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鉧潭,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
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
其石之突怒偃蹇①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
其嵚然②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
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
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
”问其价,曰:“止四百。
”余怜而售之。
李深源、元克己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
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
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
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
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目谋,瀯瀯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
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
噫!以兹丘之胜,致之沣、镐、鄠、杜,则贵游之士,争买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
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贾四百,连岁不能售。
而我与深源、克己独喜得之,是其果有遭乎!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
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注释:①突怒偃蹇:形容山石奇崛之状。
②嵚然:山石高峻的样子。
8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沿着
B.殆.不可数大概
C.货.而不售卖,出售
D.以效.兹丘之下效法
88.下列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A.以.兹丘之胜《诗》可以.兴
B.即更.取器用洗盏更.酌
C.所以
..传道受业解惑也..贺兹丘之遭也师者,所以
D.是其.果有遭乎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8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明写的是小丘的遭遇,实际上暗含着作者自身的遭遇。
B.到小丘后,“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
”这番去除务尽的行动,是对自然界秽草恶木的憎恶,又传达出作者对社会邪恶势力的深恶痛绝,声东击西,指桑骂槐而已。
C.“果有遭”一是说小丘被“我”喜而得之,是它有了好的际遇,得到了赏识,二是说自己的遭遇同小丘一样,得到了朝廷的赏识。
D.“争为奇状者”的“争”字突出了山石不甘心被埋在泥土中、顽强地抗争逆境的品格:不甘心被埋在泥土中,也可看作是作者自身品格的写照。
90.把下列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
(2)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
(3)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答案】
87.D
88.C
89.C
90.(1)小丘很小,不到一亩,(这小丘小得不足一亩),可以把它装到笼子里占有它。
(2)然而秦国凭借狭小的地盘,发展(达)到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势,统治八州,使本来跟自己地位相同的各国诸候都来朝见,已有一百多年了。
(3)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欲望没有满足,诸侯送给秦国土地越多,秦国侵略诸侯就越急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