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完整版)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5.守株待兔1.多音字组词。

6.陶罐和铁罐《陶罐和铁罐》教学片段◆以读代讲,感悟文本。

(教学重点)师:铁罐是怎样讽刺、挖苦陶罐的呢?课文有很精彩的描写,请把铁罐奚落陶罐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然后评一评谁读得好。

哪位同学想来试着读一读?生1:(读)“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生2:(评)他没读出傲慢的语气。

师:傲慢的语气该怎么读?(没人举手)听老师读,我把这个句子读两遍,听完了回答哪遍好。

(老师读)生:老师第二遍读得好。

师:好在哪儿?哪个字读得重?哪个词读得慢?生:老师把“碰”字读得重,把“陶罐子”读得慢,读出了铁罐对陶罐骄傲、冷淡的态度。

师:说得真好!谁把这个句子再读一读? 生:(很有感情地)“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师:读得好!向他学习!全班齐读。

(生齐读)师:铁罐不止一次奚落陶罐,请你们像刚才那样把铁罐奚落陶罐的句子找出来,同桌交换读,读时注意提示语,读出语气,然后大家评一评。

(同桌交换读,气氛热烈)师: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谁读一读? 生1:“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生2:他读得没有感情,太平淡,没有读出傲慢的语气。

师:这一句要用傲慢的语气读吗?教学反思本课教学中,第一板块的学习主要让学生通过读、思、议、演来感悟特点,探究铁罐骄傲、陶罐谦虚的特点;第二板块的学习主要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他们在读书中学会思考的习惯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生:不,应该用“轻蔑”的语气读。

师:那就请你读一读。

生:“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师:读得怎么样?生:(齐)好!(热烈鼓掌)师:还有谁来读?(生纷纷举手,跃跃欲试)生:“住嘴!”“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师:读得好不好?生:(齐)好!(热烈鼓掌)师:铁罐就是这样傲慢、轻蔑、恼怒地奚落陶罐的,它为什么看不起陶罐呢?生:铁罐认为自己很坚蜀固,而陶罐很容易碎,它只看到了自己的长处,所以看不起陶罐。

师:铁罐认为自己很坚固(板书:坚固),这是它的长处(板书:长处),而陶罐很容易碎(板书:易碎),这是陶罐的短处(板书:短处),铁罐仗着自己的长处奚落陶罐的短处。

面对铁罐一次次的奚落,陶罐是怎样回答的?请同学们分角色读它们的对话,要读出不同语气。

(读书气氛异常热烈,最后指名读)7.狮子和鹿)的腿,)1.多音字组词。

2.理解“欣赏”的意思,并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鹿该不该这么做呢?2.本课和《陶罐和铁罐》比较,有什么相似之处。

的;因为它的短处完全否定长处也是不对的,我们要扬长避短。

2.学生交流本课与《陶罐和铁罐》的相似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中,我采用了对比的方式,使学生对鹿角的精美别致和鹿腿的细长难看有了清楚的断定。

通过这样的对比,再结合课文最后鹿说的话,学生对故事中蕴含的道理也清楚明了了,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狮子和鹿》教学片段◆深入研究,品悟语言。

(教学重点)师:当凶猛的狮子扑来时,却是鹿那难看的腿救了他的命。

最终鹿叹了口气说——生: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 师:找出其中两组反义词。

生:“美丽”和“难看”,“送命”和“逃生”。

(师板书:美丽——难看送命——逃生)师:美丽的角,有多美丽?难看的腿,有多难看?鹿自己是怎样认为的?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画出来读一读吧。

师:让我们一起随鹿去池塘边看看他是怎样欣赏角的?生:“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师:同学们,鹿把自己的角比作什么?你觉得鹿的角还像什么?生:鹿觉得自己的角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我觉得鹿角还像树枝。

师:此时此刻鹿的心情是怎样的?从哪些词句中可以体会出来?生:鹿此时是自我欣赏、自我陶醉的。

从“啊、多么”可以体会到。

师:鹿为什么会认为自己的腿很难看呢?(出示句子: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噘起了嘴,皱起了眉头:“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师:鹿认为自己的腿难看,不喜欢自己的腿,从哪些词句可以体会到?生:唉、噘起了嘴、皱起了眉。

师:让我们用充满抱怨的语气一起读一读这段话。

(师生齐读)师:鹿的腿确实难看,他抱怨自己的腿,以至于他变得没精打采。

就在他没精打采地准备离开的时候,危机却逼近了。

(出示第五自然段,生齐读)师:哎呀,一头狮子正悄悄地向鹿逼近。

鹿能不能逃脱狮子的追捕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出示第六自然段,师范读)师:同学们,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呢?生:我仿佛看到在茂密的大森林里,凶猛的狮子正在后面追着鹿,鹿则惊慌地逃命。

我感受到这种逃生的场面非常紧张。

师:鹿最终逃脱了狮子的追捕吗?生:逃脱了。

师:在这生死攸关、千钧一发的时刻,鹿就是靠他难看但却有力的腿躲过了这一个劫难。

此时此刻,鹿对自己的角和腿有了新的认识。

他跑到小溪边,停下脚步,叹了口气,说——(课件出示:“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8*.池子与河流注意易读错的字:1.比一比,再组词。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中,我让学生多读课文,把自己融入故事之中,真切地感受池子的安闲和河流的滚滚滔滔。

最后又引导学生将池子与河流的最终命运进行对比,这样,让学生明白课文蕴含的道理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池子与河流》教学片段◆对比阅读,感悟道理。

