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公务员考试名言警句类集锦公务员面试名言警句类集锦爱国篇一片丹心图报国,千秋青史胜封爵。
(清陈璧)释:一片赤胆忠心为了报效国家,能留下爱国报国的业绩名声胜过被封什么官爵。
丈夫所志在经国,期使四海皆衽(ren)席。
(明海瑞)释:大丈夫所应有的志向是经理好国家,能够使天下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
愿得此躯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唐戴叔伦)释:愿把自己的身体长期报效祖国,何必非活着回玉门关内来。
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
(三国曹植)释:闲居着不是我的心志,我愿心甘情愿地去解除国家的困难。
名编壮士藉,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三国曹植)释:名字编入了登记壮士的名册,就不能心中想着个人的私事。
献身于国家为国排忧解难,把死看为象归来一样。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宋欧阳修)释:被封赠高官并不是我的意思,我只愿意使天下太平。
一官试易了,报国何时毕(宋欧阳修)释:一任官职很容易过去,但报效祖国永远不能完毕。
离家自是寻常事,报国惭无尺寸功。
(明于谦)释:离开家乡去为国尽力是寻常的事情,惭愧的是为国没立下什么功劳。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清林则徐)释:假如对国家有利,我可以把生命交付出来,哪能因为有祸就逃避、有福就去迎受呢。
金甄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秋谨)释:祖国被帝国主义侵占了台湾、辽东半岛,这总要收回来,为了国家的领土完整去牺牲,又岂敢爱惜自己的生命。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清顾炎武)释:国的兴盛与衰亡,每一个人都有责任。
已拼薄命付危疆,死生关头岂待商。
(明瞿式耜)释:自请留守桂林时已决心牺牲,在以身殉国这样的重大关节上是毫无犹豫,不用商量的。
未收皇家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唐令狐楚)释:没有收复被吐番占领的黄河和湟水等地,不打算考虑回故乡。
义高便觉生堪舍,礼重方知死甚轻。
(宋谢枋得)释:因为民族的大义高于一切,为其可以舍弃自己的生命;忠君爱国的礼节重于其他,才知道自己为国牺牲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宋岳飞) 释:为了收复被侵占的国土,要决心饿了食侵略者的肉,渴了喝侵略者的血。
待我们从头把国土收复回来,再去朝见皇上。
却思猛士卫神宇,安得长年在乡土。
(元萨都刺)释:想到祖国的疆土需要猛士来保卫,我哪能长年呆在自己的家乡呢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唐韩愈)释:本想为国家清除有弊病的事情,怎么肯因为年老体衰而顾惜自己的晚年呢裹尸马革英雄事,纵死终令汗竹香。
(明张家玉)释:大丈夫为国战死在疆场上,用马革裹尸,这是英雄事,纵然就是死了也能使史册上留下好名声。
不为爱亲危其社稷,故曰社稷戚于亲。
(管仲)释:不为了自己所爱的亲人而危害国家,所以说国家比亲人还要亲近。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戎轮台。
(宋陆游)释:僵卧在孤村自己并不觉得悲伤,还想着为国家去保卫边地要塞。
中华,中华,我所至爱,为国捐驱,死而不愧。
(清.徐骧)释:中华呀中华,我是最热爱的,为了国家牺牲自己,死了也是值得的。
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
(明戚继光)释:孤立无援地在海上战斗了十年,多么希望朝庭的支持。
自己和将士们保卫祖国的一片心血,象洒向千峰的浓霜一般,把峰上的秋叶都染红了。
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生平未报国,留作忠魂补。
(明杨继盛)释:自己虽然死了,但浩气仍留在天地之间,赤胆忠心可照千古;活着时没能为国尽力,留下忠心也要报效国家。
九州难画华夷限,万死思回天地心。
(清丘逢甲)释:帝国主义不断侵占我国土,很难划分华夷的界限;自己为了拯救祖国的危亡,准备万死不辞。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
(南朝 .鲍照)释:有危机的时候可以看出大臣们的气节,世乱的时候可以看出谁是忠良。
(你看)前方的将士为了报效国家,不怕为国牺牲。
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
(唐陈子昂)释:感到边关多事之时自己思念要报效祖国,拔出宝剑离开乡里去从军保国。
一饭感恩无地报,此心许国已天知。
(宋李伸之)释:你请我吃饭喝酒示恩都没有用,因为我以身许国之心苍天已经早就知道了。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宋辛弃疾)释:只要能完成恢复中原的大业,名垂于世,头生白发又有何妨。
愿播热血高万丈,雨飞不住注神州。
(近代宁调元)释:自己愿以冲天的热血,来实现建立新的共和国的志向。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
(宋陆游)释:死了后一切事都成了空的,但我悲伤的是没见到祖国统一。
等到宋朝的军队收复中原的时候,别忘了在祭奠时告诉我。
爱民群众篇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清黄宗羲)释:天下的太平或者混乱,不在于一家的兴盛或衰亡,而是在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忧愁或欢乐。
水有源,故其流不穷;木有根,故其生不穷。
(宋胡宏)释:水因为有源头,所以其流才没有穷尽;树木因为有根,所以生长才没有穷尽。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
(汉王符)释:大鹏的冲霄飞翔,不是靠一根羽毛的轻捷;骏马的疾速驰骋,不是靠一只腿脚的力量。
明堂所赖者唯一柱,然众材附止乃立;大勋所任者唯一人,然群谋济之乃成。
