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练习题(一)1.(15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当梭伦一成为局势的领导者的时候,他就禁止以人身为担保的借贷,一举而永远地解放了人民,他又制订法律,下令取消公私债务,其法案曾以“解负令”闻名,意即人民卸下他们的负担……他仿照以前人民的分等,按财产估价把人民分作四个等级……指定以相应的官职……梭伦规定.国家的官职应先由各部落分别投票预选候选人,然后就从这些候选人中抽签选举……梭伦又创立了一个四百人议会。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材料二我们为有这样的政体而感到喜悦。
我们不羡慕邻国的法律,因为我们的政体是其他国家的楷模,而且是雅典的独创。
我们这个政体叫做民主政体。
它不是为少数人,而是为全体人民。
无论能力大小,人人都享有法律所保障的普遍平等,并在成绩卓著时得享功名,担任公职的权利不属于哪个家族,而是贤者方可为之。
家境贫寒不成其为障碍。
无论何人,只要为祖国效力,都可以不受阻碍地从默默无闻到步步荣升。
——伯利克里《论雅典之所以伟大》(1)有人说,梭伦改革兼具革命性和“中庸式”,请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说明。
梭伦改革对雅典的民主政治有何积极影响?(7分)(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伯利克里所言“家境贫寒不成其为障碍”的原因有哪些?从梭伦和伯利克里的成功中你有何启示?(8分)2.(1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第一而且是最重要的是禁止以人身为担保的借贷,第二是任何人都有自愿替被害人要求赔偿的自由,第三是向陪审法庭申诉的权利,这一点据说是群众力量的主要基础,因为人民有了投票权利,就成为政府的主宰了。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材料二梭伦揭开了一系列所谓政治革命,……的确,一切所谓政治革命,从头一个起到末一个止,都是为了保护一种财产而实行的,都是通过没收(或者也叫作盗窃)另一种财产而进行的。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材料三最重要的是,梭伦使城市事务与普通自由民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
他不能再呆在家里说什么,“哦,我今天公务繁忙”或“天正在下雨,我最好呆在家里”。
他被期待着恪尽职守:参加市政会议,并担负起保卫城邦安全与繁荣的重要职责。
——房龙《人类的故事》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梭伦改革维护了“人民”的哪些权利?这体现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哪一突出特点?(4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梭伦改革的哪些措施具有“政治革命”的性质。
分析梭伦采取这些措施的原因。
(3分)(3)据材料三,指出梭伦改革的主要影响。
(3分)3.(1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你们这些财物山积、丰衣足食而且有余的人,应当抑制你们贪婪的心情,压制它,使它平静……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前面,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着优势……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
——梭伦的诗歌材料二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梭伦怎样的改革思路?列举能够体现这一改革思路的主要措施。
(4分)(2)材料二反映了商鞅变法的哪些举措?对秦国的最大影响是什么?(4分)(3)两个改革者的命运都令人叹息,商鞅最后被车裂而死,梭伦最后被迫离开国家到国外游历,但人类社会仍在改革中不断进步。
你认为作为一个改革者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素质?(2分)4. 材料一(图11)材料二商鞅变法的目的……是要将秦国的血统贵族体制,改选成早在秦孝公父祖辈在局部实施的军功贵族体制。
所以他取消的贵族特权,只是秦国那种凭借“龙生龙,凤生凤”的血亲关系就生而富贵的寄生性世袭特权,而代之以军功“明尊卑爵秩等级“的特权体制。
——朱维铮《重考商鞅变法》(1)根据材料一,概述商鞅变法在经济方面的主要措施和影响。
(5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作者的核心观点。
商鞅变法的哪一措施体现了这一核心观点?这一措施对当时中国的社会结构和社会风气产生了怎样的影响?(7分)(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鞅变法取得成功的因素。
(3分)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不再以出身而是以财产的数量来划分公民的等级。
……不同等级的人则待遇有所不同。
……公民大会选举或罢免一切公职人员,决定宣战等一切国家大事。
奖励外国技工迁居雅典,以携眷移民给予公民权;……鼓励橄榄油出口。
材料二:设立20个等级的军功爵制度……没有军功的国君亲属不再拥有世袭的爵位。
立有军功的平民,按其功劳的大小授予官爵。
……全国划为41县,县级官吏通由国君任免,邻取国家的俸禄,可以随时任免调职。
……凡从事“本业“者……免除本身的徭役;而追逐“末业”者……入官府为奴。
材料三:梭伦诗句: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前面,不许它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有优势。
材料四: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
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梭伦改革与商鞅变法的共同内容。
(2分)(2)根据材料三、四,概括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的不同特点。
(4分)(3)结合上述材料,从政治和经济两个角度分析这两次改革对本国的影响。
(4分)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08年山东卷,33,10分)材料一公元前6世纪初,雅典城郊有个叫克里埃尼图斯的青年。
他出身平民,家庭贫困,不具备担任官职的财产资格。
后来,克里埃尼图斯开办公工作坊,生产葡萄酒并销往市场。
5年后,他的年总收入达到了280麦斗,跻身于第三等级。
(1)按梭伦立法,跻身第三等级的克里埃尼图斯能享受什么政治权利?(2分)如果生活在秦国,依据商鞅之法,他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提高自己的社会政治地位?(4分)材料二公元前6世纪初,雅典城郊有个叫克里埃尼图斯的青年。
