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氨;B硫酸;C碳酸;D二氧化碳
8.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
A C1;
B C2;
C C3;
D C5;
9. 石油化工的基本有机原料中,( )产量最大,用途最广。
A乙烯;B乙烷;C乙炔;D乙醇
10. 下列选项中哪种工艺可以降低原料油的碳氢比()。
A热裂化;B催化裂化;C催化重整;D 加氢裂化
11. 下列选项中哪种不属于煤油的主要用途()。
A 照明;
B 化工原料;C溶剂;D 燃料
12. ()是指利用岩石和矿物(包括其中的流体)的电阻率不同,在地面测量地下不同深度地层介质电性差异,从而研究地下地质构造的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A电力勘探;B电法勘探;C电性勘探;D电阻率勘探;
13. 依靠井口回压输送油气的海上油气集输模式是()
A全陆式集输模式;B半海半陆式集输模式;
C全海式集输模式;D油轮式集输模式
14. 从纬度分布看,主要集中在()纬20°~40°和50°~70°两个纬度带内。
A南;B北;C东;D西;
15. 国际能源署规定的石油储备能力的"达标线"是()天。
A80;B90;C100;D120;
A地下;B水下;C地面上;D海平面以上;
17. 石油勘探中应用最多、最普遍的地球物理方法是()。
A重力勘探;B电法勘探;C磁力勘探;D地震勘探;
18.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立式分离器的特点()
A 排污方便;B气液界面小,液面控制较难;
C适于处理含固体杂质较多的油气混合物;D占地面积小,对海上油田而言,甲板单位面积负荷重
19. 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是轻烃回收的方法()
A 固体吸附法;
B 闪蒸法;
C 液体吸收法;D低温分离法
20. 我国于()年实现了"石油基本自给"的历史性转变,是中国石油工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
A1960;B1959;C1963;D1962;
21. 下列选项中哪种用途属于液化石油气的简称()。
A NPG;
B LPG;
C LNG;
D NG
22. 世界上主要的含油气地区都是( )生油气沉积环境。
A 海相;
B 陆相;
C 海陆过渡相;D湖盆相;
23. 世界石油工业历经了()次石油危机。
A一;B二;C三;D四;
)表示。
C 压力系数;B 溶解度 1,而天然气的体积系数小于1,两者有此区别的主要原因 C 泡点压力;B 毛管压力 -芳香烃的生产工艺()。
C 催化重整;
D 加氢裂化 ( )。
C 旋转系统; D 井控系统; ( )、油气藏动态保存。
油气集输;C 油气勘探;D 油气运动; 最大汽油比; 最大处理量; 15 小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 )。
32. 下列选项中哪种属于催化重整工艺的主要目的()。
A生产高辛烷值汽油;B获得化工原料-芳香烃;C为加氢工艺的氢气提供来源;D 降低重油碳氢比
33. 下列选项中那种属于燃料油的主要用途()。
A车用;B 船用;C航空用;D 锅炉用
34. 油气藏形成中,"生储盖"组合是哪一选项在空间上的搭配形式?
A生油物质,储集层(岩),盖层;B生油层(岩),储集层(岩),盖层;C生油层(岩),储集流体,盖层;D生油物质,储集流体,盖层
35. 野外地质调查技术可以得到岩层的()等信息。
A地质年代;B岩石的性质;C地下油气藏含油面积;D地下岩层地质构造特征;
36. 不同地质时期形成的沉积岩,具有不同的特征,包括()。
A生物化石;B构造特征;C放射性同位素年龄;D岩石颜色;.
37. 天然气化工的加工过程可分为( )。
A铁路运输;B开发开采;C净化分离;D化学加工
38. 下列选项哪些属于油田矿场集输范畴?()
A 油气计量;
B 油气分离;
C 原油脱水与稳定;
D 液烃储存和油气外输;
39. 氮肥包括( )。
A硫酸铵;B硝酸铵;C氯化铵;D尿素
40. 油气有机成因学说认为,生物体在转化为油气之前,必须先转化为一种特殊有机质,它
是什么?
