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财务报表分析

财务报表分析

《财务报表分析》教学大纲课程编码:课程名称:财务报表分析学时/学分:48/3先修课程:《管理学》、《高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管理》适用专业:会计学开课教研室:会计教研室执笔:审定:一、课程性质与任务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财务管理专业的高级课程,是在学生充分掌握财务报表的基础上所开设的课程,是为培养会计专业学生基本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专业课。

2.课程任务:学生在掌握财务报表编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财务报表的理解,使学生掌握财务报表分析的体系、程序、工具和方法,能够利用企业披露的财务信息及其他相关信息对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以及发展能力等做出合理的分析,有效地评价企业的筹资、投资和经营活动,减少投资、信贷等决策过程中的不确定性。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一定的案例讨论,并以PPT的形式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财务报表分析的体系、程序、工具和方法,并能进行应用。

所学部分内容可安排学生自学,教师进行答疑。

在教学中应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同时,必须加强作业和实务练习等实践性环节的教学,选取上市公司真实案例,通过学生参与课堂案例讨论,教师点评总结的方式进行财务报表分析,发挥案例式教学的优势,提升学生的理论与实际业务水平。

成绩考核形式:根据学生平时表现情况(30%),考试情况(70%)综合评定最终成绩。

三、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财务分析概论1.教学基本要求了解财务分析的内涵、理解财务分析的作用、目的、原则、依据和评价标准;熟练掌握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本章节要求掌握财务分析的主体以及各个财务分析主体的分析目的,财务分析的基本内容以及基本方法。

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财务分析的作用、目的、原则、依据和评价标准。

教学难点是财务分析的基本内容以及基本方法。

4.教学内容一、财务分析的内涵二、财务分析的作用和目标三、财务分析的原则与要求四、财务分析的依据和评价标准五、财务分析的组织和程序六、财务分析方法第二章资产负债表分析1.教学基本要求了解资产负债表分析的基础;理解资产负债表的项目分析;掌握资产负债表的比较分析和结构分析法。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本章节要求掌握资产负债表的项目分析,资产负债表的比较分析和结构分析法。

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和难点是资产负债表的项目分析,资产负债表的比较分析和结构分析法。

4.教学内容一、资产负债表分析基础二、资产负债表的项目分析三、资产负债表的比较分析四、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分析五、实验教学内容实验一:目标企业资产负债表分析实验目的:掌握资产负债表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技巧在企业报表分析中的运用,即利用资产负债表分析更深入了解企业财务状况。

实验内容:对资产负债表进行项目分析、比较分析和结构分析。

实验要求:收集目标企业年度资产负债表(连续三年以上);收集相关资料,确定分析标准;收集其他影响资产负债表分析的相关资料;对目标企业进行资产负债表的项目分析、比较分析和结构分析;对目标企业资产负债表中反映的情况进行分析与评价,完成实验报告一。

第三章利润表分析1.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利润表分析的基础,掌握利润表的分析方法。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了解利润表分析的基础;理解利润表的项目分析;掌握利润表的比较分析和结构分析法;掌握利润额和利润分配的变动分析。

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利润表的比较分析和结构分析法;利润额和利润分配的变动分析。

教学难点是利润表的比较分析和结构分析法。

4.教学内容一、利润表分析基础二、利润表主要项目分析三、利润表的比较分析四、利润表的结构分析五、利润额变动分析六、利润分配分析5. 实验教学内容实验二:目标企业利润表分析实验目的:掌握利润表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技巧在企业报表分析中的运用,即利用利润表分析更深入了解企业经营成果。

实验内容:对利润表进行项目分析、比较分析和结构分析。

实验要求:收集目标企业年度利润表(连续三年以上);收集相关资料,确定分析标准;收集其他影响利润表分析的相关资料;对目标企业进行利润表的项目分析、比较分析和结构分析;对目标企业利润表中反映的情况进行分析与评价,完成实验报告二。

第四章现金流量表分析1.教学基本要求掌握现金流量表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技巧在企业报表分析中的运用,即利用现金流量表分析更深入了解企业现金流量的变化及其结果。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了解现金流量表分析的目的与内容;理解现金流量表的基本分析和综合分析;掌握现金流量表的财务比率分析。

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利润表的比较分析和结构分析法;利润额和利润分配的变动分析。

教学难点是利润表的比较分析和结构分析法。

4.教学内容一、现金流量表分析的目的与内容二、现金流量表基本分析三、现金流量表综合分析四、现金流量财务比率分析五、实验教学实验三:目标企业现金流量表分析实验目的:掌握现金流量表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技巧在企业报表分析中的运用,即利用现金流量表分析更深入了解企业现金流量的变化及其结果。

实验内容:对现金流量表进行基本分析、综合分析和财务比率分析。

实验要求:收集目标企业年度现金流量表(连续三年以上);收集相关资料,确定分析标准;收集其他影响现金流量表分析的相关资料;对目标企业进行现金流量表的基本分析、综合分析和财务比率分析;对目标企业现金流量表中反映的情况进行分析与评价,完成实验报告三。