他出身平民,家庭贫困,不具备担任官职的财产资格。
后来,克里埃尼图斯开办公工作坊,生产葡萄酒并销往市场。
5年后,他的年总收入达到了280麦斗,跻身于第三等级。
(2)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都在不同程度上剥夺了贵族特权,在此过程中,两者采取的策略有何不同?(4分)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商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
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秦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
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
缪(miao)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
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收为奴。
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避亲近。
法及太子,黥劓师傅。
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
……孝公已死,惠王代后。
……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
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且夫商君固大王之仇也,愿大王图之。
”——《战国策〃秦策一》材料三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域,而弱者丧社稷。
——《前汉书〃食货志》材料四商君相秦十午,宗室贵戚多怨望者。
……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
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商君。
……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史记〃商君列传》回答:(1)商鞅变法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1分)变法法令得以推行的原因何在? (2分)(2)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逐条列出,不得摘抄原句) (5分)(3)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商鞅变法产生了哪些主要的社会影响?(4分)(4)据材料四分析,导致商鞅悲惨结局的原因是什么? (4分)你从中有何认识?(2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练习题(一)1.(15分)(1)①革命性:梭伦改革触及了当时主要生产资料——土地的占有关系,是对旧生产关系的调整;打破贵族专权。
②“中庸式”:梭伦运用“中庸”原则调停和平衡平民与贵族的关系,一方面改善平民的经济状况,一方面保护贵族的政治特权,但两者的矛盾并未解决。
(4分)影响:极大地削弱了旧的氏族贵族的权力,建立起新的民主机构,为雅典的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础。
(3分)(2)原因:担任高级职官的财产资格被取消;政府发放津贴。
(4分)启示:时代造就英雄,英雄推动时代发展;雅典文明在曲折中探索,在探索中发展;改革必须依据实际,顺应潮流;实现人生价值要靠理想、奋斗和机遇。
(答出两点即得4分)。
2.(1)权利:人身自由、财产安全、法律维权(3分);特点:人民主权、直接民主。
(1分)(2)废除债务奴隶制、建立财产等级制度(2分)。
平民与贵族矛盾激化。
(1分)(3)激发并保障了公民参政积极性;增强公民意识;维护了城邦安全与繁荣。
(3分)3.(10分)(1)思路:抑制奴隶主贵族势力;改革中力求公平、公正;依法治国(2分)措施: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实行财产等级制;改革国家权力机构(2分)。
(2)举措:统一度量衡;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战。
影响:实现了秦国的富国强兵,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4分)。
(3)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勇于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改革家要具有精英意识和平民情怀,维护社会公平、正义(2分)。
4.(15分)(1)废除井田制,确立土地私有制;奖励耕战(2分)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顺应了土地私有的历史潮流;适应了小农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为秦强盛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3分)(2)商鞅变法用军功特权取代了血缘贵族特权(l分)。
废除世卿世禄.实行军功爵制(2分)。
社会结构:传统贵族没落,军功地主崛起(2分);社会风气,礼崩乐坏进一步加速,尚武的社会风气形成(2分)。
(3)改革顺应了时代潮流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改革措施全面;改革能分步推进。
(言之有理即可,3分)5.(1)等级的划分;官吏的任免;对工商业的态度。
(2分,写出2点即可给满分)(2)梭伦:中庸(或不偏不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分)商鞅:讲求诚信、令政必行(或雷厉风行)。
(2分)(3)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推动了雅典工商业的发展;(2分)商鞅变法促进了中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其重农抑商政策遏制了工商业的发展。
(2分)6.(1)担任低级官职(或除执政官外的各级职官的选举和任职资格)。
(2分)立军功;努力耕织;(4分)(2)梭伦:崇尚中庸(调和),手段温和。
商鞅:不畏权贵,严刑峻法。
7、(1)法家思想。
秦孝公的支持;“赏罚分明”、公平无私。
(2)按军功赏罚;奖励农耕;限制工商业者的活动;削夺旧贵族特权;废井田、开阡陌。
(3)社会秩序安定,国力增强;旧制度被废除,社会各阶层的地位发生了巨大变化。
(4)变法触动了旧贵族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秦孝公死后,商鞅失去政治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