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柳宗元:《江雪》)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5、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王维:《鹿柴》)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关山月})7、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李白:《独坐敬亭山》)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陶渊明:《归园田居》)9、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1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题西林壁》)11、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曹操:<观沧海》)12、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门山》))13、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14、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李白:《古风》)15、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16、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17、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陶渊明:《归园田居》)18、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李白:《古风》)19、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苏轼:《后赤壁赋》)20、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21、百川沸腾,山冢碎甭。
高谷为岸,深谷为陵。
(《诗经》)22、江流天地外,山色有中无. (王维《汉江临泛》)2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晋·陶渊明)24、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欲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
(宋·郭熙)25、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
(唐·司空图)26、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宋·苏轼)27、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唐·王维)28、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唐·韩愈)29、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山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唐·李白)30、山之妙在峰回路转,水之妙在风起波生。
(唐·张锡)31、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涨东海。
(唐·李白)32、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回。
(元·张养浩)33、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过故人庄》34、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李白《送友人》35、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36、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37、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38、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早发白帝城》39、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40、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4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42、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声。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王维:《鹿柴》)43、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自落。
(王维:《辛夷坞》)44、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王维:《山居秋瞑》)45、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46、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孔子)47、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48、.野旷沙岸净, 天高秋月明——南朝宋:谢灵运《初去郡》49、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李白《望天门山》50、青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唐.钱起《陪考功王员外城东池亭宴》51、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唐.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52、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53、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54、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宋.辛弃疾《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55、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元.