

人力资本投资及激励问题的经济分析试题

人力资本投资及激励问题的经济分析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加利?贝克尔在他的颇有影响的《人力资本》一书中表述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的特征时认为人力资本投资的重点在于它的( )。

A.货币和物质收入B.投资回报C.未来导向性D.资本贴现率:C:人力资本投资的重点在于它的未来导向性。

参见教材P2002.将未来的货币折算为现在的价值是一个( )的过程。

A.货币增值B.货币贬值C.投资回报计算D.贴现:D:将未来的货币折算为现在的价值是一个贴现的过程。

参见教材P2013.假如r表示贴现率(r为正值),那么r越小,则未来收入的现值就( )。

A.越高B.越低C.不变D.无法预测:A:本题考查贴现率的相关内容。

本题中的r贴现率即为利息,r越小则未来收入的现在就相对r较大时所对应的未来收入的现值就越大。

参见教材P2014.通过使收益现值与成本相等来求出利率或贴现率的值,然后再将这种收益率去与其他投资的报酬率(如银行利率等)加以比较。

如果最高贴现率大于其他投资的报酬率,则人力资本投资计划是可行的,否则,就是不可行的,这种衡量人力资本投资模型的方法称为( )A.现值法B.贴现法C.外部收益率法D.内部收益率法:D:本题考查内部收益率法。

参见教材P2025.关于高等教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对高等教育投资决策的分析和对一般人力资本投资决策的分析方法是不同的B.接受高等教育的非货币成本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是不一样的C.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成本就是因为上大学而支出的学费等成本D.对任何人来说,接受高等教育都是一种在经济上合理的决策:B:对高等教育投资决策的分析和对一般人力资本投资决策的分析方法是一致的。

所以选项A错误。

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成本是指某人因上大学而不得不放弃的收入,在数量上等于此人高中毕业后不上大学而去劳动力市场谋求就业后所可能赚得的收入。

所以选项C错误。

从纯粹经济上的角度来考虑,一个理性的决策应该是对上大学的成本和收益进行比较。

若上大学的总收益足以弥补上大学的总成本,应当选择上大学。

参见教材P202-2046.上大学的非货币收益不包括( )。

A.对各种娱乐活动欣赏能力的提高B.社会声誉的提高C.社会地位的提高D.劳动收入的提高:D:上大学的非货币收益包括社会地位或声誉的提高、对各种娱乐活动欣赏能力的提高等。

参见教材P2027.年轻人都愿意上大学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是: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人力资本投资进行地越早则()。

A.其净现值越高B.机会成本越低C.收入增量流越短D.收益时间越短:A:从人的一生看,某项人力资本投资进行得越晚,则其净现值会越低,因为投资后受益的年限会比较短。

参见教材P2038.经验较少的员工往往通过“边干边学”的方式来获取新的技能,这种方式属于( )。

A.正规的在职培训B.正规的学徒计划C.非正式的在职培训D.非在职培训:C:经验较少的员工往往通过“边干边学”的方式来获取新的技能,这种方式属于非正式的在职培训。

9.通常情况下,特殊培训的成本是由( )来承担的。

A.员工个人B.企业雇主C.行业协会D.政府管理部门:B:通常情况下,一般培训的成本要由员工来承担,而企业则负担特殊培训的成本。

参见教材P20510.从理论上来说,如果员工所接受的在职培训为纯粹的一般培训,则这种培训的成本和收益处理方式应当是( )。

A.企业承担全部培训成本,同时享受全部培训收益B.员工个人承担培训成本,同时享受其收益C.员工个人承担培训成本,企业享受其收益D.企业和员工个人共同承担培训成本,同时分享培训收益:B11.使企业将劳动力从可变投入要素变成半固定生产要素的重要原因之一是( )。

A.一般培训B.非正式培训C.特殊培训D.在职培训:C:特殊培训是使企业将劳动力从可变投入要素变成半固定生产要素的重要原因之一。

参见教材P20712.雇用关系可以理解为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一种合同,委托人和代理人分别是( )。

A.劳动者和企业B.企业和员工C.企业和政府D.员工和领导:B:雇用关系可以被看成是委托人(企业)和代理人(员工)之间的一种合同。

参见教材P20713.通常情况下,企业和员工双方之间存在的一种潜在承诺,即如果员工工作努力,并且工作完成得好,( )。

A.企业会将员工直接提升为企业管理者B.企业会将员工送到培训地方进行学习C.他们将会被提升到领导岗位上去D.他们将会被提升到报酬较高的工作岗位上去:D:通常情况下,企业和员工双方之间存在一种默契或潜在承诺,即如果员工工作努力并且工作完成得好,那么随着他们的职业发展,他们将会被提升到报酬较高的工作岗位上去。

参见教材P20814.在有些情况下,对员工进行严密监督的做法可以起到激励员工努力工作的作用,然而,这种做法可能遇到的主要障碍是( )。

A.在员工中广泛存在搭便车的现象B.专业化分工导致监督者掌握的信息往往不如被监督者掌握的信息完整C.被监督的员工存在机会主义动机D.被监督的员工存在道德风险:B:本题考查对员工个人的监督问题。

细致严密的监督不仅在某些情况下会摧毁专业化的优势,而且在某些情况下也不适用,比如监督者不可能在所有时间中获得所有各方面的相关信息,这使得专业化分工导致监督者掌握的信息往往不如被监督者掌握的信息完整。

