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苯二甲胺迁移量的测定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苯二甲胺迁移量的测定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1,3-苯二甲胺迁移量的测定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测定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1,3-苯二甲胺迁移量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1,3-苯二甲胺迁移量的测定。

2 原理水基、酸性、酒精类食品模拟物中1,3-苯二甲胺经荧光胺衍生后,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离,采用荧光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油性模拟物中1,3-苯二甲胺经4%(质量浓度)乙酸溶液萃取后采用同样方法检测。

3 试剂和材料注:除非另有说明,水为GB/T 6682规定的一级水,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3.1 试剂3.1.1 水基、酸性、酒精类、油基食品模拟物:所用试剂依据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迁移试验通则的规定。

3.1.2 水:色谱纯。

3.1.3 甲醇:色谱纯。

3.1.4 四氢呋喃:色谱纯。

3.1.5 丙酮。

3.1.6 庚烷。

3.1.7 冰乙酸。

3.1.8 无水乙醇。

3.1.9 荧光胺(C17H10O4):纯度大于或等于98%。

3.1.10 十水合四硼酸钠(Na2B4O7·10H2O)。

3.1.11 氢氧化钠。

3.1.12 氮气:99.999%。

3.2 试剂配制3.2.1 水基、酸性、酒精类、油基食品模拟物:按GB 5009.156操作。

3.2.2 四氢呋喃(90%):量取90 mL四氢呋喃(3.1.4)于100 mL容量瓶(4.6)中,用水(3.1.2)定容至刻度。

3.2.3 荧光胺溶液(2 mg/mL):准确称取10 mg荧光胺(3.1.9)于5 mL容量瓶(4.6)中,用丙酮(3.1.5)定容至刻度。

该溶液在5 ℃可避光保存一周。

3.2.4 氢氧化钠(5 mol/L)溶液:称取20.0 g氢氧化钠(3.1.11)于100 mL容量瓶(4.6)中,用水定容至100 mL。

3.2.5 硼酸缓冲溶液(0.15 mol/L,PH=9.2):称取14.3 g十水四硼酸钠(3.1.10)于250 mL的容量瓶(4.6)中,用水(3.1.2)定容至刻度。

在使用溶液前,如果由于温度下降而导致沉淀则需要重新溶解。

3.2.6 4%(质量浓度)乙酸溶液:称取冰醋酸(3.1.7)20.0 g于500 mL容量瓶中,用水(3.1.2)定容至刻度。

3.2.7 硼酸缓冲溶液(0.02 mol/L,PH=9.2):移取133 mL的0.15 mol/L硼酸盐缓冲溶液(3.2.5)置于1 L 容量瓶,用水(3.1.2)稀释至刻度。

3.2.8 高效液相色谱流动相[硼酸缓冲液:水:甲醇(18:37:45)]移取180 mL的0.02 moL硼酸盐缓冲溶液(3.2.7)、370 mL水(3.1.2)、450 mL甲醇(3.1.3)混合。

3.3标准品3.3.1 1,3-苯二甲胺标准品(C8H12N2):纯度大于或等于99%。

3.4标准溶液配制3.4.1 1,3-苯二甲胺标准储备液(1000 mg/L)在N2氛围下,称取100 mg(精确到0.1 mg)1,3-苯二甲胺(3.3.1)于100 mL的容量瓶(4.6)中。

加水(3.1.2)定容至刻度,混匀。

该溶液在5℃可避光保存3个月。

3.4.2 用于水基、酸性、酒精类食品模拟物的1,3-苯二甲胺标准工作溶液(2 mg/L)称取2 mL的1,3-苯二甲胺标准储备液(3.4.1)于100 mL容量瓶(4.6)中,用水基(酸性、酒精类)模拟物(3.1.1)稀释至刻度,得浓度为20 mg/L标准工作溶液。

移取10 mL标准工作溶液于100 mL容量瓶(4.6)中,用相应种类的食品模拟物稀释至刻度,得到浓度为2 mg/L水基(酸性、酒精类)标准溶液。

该溶液在5℃可避光保存1个月。

3.4.3 用于橄榄油模拟物的1,3-苯二甲胺标准工作溶液(2 mg/L)移取2 mL的1,3-苯二甲胺标准储备液(3.4.1)于100 mL容量瓶(4.6)中,用水(3.1.2)稀释至刻度,得浓度为20 mg/L标准工作溶液。

移取10 mL的1,3-苯二甲胺标准工作溶液于100 mL容量瓶(4.6)中,用四氢呋喃(3.2.2)稀释至刻度,得浓度为2 mg/L标准使用溶液。

该溶液在5℃下可避光保存3个月。

3.4.4 水基、酒精性食品模拟物的1,3-苯二甲胺标准工作溶液分别量取1.0 mL、2.0 mL、3.0 mL、4.0 mL和5.0 mL的1,3-苯二甲胺标准工作溶液(3.4.2)于100 mL 容量瓶(4.6)中,用相应的食品模拟物(3.1.1)定容至刻度,得到浓度分别为0.020 mg/L、0.040 mg/L、0.060 mg/L、0.080 mg/L、0.10 mg/L标准工作溶液,准确移取上述溶液2 mL于5 mL试管(4.10)中,加入0.4 mL硼酸缓冲液(3.2.5),充分混匀。