第五章企业营运能力分析1.教学基本要求本章节要求掌握资产结构对企业的影响以及影响资产结构的因素;资产结构管理和资产效率管理与企业营运能力的关系;以及掌握存货周转率与存货周转期、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期、营运周期以及流动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的计算、分析。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了解资产营运能力分析的内容、目的和影响因素;掌握流动资产营运能力分析的内容和方法;了解固定资产和总资产营运能力分析的指标和方法。

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流动资产营运能力分析;固定资产营运能力分析。

教学难点是流动资产营运能力分析;固定资产营运能力分析。

4.教学内容一、企业营运能力分析概述二、流动资产营运能力分析三、固定资产营运能力分析四、总资产营运能力分析第六章企业偿债能力分析1.教学基本要求本章节要求掌握企业偿债能力分析的思路和常用工具;能够计算和运用各种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比率,以及能够使用趋势分析和结构分析进行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同时还需要了解影响企业偿债能力的特别项目,以及进行固定费用偿付能力的分析。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了解偿债能力分析的内容和作用;了解影响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的具体因素;掌握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的分析指标和方法;理解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的关系。

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的分析指标和方法。

教学难点是使用趋势分析和结构分析进行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教学内容一、企业偿债能力分析的含义二、短期偿债能力分析三、长期偿债能力分析四、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的关系第七章企业盈利能力分析1.教学基本要求本章节要求掌握营业收入分析的思路和方法,包括营业收入来源的构成及持续性分析以及收入与应收账款及存货的关系;知晓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设、重要模型及基本图形,本量利分析中对相关因素变动的分析、对相关因素临界值的分析,以及敏感系数分析;盈利能力分析的涵义、指标和分析思路,以及趋势分析和结构分析思路等。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了解盈利能力分析的目的与内容;掌握投资盈利能力的分析方法;掌握经营盈利能力的分析方法;掌握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分析方法;理解盈利质量的分析;理解盈利能力与偿债能力的关系。

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企业盈利能力的分析方法。

教学难点是理解盈利能力与偿债能力的关系。

4.教学内容一、企业盈利能力分析概述二、企业投资盈利能力分析三、企业经营盈利能力分析四、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五、盈利质量分析六、盈利能力与偿债能力的关系第八章企业发展能力分析1.教学基本要求本章节要求运用发展能力指标进行分析,理解企业发展能力分析的基本框架与内容。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了解企业发展能力分析的意义与目的;理解企业发展能力分析的基本框架与内容;掌握发展能力财务指标的内涵、计算和分析。

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企业发展能力分析的基本框架与内容。

教学难点是运用发展能力指标进行分析。

4.教学内容一、企业发展能力分析概述二、企业发展能力的财务指标分析第九章企业财务综合分析与评价1.教学基本要求本章节要求了解杜邦分析体系及思路,沃尔评分法基本步骤,经济增加值的分析思路以及平衡计分卡的分析思路和理念。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了解财务综合分析与评价的目的、内容和要求;理解财务综合分析与评价的沃尔评分法;理解杜邦财务综合分析体系的特点和基本思路;掌握杜邦分析法的核心指标;了解杜邦分析法的局限性;了解帕利普分析方法。

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杜邦财务综合分析体系的特点和基本思路。

教学难点是掌握杜邦分析法的核心指标。

4.教学内容一、财务综合分析和评价概述二、沃尔评分法三、杜邦分析法及发展四、帕利普分析体系五、实验教学实验四:目标企业财务报表综合分析与评价实验目的:通过此实验,可使学生检验对财务报表分析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也能锻炼处理财务数据和运用相关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验内容:根据所学财务报表分析相关知识,对目标企业的营运能力、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做出综合分析评价。

实验要求:利用实验一至实验三收集的目标企业年度财务报表(连续三年以上)及其分析结果;收集相关资料,确定分析标准;收集其他影响财务报表分析的相关资料;对目标企业的营运能力、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相关指标进行计算并做出适当评价;对目标企业利用综合分析方法对营运能力、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之间的联系及相互影响进行分析与评价;根据分析情况按要求完成实验报告四。

第十章企业成本分析与评价1.教学基本要求本章节要求掌握成本分析的方法;掌握成本效果指标分析法;掌握质量成本分析方法。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了解成本分析的内容;掌握成本分析的方法;掌握主要产品单位成本的分析与评价;理解降低企业成本的方法;掌握成本效果指标分析法;理解质量成本的定义;了解质量成本的管理;掌握质量成本分析方法;了解作业成本法。

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成本分析的方法、质量成本分析方法。

教学难点是成本效果指标分析。

4.教学内容一、成本分析概述二、成本效果指标分析三、质量成本分析四、作业成本分析五、教材及参考书(一)教材:《财务报表分析》主编:孙建华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