张养浩《双调雁儿落兼得胜令》56、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早发白帝城》57、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陶渊明:《归园田居》)58、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李白《独坐敬亭山》)59、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关山月》)60、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61、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夏完淳:《别云间》)62、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王湾《次北故山下》)63、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王安石《登飞来峰》)64、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65、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66、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67、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68、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69、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王昌龄《从军行》)70、东风才有又西风,群木山中叶叶空。
(李公明《早梅》)71、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陆游《梅花绝句》)72、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73、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74、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75、南北千山与万山,轩车谁不思乡关。
(高衢《和三乡诗》)76、满眼伤心冬景和,一山红树寺边,山迥少来僧。
(周贺《冬日山居思乡》)77、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山有雄壮的风采,山也有朴素的品格。
山豪迈,山也俊秀。
奇险是山,逶迤是山,平坦是山,突兀是山,温柔是山,呼啸是山。
山,时而鬼斧神工,时而又平淡无奇。
山的性格是刚强的,不惧怕任何压力,但平素却显得和蔼慈祥,文质彬彬,英俊而柔情。
因为有山,流水乃为之改道,因为有山,城市才缘依环绕。
大山以浑厚坦荡容纳万世汇聚百川。
人在山顶,你会觉得山再巍峨,人也能把它征服,而此时的山正默默无闻地向你展示,不远处它的伙伴比它更壮观。
人在山谷,常会感叹山高不可攀,而此时的山却悄然无声向你披露,很多人正从它的峰头悠然而下。
山虽无言,然非无声。
那飞流直下的瀑布,是它地裂般的怒吼;那潺潺而流的小溪,是它优美的琴声倾诉;那汩汩而涌的泉水,是它靓丽的歌喉展示;那怒吼的松涛,是山对肆虐狂风之抗议;那清脆的滴嗒,是山对流逝岁月之记录。
挺拔天地,粲然四季,垂范千古,启迪万物。
这是山给予我的厚重酬报。
我对于门前的山,仿佛读懂了李白与敬亭山,产生了“相看两不厌”的情感。
山是一部辞典,年轻时读它薄/wenzi/,年长时读它厚。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山让人类读了千万年而永远读之不完。
山依然那样虚怀若谷,山总是乐于把丰富的宝藏奉献给热爱它的人们。
搜寻世上所有的形容词不足以涵括山的睿智。
山最朴素的品质是石头,而石头从不代表山,山是它身上所有存在的总和。
山的身体潜藏无数的财富,金银铜铁,锡铝镍铬,鲜花美玉,矿泉温泉,钻石石墨,木材草药,珍禽异兽,只要你善于发掘,决不会宝山空回。
即使普通如石头,也有许许多多的品格。
山身上还有人类至今尚未发现的资源。
珍贵出于山,平凡出于山,山的身上凝聚着人类物质和精神的丰厚成果。
大地何其广袤,而山其实更壮阔。
山的面积是陆地的三倍。
山虽然以石为怀,却从不嫌弃泥土,始终与泥土相依相伴。
山虽然雄奇伟岸,却甘愿把泥土表露在自体周围。
人们赞叹山之伟大,而山却把泥土捧在自己的峰巅。
山因为有泥土,孕育了坚贞不渝的青松,青松以其苍翠葱茏描绘着大山永远不老的情怀。
山正因为有泥土为伴,方衬出挺拔茂盛英姿勃发青春常在。
郁郁青山,肃穆千载,那峻拔的峭壁犹如壮士的傲骨,那幽邃的山谷犹如仁者的虚怀。
滚滚江河,连绵不尽,那激溅的浪花凝聚着无数智者的哲思,那不息的川流传诵着无数志士的亮节。
古人,今人,乃至后人,有多少人的情多少人的魂附驻于山倾注于水,才使得那山,那水,那风景如画,如诗,如歌。
乱云飞渡的庐山,吸引着四海游客的脚步,也撩拨着游山者的眼睛。
庐山,在常人眼里只是山,清秀,俊美,而又神秘。
那山,挺拔得像个巨人,高高耸立。
它的皱纹非常深沉,仿佛藏满了沧桑。
最妙的是,缠绵的云总是与他为伴。
雾总出现在雨后。
一出现,便朦胧了整座山。
太阳是喜欢看热闹的,便拨开了云,偷看它们。
那阳刚的山似乎害了羞,飞出一抹红晕。
这时,风也来了,硬是把云雾撕成一片片、一道道、一缕缕。
而云呢,缠绕着山,仿佛一放手就是生离死别、天涯海角。
这时的山便侠骨柔情起来。
烟云散尽,瓦蓝天空下的山便越发显得深沉阳刚了。
-----------------------------山,高耸入云的山,就像一块巨大的翡翠飘在蓝色的梦中.苍翠的群山重重叠叠,宛如海上起伏的波涛,汹涌澎湃,雄伟壮丽.朦胧的远山,笼罩着一层轻纱,影影绰绰,在飘渺的云烟中忽远忽近,若即若离.就像是几笔淡墨,抹在蓝色的天边.山虽无言,然非无声。
那飞流直下的瀑布,是它地裂般的怒吼;那潺潺而流的小溪,是它优美的琴声倾诉;那汩汩而涌的泉水,是它靓丽的歌喉展示;那怒吼的松涛,是山对肆虐狂风之抗议;那清脆的滴嗒,是山对流逝岁月之记录。
挺拔天地,粲然四季,垂范千古,启迪万物。
这是山给予我的厚重酬报。
我对于门前的山,仿佛读懂了李白与敬亭山,产生了“相看两不厌”的情感。
山是一部辞典,年轻时读它薄,年长时读它厚。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山让人类读了千万年而永远读之不完。
山依然那样虚怀若谷,山总是乐于把丰富的宝藏奉献给热爱它的人们。
搜寻世上所有的形容词不足以涵括山的睿智。
山最朴素的品质是石头,而石头从不代表山,山是它身上所有存在的总和。
山的身体潜藏无数的财富,金银铜铁,锡铝镍铬,鲜花美玉,矿泉温泉,钻石石墨,木材草药,珍禽异兽,只要你善于发掘,决不会宝山空回。
即使普通如石头,也有许许多多的品格。
山身上还有人类至今尚未发现的资源。
珍贵出于山,平凡出于山,山的身上凝聚着人类物质和精神的丰厚成果。
大地何其广袤,而山其实更壮阔。
山的面积是陆地的三倍。
山虽然以石为怀,却从不嫌弃泥土,始终与泥土相依相伴。
山虽然雄奇伟岸,却甘愿把泥土表露在自体周围。
人们赞叹山之伟大,而山却把泥土捧在自己的峰巅。
山因为有泥土,孕育了坚贞不渝的青松,青松以其苍翠葱茏描绘着大山永远不老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