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国历史与文化第五讲 二战中的美国

美国历史与文化第五讲 二战中的美国

第五讲二战中的美国一、摆脱孤立主义孤立主义也有不同的意见:自由主义者强烈反对美国卷入任何欧洲战争,包括亨利福特和飞行英雄查尔斯林白。

罗斯福作为政治家的最艰难的功绩,就是使全国确信必须抱起孤立主义,把国家的力量投入反侵略的斗争。

这些对美国意味着什么?美国人只想躲避风雨,20世纪30年代,美国再次孤立主义盛行。

各个方面都主张,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错误的,是英国的宣传和银行家与军火商的阴谋欺骗了我们,我们坚持中立国的权利是有勇有谋的。

1,1935年8月31日,国会在这种普遍的情绪中,通过了《中立法》,禁止在未来的冲突中给与交战双方贷款,禁止出售武器给任何一方。

由于对侵略者和被侵略者同等对待,新的中立法鼓励了独裁者,使其相信他们可以继续他们征服而不用担心美国的干涉。

2,1937年10月,罗斯福在芝加哥演讲——“隔离演说”:“当某种传染性疾病开始蔓延的时候,为了保护居民的健康,防止疾病的流行,社会许可并且对患者实行隔离。

”“战争都会蔓延。

战争可以席卷远离原来战场的国家和人民。

我们决心置于战争之外,然而我们并不能保证我们不受战争灾难的影响和避免卷入战争的危机。

”但隔离开演讲遭到了猛烈的抨击,但他向美国公众指出战争恐怖的存在。

3,1939年9月,德波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战争的胜负已直接关系到美国的安危,美国舆论和人民转向同情英法,罗斯福政府抓住时机为废除中立法进行宣传,他对国会说,援助英国就是帮助自己,他强调指出废除武器禁运能更好地保护国家不卷入战争,还可以为成千上万的人提供就业机会,这种就业又会自动地帮助建设美国的国防。

罗斯福的宣传获得了成功。

1939年11月4日,美国国会通过了对交战国解除军火禁运的新中立法,但仍须"现购自运"。

尽管从原则上讲,"'现购自运'原则对欧洲所有交战国,也包括德国在内,都是有效的,但由于只有英国和法国才拥有制海权,因而只要他们有美元现金,就能自由自在地运输。

"因此,这无疑是对英法作战的巨大支持。

同时,也为美国借助英法军事订货,摆脱1937年以来新的经济萧条,加速扩军备战提供了有利条件。

4,1940年5月,1940年5-6月,德国闪击西北欧和法国,打破了欧洲力量的平衡,法兰西败局已定,不列颠前途难卜,被美国视为根本利益的安全线--莱茵河边界已被德国越过。

罗斯福要求国会追加国防拨款加强战备。

国会批准了陆海军的扩充计划。

5,1940年9月2日,英美两国达成协议:美国用50艘旧驱逐舰交换英国在加勒比海8个岛屿的军事基地,美国租用99年,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美国首次向英国进行租借。

这项协定意味着中立的结束,标志着美国有限参战的开始。

6,1940年12月9日,丘吉尔致信罗斯福,声称英国国库已经空虚,而军用物资极为短缺,希望美国能给与帮助。

12月16日,罗斯福在记者招待会上说了一条美国历史上那个最不平凡的新闻:假如我的邻居失火,……"保卫美国的最好的直接办法就是英国能够保卫其本身。

""历史上还没有一次重要战争是因缺钱而被打败的。

""这是罗斯福第一次在公开场合表示要用租借方法援助英国。

孤立主义者和支持者都惊讶不已。

在12月29日的炉边讲话中,他说,英国及其舰队横梗在西半球和纳粹侵略之间;英国要求的是作战物资,而不是士兵,我们必须成为民主国家的伟大兵工厂。

7,1941年3月,国会通过了租借法案:总统有权将武器租借给与美国安全有关的国家。

租借法案的通过是美国积极干预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里程碑。

根据租借法,从1941年3月到1945年8月,美国共提供租借物资(包括运送这些物资的劳务)约460亿美元。

8,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罗斯福宣布将援助苏联。

原计划美英共同援助苏联价值10亿美元的物资,但由于珍珠港事件等原因,实际运抵苏联的物资只有6500万美元。

1941年3月,《租借法案》的通过是一个主要的转折点。

“我们把150年的传统外交政策都连根拔掉了,”参议院温德伯格在日记中写道,“我们把华盛顿的卸任演说抛进了垃圾堆。

我们把自己抛进了欧、亚、非洲的强权政治和强权战争之中。

我们已经在永远不能退却的路上迈出了第一步。

”9,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正式参战,孤立主义在一夜之间烟消云散了。

二、为自由而战(四大自由)罗斯福在他1941年1月6日致国会的年度咨文中,用了“四大自由”表述未来的世界秩序,在未来,这四项自由将为世界各地的人民所享有。

而美国人必须肩负起保卫“伟大的自由,反对专制主义的黑暗力量对自由的围剿和攻击,反对它对世界的奴役。

”We look forward to a world founded upon four essential human freedoms. The first is freedom of speech and expression--everywhere in the world. The second is freedom of every person to worship God in his own way-- everywhere in the world. The third is freedom from want . . . everywhere in the world. The fourth is freedom from fear . . . anywhere in the world.在我们力求安宁的未来岁月中,我们盼望有一个建立在四项人类基本自由之上的世界。

