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填写和撰写专利申请文件专利申请的书面性原则,使填写或撰写申请文件成为十分重要的事情。
申请文件填写或撰写得好坏,往往影响到审批程序的长短、保护范围的宽窄,有时甚至影响到专利申请能否批准为专利。
申请文件的撰写和填写有很多技巧,下面只是把法律要求的以及实施细则要求的原则作一说明。
(一)请求书请求书有三种,分别是发明专利请求书、实用新型专利请求收以及外观设计专利请求书。
它们的栏目和填写要求基本相同。
在填写三种请求书时,都应当按照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在专利局统一制订的表格上打字或印刷。
现以发明专利请求书为例,说明各栏的填写要求和注意事项;1、第①、②、③、④和⒅栏:专利局填写。
2、第⑤、⒂栏:发明名称(实用新型名称、使用该外观设计的产品名称)。
①、发明或实用新型名称应当简单、明确地表达发是创造的主题,一般以15个字为宜,最长不超过25个字;使用该外观设计的产品名称应当具体、明确反映该产品所属的类别,一般不应超过10个字。
②、发明创造名称不应过于琐,也不能太抽象笼统。
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应当根据发明主题的宽窄,确定一个与国际专利分类表(IPC)中的类组相适应的名称。
外观设计产品应当尽量使用外观设计国际分类表(洛迦诺分类表)上列出的产品名称。
③、发明创造的名称不是应当包含人名、地名、单位名称和产品型号、商标、代码等,也不允许使用含义不确定的词汇,例如,“……及其类似物”,因为这样公使发明主题模糊。
外观设计产品名称不应当包含描述产品功能、用途的词汇。
④、请求书中的发明创造名称应当与说明书以及其它各种申请文件中的发明创造名称一致。
3、第⑥栏:发明人或者设计人①、发明人或者设计人必须是自然人。
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多个人,但不能是单位或“××研究室”、“××协作组”之类的组织机构。
②、发明人不受国籍、性别、年龄、职业或居住地的限制,只要对发明创造作出实质性贡献的人均可以成为发明人、设计人。
③、发明权不能继承、转让,发明人、设计人死亡的,仍应注明原发明人、设计人姓名,但是可以注明死亡,例如,“刘博(死亡)”。
④、发明人、设计人姓名由申请人代为填写,但应将填写情况通知发明人、设计人。
在有多个发明人的情况下,如果排列次序有先后的,应当用阿拉伯数字注明顺序,否则专利局将按先左后右、先上后下次序排列。
⑤、发明人或设计人因特殊原则,要求不公布姓名的,应当在本栏填写“本人请求不公布姓名”。
如果发明人或设计人中有人愿意公布姓名,有人不愿意时,将愿意公布姓名的填入。
请求不公布姓名的,应当提交请求书。
在请求书中应说明理由,并由发明人本人签章。
请求批准以后,发明人姓名在专利公报、说明书单行本和专利证书上均不载明,并且发明人、设计人以后不得再要求重新公布姓名。
4、第⑦栏:申请人①、申请人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单位。
如果是单位时,单位应当是法人或者是可以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组织。
②、申请人如果是个人,应当写明本人的真实姓名,不能用笔名或者化名。
外国人的姓名允许用简化形式,例如,约�维�斯捷潘诺夫。
学位、头衔等不属于人名部分的内容应当删去。
申请人是单位的应当写明其正式的全称。
③、申请人的地址应当写明省、市以及邮件可以迅速送达的详细地址(包括邮政编码)。
一般不能用单位名称代替地睛,例如,不允许以“××学院”作为地址。
一个地址内有多个单位的,除写明地址外还应写明单位名称。
居所或经常营业所在我国境外的申请人,其地址可以只写国家和州,例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台湾、港、澳的申请人地址可以分别写明为:中国台湾、香港特别行政区或澳门。
④、申请人的国籍,可以用国家全称,也可以用简称,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或中国。
⑤、申请人是单位的,除写明单位名称外,如未委托专利代理机构的,还应当指定一名企业专利工作者作为办案联系人,填写在申请人地址之后。
但委托专利代理机构的,可以不指定联系人。
⑥、申请人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又未委托专利专利代理的,应当推举其中一人为代表人。
代表人应当填写在申请人栏目的第一署名人位置。
在专利审批程序中,专利局一般只与代表人联系,代表人有义务将专利局的文件或其抄件转送其它申请人。
除涉及共同权利的事项外(例如撤回申请、放弃专利权、变更权利人等),代表人可以代表全体申请人办理各项手续。
⑦、专利局只对外国人的申请资格按照专利法第18条进行审查,对国内申请人,除有申请权纠纷的以外,凡填写在请求书“申请人”栏目中的单位或者个人,在专利审批程序中均被视为是有权申请专利的合法申请人。
5、第⑧栏:专利代理机构①、申请人申请专利时,办理申请手续有两种选择:一是自己办理;二是委托专利代理机构办理。
只有委托专利代理机构办理手续的需要填写本栏目。
尽管委托专利代理是非强制性的,但是考虑到精心撰写申请文件的重要性,以及审批程序的法律严谨性,对经验不多的申请人来说,委托专利代理是值得提倡的。
②、申请人未曾办理专利代理委托手续,不得自行填写本栏目,否则不但构成对专利代理机构的严重侵权行为,而且还可能会造成对申请人严重不利的法律后果。
③、我国实行专利代理机构负责制,申请人委托专利代理时,应当与专利代理机构订立委托合同,然后由专利代理机构指定本机构的代理人为申请人办理申请手续。