(宋石介)释:房屋厅堂赖以支撑的是柱子,但是这柱子要有其他很多材料附上才能立住;大的功勋只给予一个人,但功勋要靠群众的谋划和努力才能建立。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李世民)释:水能够托载着船航行,但也能够把船打翻弄沉。
为政,通下情为急。
(明薛渲)释:为官从政的,掌握和了解下面的情况是最为急迫的。
足寒伤心,民寒伤国。
(汉荀悦)释:脚受了寒就会伤害心脏,民众寒了心就会伤害到国家。
天下是天下人之天下。
(宋张端义)释:天下是属于天下人的,不是一两个人的天下。
从来治国者,宁不忘渔樵。
(明谢榛)释:从来治理国家的人,都不能忘记最普通的老百姓。
块土不能阻狂澜,匹夫不能正颓俗。
(宋林逋)释:一块土不能阻挡住汹涌的狂澜,个人不能纠正衰败恶劣的风俗。
仰高者不可忽其下,瞻前者不可忽其后。
(三国诸葛亮)释:仰面向高处看,向高处走的不要忽视下面,往前看的不要忽视后边。
举大事,动众情,必协众心而后济。
不能尽协者,须以诚意格之,恳言入之,如不格不入,须委曲以求济事。
(明吕坤)释:干大事情,动大人众,必须协调一致、团结一心才能行动。
如果不能协调,必须以诚意要求,以恳切的语言打动;如果还不行,就必须暂时委曲求全,以成大事。
取天下,守天下,只在一种人上加意念,一个字上做工夫。
一种人是哪个曰民。
一个字是什么曰安。
(明吕坤)释:夺取天下,守卫天下,只需要在一种人身上打主意,在一个字上下功夫。
这一种人是谁,回答是:“人民百姓”,这个字是什么回答是“安定”。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
(汉司马迁)释:治理国家的道理,应从让人民富裕开始。
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
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
(唐白居易)释:哪里能得到万里大的皮衣,把天下四方都盖起来,使人们温暖都能和我一样,天下就没有受寒冷的人了。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清郑燮)释:卧在府衙听着竹子被风吹的萧萧作响的声音,我象是听到民间的疾苦声。
我这小小的州县官吏,对民间一枝一叶都是有感情的。
只筹一缆十夫多,细算千艘渡此河。
我亦曾糜太仓粟,夜闻邪许泪滂沱。
(清龚自珍)释:拉粮船的一根缆绳要十个纤夫,细算起来每天有千艘粮船渡过运河。
我也曾在京城作官,消耗过国家的俸米,今夜间听到纤夫的呼号,忍不住泪如雨下。
(邪许:纤夫劳动的呼号声)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管仲)释:要使政事有所建树,关键在于顺从民心,政事所以废驰,关键在于没有顺着民心。
上不能宽国之利,下不能饱尔之饥。
我饮酒,尔食糟,尔虽不我责,我责何由逃。
(宋欧阳修)释:上不能为国开拓利源,下不能使你们解除饥饿。
我在喝酒,你们在吃酒糟,你们虽然不责怪我,但我的责任又怎能逃脱呢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
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宋王令)释:高高的昆仑山上有常年积雪,蓬莱岛上经常是阴凉。
我既不能用手提起天下受暑热之苦的人同去乘凉,又怎么能忍心独自到那些地方去避暑呢先忧后乐范文正,此志此言高孟轲。
暇日登临固宜乐,其如天下有忧何(宋王十朋)释:曾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他的志向和语言比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的孟子更高。
闲暇时本来宜于登山临水享乐,无奈天下有忧,又怎么能乐得起来呢凭君莫言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唐曹松)释:请求你不要说自己封侯作官的事,要知道一将功成会要牺牲很多的人.身为野老已无责,路见流民终动心。
(宋陆游)释:虽然退休为乡下野老已没有责任了,但在路上看到流浪的人民终归还要动心。
安得壮士挽天河,一洗烦郁清九区。
(元王冕)释:如何能得壮士把银河挽下来,一洗百姓的烦郁使全国都清新呢但令四海歌声平,我在甘州贫亦乐。
(明郭登)释:只要使四海都歌舞声平,人民安居乐业,我在甘州就是受贫也是快乐的。
住世一日,则做一日好人,居官一日,则做一日好事。
(宋罗大经)哀哉流民!何时天雨粟,使女俱生存。
(元张养浩)释:可悲呀,到处流浪的灾民!什么时候老天象下雨般下些粟米,让你们都能生存下去。
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
(唐聂夷中)释:我希望皇帝的心,变为一枝明亮的蜡烛,不去照那穿绸缎绫罗的富豪人家的丰盛筵席,只去照那被剥削的无法生活而逃亡在外的贫苦人家留下的空屋。
制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从政有经,而令行为上。
(《战国策》)释:国家的制度有其平常规律,而有利于民众作为根本,作官从政有规范原则,而使政令通达实行作为最主要的。
达人无不可,忘己爱苍生。
(唐王维《赠房卢氏琯》)释:达人,通达事理的人。
虑于民也深,则谋其始也精。
(宋欧阳修《偃虹堤记》)释:意谓关心百姓的利益愈深,那就对各项设计措施考虑得十分周密。
享天下之利者,任天下之患;居天下之乐者,同天下之忧。
(宋苏轼《赐新除中大夫守尚书右丞王存辞免恩不允诏》)释:任,承担。
患,患难。
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
(明黄宗羲《原君》)释:释,解除。
积力之所举,即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即无不成也积力:全成之力。
(《文子下德》)释:举,举动,行动。
即,就。
莫三人而迷三人:指多数人。
意谓没有多数人的意见就会迷惑。
(《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引古语)整顿世界,全要鼓舞天下人心,鼓舞人心,先要振作自家神气。
(明吕坤)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诚信篇小信诚则大信立。
(韩非子)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
(海涅)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孔子)诚信乃是一种和谐,正如健康、和善与神一样。
(毕达哥拉斯) 语言犹如枝叶,行为犹如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