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技术交底记录大全
的种类和规格,并结合相关规范和选定的焊接工艺评定选择焊
材,具体焊材选用如表 1 所示:
表 2 焊材选用表
序号
材质
焊接方法
焊材
GTAW
CHG-56
1
20#
SMAW
CHE427R
GTAW
HS09MnSHG-3
2
L245NS
SMAW
J427SHA
GTAW
3
Q345D
SMAW
CHG-56 J507
3.2 焊条的烘干
焊条的烘干参数一般以产品说明书的要求为准, 没有特殊要求的按表 3 所示 表 3 焊材烘干参数表
焊条类别 CHE427R
烘干温度 ( ℃ ) 350℃
恒温时间( h) 1
J427SHA
350℃ --380 ℃
1-2
J507
300℃ --350 ℃
1
四、焊接注意事项
4 所示。
坡口名称
坡口形式
坡口尺寸( mm) 不锈钢 / 碳钢
Y形 坡口
δ ≤22 α=65± 5° b=2.0 ±0.5 p=1~ 1.5
五、焊接工艺
5.1.1 管道组对应使内壁平齐,其错边量不应超过管道壁厚的
专业知识 -- 整理分享
10%,且不大于 1
WORD 格式 -可编辑
mm。 5.1.2 对口间隙和错边量对焊接质量有重要影响, 参与组对的焊工和质量检查员 必须认真检查,确认合格后方可施焊。 5.1.3 与母材焊接的工、卡具材质与母材相同或同一类别号,并采用与正式管道 同样的焊接工艺焊接。 拆除工、 卡具时不得损伤母材, 拆除后将残余焊疤打磨修
S2
S1
L
L≥4( S1-S2) 不同壁厚管子加工要求
专业知识 -- 整理分享
WORD 格式 -可编辑
°
°
S2
°
°
L=1.5S 2
图 2 不同壁厚管子和管件加工要求
5.1.5 定位焊应采用和根部焊道等同的焊接材料和焊接工艺,并由合格焊工施 焊,定位焊缝长度为 10~15mm,且厚度不超过壁厚的 2/3 ,定位焊缝基本均匀分 布,保证在正式焊接过程中接头不致开裂, 正式焊接前, 焊工应对定位焊缝进行 检查,发现缺陷时应及时处理,合格后方可焊接; 5.1.6 当采用工卡具组对, 且工卡具与母材焊接时, 工卡具材料要与母材化学成 分相同或相近。 5.1.7 工卡具拆除应在热处理或试压前进行, 用火焰切割或砂轮割除, 不得用敲 打法去除。 5.1 .8 管子对口时在距接口中心 200mm处测量平直度,当管子公称直径小于 100mm 时,错边量不应超过壁厚的 10﹪,允许偏差≯ 1mm;当管子公称直径大于或等于 100mm时,允许错边量不应超过壁厚的 15﹪,且不大于 2mm,但全长允许偏差为 10mm。 5.1.9 直缝或螺旋焊缝错开间距不应小于 100mm; 5.1.10 禁止用强力对口和热膨胀法对口,以防引起附加应力。 5.1.11 管台和承插口焊接型式见图 3 和图 4,马鞍口和承插焊法兰焊接型式见图 5 和图 6。
WORD 格式 -可编辑
物和其他外来物质在布管组对前,都应用机械抛光。 3) 当管子与管子或管子与法兰焊接时,焊接区应至少有 无外来杂物。
25.4mm (1 in.) 的宽带
4.2 管道切割 1) 管子要切割成段时,如果可能,应用机械方法切割。
2) 将与法兰连接的无论是工厂还是现场制作的管端,都必须切割准确并且为直
角。
3) 长度小于 500mm 或小于管外径(取较大)的管段不得使用。 4.3 坡口形式和尺寸的选择
为保证施工质量, 现场管道坡口采用机械加工和火焰切割的制作方法,
对管
端进行再次切割或修整,确保管子的正确组对和间隙。 4.4 坡口加工应平整,组对前无裂纹、分层和夹渣等缺陷。
4.5 焊接前,要对损伤的管子进行修复, 如果不能修补, 管子应当割掉重开坡口。 4.6 管子切口质量须符合下列要求:
二、 焊前准备
1、 焊接施工程序
WORD 格式 -可编辑
图 1 焊接施工程序
2、焊前的技术准备和焊接工艺评定的选定 2.1 将审批合格的焊接工艺卡下发施工班组以指导和规范焊接施工。 2.2 根据焊接管理工作所需的基本信息编制每日焊接工作记录表。
三、焊接材料的选定
专业知识 -- 整理分享
WORD 格式 -可编辑
4.1 管子表面 1) 预备对接管子时,开焊前,应把管子表面可能影响焊接操作的漆、锈、锈屑、 脏物和其他杂物清除。 真正施焊前, 可以采用业主同意的任何合适的方法, 彻底 清洁管端坡口。 2) 每根管管端内表面上至少 19mm( 3/4 in. )范围内,所有漆、锈、锈屑、脏
专业知识 -- 整理分享
——切口表面须平整,无裂纹、重皮、毛刺、凹凸、缩口、熔渣、氧化物、铁屑 等。
——切口端面倾斜偏差小于管子外径的 1%,且不得超过 3mm。
坡口形式和尺寸的选择与焊接方法有关, 并应考虑焊缝填充金属尽量少、 避 免产生缺陷、 减少焊接残余变形与应力、 有利于焊接防护、 焊工操作方便等因素,
结合现场实际,各类材质管道的坡口形式和尺寸选用如表 表 4 坡口形式和尺寸选用表
整至与母材齐平,打磨后并做渗透检测,按 JB/T4730.4-2005 标准评定 I 合格。 不锈钢零部件组对时,不得在其表面使用碳钢工、卡具,当不可避免时,要采用 无氯塑料布隔离, 半成品存放时也要注意采用同样方法与碳素钢隔离, 防止其腐 蚀。 5.1.4 壁厚不同的管道组成件组对, 当管子的内壁差或外壁差壁厚差大于 2mm时, 按图 2 所示要求削薄,如果等壁厚管子相连,壁厚小于等于 7.14mm (0.281 in.) 时,最大允许错边量为 0.79mm(1/32in. )。壁厚大于 7.14mm (0.281 in.)时,最大 错边量为 1.59mm (1/16 in.)。任何更大的不等壁厚的错边量,应沿管周散布,并 应不超过 1.59mm(1/16 in. )。如果管端损坏或有凹坑,超过了上述限制,就将被 割掉,重新坡口。管子不能有锤击印记。而如果不等壁厚焊接,外错边量应不超 过 3.18mm (1/8 in.),内部错边应不超过 2.54mm(1/10 in. )。如果超过这些值,超 过要求值的厚壁管端应机加工研磨成 1/4 的坡比。管接口处要有支撑,在管周 围提供合适的作业空间。
专业知识 -- 整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