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体制药课件第三章
▪ ③采集脾细胞前3天由静脉注射最后一次 100µg抗原。
因免疫后第3天B淋巴细胞的增殖率最 高,是处于迅速分裂期的细胞,有利于融 合后增殖。
医学ppt
16
▪ 福氏完全佐剂是由矿物油、乳化剂疫和某些实验性免疫尤其 有效。
▪ 为促进B淋巴细胞转化,提高脾细胞分泌抗 体的能力,可在注射抗原的同时加入细菌 脂多糖。
▪ 特点:
a、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均一性。
b、来源稳定,可大量生产,为抗体制备和 应用提供了全新的手段。
医学ppt
5
二、临床实践中的作用
▪ 1、用于疾病的诊断 a、利用单克隆抗体检测与某些疾病相
关的抗原,辅助临床诊断。 b、用放射性标记的单克隆抗体进行肿
瘤显像,做免疫定位诊断。
医学ppt
6
▪ 2、McAb制剂用于疾病的治疗
所有的抗体均是Ig,但并非所有的Ig都 是抗体。Ig是化学结构的概念,抗体是生 物学功能的概念。
医学ppt
3
▪ 3、多克隆抗体:针对多种抗原决定簇的抗 体。
由于病原菌含有多种抗原决定簇的抗原 物质,由此刺激而产生的抗体制剂是多种 抗体的混合物(其产量低,难以满足临床 需要)。
医学ppt
4
▪ 4、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 McAb):采用B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由 纯一的单克隆细胞系产生的,针对一个抗 原决定簇的,结构和特异性完全相同的高 纯度抗体称单克隆抗体。
医学ppt
17
▪ 2、体外免疫
▪ (1)特点
a、所用抗原量少(只需几µg),免疫 期短,仅4~5天,干扰因素少。
b、融合后产生的杂交瘤细胞不够稳定。
适用于不能采用体内免疫法的情况, 如制备人源性McAb;或者抗原的免疫原性 极弱且能引起免疫抑制时使用。
医学ppt
18
▪ (2)基本方法 ▪ ①采用4~8周龄BaL B/C小鼠的脾脏制成单
第三章 抗体制药
第一节 概述
一、抗体的概念
最早应用的预防和治疗传染病的抗体 药物为抗毒素血清(1890,Behring)。
1937年Tiselius等人用电泳法将血清蛋 白分为白蛋白、α-球蛋白、β-球蛋白、γ-球 蛋白(丙种球蛋白),并证明抗体活性主 要存在于丙种球蛋白组分。因此,在相当 一段时间内,丙种球蛋白成为抗体的同义 词。
↓有限稀释、克隆化 分离出单克隆细胞系 → McAb
医学ppt
10
二、McAb制备的基本技术
▪ (一)抗原的制备 制备针对特定抗原的单克隆抗体,首
先要制备用于免疫的适当抗原。 ▪ 1、化学合成法制备高纯度的单一抗原
在已知抗原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的情况下 进行。 ▪ 2、由病原菌、病毒或肿瘤细胞制备
只能得到部分纯化,甚至是极不纯的 抗原混合物。
医学ppt
7
第二节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 单克隆抗体是将能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与 具有无限增殖能力的骨髓细胞进行原生质 体融合,通过有限稀释法及克隆化使杂交 瘤细胞成为纯一的单克隆细胞系而产生的。
医学ppt
8
一、McAb制备的一般程序
B淋巴细胞 × 骨髓瘤细胞
↓融合 杂交瘤细胞
↓有限稀释
↓克隆化 纯一的单克隆细胞系
医学ppt
11
▪ 3、用整个细胞或病毒为免疫原刺激动物细 胞产生免疫反应
动物产生免疫反应后取其B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融合杂交后,再经筛选、克隆化, 鉴别筛选出纯一的单克隆杂交瘤细胞系。
医学ppt
12
▪ (二)免疫动物品系的选择
▪ ①多采用与骨髓瘤细胞供体相同品系的动 物做为免疫动物。因种系距离越远,产生 的杂交瘤越不稳定。
细胞悬液。
▪ ②加入抗原使其浓度达到0.5~5µg/ml。 ▪ ③在5%CO2,37℃下培养4~5天。 ▪ ④分离脾细胞,进行细胞融合。
医学ppt
19
▪ 3、其它免疫方法
▪ 近年来,其它免疫方法研究的较多,有脾 内免疫、腹贮植入、淋巴结注射、足垫注 射等方法。
▪ 其目的主要是减少抗原用量和注射次数, 缩短免疫周期。
▪ a、针对分化抗原CD3的单克隆抗体对器官 移植排斥反应有显著的抑制效果。
▪ b、以McAb作为载体的导向药物可对肿瘤 进行定向治疗。
近年来通过对McAb的改造,消除其鼠 源性(免疫原性)并降低其分子量,只保 留其同抗原特异性结合的活性,再用其制 备导向药物用于肿瘤治疗,进而提高了免 疫导向疗法的效果,使该领域得以迅速发 展,目前成为抗体应用研究的热点。
▪ ①初次免疫,腹腔注射107个细胞。
▪ ②3周后,追加免疫1~2次,腹腔注射 1~5×106个在缓冲盐溶液中洗过的细胞。
▪ ③融合前4~5天,静脉注射1~5×106个细 胞。
医学ppt
15
▪ (2)可溶性抗原
▪ ①按每只小鼠10~100µg抗原与福氏完全佐 剂等量混合皮下注射。
▪ ②3~4周后,100µg抗原在福氏完全佐剂中 追加一次。
常采用Bal B/C小鼠和Lou大鼠。
▪ ②应考虑所选动物对所用抗原能否产生良 好的免疫应答,若不能,应改用其他品系 的小鼠或大鼠。
医学ppt
13
▪ (三)动物免疫 ▪ 1、体内免疫法
适用于抗原量多,免疫原性强的情况, 常用8~12周龄的雌性鼠。
医学ppt
14
▪ (1)颗粒性抗原(细胞抗原)
免疫原性强,可不加佐剂,直接注入 腹腔刺激动物免疫。
↓
McAb
医学ppt
9
抗原
矿物油
↓ 注射活鼠 刺激产生免疫反应
↓ 注射BalB/c小鼠 诱发产生骨髓瘤细胞
↓
↓制备
取鼠脾脏→ B淋巴细胞 × 骨髓瘤细胞(HGPR缺陷)
↓ 制取B淋巴细胞
↓融合(PEG) 分装多孔板选择性培(HAT)
↓ B淋巴细胞培养
↓亲株死亡 杂交瘤细胞生长繁殖
↓ 制取多克隆抗体
医学ppt
1
▪ 1、抗体(Antibody,Ab):指能与相应抗 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抗体产生的原因:机体免疫系统因病 原菌、病毒感染,受抗原物质刺激后产生B 淋巴细胞,被活化的B淋巴细胞经增殖、分 化产生浆细胞,浆细胞合成和分泌抗体。
医学ppt
2
▪ 2、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 具有抗体活性及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 蛋白统称为免疫球蛋白。
医学ppt
20
▪ (四)骨髓瘤细胞的来源和特性
▪ 1、来源
▪ (1)骨髓瘤细胞的来源应同免疫动物的种 属一致,一般不选择产生自身免疫球蛋白 的细胞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