第一是言论和发表意见的自由──在世界每一个地方。

第二是每个人以自己的方式崇拜上帝的自由──在世界每一个地方。

第三是不虞匮乏的自由──从全球的角度说,意味着保证使每个国家的居民过上健康的和平时期生活的经济共识──在世界每一个地方。

第四是免受恐惧的自由──从全球的角度说,意味着世界范围的裁军,它是如此全面彻底,以致任何国家都无法对他国发动武装侵略──在世界每一个地方。

罗斯福的“四大自由”成为美国参战目的的官方宣言。

言论自由,信仰自由,这都是权利法案的内容,是美国自由的核心内容。

免予恐惧的自由。

不仅是表达一种对和平的期望,也表达了人民希望在这个明显地失控的世界上追求一种普遍安全感的期望。

免予匮乏的自由。

从大萧条中走出来的美国人是最有共鸣的,这是令人振奋的伟大表述。

与普通公民的经济期望联系起来,——保证美国工人和农场主的生活标准,保证大萧条不再发生,政府必须承担“保证就业”和建立最低工资制的责任,以饱蘸人民免予匮乏的自由。

二战期间,大量的书籍,传单,广告,源源不断地涌现,意在唤起美国人的爱国热情,推销战争债券。

宣传画、广告车,都是一自由为主题推销战争和战争债券。

其中最著名的、最广泛流传的作品是艺术家和杂志插图大师诺曼罗克韦尔的画。

将四大自由已美国小镇日常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佛蒙特州)每幅图画都集中表现那些人们毫不费力就可以认出的熟悉的生活情景:一位工人站起来再镇民大会上发言;不同宗教信仰的人们在祈祷;一个家庭在享受感恩节的晚餐;母亲和父亲守护在一个酣睡孩子的身旁。

作品反响极大。

画是最早在1943年刊登在《星期六晚间邮报》,强调这是地地道道的美国价值观,与轴心国的价值观是不同的,并配有短文,以表明对四大自由的理解,美国作者的背景是不一样的,理解也就不同了。

三、二战对美国的影响二战深刻、广泛地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

几乎所有在战后出现的经济趋势和社会运动都起源于二战。

和第一次大战一样,战争时期的组织和动员扩大了政府的规模和职能范围,但二战时期政府功能的扩展式在更大规模上进行的。

1,最终克服了经济大萧条;恢复了国民对经济的信心。

[1] 解决了失业问题a)1940年,在全国还有8百万人失业,到1941年,失业几乎没有了。

成千上万架飞机、坦克和装甲车有美国组装生产,使失业消失,也使人们的收入提升,大萧条时期一度身败名裂的公司和商人又有机会东山再起了,恢复了名誉。

b)农业也得到了改善,高价和补助金使得农业收入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农业获得了丰收。

c)1940——1947年,由2500万美国人——相当于1/5的全国人口——四处流动,寻找新的经济机会。

工业生产对劳动力的永无止境的要求,使大量农村人口流向北部和西部的工业城市,这种人口流动永久性地改变了美国社会地理。

d)并且又招聘了约650万新的雇佣劳动力。

其中的200万是十几岁的男女青少年,他们中的许多事从高中退学而接受全日工作的。

400万是离开厨房来到工作台旁和参加办公室工作的信的女职工,另外是靠正式工人加班加点,老年人延缓退休,也得到了额外的劳动力。

“民族国家的伟大兵工厂”坦克:86338辆装甲车:16万辆军用载重汽车:240万辆飞机:29万7千架重炮:9千门各种枪支:1740万支各种舰艇:6万4千5百艘[2] 妇女劳动力量占全国劳动力的36%。

由于男人上前线而空出的产业工人的位置,在全国上下前所未有地动员大量“妇女力量”以填补空缺。

妇女走出家门去工作,象征着女产业工人形象的铆工罗茜成为代表。

越来越多的妇女干原来是男人干的工作,铆钉工罗西成为美国流行的图标。

妇女作出家门去工作。

战时的工作经历扩大了妇女的理想范围,是她们变得更加独立自信。

妇女在战时尝到了“自由的味道,干男人干的活挣男人所挣的工资。

甚至许多人在战后人染希望继续留在劳动队伍中,但对于政府和雇主来说,妇女外出工作只是战时的临时性的需要,并不是永久性的自由。

这种认识决定了战时的广告宣传,妇女外出工作是为自由而战,以奉献和军事胜利为主,而不是女权主义所期望的那种通过劳动而取得自决自由,自由是指美国式的生活方式,“拥有一幢属于自己的小房子,有一个每天晚上都能在自己家门口迎归的丈夫。

”[3] 战时爱国主义热情高涨积极回收各种战争物资:如金属、纸张、橡胶等;许多日常家庭的服务变得有价值了,从厨房里的油脂到旧的铁锹,甚至旧的空的唇膏的铁管。

购买战争债券;“投入你的收入的10%用于购买战争债券以取得胜利”。

节衣缩食;战争甚至改变了美国的时尚。

2,联邦政府和总统的权力扩大了公务员在政府部门的人数;在联邦政府工作的公务员从1百万上升到近4百万,同时华盛顿的开支也从9亿美元涨到98.4.亿美元。

战争也加速了执行者的权利扩张,战争结束时,总统和他顾问比国会更多地驾驭国家的内政和外交。

而且最高法院拒绝审理这些挑战行政权力扩张的案件。

联邦政府扩张了他在研究和发展不同项目的任务,从人造橡胶到原子弹的制造。

曼哈顿工程(1945年7月16日)3,改变了美国人对自己作为一个民族的看法。

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出现了一种将美国社会视为多元社会的声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