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


三 红军长征
左倾:过高估计 自身实力或过分
1、原因:
夸大主观能动性
(1)根本:博古、李德等人“左”倾错误的影响
(2)直接: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2、经过:
(1)开始:1934年10月,红军开始长征。
(2)转折:1935年1月召开遵义会议。
(3)胜利: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在陕北吴起镇与当地红军会师;
① 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
② 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
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
③ 决共产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1927年 汉口 八七会议
二 土地革命
2.秋收起义(1927.9)
修水
铜鼓
长沙
文家市
进攻长沙受挫 文家市决策
安源
三湾

井冈山

三湾改编 进军井冈山
二 土地革命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 15 课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概述南昌起义和土地革命、红军长征等史实,认识 其伟大历史意义。
目录
一 中南央昌集起权义的发展 二 土君地主革专命制的演进 三 红军长征
一 南昌起义
1、背景:
中共从国民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里,认识到掌握军队的重要性
一 南昌起义
一 南昌起义
1、背景:
(2)根据地建设: 毛泽东领导根据地军民进行经济建设,努力发展生产。 到1930年夏,全国已建立起大小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1930年夏,全国已建立起10多块农村革命根据 地,分布在10多个省,革命武装力量达到10万人。
二 土地革命
3.工农武装割据(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争政权的道路)
(1)土地革命 措施: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 意义:广大农民政治上翻了身,经济分到了土地, 革命积极性空前高涨。
• A.标志着毛泽东思想正式形成
• B.第一次取得反侵略的完全胜利
• C.标志着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
D• D.保留了火种,使革命转危为安
(2)直接: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2、经过:
(1)开始:1934年10月,红军开始长征。
(2)转折:1935年1月召开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旧址
三 红军长征
左倾:过高估计 自身实力或过分
1、原因:
夸大主观能动性
(1)根本:博古、李德等人“左”倾错误的影响
(2)直接: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2、经过:
(1)开始:1934年10月,红军开始长征。 (2)转折:1935年1月召开遵义会议。 ①内容:纠正博古等人的左倾军事路线错误........................... 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 ②意义: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 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的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是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中共从国民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里,认识到掌握军队的重要性
2、意义:
①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② 标志着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 取政权的开始。
二 土地革命
思考:为了总结大革命失败教训,纠正陈独秀错误路线,中共
中央采取了什么措施? 右倾:过低估计
1.八七会议
决策:
自身实力或过分 强调客观条件
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
宁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3.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长征
途中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成为激励党和人
民继续前进的巨大动力。
1、中共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失败中得到的主
要教训是 (B)
A.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B.中国革命应由城市转向农村 C.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D.必须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党史上的伟大转折。从根 本上说,这一伟大转折是指中国共产党( )
• A.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 B.确立了以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 C.结束了右倾错误在党中央的统治
D• D.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 确领导
美国史学家曾指出:“他们(中国共产党人)能 够忍耐难以言状的艰难困苦;能够战胜途中 大自然好像决意要阻挠他们前进而向他们提 出的一切挑战……边行军边打仗;同样解决 了可能造成分裂的内部争端;同样生存下来 了。”材料所述的历史事件的影响是( )
上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
探索出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此前是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如南昌起义、秋收起义)
二 土地革命
3.工农武装割据(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争政权的道路)
(1)土地革命 措施: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 意义:广大农民政治上翻了身,经济分到了土地, 革命积极性空前高涨。
(2)根据地建设: 毛泽东领导根据地军民进行经济建设,努力发展生产。 到1930年夏,全国已建立起大小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3)武装斗争:从1930年10月起,毛泽东、朱德领导红军粉碎了 三 次大规模的“围剿”。
三 红军长征
1、原因:
左倾:过高估计 自身实力或过分 夸大主观能动性
(1)根本:博古、李德等人“左”倾错误的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