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正确认知职场和职业人士卓越的公司和卓越的职场人,首先要正确地了解和认识企业存在于社会、职场的基本使命和目标。
成功的企业必须是一个健康、与时俱进的组织,要想把企业做成功,必须在内部建立好职场,在职场里培养一批优秀的人才。
1.职场卓越者的六项能力想要成为优秀的人才并不难,想要成为卓越的职业经理人却需要付出辛勤劳动,经过蜕变的过程,而最终修炼成功。
一般而言,职场卓越者应具有的全面能力包括六个方面,如图1所示:图1 职场卓越者应具有的全面能力示意图职业操守对职业操守有明确的认识,通常会获得两个机会:一是就业的机会。
老板或者人力资源经理在面试员工的时候,单靠面试环节也不可能完全看出一个人所具备的能力,职业操守可以看出应聘者做人做事的感觉,因此要对职业操守进行评价。
二是试用期的机会。
新员工的三个月试用期里,企业除了要考察新员工个人能力之外,最终决定能否聘用的关键因素是对其职业操守的评价。
跨国公司高层或管理者的职业操守做不好,职场上的“天花板”就可能会随时出现。
管理者必须正视老板的身份和事实,承担起公司投资者和风险承担者的双重角色,又承担企业价值观的使命。
要点提示对职业操守有明确认识,通常会获得两方面机会:①就业的机会;②试用期的机会。
在企业中,员工的职业能力关系到个人生存问题,只讲大道理,没有职业能力是根本无法在职场中工作的。
一些待业毕业的大学生很难就业,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的大学教育和市场、企业的需要脱节,使大学生不具备基本的职业能力,导致很多企业不得不面临二次培养,给企业带来的成本很高。
学习能力企业要想成长,要想组织更加健康,提高人才素质,最重要的就是学习能力的建设。
每个企业都要立足于发展、立足于对社会、对企业创造价值。
企业之间竞争的差异,就是掌握不同的学习方法以及在教育方法上的差异。
在20世纪90年代,企业里没有人力资源的年度培训专项预算,如今企业越来越感觉到竞争压力的存在,要想保持企业的竞争力,必须不断提升员工的学习能力和职业素质。
很多企业都成立了人力资源的年度培训专项预算,但是不能忽略的问题是能否给企业带来发展的能力。
作为职场经理人也是一样,懂得学习才具有持续生存的能力。
自我管理人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不管是司机还是企业的总经理,首先都要做一个有效的管理者。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一书中提及:“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强调只有效率还不够,还要有效能。
”比如,同样价钱的两辆汽车,发动机的转速一样,但是扭矩不同,带来的效能就不一样。
思维能力人需要创新,给客户和社会创造新的价值,需要培养个人良好的思维能力。
随着信息化的来临,很多人都被电脑、媒体束缚住,导致所看到的世界都是一样的。
企业竞争和职业经理人的差异都消失了,员工给老板贡献的才智也随之减少。
互联网和短信的普及,使得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发生的事情,很快会在人群中传遍,即出现知识的同质化。
价值观企业要创造利润,实现持续经营,就要建立和谐的职场团队。
建立一个高效能团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信仰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拜物主义、拜金主义也盛行开来。
国家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的项目减少了,并提出了要建设和谐社会的科学发展观,说明国家的价值观也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进步。
做企业也一样需要解决价值观的问题。
一旦社会把质量两个字提升到新的高度,就意味着如果企业的产品质量和社会绩效不好,对社会没有贡献,就会被市场淘汰。
2.职场人事关系职场的人事关系复杂,比如,采购员需要跟供应商打交道,销售员需要跟客户打交道,导购员要跟顾客打交道,人事部门经理则要跟招聘人员打交道。
企业在多数情况都会涉及权利、金钱和交易。
交易是企业的主体,没有交易活动企业就很难生存。
如果职业经理人或者职场人士丧失职场操守,追求卓越的可能性就不会存在了。
3.职业场所的划分职场对于每个员工所包含的意义可能都不太一样。
有些人对职场有清楚的认识,有些人却没有形成清晰的职场概念,对日后的发展也没有任何规划。
工作场所对员工的意义都是职场工作者需要了解的。
一般而言,根据职业场所的特点和意义,可以简单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按照社会发展的规律,每个人在进入职场之前都无法胜任岗位工作,所有人都是在职场中学习和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可见职场是一个学习的场所。
个性、能力发挥的场所刘备、关羽、张飞三人之所以能结拜兄弟,做到生死相共,是因为他们之间的兄弟关系使得每个人的个性能力都得到充分发挥,从而组成了一个很好的团队。
获得生活费用的场所很多人对职场的概念都是建立在获得生活费用的基础上。
只有在职场工作,才能够获得支撑生活费用的来源,保证日常生活需要。
这对很多上班族是很现实的意义,不上班就意味着与社会脱节,个人价值就会缩减和削弱。
即使把上班时间缩短,少挣点钱,但是与完全脱离职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人既要处理好家庭关系,还要有社会角色的认知,通过自己劳动,体现个人价值。
人际关系的场所很多企业员工都来自天南地北,很多是从海外学成归来的人员。
不同类型的员工除了要完成共同的工作任务,还要与同事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满足各自社会和交往的需求。
可见,职场也是人际关系的场所。
