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主与宪政

民主与宪政


民主的实现方式

直接民主-----公民投票、公民表决

间接民主-----精英民主、协商民主、多元民主 等
民主的价值
讨论的是“民主”究竟是目的 or手段的问题
(一)实质民主 将民主本身看作是具有实质 内容的价值、民主是目的
(二)程序民主 把民主看成是实现一定社会 目的和政治价值的手段、工 具和方法

托克维尔对这种多数暴政也很警惕。他认为,由 于身分的平等和普选权的扩大,美国是个实在的 民主共和国,多数在民主政体中有天然的力量。 但他注意到立法机构的不良倾向:有可能包揽一 切权力。将全部社会力量集中于立法机构之手, 正是民主制度的自然趋势。这就为多数的暴政奠 定了基础:立法者们通过普选和多数的表决, 几乎把所有权力都控制在自己手中,这就有可能 帮助立法者合法的的专制。所以他也十分同意联 邦党人通过三权分立来限制立法权的专制。需要 指出的是,由多数选举出来的立法机构也存在异 化的危险, 从而使人民的代表变为假托人民的 意志而实施专政
“因为我不反对民主,我才认真对待民主”


多数的暴政的表现形式 1.多数名义下的少数人的暴政。对此托克维尔说,“据我们欧洲的 一些人说, 共和并非象大家至今所认为的那样是多数的统治,而是 依靠多数得势的几个人的统治;在这种统治中起领导作用的不是人 民,而是那知道人民具有最大作用的人;这些人经过自己的独特判 断, 可以不与人民商量而以人民的名义行事。”也就是说,“人民” 对他们来说只是一个使自己的统治合法的工具,他们虽然以人民的 名义行事,实际上却把人民踩在脚下, 还要求人民对他们感恩戴德, 在这种情况下,不仅少数人的自由得不到保障,几乎是任何人的自 由都有可能被打着人民旗号的人以冠冕堂皇的理由被侵犯。显然这 种专制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多数专制,所谓“多数”也是虚假的多数。
民主与宪政
苏格拉底被“多数人”组成的法庭判处死刑。以 “否认城邦公认神并引入新神的罪行”和 “腐蚀 青年”两项罪名,被 501 人组成的雅典陪审法庭 处以死刑。这也是“多数暴政”扼杀言论自由的 恶例。 德国,人民经过自由投票把自己集体选举为“奴 隶”。二次世界大战时的德国。希特勒通过民主 选举取得政权,然后又通过一系列议会授权法案 登上权力的顶峰,成为德国最高的立法者、执政 官和法官。德国人民则是经过自由投票,把自己 集体选举为“奴隶”。

民主的概念

其定义为:在一定的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和 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 制度。
民主的起源

古希腊雅典人创造了民 主(democracy或 demokratia)一词。这一 词语来源于希腊语 demos(即人民)和希腊 语kratos(即统治)两个词 的组合。

中国古代 民主是指民之主宰,是 君主或官吏的意思
我国学者邹克认为, 宪政具体包括以下几条内容: 第一, 宪法的权威高于政府的权威, 政府只能根据宪法的条 款进行统治并且受其限制, 即宪法规范具有至上性; 第二, 宪法规范下的政府在本质上是自由式国家的最小的政 府。公民同意建立政府并同意受其统治, 仅仅是为了保障其 生命权、自由权、财产权以及其他权利, 政府在社会生活中 充当的只是守夜人的角色。当政府施行暴政时,人们可以反 抗政府以保护个人权利; 第三, 权利是人们生来具有的, 先于宪法、社会和政府而存 在。法律只是在描述权利而非创造权利, 政府的权利来源于 人们的权利; 第四, 宪政是一套制度设计, 政府受到限制并必须通过建立 相互制衡的合理的分权制度来行政。


由于立法机构享有最高的权力, 使得它可以 迅速并不受阻挡地提出自己的每一项动议,这 造成美国成了世界上法律寿命最短的国家。对 于行政而言,“多数是人们唯一要巴结的权威, 所以人们都竞相参加多数提议的工作;但当多 数的注意力转到别处时,人们也就不再对原来 的工作努力了。” 这造成了行政的不稳。

托克维尔认为防止多数暴政的措施
1、结社自由,包括普通结社自由和政治结社 2、重视宗教作用 3、分权制衡 4、法学家的作用“法学家在行将诞生的民主 政治社会或许负有首要的使命”,因为法学家 的职业特征,使得 “他们特别反对革命精神 和民主轻率的激情 ”

参考书目
张千帆《宪法学》第二版 焦洪昌《宪法学》第四版 王卫.民主与暴政之间———论托克维尔防止多数的 暴政的思想 胡德见, 王卫.托克维尔宪政思想评析 苗 苗.读《论美国的民主》有感 毛寿龙.多数统治、多数暴政与多数善政-----民主 政治的制度基础等

以宪法和法制约束权力为重心 以司法审查为保障或者称为宪法的调控性

民主的缺陷的弥补途径: 1限制政府的无限权力2保护少数人的权利 1 宪政 2
民主宪政宪政发展的两种模式

英美模式 是指先致力于宪政和法治建设, 即如何用法律限制、规范政府权利并保障基本 人权等宪政和法治确立之后,再逐渐推行民主 法国模式 过程模式 是指先民主,后宪政和法治的
3.多数在社会上和舆论上对少数的暴政。

