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理论力学PPt课件

理论力学PPt课件

理论力学
飞鸟与空中客车机翼相撞
垮塌前的彩虹桥
垮塌后的彩虹桥
法庭以外的问题-力学素质的重要性 -从简单力学问题到高等力学问题。
简单力学问题- 大部队过桥时不能齐步走
高等力学问题- 冲击载荷的概念: 人跑步时脚上的力量有多大? 损伤累积与结构寿命 与跑步的次数有关
人跑步时脚上的力量有多大?
脚上的力量
F2
FR
A
F1
O
FR=F1+ F2
FR F2
F1
公理2 二力平衡条件
★ 作用在刚体上的两个力,使刚体保持平衡的充要条件是: 这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直线上。
B A
F2
F1= F2
F1
注意: 公理对于刚体的平衡是充要条件,
而对变形体仅为平衡的充分条件;
公理3 加减平衡力系原理
★ 在已知力系上加上或减去任意的平衡力系,并不改变原力系
——属光滑面约束
● 约束反力特征:
方位 沿销钉的径向 指向 指向不定(假定两互相垂直分量)
活支铰链或中间铰 销钉

B A
FB1y B
FB1x
FB2 y
FB2x
F B2 x
C FB1x B FB1y
B
FB2y
FB2 y
B FB2x
●圆柱形铰链约束符号及反力表示
固定铰链简图(铰链支座):
(1)
固定铰链反力:
第一篇 静力学
※ 物体的受力分析 ※ 力系的等效替换(或简化) ※ 建立各种力系的平衡条件
第1章 静力学公理和物体的受力分析
※ 刚体和力的概念 ※ 静力学公理 ※ 约束和约束反力 ※ 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 ※ 结论与讨论
§1.1 刚体和力的概念
1. 刚体的概念 在力的作用下,其内部任意两点之间的距离始终保 持不变。
(2)使物体发生变形——变形效应或内效应(材力)
力的三要素及其表示:
力的作用线
F
(1)力的大小,
A
力的三要素: (2)力的方向,
(3)力的作用点。
F
F0
可用一矢量表示F F = F F0
(定位矢量或固定矢量)
力的单位
N(牛顿)、kN(千牛)
§1-2 静力学公理
公理1 力的平行四边形规则
★ 作用在物体上同一点的两个力,可以合成为一个合力。合 力的作用点也在该点,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由这两个力为边构 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确定。
对刚体的作用 。
推理1 力的可传性
作用于刚体上某点的力,可以沿着它的作用线移到刚体内任意
一点,并不改变该力对刚体的作用。
B
F2
B
F2
F
A
A F F1
A
推理2 三力平衡汇交定理
作用于刚体上三个相互平 衡的力,若其中两个力的作用F3 线汇交于一点,则此三力必在 同一平面内,且 第三个力的 作用线必通过汇交点。
12500N
6000N
3000N
3500N
4500N 假设人体重量为750N
绪论
一、理论力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理论力学是研究物体机械运动一般规律的科学
静力学:研究受力物体在力系作用下的平衡; 运动学:从几何角度研究物体的运动; 动力学:研究受力物体的运动与作用力之间的关系。
二、理论力学的研究方法
● 通过观察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各种现象,进行多次 的科学实验,经过分析、综合和归纳,总结出力学的 最基本的规律。
作用于刚体上的力—— 滑动矢量
F1
F1 A
C
O
F12
B
F2
F2
公理4 作用与反作用定律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时存在,两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沿着同一直线,分别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上。
公理5 刚化原理
变形体在某一力系作用下处于平衡,如将此变形体刚化为刚体, 其平衡状态保持不变。
§1-3 约束和约束反力

(2) 中间铰链简图:
中间铰链反力:
◆向心轴承约束反力
被约束体
约束体
4. 辊轴铰链支座(可动铰链支座)
● 约束特征: 只限制垂直于支承面方向的运动。
● 约束反力特征: 方位: 通过销钉中心,垂直于支承面 指向: 指向待定(常假定)
第一阶段: 以积累资料为主要特征; 第二阶段: 经典力学; 第三阶段: 应用力学。
四、学习理论力学的目的
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打下一定的基础。
计算机硬盘驱动器
给定不变的角加速 度,从启动到正常运 行所需的时间以及所 需经历的转数。
已知转台的质量及 其分布,当驱动器到 达正常运行所需角速 度时,驱动马达的功 率如何确定?
刚体是抽象化的力学模型
理论力学研究的物体都是刚体 刚体力学
静力学——刚体静力学
2. 力的概念
力是物体间相互的机械作用,这种作用使物体的 机械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作用方式: (1)直接接触作用; (2)间接作用,如磁场、电场、重力场等。
作用效应:
(1)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运动效应或外效 应,如位置、速度、加速度等(理力);
自由体 —— 位移不受限制的物体。 非自由体 —— 位移受到限制的物体。 ★ 约束:对非自由体的某些位移起限制作用的周 围物体称为约束。
★ 约束反力
约束对非自由体施加的力——约束反力 约束反力的方向必与该约束所能够阻碍的位移方向相反,大 小通常是未知的。
工程中常见的几类 约束
1. 具有光滑接触表面的约束 ● 约束特征: 只限制物体沿公
● 在对事物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经过抽象化建立 力学模型,形成概念,在基本规律的基础上,经过逻 辑推理和数学演绎,建立理论体系。
● 将理论力学的理论用于实践,在解释世界、改造世 界中不断得到验证和发展。
三、力学发展简史
1687年牛顿发表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1900年普朗克的量子力学与1905年爱因斯坦相 对论的提出。
为学好后续力学课程做好准备。
有助于培养正确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 后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C vC ω
圈操
艺术体操运动员使圈高速转动,并在地面上 向前抛出,不久圆圈可自动返回到运动员跟前。 我们应该怎样来解释这种现象
五、基本要求
● 准确地理解基本概念; ● 熟悉基本定理与公式,并能在正确条件下灵活应用; ● 学会一些处理理论力学问题的基本方法。
法线趋向于支承面方 向的运动 ● 反力特征: 方位: 沿接触处的公法线
指向: 指向物体(物体受压)
2.柔性体约束 ●约束特征: 只限制物体沿柔性体伸长方向的运动
● 反力特征:
方位:沿柔性体轴线 指向:背离物体(受拉)
3. 光滑圆柱形铰链约束
固定铰链或铰支座 ● 约束特征:
只限制物体沿圆柱形径 向的运动。不限制其轴 向和绕轴的转动运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