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储安全管理
学习目的
为什么要进行仓库安全管理
仓库安全管理包含哪些内容
常规仓库安全管理措施
重点
常规安全措施
仓储安全管理概述
什么是安全管理?
什么是仓库安全管理
仓库安全管理就是以仓库作为一个系统,为实现仓库安全目标而进行的有关决策、计划、组织、控制等方面的活动。
区别
传统仓库安全管理凭经验和感性认识去分析和处理仓库管理中的各类安全问题,解决已经发生的或者是即将发生的事故或隐患问题,对安全的评价只有“安全”或“不安全”的定性估计。
现代安全管理综合应用现代管理科学和技术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仓库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对不适应科学管理需要的思想观念、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进行变革。
现代仓储安全管理的基本程序
总结经验并吸取教训,找出差距与失误;
分析现状,确立基本原则和适用的方法;
运用先进手段,为安全提供保障。
一、仓储安全管理的意义
(一)有利于加强仓库的治安保卫工作,维护仓库内安全安定的局面。
(二)有利于加强仓库的作业安全管理,确保仓库作业人员、库存货物和设备的安全。
(三)有利于加强仓库的事故预防工作,杜绝火灾等事故的发生。
二、仓库安全管理的基本内容
(一)仓库治安保卫管理
原则是:预防为主、严格管理、确保重点、保障安全和主管负责制。
具体内容:执行国家治安保卫规章制度,防盗、防抢、防破坏、防骗以及防火,维持仓库内秩序,防止意外事故等仓库治安灾难事故,协调与外部的治安保卫关系,保证库内人员生命安全与物质安全等等。
1、建立治安保卫管理制度
安全防火责任制度
安全设施设备保管使用制度
门卫值班制度
人员、车辆进出库管理制度
保卫人员值班巡查制度
2、搞好仓库大门和要害部门的守卫工作
开关大门
限制无关人员接近,接待办事人员,审核并登记
检查入库人员、车辆是否符合防火条件
指挥车辆安全行停,登记入库车辆,检查出库车辆,收留放行条
查问和登记出库人员随身携带的物品
安排专职守卫看守危险品仓、贵重品仓、特殊品仓
3、做好治安检查工作
实行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
班组每日检查、部门每周检查、仓库每月检查。
4、加强巡逻检查工作
一般两名保安员
保卫器械和强力手电筒
不定时、不定线、经常性巡视
查问可疑人员,关闭门窗、电源,检查有无异常现象、过夜的车辆
5、配备和使用防盗设施
围墙、大门、防盗门、门锁、窗
保安员的警械
视频监控设备、自动报警设备
6、制定治安应急预案
应急方案确定应急人员的职责,规定发生事件时的信息发布和传递方法。
这些应急方案要在平时经常进行演习。
(二)仓储作业安全管理
1、建立安全操作管理制度
制定科学合理的各种作业安全制度、操作规程和安全责任制度,并通过严格的监督,确保管理制度得以有效和充分地执行。
2、加强劳动安全保护
遵守《劳动法》的规定
提供合适和足够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督促使用。
采用高安全系数的设备、机械、工具,作业场地必须具有合适的作业条件。
不冒险作业,不在安全环境中作业,在大风、雨雪时暂缓作业。
避免人员带伤病作业。
3、重视作业人员资质管理和业务培训
对新员工和转岗员工进行仓库岗前培训。
特种作业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资格。
4、严格人力操作和机械操作的安全规范,
(1)按以人为本、安全第一、规范操作的要求来规范人力操作
人力作业仅限于轻负荷。
人工作业只能安全环境进行。
作业前员工清楚作业要求,了解作业环境。
按要求穿戴相应的安全保护用具,使用合适的作业工具。
采用安全的作业方法。
机械移动时作业人员须避开。
合理安排仓库工作人员的工间休息。
专人进行现场指挥。
严格按照安全规范进行作业指挥。
人员避开不安全位置作业。
在作业设备调位时暂停作业;
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停止作业,消除隐患后方可恢复作业。
(2)树立设备良好、专人操作、规范作业的机械作业意识。
采用合适的机械、设备。
采取必要的保护性措施。
设备要有良好的工况。
不超负荷运作,危险品作业减低25%的负荷。
专人操作专人指挥。
采用规定的指挥信号,按作业规范进行作业指挥。
(三)、仓库消防安全管理
仓库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包括消防规划、消防管理组织、岗位消防责任、消防工作计划、消防设备配置和管理、消防检查和监督、消防日常管理、消防应急、消防演习等。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消防法》
《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
1、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根据企业法人是第一责任人的规定,成立防火灭火安全委员会(领导小组),全面负责仓库的消防安全工作。
2、建立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三级防火责任制,把防火安全工作具体落实到各级组织和责任人。
3、建立健全各工种的安全操作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特别是各种用电设备的安全作业规程,经常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坚持做到职工考核合格持证上岗的制度。
4、定期开展防火灭火的消防安全检查,消除各种火灾隐患,落实各项消防措施,及时处理各类事故,做到“三不放过”。
5、配备适量的消防设备和火灾报警装置。
根据仓库的规模、性质、特点,配备一定数量的防火灭火设备及火灾报警器,按防火灭火的要求,分别布置在明显和便于使用的地点,并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使之始终保持完好状态。
6、遵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7、库存物资和设备的消防操作必须符合防火防爆要求,电气设备应始终符合规范的要求,明火作业须经安保部门批准,火警或爆炸立即报警。
第二节消防安全基础知识
一、产生燃烧的条件
可燃物质包括火柴、草料、棉花、纸张、油品等;
助燃物质,一般指空气中的氧和氧化剂;
而火源是指能引起可燃物质燃烧的热能源,如明火、电器或摩擦冲击产生的火花、静电产生的火花、雷电产生的火花、化学反应(包括商品本身的自燃、遇水燃烧和与性能相抵触的物质接触起火)等。
灭火要决
破坏产生的条件:隔离、窒息、冷却。
二、仓储常见火灾隐患
(一)引起火灾的火源
1、直接火源
(1)明火。
明火指生产、生活用的炉火、灯火、焊接火、以及火柴、打火机的火焰、未灭的香烟头等。
(2)电火花。
电火花指电气设备产生的火花,它能引起可燃物质起火。
(3)雷电。
雷电指瞬间的高压放电,能引起任何可燃物质的燃烧。
2、间接火源
(1)加热引燃起火。
如棉布、纸张靠近灯泡,木板、木器靠近火炉烟道容易被烤焦起火等。
(2)商品本身自燃起火。
指在既无明火又无外来热源的条件下,商品本身自行发热,燃烧起火。
(二)仓储过程中的常见火险隐患
1、电器设备方面:
1) 电焊、气焊违章作业,没有消防措施。
2) 电力超负荷。
3) 违章使用电炉、电烙铁、电热器等。
4) 使用不符合规格的保险丝和电线。
5)电线陈旧,绝缘破裂。
2、储存方面:
1) 不执行分区储存,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存入一般库房。
2) 储存场所温度超过了物品规定的极限。
3) 库区内的等距不符合要求。
4) 易燃液挥发渗漏。
5)可自燃物品堆码过实,通风、散热、防潮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