托克维尔认为,尽管在民主时代身分是平等的, 但有一种平等永远无法实现———智力的平等。这 种不平等直接决定于上帝,人们根本无法防止。 多数的人为了谋生不得不为物质而操劳,所以在 一个社会里,人人既能都博学多闻,又能家财万 贯是绝不可能的。但是在平等的激情下,人们会 认为:许多人联合起来总比一个人的才智大,所 以立法的人数比选举还重要。施特劳斯认为这是 “以数量的优势取代少数智力的优势”。这种多 数的专制妨碍了伟大人物的成长。这种也是暴政。
首先,民主容易忽略个人权利造成乌合之众 的专制 其次,民主容易造成从众心理,降低公共政 策水平 相互扯皮,公共政策效力低下
Tyranny of the Majority
多数人的暴政
阿列克西· 德· 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
托克维尔指出 “无限权威是一个坏而危险 的东西”。 “当我看到任何一个权威被授 以决定一切的权力和能力时,不管人们把 这个权威称做人民还是国王,或者称做民 主政府还是贵族政府,或者这个权威是在 君主国行使还是在共和国行使,我都要说 ,这是给暴政播下了种子。 ”
这种多数的无限权威不容嘲弄,会使人民产生人 民的巴结多数的思想,多数的一言一行,都得加 以赞美。如果一个人如想脱离多数规定的路线, 就得放弃自己的某些公民权利,甚至要放弃自己 做人的本色。一个有独立思想的人,虽然也会是 “自由”的,因为他财产、生活等一切都属于自 己。但是,这将失去做人的权利,这会使人活着 比死还难受。因此,托克维尔觉得似乎所有的美 国人的头脑都是出于同一个模子, 这使他们能够 分毫不差地沿着同样的道路前进。他甚至认为, 美国没有出现伟大的作家,就是因为如此
民主的基本原则

1、普选权原则既政治权利人人平等的原则,又可称为主权在民或者人 民主权原则。 2、一人一票、少数服从多数和保护少数的政治权利的原则。 3、参与制与代议制相结合的原则。



4、多党制原则。
5、法治原则。

思考
民主是否有缺陷?
民主是否可以是人治?
民主的限度
I.
II.
III.

无论是哪一种多数的专制,最终受到损害的将会是个人的 自由。作为一个自由主义者,在托克维尔看来,这应该是多 数暴政的最大罪过。少数人以多数人名义的暴政,其实这是 传统专制的一个外衣,毫无疑问侵害大多数人的自由;而选 举的暴政看似温和,甚至还有某种正义性和合理性,但这会 损害少数反对的权利,因而也是不正义的;而社会和舆论的 专制则更为可怕, 它会造成所有人精神自由的失却。托克维 尔相信: 当多数的权威没有任何可以阻止它前进和使它延迟 前进时,自由就要遭到破坏。托克维尔描述了多数暴政造成 个人自由失落的一个可怕情景:“当一人或一个党在美国受 到不公正的待遇时,你想他或她向谁去诉苦呢?向舆论吗? 但舆论是多数制造的。向立法机构吗? 但立法机构代表多数, 并盲目服从多数。向行政当局吗? 但行政首长是由多数选任 的是多数的百依百顺工具。向公安机关吗? 但警察不外是多 数掌握的军队。向陪审团吗?但陪审团拥有宣判权的多数…… 因此,不管你所告发的事情如何不正义和荒唐,你还得照样 服从。”
宪政的三大关切
A.
B. C.
如何防止民选政府蜕变为成无限政府,也就 是超越宪政和法律之上的政府,这成为宪法 的首要关切 国家权力的配臵是科学合理,协调高效。宪 政就是“法治政治”和 “科学政治”的结合 国家必须要保障基本人权给予人民一定程度 的自由,人权是宪法的应有之义
宪政的基本要求
宪法必须是“良法”,具有正当性。宪法必须 是人民主权原则的产物,要求宪法规范应体现 公认的宪政观念和宪法精神,并且是通过正当 程序产生的 以宪法和法律为最高权威 以人权和人的自由为本位。这也是宪政主义最 根本的原则,以人的权利为出发点和归宿,以 人为目的
多数暴政带来的恶果
1.选举的暴政可能造成立法与行政的不稳。 2.社会的专制使民主可能平庸化。 3.造成个人自由的失落。

如何才能克服民主的这些不足呢
宪政

所谓宪政, 也叫“民主宪政”、“立宪政治”, 其主要内涵在于维护公民的个人自由和权利, 从而对政府权力进行限制
宪政的内容





托克维尔简介.托克维尔,1805 年 7月29 日出生于今伊夫林省塞纳河畔维尔内伊,1859 年4月16 日病逝于戛纳。1830 年七月革命后,因在效 忠奥尔上与拥护已被推翻的波旁复辟王朝的家庭有意 见分歧,以及为避免七月革命的余波的冲击,而与好 友古斯达夫.德.博蒙商定,借法国酝酿改革监狱制度之 机,向司法部请假,要求去美国考察其受到欧洲各国 重视的新监狱制度。其实,这只是表面的目的,他们 的真正目的是到这个国家考察民主制度的实际运用。 他们与1831 年5 月9 日到达美国,1832 年2 月22 日 离美回国,1835 年托克维尔成名之作《论美国的民主》 上卷问世,五年之后下卷出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