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等高线地形图课时跟踪练一、选择题(2017 •天津红桥区一模)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和景观示意图,回答1〜2题。
1 •图中C处地形部位的名称是()A. 山峰B.山谷C.陡崖D.鞍部2. 符合图中信息的是()A图中最高山峰南坡比北坡陡B. 两座山峰的相对咼度是200米C. EF段河流的流向是自东北向西南D. 两座山峰的实际水平距离是150米解析:第1题,根据等高线的分布,可知C处位于两个山峰之间,且海拔相对较高,则可知该处地形部位的名称是鞍部。
第2题,图中最高山峰是图中720 m的山峰,由于该山峰南坡等高线比北坡密集,所以南坡比北坡陡;两座山峰的相对高度是720- 510 = 210米;EF 段河流的流向是自西北向东南流;根据比例尺,两座山峰的实际水平距离大概是200米。
答案:1.D 2.A(2017 •江西吉安模拟)读大别山东南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下图),回答3〜4题。
3. 明初时期该地“水草丰旷,遍布茅滩”,是著名的养马基地,是时马厩最有可能位于()A. ①B.②C.③D.④4. “远处的地平线上,一轮太阳将要落下,西边的晚霞挥动着绚丽的纱巾,迷糊间,山坡的茅草都镀上了一片金黄色。
”如该文书于北半球冬日家中,则该同学家的住址是()A.①B.②C.③D.④解析:第3题,“水草丰旷,遍布茅滩”说明在明初时期,该地应当为河漫滩平原地区,应当靠近河流附近,地势低平且面积较大的区域,读图可知,图中②处靠近河流,海拔较低,且等高线稀疏,应当为古代养马基地,故选B。
第4题,由材料可知,文章描述的是该地冬季日落的情景,冬季日落位于西南方向。
读图结合等高线分布来看,①处海拔较高,西南方向没有地形阻挡视线,能看到地平线处的太阳,A对。
②处地势较低,而西南方向有山脉阻挡,不会看到地平线日落现象,B错。
③位于陡崖下方,地势低,不能看到西南方向的日落,C错。
④位于山坡上,西南方有山脊阻挡视线,D错。
故选A答案:3.B 4.A(2017 •河南郑州模拟)下图所示地区为便于登亭观景,修建了从城镇通往观景亭的盘山公路,在某些路边设有凸面镜(右图),用于视线受阻的情况下观察对向车辆。
据此完成5〜7题。
1山柱宀鬥山曲塩—尊蛊线1 -&005. 图中观景亭和最高山峰的高差可能为()A. 150 米B. 300 米C. 450 米D. 600 米6•从城镇开车前往观景亭,沿线坡度最大的路段是()A.甲一乙B.乙一丙C.丙一丁D. 丁一观景亭7•图中公路沿线最有必要设置凸面镜的地点是()A.甲B.乙C.丙D. 丁解析:第5题,图示等高距是200米,观景亭海拔800〜1 000米;与最高峰顶高差是221〜421米。
选B正确。
第6题,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大,即单位距离跨越等高线条数最多的路段;从城镇开车前往观景亭,沿线坡度最大的路段丁一观景亭。
选D正确。
第7题, 材料中提到设有凸面镜用于视线受阻的情况下观察对向车辆,所以此题实际是考察通视问题,甲和乙线路平直,视线不会受阻。
乙和丙都在道路弯曲处。
丙右边为山谷,视线不会受阻碍,丁的左侧为山脊,不能通视,会影响视线,所以需设置凸面镜。
答案:5.B 6.D 7.D(2017 •天津红桥区模拟)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完成8〜9题。
&能正确反映图中沿 a 〜b 线所做的地形剖面图的是( )9.在地形剖面图中的地形起伏明显大于实际,可采取哪些措施使地形剖面图的地形起 伏与实际更加接近()①缩小剖面图的垂直比例尺②换较大的图纸,增大剖面图的图幅③放大剖面图的水平比例尺④既放大剖面图的水平比例尺,也放大垂直比例尺B. ③④C.①③ D.②④解析:第8题,仔细读图,注意图中等高线的数值及其弯曲状况,判断 a 、b 两点所处的高度范围及剖面线穿过地区的地势高低变化。
注意下图中a -b 所描的等高线,所以 500米<a<1 000米,1 000米<b<1 500米,故排除选项 A ;而且有两处山谷的海拔高度大于 500 m 小于1 000 m ,如下图中的a - b 黑点位置,故选项 B 正确。
第9题,地形剖面图作用是反映某条剖面沿线的地势起伏状况。
一般画地形剖面图时, 水平比例尺与原地形图相同, 垂直比例尺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垂直比例尺越大,纵坐标越长, 反映的起伏状况越明显。
