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速公路隧道施工技术

高速公路隧道施工技术

高速公路隧道施工技术探讨摘要:本文结合工程实际,对高速公路双联拱隧道施工技术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速公路;双联拱隧道;施工技术一、工程概况某双连拱隧道处于广西西北部山区,地势高差较大,构造为剥蚀丘陵。

内断裂构造极其发育,岩层为花岗岩、千枚岩、粉砂质页岩、石英砂岩等,隧道不良地质为破碎断裂带及煤层为主,地表水较发育,地下水为岩层裂隙水。

本隧道长450m,为双向6车道,设计行车速度80km/h,连拱隧道总开挖跨度达33.5m,设计施工难度相对复杂。

二、施工技术方案确定目前,国内的双联拱隧道所采用的施工方法大多为中洞法施工,即三导坑先墙后拱法。

在施工中遵循“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快封闭、勤量测”的十八字方针。

(一)施工特点其特点为:1.采用超前水平预注浆小导管、径向系统锚杆、锁脚锚杆、挂网和格栅喷混凝土等支护手段,加之开挖后立即封闭,形成受力封闭环,能有效的控制围岩变形和地表下沉,大大提高了施工的安全度。

2.其支护系统能很好地适应围岩的变形,与围岩形成一个整体,故能充分发挥围岩的自撑能力。

3.能应用量测监控等信息化管理方法指导施工,使整个施工过程均处于受控状态。

4.施工作业简便,不需要特殊的施工机械和设备,容易推广使用。

5.采用分部开挖,其超前中洞可起到探测和预报地质情况的功能。

6.中洞法施工减少了两个边导洞的施工,拱墙采取整体一次或分次衬砌,具有工序较简单、机械化程度较高、临时初期支护量小、施工进度较快、节约成本的特点。

(二)工艺原理所谓中洞法,就是在地下工程掘进中,通过临时支撑将开挖断面分成几个部分,中洞初支先行施工,待中洞贯通后施工中墙顶部和底部防水,再施工中墙结构;然后利用中墙结构作为侧洞施工的支撑点,再根据围岩情况进行其它部分的开挖与支护、防水层及侧洞结构。

此工法是以新奥法的基本原理为依据,在开挖中尽量减少对围岩的扰动,通过超前管棚、锚(网)喷洞壁、钢拱架或格栅拱架支护系统和临时支撑联结,使断面及早闭合,控制围岩变形,并使之趋于稳定。

同时,建立围岩支护结构监控量测系统,随时掌握施工过程中围岩的变化,合理安排,及时调整施工工艺和设计参数,确保施工安全。

三、施工技术要点本隧道施工作业采用中导洞先行,中导洞掘进40~50米浇注中墙。

在中墙混凝土强度达到70%以上再进左洞,右洞掌子面落后左洞按10m控制。

经监控量测,围岩变形基本稳定后同时施作左右洞二次模筑衬砌。

当围岩变形过大,初期支护力不足时,除应及时增强初期支护外,亦可修改二次衬砌设计参数后提前施作模筑混凝土。

左右洞二次衬砌与掌子面间距控制在25~35m 之间。

这就在进、出口各自建立了中导洞、中墙、左、右洞开挖、二次模筑衬砌五道并行的作业流水线,拓展了隧道施工作业面,为加快隧道施工进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初期支护施工 1.超前小导管施工。

(1)制管:超前小导管系用外径为50mm,壁厚为5mm热轧无缝钢管加工成长500㎝.将钢管一端加热锻成锥头,另一端焊上钢箍,留400mm作为止浆段,然后沿管壁四周钻四排注浆孔,各排孔位互相错开,间距150mm,孔径8mm。

(2)钻孔:按设计环向间距以紧靠开挖面的钢支撑为支点先定出孔眼的位置。

外插角从钢支撑外侧钻孔,孔深500㎝,小导管纵向间距:中导320㎝,左、右洞250㎝。

(3)安装导管注浆:成孔后用高压风清孔,安装小导管后用牛角泵压注30号水泥浆,注浆压力为0.7mpa~1.0mpa,达到压力时持续15分钟停止注浆。

2.系统锚杆施工。

隧道采用的的锚杆有两种:中导洞和进出口成洞面临时支护用φ22㎜螺纹钢砂浆锚杆,左、右洞用φ25㎜中空注浆锚杆。

锚杆按设计长度加丝口长,下料后用套丝机套出12㎝长螺纹。

在初喷砼后用红漆按设计间距梅花形布置,点出锚杆孔位。

用风动凿岩机垂直岩面钻孔。

成孔后用高压风清除孔内碴屑,砂浆锚杆在注浆后插入锚杆,安装垫板、螺栓;中空锚杆是安装锚杆后注浆,注浆压力为0.5~1.0mpa,终压为2.0~2.5mpa.砂浆锚杆注30号水泥砂浆,中空锚杆压注30号水泥浆。

锚杆安装后三天内不准敲击锚杆头,也不准悬挂重物。

3.钢拱架施工。

(1)现场制作1:1胎模平台一套,并放设1:1钢模试拼大样。

(2)截割下料,将切割好的型钢放在1:1胎模上,固定后用乙炔焰加热达到一定深度后,均速起动胎模千斤顶,将型钢压制成型。

(3)各单元的接头板有两种型式:钢拱架与中隔墙的连接是在连接单元的一端焊上a3钢板,与预埋在中隔墙的钢板双面焊接,各单元之间的连接采用u型钢之间一定长度的搭接并用连接件压紧。

