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彭玮--弟子规--亲仁--教学设计
彭玮--弟子规--亲仁--教学设计
译:能够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就会得到无限的好处。因为他会使我们的德行一天比一天进步,过错也相对地逐日减少。
“不亲仁 无限害,小人进 百事坏。”
释义:如果不肯亲近仁人君子,就会有无穷的祸害,因为不肖的人会趁虚来接近我们,日积月累,我们的言行思想举止都会受到不良的影响,甚至使整个人生走入错误的方向。
(2)“小人”是指那些人?“百事坏”中坏的是什么?
“小人”指增长我们自私自利与不好习惯的人,百事坏是指世间种种的诱惑围绕,自己若把持不住就有堕落的可能。我们要有辨别是非善恶的判断能力与智慧,能亲贤良远小人。
有一句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知道什么意思吗?
要选择良师益友,要有判断好坏朋友的能力。自己的德行还没有相当稳固,对于一些比较没有德行的朋友,我们要敬而远之。
马池小学 “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2015~2016学年度)
主备课人:彭玮副备课人:授课班级:年级班
课题
《弟子规》亲仁
教材
内容
《国学经典诵读》中《弟子规》亲仁
教学
内容
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
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
能亲仁,无限好,
教学
(2)一位「死刑犯」的忏悔
三、总结:
1.同学们,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2.最后我们一起拍手跟唱《弟子规》 “亲仁”。
四、家庭作业:
背诵《弟子规》 “亲仁”。
教学
反思
备注:《弟子规》的具体划分范围参照《百家讲坛》钱文忠的讲解。
教案标题三号字,正文小四号子,段落1.5倍行距。
二、讲解内容:
1. 理解字意:
“同是人,累不齐。流俗众,仁者稀。”
译:同样都是人,品行高低却不一样。同流入俗的人很多,大慈仁的人实在很少。
“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
译:对于一位真正有仁德、品行高尚的人,大家都敬畏他。 因为他们说话不会故意隐讳扭曲事实,也不会向人献媚讨好。
“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
目标
1. 能正确、流利地诵读及背诵“亲仁”的内容。
2. 学会辨别好人与坏人,从而学会如何交朋友。
3. 理解内容,内化寓德。
教学重
难点
1. 会背诵“亲仁”的内容,联系实际,懂得仁爱。
2. 熟能成诵,并结合生活实际,学会亲仁。
板书
设计
《弟子规》亲仁
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
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
2.多形式朗读。注意把字音读准,注意正确停顿。
(1)师诵读,学生小声跟读,
(2)师领读,学生跟读。
(3)生练读,同桌互相读一读。
(4)指名读。
(5)师生接力读。
(6)全班同学拍掌有节奏地读句子。
3. 引伸:
(1)何谓“流俗众”
一般人看到别人做了不对的事,虽然心里知道这是错的,但是看久了,就会跟着做,这就是「流俗众」的意思。
例1:很多同学会跟着别人起哄去打架闹事,事后老师问他为什么要打架,他们往往会说,是某某某叫我去,我就去了。
例2:当我们看到不知名的垃圾丢在我们的座位上时,往往都会再把垃圾丢到别人的座位上,心想,这又不是我的垃圾,也是别人丢过来的,这样做对吗?
思考:是不是很多人都在做的事就是对的事?(从这可以看出,很多人都在做的事不一定是对的,要用善恶来分)
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
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近,百事坏。
教 学 过 程
一、讲解题目:
1. 你们能说说“亲仁”一词的意思吗?
仁:指品德高尚.“亲仁”指亲近有仁德的人。仁字是“二”加上“人”,指在人际间能够相处得很好。
2.请同学想想看,有什么样特质的人才能算是仁者呢?
“仁者”简单的说就是“好人、善良的人”,能爱人,宽恕别人,与人和睦相处;心口合一,不说一些做不到的话,不会随便取悦他人的人;有仁德,处处替人着想。
4. 同学们说说,学了《弟子规》 “亲仁”后,你认为以后应当如何选择朋友?你的标准是怎样的?(小组内先讨论,再发言)
我们如果认识有仁德的人,应更进一步亲近他们或者尊为老师,或者交为好友,在品德、学问及办事方面向他们请教、学习,自然能日日改过迁善,有助于自己品行的提升。
5.听故事,明道理。
(1)孟母三迁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