生活的重要场所很多人一天都在企业里上班,一般也都在公司吃饭。
很多同士从家里带饭,中午休息的时候需要把午饭热一下,同样公司配置微波炉来解决大家的热饭问题。
也有员工在休息之余听音乐,度过美好的休息时光。
可见,职场也是生活的重要场所。
竞争的场所有竞争就有淘汰,市场会淘汰做得不好的企业,企业内部也同样会淘汰工作绩效差的员工。
员工要努力达成工作要求,在与他人竞争的同时达到提升绩效的目标。
4.新员工的自觉性新入职的新员工,面临的是全新的工作、生活环境。
要想在新的环境中成长为一名卓越的职业人,就需要做好一个新员工的自觉。
通常,新员工对企业的认识包括如下四个方面:成为企业组织成员进入企业之后,员工首先要明确的就是,自己已经成为了企业组织中的一员,要培养建立起主人翁的意识,以组织成员的自觉性来面对眼前的工作和合作的伙伴。
“客户第一”的思想客户是跟企业做交易的对象,是企业生存的必要条件,“客户第一”的思想是真正重要的。
不管是政府投资的企业或者是国家垄断性行业的企业,都有客户。
与客户谈判的时候,垄断性企业的权重更高,弱势群体也因此没有谈判权和筹码权。
但是作为企业的工作人员,尤其是一名刚刚进入职场的新人,要对企业的客户有正确的认识。
企业是一个竞争的战场新员工要通过自己的奋斗,时刻具备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做好竞争的准备。
作为一个老师站在讲台上,在学生考试的时候,只需要瞟一眼就知道谁在认真做卷子,谁在左顾右盼准备搞小动作。
同样,在企业做高层领导,要做到通过一个会议或者类似的一件小事情,就可以看到员工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的态度。
新员工是团队的一分子不管新到公司的员工个人能力有多强,所在的环境是一个以团队组成的集体,单打独斗的做法是行不通的。
以《西游记》为例,孙悟空是一个争强好胜的角色,在取经的四人团队里面经常玩“个人英雄主义”这是不可取的。
同理,新员工要自觉地认识到自己成为企业团队一分子的现实,所做的工作不仅关系到自己的绩效,还跟其他员工的工作有很大关系。
二、了解职场工作的9项守则中国古代有很多对职场守则都做过详细记载并保存下来的书籍。
其中,《晋书•羊耽妻辛代传》中写到:“职守,人之大义也,为人执鞭而弃事,不祥也。
”意思是作为职业人士,要把职守看作是为人的基本原则,给别人赶车,车走到半路就把鞭子扔下不干了,这不是好兆头。
《慎子•咸德》一书中提出的观点是“古者,工不兼事,士不兼官。
工不兼事则事省,事省则易胜。
士不兼官则职寡,寡则易守。
”用现代语言解释为:作为一名职业工作者,要具备独到的工作特色和一定的角色定位。
在如今差异化竞争的时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色,就算是全才也要把自己“削成铅笔尖”,变成自己的特色才能写出字来。
一般而言,职场人士需要遵循的基本守则包括以下九个方面:1.高于上司(客户)的期待任何主管,只要下属做出的工作成效比期望的好,就会对这位员工另眼相看,对他的工作也十分满意。
2.懂得提升工作效能和效率的方法时间就是金钱,是永远不会改变的真理。
尤其是对于企业来讲,随着市场的残酷竞争,雇用一些懂得提升工作效能和效率方法的员工,可以大大加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3.在指定的期限内完成任务在一些大企业,各个生产或者销售的环节有很多关联之处,一旦完不成任务都会带来很大的影响。
开会也没有讨论出具体的结果,到底是谁的责任。
但是对于小企业来说,在指定期限内完成任务就显得尤为重要。
比如,某个客户今天说:“杜总,我们要在某一天签合同,到时候你那边需要提交报告。
”如果公司员工不具备相应的能力,无法在指定的期限内完成报告,就会给公司带来很大的影响。
客户考虑的只是最终结果。
海尔总裁张瑞敏先生在《日清日高》一书中,首先提出“日清、日高”的观点,即“当天事当天毕”。
在工作中形成良好的习惯有助于提升日常的工作效率。
4.集中精力专心工作员工要能够分清楚工作时间和个人休息时间,在工作时间内做好本职工作,以完成工作内容为主。
随着网络信息的发达,现在公司所做的业务都是与高级知识有关的繁务工作,每个员工都需要配备一台与互联网相连的电脑,因此员工能否在工作时间专心工作是很难监控的事情。
比如,有些员工会在上班时间做一些与工作无关的私人事情,与朋友聊天、网上娱乐等。
从职业操守来讲,不查看员工的电脑是作为领导的一个底线,但是员工如果影响到工作效率,就应该适时地进行管理。
微软公司内部采取了控制员工上网的措施,不允许与外界网络相链接,而是把整个内部网络系统进行集中统一管理。
这是避免员工上班时间趁机开小差,无法集中精力的有效管理措施。
因此,职场人士要懂得控制、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做到在工作时间内集中最大注意力专注于本职工作,并提高工作效率。
5.用心完成任何工作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只有用真心对待工作才能够把工作做好,并得到别人的认可、才会打动别人。
作为管理者,即使交流水平不够高,但是只要态度诚恳,用心对待,就会获得别人的谅解和认可。
6.防止错误的警觉性保持警觉性就是对工作容易出现的错误保持敏感的警觉,才能有效防止同类错误的发生。
职场中的每个员工都有明确的分工,岗位设置也十分详细,一旦某个员工工作出现问题,就很有可能对其他人的工作造成严重影响,甚至会给公司造成措手不及的后果。
尽管人们常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是作为职场专业人士,还是要时刻保持高度警觉性,最大程度地防止错误的发生。
7.做好整理、整顿20世纪60、70年代,日本经济获得了飞速的发展,被称为“日本奇迹”。
尤其是制造业,发展速度更是迅猛,出现如松下、索尼等世界大型制造企业,他们发明了很多提高生产效率的办法,对日本的经济增长也起了很大作用,如丰田公司的“精细管理”、“5S管理”,这些管理办法对文化程度很低的人,在工作中做了相应的整理、整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