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针十二原》一、填空题1.粗守,上守。
神乎神,_____________.2.刺之微,_________ ,粗守,上守。
3.凡用针者,虚则,满则,宛陈则,邪胜则。
4.方刺之时,必在,及与,神属勿去__________ .5.五脏有六腑,六腑有,十二原出于,四关主治,五脏有疾,当取之。
6.余欲勿使被毒药,无用 ________ ,欲以微针,_________,__________,营其逆顺出入之会。
7.未睹其______,恶知其______。
8.机之动,_____________。
空中之机,_____________。
9.往者为_________,来者为________,明知________,正行无间。
10.逆而______之,恶得无________。
追而_______之,恶的无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针道毕矣。
11.刺之要,__________,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
12.所言节者,___________也,非_________也。
13.刺诸热者___________;刺诸寒者____________.14.刺之而气不至,_________.刺之而气至_______,__________.15.针陷脉则_________,针中脉则_______,针太深则_________。
二、单选题1.“刺之微,在速迟”的“速迟”是指()A.进针快慢 B.出针快慢 C.用针有徐疾之意D.诊断快慢 E.留针时间的长短2.“空中之机,清静而微” 是指()A.进针要轻 B.经气变化 C.出针要轻D.病人针感小 E.施术手法轻3.“知机之道,不可挂以发” 是指()A.应及时补泻 B.应及时出针 C.应及时进针D.应手法轻巧 E.应轻补轻泻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持针之道”的要求()A.正指直刺 B.坚者为宝 C.神在秋毫D.必先诊脉 E.无针左右5.“凡将用针,必先诊脉,视气之剧易,乃可以治之” 是指()A.仅根据脉的变化针刺 B.针刺先于诊脉 C.据脉判定治内还是治外D.针前一定要诊脉 E.针前要诊脉,判定气血的虚实三、多选题1.下列哪些选项属“小针之要” ()A.粗守形 B.上守神 C.上守机D.粗守关 E.不可挂以发2.下列哪些选项是不正确的针刺要求()A.知机之道,叩之不发 B.不必知经气往来 C.不必观察穴下气血变化D.必须了解补泻时机 E.必须了解进出针时机3.“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是说的()A.气盛不可补,气虚不可泻 B.气虚要补,气盛要泻C.针下之气变化迅速,需仔细体会 D.邪气来不容易察觉E.邪气去不容易察觉4.下列哪些选项属“补”法要求()A.必持内之 B.若行若按 C.如蚊虻止D.去如弦绝 E.令左属右5.下列哪些选项属“泻”法操作()A.若行若按 B.若妄之 C.按而引针 D.排阳得针 E.令左属右6.关于“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下列哪些论述是正确的() A.徐疾指的是经气运行的快慢 B.徐疾指的是针刺速度的快慢 C.实和虚指的是补泻D.徐进针而疾出针为补 E.疾进针而徐出针为泻7.下列哪些选项属“持针之道” () A.正指直刺 B.无针左右 C.神在秋毫 D.属意病者 E.审视血脉8.“方刺之时”的要求()A.必在悬阳,及与两卫 B.神属勿去 C.知病存亡D.正指直刺 E.无针左右四、判断题1.“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是指实证不可用补法,虚证不可用泻法。
()2.“上守机”指守针刺的时机。
()3.“上守神”指要把握病人精神状态。
()4.“逆而夺之,恶得无虚”指的是迎着经气来的方向针刺是泻法。
()5.“追而济之,恶得无实”指的是顺着经气去的方向针刺是补法。
()6.“粗守形”指粗工守病人形体。
()7.“粗守关”指粗工守病人关节。
()8.“徐而疾则实”指脉由徐变快为实。
()9.“疾而徐则虚”指疾进针而徐出针为泻。
()10.“十二原出于四关”,“四关”指两膝、两肘关节。
()11.按而引针,是谓内温,血不得散,气不得出也。
()12.“欲以微针,通其经脉”中的微针指九针,与砭石相对而言。
()13.“易用难忘,为之经纪”中的经纪指纲纪、纲领之意. ( )14.“异其章,别其表里,为之始终,令各有形,先立针经。
”所指之经指针具的形状。
( )15.“宛陈则除之”中的宛陈指淤血。
()五、词解1.营其出入逆顺之会2.粗守形,上守神3.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4.粗守关,上守机5.逆而夺之,追而济之6.神乎神,客在门7.徐而急则实,急而徐则虚8.持针之道,坚者为宝五、问答题1.怎样理解“泻曰,必持内之,放而出之,排阳得针,邪气得泻”及“补曰随之,随之意,若妄之,若行若按,如蚊虻止,如留如还,去如弦绝,令左属右”?2.简要说明“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的操作要领。
3.“持针之道”的要求是什么?4.如何理解“粗守形,上守神”和“粗守关,上守机”?5.试述“九针”的名称及作用。
答案一、填空题1.形神客在门2.在速迟关机3.补之泻之除之虚之4.悬阳两卫知病存亡5.十二原四关五脏十二原6.砭石通其经脉调其气7.疾原8.不离其空清静而微9.逆顺逆顺10.夺虚济实迎之随之以意和之二、单选题1.C,速迟指用针有徐疾。
