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气瓶安全管理规定

气瓶安全管理规定

气瓶安全管理规定
第一条气瓶的充装、定期检验、运输、储存、经销、使用和改装等都必须严格执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及《气瓶安全监察规程》、《气瓶安全监察规定》等法律法规规章等要求。

第二条气瓶充装企业必须具备《气瓶安全监察规程》、《气瓶安全监察规定》要求的条件,向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办理注册登记,取得其颁发的《气瓶充装许可证》,并按规定及时更换。

第三条气瓶充装单位只能充装自有产权气瓶和托管气瓶。

第四条永久气体气瓶充装严格执行《永久气体气瓶充装规定》(GB14194)。

液化气体气瓶充装严格执行《液化气体气瓶充装规定》(GB14193)。

溶解乙炔气瓶充装执行《溶解乙炔气瓶安全监察规程》和《溶解乙炔充装规定》(GB13591)。

第五条气瓶充装前,充装单位应有专人对气瓶进行检查,无制造许可证单位的气瓶和未经市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批准认可的进口气瓶一律不准充装。

第六条气瓶充装单位应履行以下义务:
1、向气体消费者提供气瓶,并对气瓶的安全全面负责。

2、负责气瓶的维护、保养和颜色标志的涂敷工作。

3、按照安全技术规范及有关国家标准的规定,负责做好气瓶充装前的检查和充装记录,并对气瓶的充装安全负责。

4、负责对充装作业人员和充装前检查人员进行有关气体性质、气瓶的基础知识、潜在危险和应急处理措施等内容的培训。

5、负责向气瓶使用者宣传安全使用知识和危险性警示要求,并在所充装的气瓶上粘贴符合安全技术规范及国家标准规定的警示标签和充装
标签。

6、负责气瓶的送检工作,将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气瓶送交质监部门指定的气瓶检验机构报废销毁。

7、配合气瓶安全事故调查工作。

第七条凡属下列情况之一的气瓶,应先进行处理,否则严禁充装:
1、钢印、标记、颜色标记不符合规定及无法判定瓶内气体性质的。

2、附件损坏不全或不符合规定的。

3、瓶内无剩余压力的。

4、超过检验期限的。

5、经外观检查存在明显损伤,需要进一步检验的。

6、氧化或强氧化性气体气瓶沾有油脂的。

7、改装不符合规定的或用户自行改装的。

8、易燃气体气瓶的首次充装或定期检验后的首次充装,未经置换或抽真空处理的。

第八条充装液化气体的规定:
1、装瓶气体的杂质含量应符合相应标准气体的要求,否则禁止装瓶。

2、实行充装重量复验制度,严禁过量充装,充装过量不准出厂。

3、称重衡器应保持准确,称重衡器的检验期限不得超过三个月。

称重衡器要设有超装报警和自动切断气源装置。

4、认真填写充装记录、气瓶编号、容积、实际充装量、充装者和复磅者的姓名、日期。

5、充装后应逐只检查,发现有泄漏或其他异常现象应妥善处理。

6、操作人员相对稳定,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和考核,持证上岗。

7、严禁从液化气体槽车直接向气瓶灌装。

第九条气瓶充装后,必须在每只充气气瓶上粘贴警示标志。

气瓶的
警示标志,必须符合《气瓶警示标签》(GB16804)的规定。

第十条各类气瓶的检验不得超过下列规定:
1、盛装腐蚀性气体的气瓶,每二年检验一次。

2、盛装一般气体的气瓶,每三年检验一次。

3、液化石油气瓶,使用未超过二十年的,每五年检验一次;超过二十年的,每二年检验一次。

4、盛装惰性气体的气瓶,第五年检验一次。

第十一条气瓶在使用中,发现有严重腐蚀、损伤或对其安全可靠性有怀疑时,应提前进行检验。

气瓶的检验应由气瓶充装单位定期送有资质的单位检验。

第十二条气瓶的运输、储存和使用单位,必须加强对运输、储存和使用过程中气瓶的管理工作。

宜采用条码等先进信息化手段对气瓶进行管理。

1、指定人员负责气瓶安全工作。

2、制订必要的安全管理制度。

3、制订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4、对气瓶的运输(装卸工和驾驶员)、储存(仓库保管员)和使用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特种作业人员须持证上岗。

第十三条气瓶的运输和装卸作业的安全要求:
1、运输工具上应有明显的安全标志。

2、必须配戴瓶帽(有防护罩的气瓶除外)、防震圈(集装气瓶除外),轻装轻卸,严禁抛、滑、滚、碰。

3、吊装时,严禁使用电磁起重机和金属链绳。

4、瓶内气体相互接触能引起燃烧、爆炸、产生毒物的气瓶,不得同车(厢)运输;易燃易爆、腐蚀性物品及与瓶内气体起化学反应的物品不
得与气瓶一起运输。

5、每年6月15日至10月15日,禁止在上午10时至下午4时进行易燃易爆等危险化学品气瓶的道路运输。

6、采用车辆运输时,气瓶应妥善固定。

立放时,车厢高度应在瓶高的2/3以上;卧放时,瓶阀应朝向车辆行驶方向的右方,垛高不得超过五层(液氯气瓶不得超过一层)且不得超过车厢高度。

7、严禁烟火。

运输车辆应备有灭火器,运输液氯气瓶的还应备有防毒器材。

第十四条气瓶仓库储存的安全要求:
1、气瓶应置于专用仓库内储存,气瓶仓库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有关规定。

2、离气瓶仓库10米以内,严禁储存任何易燃物品,禁止动用明火;仓库内应有禁止烟火的安全标志,并配有适当数量、品种的消防器材。

3、气瓶仓库应干燥通风,温度不得超过35℃,超过时宜采取降温措施。

4、空瓶和满瓶应分开放置,并设有明显标志,毒性气体气瓶与瓶内气体因泄漏会引起燃烧、爆炸、产生毒物的气瓶也应分室存放,并在附近设置防毒用具和消防器材。

5、乙炔瓶严禁与氧气瓶、液氯气瓶及易燃物品同室存放。

6、气瓶放置应整齐,配戴好瓶帽,立放时要妥善固定。

横放时头部朝同一方向,最高不得超过五层,液氯气瓶不得超过二层,乙炔瓶只能立放。

气瓶间要留有适当宽度的通道,库内严禁堆放杂物。

第十五条气瓶使用的安全要求:
1、严格按照有关安全使用规定正确使用气瓶。

2、不得对气瓶瓶体进行焊接和更改气瓶的钢印或者颜色标记。

3、气瓶使用前,应进行安全状况检查,气瓶检验年限是否过期,不得使用已报废的气瓶。

4、不得将气瓶内的气体向其他气瓶倒装或直接由罐车对气瓶进行充装。

5、不得自行处理气瓶内的残液。

6、气瓶放置地点不得靠近热源,并应距明火10米以外。

7、严禁在充压后的钢瓶上进行油漆,严禁对气瓶挖补、焊接等修理工作。

8、氧气瓶的瓶嘴、瓶身、气阀严禁沾有油脂,手上、工作服上和工具上有油脂的禁止接触氧气瓶。

9、严禁用温度超过40℃的热源对气瓶加热。

10、夏季防止气瓶曝晒,严禁敲击、碰撞。

11、瓶内气体不得用尽,必须留有剩余压力。

永久气体气瓶的剩余压力不小于0.05MPa,液化气体应留有不少于0.5~1.0%规定充装量的剩余气体。

12、气瓶在可能造成回流使用场合,使用设备上必须配置防止倒灌的装置,如单向阀,止回阀,缓冲罐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