用微量注射器(4.5)加入300 μL荧光胺(3.2.3)衍生试剂,振荡1 min,静置10 min。

衍生溶液过0.45 μm滤膜后供高效液相色谱进样。

3.4.5 酸性食品模拟物的1,3-苯二甲胺标准工作溶液分别量取1.0 mL、2.0 mL、3.0 mL、4.0 mL和5.0 mL的1,3-苯二甲胺标准工作溶液(3.4.2)于100 mL 容量瓶(4.6)中,用酸性食品模拟物(3.1.1)定容至刻度,得到浓度分别为0.020 mg/L、0.040 mg/L、0.060 mg/L、0.080 mg/L、0.10 mg/L标准工作溶液。

准确移取上述溶液中各10 mL于5个25mL烧杯中,在第一个烧杯中滴加5 mol/L氢氧化钠溶液(3.2.4),调节PH至9.2,计算所需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准确至0.01 mL。

在另外四个烧杯中,准确加入上述滴加体积的氢氧化钠溶液(3.2.4),充分混匀(各溶液PH应在8.0~9.9范围内)。

以下按3.4.4中“准确移取上述溶液2mL……”操作。

3.4.6 橄榄油模拟物介质标准工作溶液的处理准确称取20.0g(精确至0.01g)橄榄油模拟物置于5个125mL分液漏斗中,分别加入0.2 mL、0.4 mL、0.6 mL、0.8 mL和1.0 mL的1,3-苯二甲胺标准工作溶液(3.4.3),再分别加入0.8 mL、0.6 mL、0.4 mL、0.2 mL和0 mL的四氢呋喃(4.14)和5.0 mL庚烷(3.1.6),充分混匀,加入20 mL乙酸溶液(3.2.6),振荡5min,静置15min,待两相完全分离后,收集水相萃取物,得到浓度分别为0.020mg/L、0.040mg/L、0.060mg/L、0.080mg/L、0.10mg/L标准工作溶液。

以下按3.4.5中“准确移取上述工作溶液中各10 mL于25mL 烧杯中,滴加5mol/L氢氧化钠溶液(4.17)……”操作。

4仪器和设备4.1 高效液相色谱仪:配荧光检测器(FLD)。

4.2 分析天平:感量为0.0001 g和0.01 g。

4.3 涡旋混匀器。

4.4 机械振荡器。

4.5 微量注射器:1000 μL、50 μL。

4.6 容量瓶:100 mL、50 mL、10 mL、5 mL。

4.7 分液漏斗:125 mL。

4.8 分析天平:感量0.0001 g。

4.9 0.45 μm微孔滤膜。

4.10 玻璃试管:5mL。

5 分析步骤5.1 试样制备5.1.1 总则食物模拟物试液按GB 5009.156的要求从迁移试验中获取,在4℃冰箱中避光保存。

5.1.2 水基和酒精性食品模拟物的处理以下按3.4.4中“准确移取上述溶液2 mL……”操作,平行制样两份。

5.1.3 酸性食品模拟物准确移取从迁移试验中获得的10 mL酸性食品模拟物于25 mL烧杯中,滴加入5 mol/L氢氧化钠溶液(3.2.4),体积同3.4.5中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充分混匀(溶液PH应在8.0~9.9范围内)。

以下按3.4.4中“准确移取上述溶液2mL……”操作。

5.1.4 橄榄油模拟物准确称取20.0g(精确至0.01g)橄榄油模拟物置于125mL分液漏斗中,分别加入1 mL的四氢呋喃溶液(3.2.2)和5.0 mL庚烷(3.1.6)。

充分混匀后,加入20 mL乙酸溶液(3.2.6),振荡5min,静置15min,待两相完全分离后,收集水相液体。

以下按3.4.5中“准确移取上述工作溶液中各10 mL于25mL烧杯中,滴加5mol/L氢氧化钠溶液(4.17)……”操作。

5.1.5 空白溶液的制备按上述操作处理没有与食品接触材料接触的食品模拟物。

5.2 仪器参考条件5.2.1 色谱柱:ODS-C18,柱长150 mm,内径4.6 mm,粒径5 μm,或相当者;5.2.2 流动相:高效液相色谱流动相[硼酸缓冲液:水:甲醇(18:37:45)](3.2.8);5.2.3 流速:1.0 mL/min;5.2.4 柱温:30 ℃;5.2.5 荧光检测器:激发波长394 nm,发射波长480 nm;5.2.5 进样量:20 μL。

5.3 绘制标准工作曲线按5.2所列测定条件,对水基、酸性、酒精类、油基食品模拟物标准工作溶液(3.4.4、3.4.5、3.4.6)进行检测。

以食品模拟物中1,3-苯二甲胺浓度为横坐标,单位以“mg/kg或mg/L”表示,以1.3-苯二甲胺峰面积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工作曲线。

标准溶液色谱图参见附录A。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