一件申请最多可以指定两名代理人办理,其中至少有一名为专职代理人。
④、申请人委托的专利代理机构应当是在专利局正式备案的,代理机构指定的本机构的代理人应当是经过专利局考核认可并在专利局登记的。
为此,本栏目不仅要填明专利代理机构的名称,还应当填写其备案的编码和地址,代理人应当填明姓名以及在专利局的的登记号。
⑤、申请人在同一时期内只允许委托一家专利代理机构。
有多个申请人的应当由全体申请人共同委托一家专利代理机构。
在委托共同的专利代理机构以后,如果同时推举有代表人的,这时相当于经全体申请人同意由代表人同专利代理机构联系。
专利代理机构接受委托以后,其在委托权限内采取的行为与委托人采取的相同行为有同等效力,由此产生的后果对委托人具有约束力。
但是,按照规定,专利代理机构办理转委托手续,办理转让申请权或专利权的手续,撤回专利申请和放弃专利权的手续时,应当得到全体委托人的同意。
⑥、申请人有权撤销对专利代理机构的委托。
反之,专利代理机构也可以辞去对其的委托。
有上述情况的都应当通知对方并向专利局提出声明和办理相应的著录项目变更手续。
⑦、在我国的境内没有长期居所或营业所的外国人和台湾、港、澳的单位申请专利时,应当委托国务院授权专利局指定的专利代理机构办理申请手续。
台湾、港、澳同胞个人以及我国在国外工作和学习的人员申请专利专利时,除同样可以委托上述代理机构办理外,也可以委托国内专利代理机构办理,但不得委托个人或由本人自己办理。
6、第⑨栏:菌种保藏本栏目只有发明专利请求书上才有。
当发明涉及到微生物并且需要对微生物进行保藏时才需要考虑填写本栏目。
①、需要保藏的微生物有两类:一类是公众无法获得的新的微生物;另一类微生物本身不是新的,但使用该微生物的方法或其产品是新的,当这种或这些微生物是公众无法获得时,也应当保藏。
②、微生物的保藏日期应当在提出专利申请之前,最迟在申请的同一天,因为它被看作是专利申请的一部分。
以实物�� 微生物作为专利申请的一部分,这是专利书面申请原则的唯一例外情况。
③、保藏单位:1995年以前,我国只承认专利局指定的两个微生物保藏单位,即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和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的保藏手续。
由于我国从1995年起已经为布达佩斯条约的缔约国,所以在1995年以后,在所有布达佩斯条约指定的国际保藏单位进行的微生物保藏手续,都可以获得我国的承认。
申请人在该栏目中应当准确地填写国际保藏单位的名称,以便专利局核对。
④、保藏编号:申请人在上述单位保藏微生物菌种以后,可以获得保藏编号。
申请人如果因为提交菌种保藏的手续是在提出申请的同一天办理的,因而无法将保藏编号填入请求书中时,可以在请求书上先填上保藏单位和保藏日期,然后在3个月之内以书面补正形式提交保藏编号。
⑤、涉及微生物并需要保藏的专利申请。
除需要在请求书中填明保藏单位、日期和编号以外,还要在3个月之内提交保藏单位出具的保藏证明和微生物菌种存活证明。
未在规定期限内办理上述④、⑤手续的,将视为菌种未提交保藏。
7、第⑩栏:分案申请当专利申请不符合单一性要求时,申请人除应当对该申请进行修改使其符合单一性要求外,还可以将申请中包含的其它发明、实用新型或者外观设计,按照一申请一发明的原则重新提出一件或多件分案申请。
分案申请享有原申请的申请日,如果原申请有优先权要求的,分案申请可以保留原申请的优先权日。
申请人提出分案申请的,在1993年以前要填写专门的分案申请请求书。
现在分案申请不再设立单独的请求书,而将其作为请求书中的一个栏目。
①、分案申请不得改变申请的类型。
原申请是发明,分案申请也应当是发明。
实用新型或者外观设计也一样。
分案申请改变类别的不予受理。
②、提出分案申请的申请人应当是原申请的申请人或其合法继受人。
原申请有多个申请人的,分案申请应当由全体申请人共同提出。
③、分案申请可以由申请人主动提出,也可以在接到审查员认为原申请缺乏单一性,并要求对申请内容进行限定的通知以后提出。
但专利局对原申请发出授权通知书以后,不得再提出分案申请。
④、提出分案申请的应当在本栏内填明原申请的申请号、申请日。
原申请的申请日即为分案申请的申请日。
未填写原申请的申请号、申请日的,按普通专利申请处理。
⑤、分案申请的内容不得超出原申请记载的范围,如果超出后又不愿删去的,分案申请予以驳回。
⑥、分案申请应当按照新申请的要求提交申请文件,缴纳申请费;同时应当在提出分案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补办以原申请的申请日为计算起点的已经到期的各种手续,缴纳已经到期的各种费用。
特别是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应当注意提出实审请求和缴纳维持费的期限都是从原申请的申请日起计算的。
如果原申请享有优先权的,则实审请求期限还要从优先权日起计算。
⑦、原申请享有优先权的,在提交分案申请的同时,还应当提交原申请的优先权文件副本。
申请时未提交的,应当在接到审查员的补正通知后按规定期限补交,否则申请将被视为撤回。
8、第⑾栏:要求优先权声明我国专利法规定:优先权有两种,一种是外国优先权;另一种是本国优先权。
这两种优先权都不是自动产生的,必须在申请时提出声明,并办理规定手续,经专利局审查后才能享有。
1993年以前,优先权声明有单独的表格,现在已作为请求书的一个栏目。
①、要求优先权的申请人应当在本栏填写明作为优先权基础的在先申请的受理国或受理局(当受理局是一个巴黎公约成员的国际组织时,例如欧洲专利局时,可以填写受理局);填明由在先申请的受理局确定的在先申请的申请日;填明受理局给予的在先申请的申请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