师:读了课文,你能用两个词语分别概括池子和河流的生活状态吗?生:池子生活安闲,河流长流不断。

师:我们先来了解池子的生活状态吧。

谁来读一读?生:“我安闲地躺在柔软的泥土里,像贵妇人躺在鸭绒垫上一样。

”师:这样的生活看上去很好,但这样的生活能长久吗?池子最后的命运是什么?生:一年年淤塞,铺满青苔,芦苇遮掩,完全枯干。

师:河流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出示课件)生1:背着沉重的货船,驮着长串的木筏、小划子和小船。

生2:蜿蜒贯穿全国,被诗人歌唱。

生3:年年给人们带来利益。

师:你是喜欢池子的生活,还是河流的生活?为什么?生:我喜欢河流的生活,河流尽自己的力量为他人服务,让自己的生命绽放光彩;而池子只顾眼前的享受。

师:对,河流不仅为人们服务,它还记住了一条自然规律。

生:这条自然规律就是水要流动才能保持清洁。

师:让我们齐读最后一节,谈谈你的体会吧。

(生齐读)生1:我们不能只顾自己享受,要做一些对他人、对社会有用的事。

生2:如果我们现在只顾玩,不好好学习,长大了也会一事无成。

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学习目标】1.在口语交际中学会一边听一边想,并尊重别人的想法。

2.仔细观察习作中的图画,想一想图中画了什么,在干什么,把自己观察和感受到的写清楚。

3.通过词句段的运用,积累词语,并能照样子根据具体的情境把句子补充完整。

4.学写通知,注意通知的格式。

5.书写生字时,要求注意笔画的长短比例和距离。

6.积累关于寓言故事的成语。

【学习重点】1.仔细观察图画,想一想图中画了什么,图中的人物在干什么,把自己观察和感受到的写清楚。

2.能根据提示的词语补充句子。

3.积累关于寓言故事的成语。

【学前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和生字词卡片。

(教师)【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口语交际:该不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刘杰浩所在的三年级(2)班的班干部是由同学轮流担任的,我们来看看他的班级是怎样实行班干部轮流制的。

(出示课件)2.指名说说本班的班级干部是采用的是什么形式。

(民主选举的)二、比较、讨论、交流。

1.比一比民主选举和班干部轮流制各有什么好处。

2.形成不同意见:(1)轮流担任班干部,能调动全班每个同学的积极性。

(2)应该由最合适的同学长期担任班干部,这样比较稳定。

3.分小组讨论:该不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1)小组讨论。

要求:①一边听一边思考,想想别人讲的话是否有道理。

②尊重不同的想法。

(2)推荐代表班上发言,要求:发言时,要先表明自己的观点,再说清楚理由。

三、汇总意见。

1.你认为我们班该采用哪种形式?为什么?2.指名发言,其他同学认真倾听,要求:耐心听,不打断,边听边思考。

3.学生讨论选出最适合自己班级的形式。

四、总结。

班干部轮流制和民主选举制都有自己的长处,不管哪种形式,只要适合自己的班级就行。

第二课时(习作:看图画,写作文)一、谈话引入,激趣写作。

1.师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放风筝吗?2.指名说放风筝带来的乐趣。

3.教师小结过渡:是啊,放风筝是一项有趣的活动,适合一群人一起玩。

看,这里也有一群小朋友正在放风筝呢!二、指导学生观察图画。

1.师导入:我们写看图作文首先要观察图画,观察图画要有一定的顺序,你们知道观察图画有哪些顺序吗?(由远到近、由人到景、由整体到局部、由主体到细节等)2.再看图画,按顺序观察图画。

(1)指导学生从整体上来观察。

①观察整体画面,说清楚是谁和谁一起放风筝。

②说清楚他们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放风筝。

(2)按顺序观察。

(部分观察)①观察人物。

图中主要的人物是谁?他们的动作、表情是怎样的?②观察其他的人和场景。

三、想象画面,将画面由静变动。

1.过渡:刚才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你们都知道了画面的内容了。

但这还不够,如果我们能让这幅画动起来,如电影一样,精彩纷呈,那该多好!要将它动起来,就得靠我们的一项本领,那就是——想象。

(板书:想象)2.想想放风筝时遇到的困难。

(1)过渡:看图作文的想象是以画面上的人或事为基础的,让我们带着想象,再来看看画面上的人物吧。

(2)指导写出图中小朋友的外貌、动作、神态、心理。

师总结:大家看,通过我们的想象,静止的画面变得如此生动。

3.刚才我们运用了外貌、动作、神态、心理的描写方法,透过人物的外表,体会到人物的内心。

下面你试着用这样的方法来说一说图中主要人物,同桌之间互相交流。

(1)再细致观察。

(2)同桌之间说一说图中主要人物的神情、动作,他们可能会说什么?(3)全班交流。

(4)老师总结:我们的交流很成功,因为你们学会了将静态的画面想象成动态的画面,学会了通过人物的外表看到了人物的内心,这就是看图的技巧,这就是看图作文的诀窍!四、谋篇布局,完成习作。

1.指导按一定记叙顺序来写。

(从整体到部分)2.注意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

3.生习作,师巡视辅导。

(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语言)五、总结方法,学生习作。

让我们再次回忆今天我们学习写看图作文的方法吧。

我们采用了观察图画的方法,观察的时候采用由整体到局部、由主体到细节的顺序,这时候,观察到的图画是静止的,我们靠的是想象让画面动了起来。

再透过人物的外表,揣摩人物的内心,将人物的特点展现出来,这就是看图作文。

六、展示作品,修改习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