A选项属于群体的忠诚度问题;C选项属于信息不对称问题;D选项属于根据工作绩效支付工资的问题。

参见教材P20915.在对群体中的员工进行激励时,需要注意防止出现( )现象。

A.人力资本投资水平不足B.搭便车C.劳动力流动率过低D.工资水平过低:B:在对群体中的员工进行激励时,需要注意防止出现搭便车现象。

搭便车问题越严重,对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打击就越大。

参见教材P21016.一般情况下,劳动者的年龄越大、工作年限越长,其流动的可能性( )。

A.越小B.无法确定C.越大D.二者无关:A:一般情况下,劳动者的年龄越大、工作年限越长,其流动的可能性越小。

参见教材P21317.关于在员工的职业生涯早期先“减额支付”,后期再“超额支付”的终身工资支付模式,错误的陈述是( )。

A.这种支付模式只有在建立内部劳动力市场的情况下才具可行性B.这种支付模式对劳动者来说具有较高的风险,因而,企业必须提供长期雇用保障C.企业为了维护自己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声誉,一般不敢破坏这种终身工资支付模式的规则D.员工在这种工资支付模式下得到的工资,必须高于完全根据当期生产率支付工资的模式所提供的工资水平:D:本题考查支付工资的“先减后增”模式。

在此模式中,员工在职业生涯早期获得的工资要比当期生产率支付工资的模式所提供的工资水平低,而后期则要高。

因此选D。

参见教材P21318.下面有关晋升竞赛的陈述,错误的是( )。

A.获胜者与失败者的绩效差距可能很小,但结果与收入却差距巨大B.报酬并不将完全集中于获胜者一人之手C.获胜者是依据相对工作绩效被挑选出来的D.谁将得到晋升是不确定的:B:本题考查晋升竞赛。

晋升竞赛的特点之一是报酬将完全集中于获胜者一人之手。

所以选项B错误。

参见教材P214-21519.企业内部的晋升竞赛是根据( )来做出晋升决策的。

A.员工的资历B.员工的能力C.员工的相对成绩D.员工的决对成绩:C:本题考查晋升竞赛的特征。

晋升竞赛的特征之一是获胜者是依据相对工作绩效被挑选出来的。

因此选A。

参见教材P214二、多项选择题1.关于人力资本投资的陈述,正确的是( )。

A.人力资本投资理论认为,所有的劳动者都是同质的B.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本发生在当前,收益产生在未来C.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总是会超过成本D.人力资本投资的方式包括正规学校教育、在职培训、劳动力流动等E.无论是对于国家还是对于个人及其家庭来说,人力资本投资都是越多越好:BD:本题考查人力资本投资。

A选项是分析劳动力需求和供给基本原理时的假设,在现实中是不真实的,人力资本投资分析方法否定了这一假设;C选项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不一定总是会超过成本;E选项错在缺乏适度,并不是越多越好。

参见教材P2002.下列属于人力资本投资活动的是( )。

A.各级正规教育B.工作流动C.加强学龄前儿童的培养D.寻找工作E.高强度与高压力的工作:ABCD:本题考查人力资本投资支出的具体形式。

不仅各级正规教育和在职培训活动所花费的支出属于人力资本投资,而且增进健康、加强学龄前儿童营养、寻找工作、工作流动等活动也同样属于人力资本投资活动。

参见教材P2003.下列属于上大学的成本的有( )。

A.书本费B.住宿费C.学费D.机会成本E.心理成本:ACDE:住房、伙食等费用不包括在上大学的成本之中,因为无论上大学还是去工作,住房和吃饭的费用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必要的。

参见教材P2024.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若( ),则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合理性越强。

A.人力资本投资后获得收益的时间越长B.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本越低C.人力资本投资后收入增加值越大D.人力资本投资完成后获得收益的风险越高E.人力资本投资的机会成本越高:ABC:本题考查关于人力资本投资及高等教育的几个重要结论,主要体现在选项ABC。

选项D“获得收益的风险越高”,人们更不愿意进行人力资本投资。

选项E机会成本越高,意味着成本越大,人们也不愿意进行人力资本投资。

参见教材P2035.教育所能够带来的较高社会收益包括( )。

A.提高国家和社会的福利水平B.减少执行法律的支出C.增加个人收入D.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E.提高政策决策过程的质量和决策效率:ABDE:本题考查教育的社会收益。

选项C属于教育对个人的收益。

参见教材P2046.在职培训可分为( )。

A.一般培训B.正规培训C.定期培训D.特殊培训E.不定期培训:AD:在职培训可以分为两大类:一般在职培训(简称一般培训)和特殊在职培训(简称特殊培训)。

参见教材P2057.下列( )情况属于在职培训的成本支出。

A.受训者的生产率通过工作思路的开阔、思维能力的增强而逐步得到提高B.企业在举办技术培训班的情况下所要支付租用培训场地和培训设备的费用C.因为接受培训导致受训职工往往要提前下班或请假D.有经验的师傅要给学徒讲授技能导致其工作效率降低E.在职培训的成本价值主要表现在受训者生产率的提高上面:BCD:本题考查在职培训的成本。

选项AE属于在职培训的收益。

参见教材P2058.大多数接受过特殊培训的员工通常( )。

A.愿意在本企业工作较长的时间B.被企业解雇的可能性比较小C.在本企业获得的工资率高于市场工资率D.流动的倾向会比较弱E.不可能被企业解雇:ABCD:本题考查特殊培训对于员工行为的影响。

参加过特殊培训的员工并不代表着就不可能被企业解雇。

所以E选项不选。

参见教材P2079.要使一份雇用合同具有自我强制性,必须解决的问题有(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