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交执法﹝2012﹞17号重庆市交通行政执法总队关于印发2012年全市交通综合行政执法工作要点的通知队属各单位,各区县交通行政执法支(大队),机关各处:现将《2012年全市交通综合行政执法工作要点》印发你们,请各单位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确保全年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二〇一二年二月八日2012年全市交通综合行政执法工作要点2012年是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年、本届政府的届满之年,也是“畅通重庆”建设的收官之年。
根据市委、市政府及市交委的工作部署,结合当前实际,全年交通综合执法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规范化建设年”为抓手,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基调,不懈怠、不松劲,不断加强干部队伍、科技装备、法规制度、执法文化、基层基础和执法公共关系建设,增强创新意识、服务意识、团队意识、忧患意识、廉洁意识,努力推动交通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再上新台阶。
工作目标是:推动“七大提升”,即队伍管理和廉政勤政能力有较大提升,重点勤务和监管服务能力有较大提升,高速公路安全监管和维护畅通能力有较大提升,科技信息化建设和应用能力有较大提升,基层基础建设和执法保障能力有较大提升,公共关系完善和联勤联动能力有较大提升,为民服务和应急救援能力有较大提升。
实现“三个确保”,即确保执法队伍风清气正、廉洁勤政;确保交通死亡事故指标控制在市政府目标范围之内,水上交通继续保持“零死亡”;确保高速公路安全畅通,主城道路交通运输市场秩序稳定。
重点抓好九项工作:一、加强干部管理和队伍建设(一)强化干部管理。
加大年轻干部、偏远地区干部的培养选拔力度,加强后备干部库建设。
加大干部交流力度,强化干部考核结果的运用。
(二)加强制度建设。
探索建立支队长碰头会和政治工作联席会制度;健全完善干部交流、提拔、任用和队伍考核、奖惩制度;建立科学考核评价机制,优化基层大队领导班子考核办法,建立队属单位综合目标考核体系。
(三)深化作风整顿。
建立作风整顿长效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类突出问题,推行部门(单位)负责人作风建设问责制度,着力解决执法人员漂浮、懒散等作风问题,培育爱岗敬业、团结向上的团队精神。
弘扬为民服务的雷锋精神,进一步增强执法服务意识,加强交通监管和疏导,积极服务群众出行,建成银行罚缴系统,继续做好失物登记、管理和招领工作。
二、狠抓重点勤务和“六统一”落实(一)狠抓重点勤务落实。
科学、合理、高效推进勤务改革,严格执行重点勤务规范,认真落实“路况信息5分钟发布、10分钟到勤、交通堵塞30分钟疏导”,切实加强应急管理,科学处置突发事件,不断规范管制程序,进一步提高“见人、见车、见灯”的见勤率。
(二)加快推进“六统一”。
贯彻执行交通运输部“四统一”、市交委“六统一”工作部署,推进全市交通综合执法机构文书和执法场所外观、执法服装的统一规范,年内完成执法标志、执法证件、执法车辆标志和处理处罚系统的统一。
(三)认真实施行政处罚裁量权。
认真宣传、贯彻、执行《细则》和《基准》,积极开展相关调研和评估,努力破解实施过程中的系列难题。
三、加强交通综合执法监管(一)加强高速公路执法监管。
开展高速公路行人、“三超一疲劳”、不按规定车道行驶、占用应急停车道等专项整治,加强7座以上客运车辆、危化品运输车辆和超限车辆入口管控,规范超限运输的审查和监护工作;落实客运安全告知制度、危险品运输信息追溯制度,完善运输企业联席会议制度。
定期排查路况隐患,努力保障群众出行安全。
加大高速公路特殊路段、施工路段、恶劣气候、重大节假日的保畅力度,加速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提高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因施工、施救或其他原因影响道路畅通。
(二)加强主城运输市场秩序执法监管。
巩固机动车非法营运专项整治成果,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始终保持“打非”的高压态势,不断挤压“黑车”和“地下车站”生存空间,重点打击组织化非法营运;深入开展主城区出租汽车集中专项整治,加强从业人员管理,严格执行诚信考核计分制度,不断完善出租汽车驾驶员的“黄色预警库”、“黑名单库”;规范“面的”、农村客运等短途经营行为;突出源头治理,加大路政执法监管力度,遏制车辆超载超限行为,努力将主城区车辆超限运输率保持在1%以内。
(三)加强地方水域执法监管。
积极应对三峡工程175米蓄退水带来的影响,深入开展砂石船舶超载治理、嘉陵江非法餐饮娱乐船专项整治,严格检查船载GPS安装、使用情况,强化客渡船安全监管,继续保持水上交通“零死亡”。
(四)加强客运站场执法监管。
认真履行客运站场安全监管职责,督促落实“三不进站、五不出站”制度,确保全年无监管责任事故。
四、加强科技信息化建设(一)及时发布路况信息。
通过推进高速公路可变情报信息板建设、联合交广台开设高速公路路况信息发布栏目、及时更新官方网页和微博的路况内容等措施,快速准确发布路况信息,方便群众出行。
(二)加快科技项目建设。
加快推进指挥中心平台二期项目建设,建成总队视频会商系统,进一步完善应急处置、指挥调度功能。
整合GPS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全市统一的交通综合执法业务系统,保证执法业务信息全面整合共享。
续建2011年高速公路固定测速系统和执法服务站,新建6个省际执法服务站、20套速度反馈仪、20个移动执法平台。
建立电子监察系统,实时监控执法站(点),确保阳光执法和透明执法。
