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创新思维
淇滨区明达小学王静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动机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因。
我在英语教学中,尤为注重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我经常跟我的学生讲:“我希望咱们课上是师生,课下是朋友。
我能成为大家的好朋友吗?”话音刚落,学生们便以满带愉悦和信任的表情给了我肯定的回答,师生之间的距离一下子缩短了。
这就为学生能够自由思维,安心畅想奠定了基础。
《英语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作为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遵循了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的力量,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
学生一旦对英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乐于接触它,并能兴致勃勃地全身心投入学习和探索之中,变“苦学”为“乐学”。
为此,我在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喜好,在英语课堂中多进行游戏、竞赛、绘画、表演、唱歌chant等学生喜爱的活动,采用教学卡片、图片等直观教具以及学生喜欢的英文歌曲、chant,集知识和趣味为一体,以满足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调动学生的积极。
创新必须克服思维定势,求变求异,而求变求异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向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求得多种答案的思维过程。
它是创新思维发展的基础。
发展学生个性,引导学生善于发现和多角度考虑问题,用与众不同的方法质疑、解惑。
我注重培养学生求
变、求异的学习方法,知识讲解要求做到用不同的方法分析解答。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常常不愿意自己的思维与行为方式流于一般,希望自己是出类拔萃的。
我就利用学生这种喜欢表现独特见解的心理加强思维训练。
在课堂中抓住一切机会组织无拘束的开放讨论和辩论,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氛围,从而创造出适于独特见解萌生的情境。
如:在教生词时,我让学生们说出自己的记忆方法,有的用联想法记、有的用凑词法记、有的用语音法记、还有的用换字母法记等等,各有窍门,符有道理。
总之,只要教师在课堂对学生进行多种思维训练,那么,学生思维的创造性便能得以充分发。
发展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
它要求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进步,都有愉快的实践和成功的喜悦。
发展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智慧潜能的拓展。
为拓展思维,我采取了合作互动的方法,让学生在合作中动手、动脑、合作表演,从而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同学间相互弥补、借鉴、启发、点拨,形成立体的、交互的思维网络。
合作学习是一种互助性的学习方法,以小组为学习单位,小组每个成员对一项总的学习任务的某些方面负责,他自己学习后再帮助其他同学,使大家都能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
而让每个学生在合作中动手、动脑更是发展其创造力的有效方法。
有人说,交换一件物品,得到的还是一件物品;而交换一种思想,得到的则是更新、更丰富的思想。
如:把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以组为单位进行学习活动。
在学新课之前,我要求同学们自己预习,自学新课。
课前小组进行讨论,课上组与组交流,看看哪组讲的知识透彻、重难
点突出。
讲解之后,学生提出问题由学生回答,最后,教师加以点拨和总结。
在教学中,我还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学具,他们互相商量,有的负责设计、有的准备材料、有的负责绘画、有的负责组合,在动手的过程中,他们增长了智慧。
在合作中,思维由集中到发散,又由发散到集中,个人的思维在集体的智慧中得到发展。
这样的课堂实践活动,学生喜欢,不仅学到了知识,还懂得了什么是团队精神。
学生们逐渐感到,小伙伴们在一起学习比自己学习效果好,学得愉快。
学生们由教师要求他们合作学习变为更多的孩子喜欢自己选择合作伙伴组成小组一起学习。
孩子们的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较前有了很大提高。
通过这种合作互助使学生体验到助人为乐的心理效应,合作精神也得到培养。
对学习能力差的学生,能减轻被他人看不起的精神压力,从而提高学习的信心。
总之,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并非是一朝一夕之功。
因此每位英语教师都应给学生创设一个自由发挥的天地,提供积极参与的思维空间,得到足够表现自己才华和思想感情的机会,并且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使学生养成认真思考,求异求新的习惯,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