因此为了使地形剖面图地形起伏与实际更加接近, 可以缩小剖面图 的垂直比例尺,也可以放大剖面图的水平比例尺, 这些都可以使地形起伏变得和缓从而与实A.①②110^▲神女峰 -木利枢纽 *自撚保护区AbD110°际更加接近,故①③正确,答案选Co答案:8.B9.C(2017 •湖南长沙模拟)读下图,据此完成10〜11题。
B .乙 D. 丁解析:第10题,读图,沿河流发现河流与等高线相交,根据“等高线的弯曲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判断出河流的流向, 然后再根据图示中的方向标判断方向,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相反的方向为南方,面向北方,右为东,左为西。
所以图中小河的流向是东南流向西 北,故答案选 A 。
第11题,如果想要拍摄 P 村庄的全景图,需要在能够看到P 村庄全貌的 地点,甲地位于河谷地带,与 P 村庄之间存在山脊,所以不能看到村庄的全貌,A 错;乙点的东侧为山顶,会阻挡到 P 村庄的视线,B 错;丙位于山脊,地势高,周围没有障碍阻挡, 可以看到P 村庄的全貌,C 正确;丁位于山脊,但是其左侧有个山脊存在,会影响看到 P 村庄的全貌,D 错误。
故答案选 C 项。
答案:10.A 11.C二、综合题12. 下图为我国某地地形图,图中道路为某次山地自行车越野赛的线路。
读图,回答下 列问题。
(1) 简述图示地区的地势特征。
10.图中河流干流的流向是 A.自东南向西北流C.自西南向东北流( )B .自西北向东南流 D.自东北向西南流11•某摄影爱好者想拍摄一张P 村庄的全景图,最合适的地点是图中的A.甲 C.丙圈別 —■多村道跻■村昨 鬲山輻水库-4弄高疑/E(2) 估算图示范围内自行车越野赛线路相对高度的数值范围。
(3) 若车手保持匀速骑行,判断AB BC CD中骑行最省力的路段并说明理由。
⑷图中甲乙两处为观赛台,选择能看到CD段赛况的观赛台并说明理由。
解析:(1)地势特征主要从地势高低及起伏大小角度分析。
(2)图中等高距为5米,该线路穿过了3条等高线,故最少有两个等高距的高差、最大接近4个等高距的高差。
(3)若由A到D骑行,则AB CD两段为上行路段,BC为平行路段,故BC最省力。
(4)甲处与CD之间无障碍阻挡视线,而乙处与CD之间有山峰阻挡视线,故甲更合适。
答案:(1)东西高,中部低,地势起伏较大。
(2) 10 〜20 m。
(3) BC段。
BC段线路未穿越图中等高线;且大致与等高线平行,地势起伏小,骑行较省力。
⑷甲处。
因为从甲处到CD段无山峰、山脊、凸坡,视线无遮挡。
13. (2017 •烟台模拟)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 指出图中白水河的流向以及甲村与龙山之间的温差范围。
(2) 简述图示地区地形、地势的基本特征。
(3) 依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说明甲、乙两村所处位置的相同点(最少四点)。
(4) 某学校两组同学进行登山比赛,分别沿B C线路攀登龙山和虎山。
有人建议将出发地设在A点,有的同学提出质疑,感觉不够公平合理,试说明理由。
解析:第(1)题,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结合图左下角指向标,可判断河流从东向西流。
图中等高距为100 m龙山的海拔为900 m<H龙<1 000 m甲村的海拔为300 m<H 甲<400 m,则两地的相对高度为500 m<A H<700 m依据海拔每升高1 000 m气温下降6C, 可计算出两地温度差。
第(2)题,地形、地势特征可从地形类型及分布、地势高低及变化以及特殊地貌等方面描述。
第(3)题,从海拔高度、地形类型及与河流的相对位置等方面分析。
第(4)题,注意图中AB AC两线路等高线的疏密及坡度陡缓的差异。
答案:(1)自东向西。
3C到4.2 C之间(3 C<T<42C)。
(2) 该地区地形以山地为主(或以低山、河谷为主);北、东、南三面地势较高;中部为谷地,地势较低。
(3) ①海拔在300〜400 m;②位于山麓谷地中;③有河流经过;④白水河北岸;⑤谷口朝南。
( 答出其中四点即可)(4) C 线路等高线比B 线路等高线密集,说明该线路的坡度较陡,攀登难度较大。
答( 其他案,合理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