2.B,指经气变化是微妙而不易察觉。
3.A,由于经气变化十分微妙,需细心体察,要在适当时机进行补泻,否则会伤IF。
4.D,原文中对“持针之道”的论述,没有D一项。
5.E,文中实际是以脉诊为例强调明确诊断在针刺治疗中的作用。
三、多选题1.BCE,据经文,B、C、E均是针刺应遵循的基本要求,故属“小针之要”。
2.ABCE,据经文,正确的针刺要求是“知机之道,不可挂以发”、“知其往来,要与之期”。
3.ABC,据上下文及教材中的解释,答案中只有ABC是正确的。
4.BCDE,据经文,除A是泻的操作要领外,其余均属补的操作要领。
5.CD,据经文,答案中只有B和C属泻法的操作要领。
6.BCDE,据上下文及教材中注释,本句不指经气运行的快慢。
7.ABCDE,此五项均属“持针之道”。
8.ABC,据经文,只有A、B、C三项符合要求。
四、判断题1.×,气血的变化十分微妙,针_F之气就是气血情况的反映。
2.×,据上下文,此指要了解病人气血变化情况,适时补泻。
3.×,神指病人血气。
4.×,据上下文,此指泻法的作用。
5.×,据上下文,此指补法的作用。
6.×,根据上下文,针刺关键是对病人气血情况了解清楚,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正确补泻。
7.×,虽对全身疾病有治疗作用,但正确使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腧穴也要以了解病人气血变化为前提。
8.×,根据教材中的注释,徐疾并不是指脉气疾徐,而是针刺。
9.√,同上10.√,同上11.√,同上12.√,同上13.√,同上14.√,同上15.√,同上五、词解1.调解经脉运行,使经气逆顺出入汇聚功能正常。
2.粗指技术低劣的医生,形指针刺一些表面的内容,腧穴。
上指技术高明的医生,神指精神气血内在的变化。
3.指针下之气变化迅速,不易遇到,须仔细观察。
4.关指四肢关节的腧穴,机指守气之机。
5.泻其邪气,使实转虚;补其正气,使虚转实。
6.前一神,为感叹词,后一神,正气。
客,邪气。
门,指腧穴。
正气的变化是微妙的,当仔细分析;邪气侵入,当识其出入之所,即腧穴。
7.慢进针快出针为补法,快进针慢出针为泻法8.持针以坚定有力为重要。
六、问答题1.答题要点:指出泻的操作偏重,而补的操作偏轻即可。
2.答题要点:正确解释这两句话的含义。
3.答题要点:必须持针有力,正指直刺,不要左右偏离。
强调医生施针时,精神集中,密切观察病人的血脉虚实,两目、眉间及面部的神色变化。
4.答案要点:这是针刺治疗的基本原则:其一,“守神”,首先医者要精神专一,密切观察病人的神情气血盛衰状态,来决定针刺的补泻,不能局限于局部症候的观察和针刺手法的使用。
其二,“守机”,针刺治疗要掌握气至的时机,根据邪正盛衰的情况,是予及时恰当的补泻手法。
《小针解》一、填空题1.上守神者,守___________ 。
2.粗守关者,守____________ 。
3.上守机者,知____________ 。
4.其来不可逢者,;其往不可追者,。
5.粗守形者,守____________ 。
6.所谓虚则实之者,______而当_____之也。
7.满而泻之者,_______而当 ______之也。
8.宛陈则除之者,________也。
9.邪胜则虚之者,言______,皆_________。
二、单选题1.“气至而去之者”指()A.气至后邪气去B.邪气至而去针C.谷气至而去针D.补泻气调而去针E.针下气至而去针2.“所谓虚则实之者”指()A.气口虚而当补之也B.人迎虚而当补之者也C.三部九候虚而当补之也D.针下空虚而当补之也E.无针感而当补之也3.关于“迎而夺之者”,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迎着经脉来的方向针刺B.迎着病位的方向针刺C.迎着气盛时针刺D.逢气尽时针刺E.泻邪之义4.关于“追而济之者”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顺着经脉的方向针刺B.逆着病位的方向针刺C.顺着气去的方向针刺D.气人时针刺E.补虚之义5.“邪气在上”是指()A.风寒病邪B. 暑邪C. 火邪D. 湿邪E.燥邪6.“清气在下”是指()A.风寒病邪B. 暑邪C. 火邪D. 湿邪E.燥邪三、多选题1.“右主推之,左主持而御之者,言持针而出入也”,论述不正确的是()A.左右手配合针刺B.左手进针C.右手出针D.右手进针E.左手出针2.对“节之交”解释不正确的是()A.腧穴B.关节C.肉之会D.骨节处E.筋之会3.“调气在于终始一者,持心也”指()A.针刺时不分老幼均要专心致志B.针刺不分深浅均要专心致志C.持针调气要专心致志D.针刺时不分上下均要专心致志E.针刺不分补泻均要专心致志四、判断题1.“徐而疾则实”是指补法进针时要快慢结合。
()2.“疾而徐则虚”指泻法出针时要快慢结合。
()3.“上守机”是指守气。
()4.“上守神”是指注意守人之血气。
()5.“粗守关”是指守关节。
()6.“机之动,不离其空中者”是指知用针补泻。
()7.“神客者,正邪共会也”中正邪共会指邪气正气共留于血脉之,相互结之意.()8.“气口虚而当补之”中气口指寸口.()9.“ 针中脉则邪气出者,取之阳明合也”中阳明合指足三里.()10.“观其目,察其色,知其散复,一其形”中一其形指专心致志的观察病人的形征变化.()11.“右主推之,左主而御之者,言持针而出入也”是指左右手相互配合 .()12.“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者”中节之交指腧穴.()五、解词1.往者为逆,来者为顺2.迎而夺之,追而济之3.虚邪4.正邪六、问答题1.说明“守神”、“守机”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