(三)加强科技装备维护与管理。
制定出台《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办法》、《信息系统管理办法》、《科技装备维护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
增强科技装备管理的责任意识,提高执法人员使用、维护科技装备能力。
定期组织科技装备、信息系统的故障巡检、排查和技术培训活动,保证科技装备的完好率在95%以上。
(四)加快科技课题研究步伐。
积极推进“重庆高速公路交通运行预警、诱导、管控、应急处置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工程”、“高速公路固定测速系统太阳能供电技术研究”、“基于RFID的车辆非法营运监控与特征提取”等科研课题研究,加强科技项目技术攻关。
五、加强执法公共关系建设努力争取交通运输部和市人大、市财政局、市交委及相关部门的支持。
加强与市交巡警总队、公安公交分局、区县政府、各级行业局及周边省市交通执法、高速交警等部门协作,推进队属单位与区县交通执法支(大)队的配合协调,实现信息互通、联动执法,充分发挥好综合执法的体制优势,形成道路交通安全、市场秩序维护、超载超限治理等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六、强化法规制度建设加强立法论证和调研工作,协助推进《重庆市道路运输管理条例》、《重庆市出租汽车客运管理办法》的立法修订,推动《重庆市交通综合执法条例》的立法起草准备工作;积极稳妥地推进执法专委会建设,完成团体和个人的登记管理,尽快召开成立大会;加强规范制度建设,制定《交通行政处罚案卷评查标准实施办法》、《高速公路主线执法服务站(卡口)工作规范》、《高速公路施工作业交通组织管理工作指导意见》等制度,切实规范日常执法行为。
七、加大区县交通综合执法指导服务力度鼓励、指导、帮助条件成熟的区县组建交通综合行政执法机构;继续推行总队领导对口联系区县交通执法支(大)队制度,开展队属单位与区县交通执法支(大)队“结对子”活动,帮助解决执法工作中的一些具体问题;拟定《区县交通执法支(大)队执法设施设备和执法工作用房建设标准》;加大对区县交通执法支(大)队执法业务及基础工作建设的指导力度,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以提高执法人员综合执法素质和案件处理能力为重点的培训工作;加强与市公路局、市运管局、市港航局合作联动,配合协调未实施交通综合执法体制改革的区县开展好路政、运政、港航执法工作,进一步提升交通执法整体形象。
八、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健全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全面推进廉政风险防控,严格执行《廉政准则》,持续深入推进“三项行动”治理,加强廉政教育,加大案件查办力度。
着力开展“讲廉洁、促规范、聚队伍”专项治理活动,进一步严肃队风队纪、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质量。
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重点抓好对领导干部个人重大工作、重要事项执行情况的检查,确保领导干部廉洁自律。
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严禁交通执法人员从事与职权相关的经营活动,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强化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进一步规范公务用车和公务接待。
建立执法人员工作责任追究和领导干部问责制度,配齐纪委书记和专(兼)职纪检监察员。
九、加强基层基础工作(一)实施安居乐业工程。
积极争取推进1—2个基层大队执法办公房自购自建,完成高速三支队机关、直支九龙坡区大队执法办公用房建设扫尾工作;在有条件的基层大队建“暖心食堂”,有效探索户外执法后勤保障措施;加快推进职工住房补贴工作,力争年内兑现到位。
(二)实施后勤改善工程。
加快执法装备更新换代步伐,完善执法车辆录音、录像等取证功能。
增配执法记录仪、集群呼叫机等单兵装备,不断提高装备水平。
做好执法服饰、执法装备采购工作,提高执法服装技术标准,增强执法服装的舒适性,及时下发各季执法服装。
(三)开展培训提高活动。
按照“大队实作实训,提高实战能力;总队、支队集中培训各级领导干部、业务骨干、新进人员,提高理论水平和系统工作能力”的模式,有步骤地开展全员培训,不断改革创新培训内容、教学方式、管理手段、资源配置,加强培训工作的管理、监督和效果评估,有针对性地开展业务展演和大练兵活动。
(四)开展强身健体活动。
开展多种体育健身活动,积极组队参加系统内外运动会,力争上半年举办一次综合性运动会。
加强基层大队健身场所建设,为队属各支队、大队配备乒乓球桌、羽毛球架(网)等体育健身器材。
(五)开展文明创建活动。
进一步巩固文明单位、文明行业创建成果,创建1个部级文明单位、4个市级文明单位、1个委级文明单位,加大市级模范职工之家、先进职工之家创建力度。
制定总队文化建设规划,构建独具特色的文化体系,丰富文化内涵;全面推动基层大队文化沙龙建设,培育先进模范,挖掘典型事迹,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提升交通综合执法的社会认知度和影响力。
(六)开展舒心释压活动。
深化总队、支队、大队领导与基层执法人员、机关工作人员的连心结对活动,做好队员心理疏导和心理咨询服务,做到“了解基层动态、知晓队员心声”;开展“释压半小时、快乐工作每一天”活动;完善各级图书室建设,科学、合理、规范地组织职工轮休,确保干部职工身心健康。
主题词: 交通执法工作要点通知重庆市交通行政执法总队2012年2月8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