脂肪酸;C 干酪根;D 低等烃类
( )。
B 油气有机成因说; C 油气成因二元论; D 煤转化成因说;
即( )。
C 探明地质储量;
D 预测地质储量;
()
,产量最高的油田是()。
鄂尔多斯盆地; C 塔里木油田; D 大庆油田;。
C 土壤;
D 生态;
20 小题,每题 1 分,共 20 分)
( )
)。
)。
A对;B 错;
50. 采油树一般按在自喷井上()。
A 对;B错;
51. 泥质岩由于颗粒太细,渗透性差,一般不能成为储油岩。
( )
A正确;B错误
52. 合成气是指CO和H2的混合物。
( )
A 对;B错
53. 磁力勘探是指通过观测和分析由岩石磁性差异所引起的磁异常,进而研究地质构造和油气矿产资源的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A 对;B错;
54. 天然气化工的英文翻译为Gas Chemical Industry ( )。
A 对;B错
55. 一般而言,泥岩的放射性比砂岩弱()。
A对;B错;
56. 油气藏驱动方式是开发油气藏过程中驱使油气向井底流动的主要能量来源和作用方式。
()
A对;B 错;
57. 生油岩中生成的油气要向相邻的孔隙性和高渗透性较好的储集岩中转移。
( )
A正确;B错误
58. 刮刀钻头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钻头。
()。
。
( ) ) 推断地下岩层的性质和形态的一种 。
2 小题,每题 4 分,共 8 分)
2 小题,每题 6 分,共 12 分)
《石油工业概论》答案(A)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题 1 分,共 30 分)
1. A
2. A
3. D
4. D
5. B
6. D
7. A
8. A
9. A
10. D
11. B
12. B
13. A
14. B
15. B
16. C
17. D
18. B
19. B
20. C
21. B
22. A
23. C
24. A
25. B
27. C
28. B
29. A
30. D
二、多选题 (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
31. A,D
32. A,B ,C
33. B,D
34. B
35. A,B,D
36. ABC
37. C,D
38. A,B,C,D
39. A,B,C,D
40. C
41. A B C
42. D,B,C
43. A,B,C
44. A,D
45. A,B,C,D
三、判断题 (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题 1 分,共 20 分)
46. B
47. B
48. B
49. B
50. A
51. A
52. A
53. A
55. B
56. A
57. A
58. B
59. A
60. A
61. B
62. A
63. B
64. B
65. B
四、简答题 (本大题共 2 小题,每题 4 分,共 8 分)
66. 地下岩石含有放射性元素,且不同岩石存在一定差异。
67. 石油行业产业链可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
上游包括石油勘探、钻井与完井、开发与开采,中游包括集输与储运,下游包括油气销售、炼制与化工。
五、综合应用题 (本大题共 2 小题,每题 6 分,共 12 分)
68. 答案要点:只要论述中有比较具体的论证数据和论证实例、符合逻辑都算对。
69. (1)预处理过程:原油中混合着水、盐类、泥沙等物质。
这些物质会生成具有腐蚀性的酸类物质。
这些酸类物质会加速设备、容器和管线的腐蚀。
因此,将这些物质脱除,才能送到炼油厂进行加工;
(2)初次加工过程:主要包括常压蒸馏和减压蒸馏工艺。
原油通过常压蒸馏可直接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轻质油品;减压蒸馏可以将常压蒸馏塔底的重油和一些残留的渣油转化为轻质油,得到制作润滑油的原料;
(3)深加工过程:主要包括裂化和重整等加工工艺。
原油经过一次加工只能得到10%~40%的轻质油品,而且获得的产品质量不理想,例如直馏汽油的辛皖值低等。
因此,需通过原油深加工满足市场对轻质油品在数量、质量及品种上的要求,同时获得一些基本石油化工原料;(4)精制与调和过程:由于原油经过一次加工和二次加工得到的油品中还含有硫、氮及其它杂质,影响油品使用,必须通过油品精制使油品完全符合质量标准;同时通过石油产品的
调和可进一步改善油品性能,获取更大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