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政治分类题库 考点16 我国的国家制度(下)()

高考政治分类题库 考点16 我国的国家制度(下)()

(大纲版)2015届高考政治分类题库考点16 我国的国家制度(下)(2012
年)
选择题
1.(2012·全国文综·T33)在2012年2月召开的Z市八届人大常委会一次会议上,Z市市长提请关于市口岸局局长的任命案未获通过。

市长提请任命的人选被人大常委会否决,这表明( )
①地方人大是本行政区的国家权力机关
②人大常委会对政府工作行使了决定权
③人大常委会拥有对政府组成人员的任免权
④行政权力受到人大常委会的有效制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题指南】本题以具体案例考查人大的性质、职权,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题目的核心内容,对应知识点。

【解析】选B。

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①正确且符合题意;材料中市人大常委会否决了市长提请任命的人选,是在行使任免权,而不是决定权,③符合题意,②不符合题意;人大产生、监督政府,而不是制衡政府,④观点错误。

2.(2012·重庆文综·T33)2012年2月7日,国务院总理邀请12位基层群众参加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座谈会,他们中有教师、网络微博负责人、家政服务员和养猪专业户等。

这表明,国务院贯彻了( ) A.对人民负责原则 B.依法治国原则
C.民主集中制原则
D.人民监督政府原则
【解题指南】本题以时事材料为背景考查学生对有关政治学知识的理解。

解答本题要读懂题意,还要看答案与材料的对应关系。

【解析】选A。

国务院总理邀请12位基层群众参加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座谈会,这体现出国务院作为国家机关贯彻了对人民负责原则。

材料没有表明依法治国原则以及民主集中制原则,B、C与材料不符。

D说法错误,不存在人民监督政府这一原则。

3.(2012·四川文综·T30)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刑事诉讼法修正案。

该修正案首次增加了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的规定,完善了非法证据排除制度,强化了证人出庭和保护制度,还在强制措施、辩护制度、侦查措施、审判程序等方面作出了限制公权力、保障私权利的重大突破。

该修正案的通过()
①贯彻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
②削弱了国家惩罚犯罪的职能
③保障了司法机关严格执法和公正司法
④提供了民主管理的有效途径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题指南】本题以时事材料为背景考查有关政治常识道理。

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在于读懂时事材料的内涵。

【解析】选A。

上述刑事诉讼法修正案中一系列制度以及其他措施的出台,使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落到实处,也使司法机关做到严格执法和公正司法有了保障,①③符合题意。

上述制度并没削弱国家惩罚犯罪的职能,②错误。

民主管理是基层民主自治的内容之一,与题干无关。

故本题选A。

4.(2012·四川文综·T35)观察图。

政务微博的出现( )
①增加了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
②畅通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
③创新了政府社会管理的方式
④形成了健康的网络舆论环境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解题指南】本题以漫画为背景考查有关政治常识知识。

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在于读懂漫画本身的寓意。

【解析】选C。

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是我国宪法规定的,①增加了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的说法是错误的。

通过政务微博这一渠道,政府快捷地解决了公民反映的各种问题,但是这并没有体现出形成了健康的网络舆论环境,④不选。

政务微博畅通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同时创新了政府社会管理方式,得到了人民群众的称赞,②③正确,故选C。

5.(2012·全国文综·T31)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以来,“一国两制”方针得到全面贯彻实施,经济社会保持繁荣稳定。

2011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就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关于特区行政长官产生办法和立法会产生办法的程序作出解释。

2012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审议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提出的有关报告基础上,作出了关于澳门特别行政区2013年立法会产生办法和2014年行政长官产生办法有关问题的决定。

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上述法律解释和相关决定( )
①创新了国家结构形式
②保证了澳门特区的高度自治权
③限制了澳门特区的立法权
④维护了基本法规定的中央的权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题指南】本题以时政热点为背景材料,考查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握全国人大的职权,准确理解香港、澳门的地位。

【解析】选D。

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法律解释,并没有创新国家结构形式,①观点错误;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法律解释,为澳门立法会产生、行政长官产生提供了更具体的法律依据,维护了基本法规定的中央的权力,②④符合题意;③错在“限制”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