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普通话基础知识

普通话基础知识


普通话中通常轻读的词
语气词(去吧 对吗) 助词(我的 悄悄的) 名词后缀(桌子 燕子) 量词“个” (一个 这个) 方位词(屋里 村边) 趋向动词(过来 过去) 宾语人称代词(叫你 喂它)
普通话中通常轻读的词
重叠动词最后一个音节(看看 谢谢) 叠字名词第二个音节(爸爸 奶奶)
注:重叠名词的第二个音节不读轻声 (家家户户 老老小小)
三、语流音变
1、变调
①阴平、阳平、去声——前低后高 阴平与阴平相连,前一个音节调值变为4-4(天空 江山) 阳平与阳平相连,前一个音节调值变为2-4(离别 临时) 去声与去声相连,前一个音节调值变为4-2(大树 画像)
②上声变调 单念或词语末尾 (走 好 金柳 夜晚) 在非上声和轻音节前调值变为2-1 (好书 朗读 闪电 你的) 上上相连,前一个音节调值变为2-4
3、儿化音
韵母因卷舌动作而发生音变的现象就叫做 儿化,儿化的韵母就叫“儿化韵 ”。
一七八不韵”是指“一”“七”“八”“不”等特殊字的变调。 “一”原调:阴平。一般用于词尾,如“万一”、“唯一”“初
一”,;变调一:去声。“一”在阴平、阳平、上声字前面时读去声。 如“一双”“一篮”“一朵”;变调二:阳平。“一”在去声字读阳 平。如“一阵”。 “不”原调:去声。“不”在阴平、阳平、上声字前面时读去声,如 “不失”“不回”“不悔”; 变调一:阳平。“不”在去声字读阳平。如“不会”; 变调二:轻声。“不”在句尾读轻声,一般是疑问句。如“他来不”。 “七”“八”原调均为阴平,用于在阴平、阳平、上声字前面。 “七”“八”变调均为阳平,在去声字前可读阴平,也可读阳平,根 据全文语气或韵文的上下句语调进行调整,变调在曲艺中应用较多, 这里不详述。搜索更多相关主题的帖子: 对联
普通话基础知识
课程大纲
普通话的定义与来源 声调 语流音变(变调、轻声、儿化音) “一七八不”的变调 重音
一、普通话的定义与来 源
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 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
语音标准:北京语音 词汇标准:北方话 语法标准:白话文
基础知识学习流程图
声调 词汇、语法
运用自如(朗诵)
语流音变 声母、韵母
二、声调
名称 阴平调 阳平调 上声调 去声调
俗称 一声 二声 三声 四声
调型 高平调 中升调
降升调 高降调
调值 5-5 3-5 2-1-4 5-1
调号
─ / √ \
五度标记法
高5 中高 4
中3 中低 2
低1 起音
阴平调
阳平调
去声调
上声调
5高 4 中高 3中 2 中低 1低 收音
(美好 厂长)
五度标记法-语流音变
高5 中高 4
中3 中低 2
低1 起音
阴平调
阳平调
去声调
上声调
5高 4 中高 3中 2 中低 1低 收音
2、轻声
轻声失去了原有பைடு நூலகம்声调,变得轻短,读来短促而 模糊,用以区别词性。(东西)
轻声在阴平、阳平后面读中调-3度(高粱 风筝) 轻声在上声后面读中高调-4度(起来 我的) 轻声在去声后面读低调-1度(相声 日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