(4)将加工好的各单元构件放在大样台上试拼,轮廓误差不大于3cm,钢拱架平放时,平面翘曲应小于+2cm。

(5)用经纬仪和水准仪准确量测型钢拱架,在隧道法线方向的位置与高程,用红油漆准确标注拱顶、拱脚和边墙等控制点位置,设置足够的定位锚杆。

(6)对超挖较大部位,用浆砌片石镶补,拱或墙脚有虚碴或不稳定时,清除松碴,用砼填平,再用槽钢沿纵向铺设,确保钢拱架脚稳固。

(7)安装锚杆后喷3㎝厚钢纤维砼,安设拱架,单元间按设计连接,并与定位锚杆锁脚锚杆焊接在一起,钢架与喷层之间空隙,用骑马垫塞紧。

钢架间纵向用ф25钢筋焊接,连接钢筋环向间距1.0m.钢架间距ls2-1段50㎝,ls2段80㎝。

(8)型钢钢架开口侧朝向隧道中心。

(9)为加强拱脚,在钢拱架脚加设两根长3.5m的锁脚锚杆。

(二)洞身开挖 1.中导洞开挖。

在成洞面临时支护完成后,按中导洞开挖轮廓线挖槽,初喷砼后嵌入首榀钢格栅拱架,与洞外所立的钢格栅用纵向钢筋连成整体,挂钢筋网后喷射砼形成洞口棚架,以首榀钢格栅为支点,按超前小导管环向间距以10°外插角向钢格栅外侧打入小导管,注浆4h后进行中导洞开挖。

中导洞开挖循环进尺0.5~1.2m,开挖成型进行中线、水平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后立即初喷5㎝厚20号素砼。

按设计的锚杆间距梅花形布置,用红漆画点出锚杆孔位,用风动凿岩机垂直岩面钻孔,清孔后注入30号水泥砂浆,安装φ22l=250㎝砂浆锚杆,挂钢筋网后按设计纵向间距安装钢格栅拱架。

两榀拱架之间用u型钢筋插接,纵向连接筋环向间距100㎝,钢格栅纵向间距80㎝。

安装好钢拱架后喷射砼至设计厚度,进行下一循环。

中导洞开挖采取两台阶开挖,上下台阶以起拱线分界,台阶长3~5米,上台阶开挖的土用人工翻至下台阶再用装载机配合汽车运弃。

上台阶开挖后及时支护,然后开挖下台阶。

下台阶先挖中槽,两边各留上宽1米,下宽2米土台,然后左右错进开挖两边,接长支护至导坑底部。

来源:考试大的美女编辑们2.左、右洞开挖。

左、右洞开挖在中墙砼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后进行,采取两台阶分步平行开挖,上台阶从拱脚至拱顶,含整个拱部。

为站人施工方便,上台阶分两步开挖:先挖环形导坑,后挖中核,中核至拱顶高度1.6m~2.0m.台阶长5m~10m,上台阶开挖的土方用人工翻至下台阶再用装载机配合汽车运弃。

下台阶开挖先挖中槽,外侧边墙留上宽2m,下宽4m的平台。

中槽掘进5m~8m,跳槽开挖边墙,马口槽宽2m,净距3m。

仰拱随同边墙马口一起开挖,符合设计尺寸后立即初喷5cm厚砼,施工边墙部分锚杆,接长钢支撑至中隔墙,喷射砼至设计厚度,形成封闭的环形支护。

仰拱开挖连成一衬砌节段长度应及时浇筑仰拱,加强对围岩的支撑。

左、右洞一次开挖不宜大于1m,左洞先进,右洞开挖面按落后左洞10m控制。

考试大论坛(三)二次衬砌 1.中隔墙施工。

(1)开挖中隔墙基础,绑扎在钢筋房内弯制成型的隔墙钢筋,预理左、右洞钢支撑接头钢板。

主洞环形排水盲沟、纵向排水管。

(2)立模、模板采用特制大块钢模,每次立模长度为9m,模板规格与正洞台车和模板一致,加工两节段模板。

(3)采用外拉内顶办法加固模板。

(4)采用泵送砼一次浇注每段隔墙。

(5)对顶部与中导洞临时支护相接触处要充塞密实。

(6)砼中掺加早强剂,砼具有早强、缓凝高流态性能。

当强度达到2.5mpa后可以拆模。

拆模后立即养护,养护14天。

2.左、右洞二次模注衬砌。

二次衬砌施工在围岩变形基本稳定后进行。

(1)初期支护经处理至表面无明显的渗水、漏水无突出的锚杆头、钢筋头及表面平整后,再铺设环向排水盲沟、纵向排水管、横向排水管,再铺设土工布、eva防水板。

(2)绑扎钢筋房中加工成型的钢筋,预埋设计的各种孔、管、线、件。

(3)台车就位,复核中线及标高,使二次衬砌内轮廓符合设计要求,泵送砼一次完成一节段砼的灌注。

(4)捣固采用插入式捣固器振捣。

(5)砼中掺入水泥重量6%的fs防水剂,砼具备早强、缓凝、高流态(坍落度一般为15cm左右)性能。

(6)强度达到设计的2.5mpa后,即可拆模,并洒水养护不得小于14天。

(7)砼于隧道出口附近设50m3/h拌合楼拌合,砼水平运输采用砼输送泵运到隧道出口进行浇注。

在隧道顶拱部位设置砼溜槽下料,以防止骨料分离。

四、结语隧道工程是属于地下结构物,在施工过程中,质量是生命,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个部位出现问题,都会给工程的整体质量带来严重的后果,直接影响到公路的使用效益,甚至返工重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1]刘贵应,王宇兴,陈建平,李鹏,李学东.高速公路双联拱隧道结构分析及施工工艺的优化.地质科技情报,2003,(0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