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试卷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一、初二物理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小明同学测小车的平均速度,请帮助他完成下列问题:(1)测平均速度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和______;该实验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2)小车所放的斜面应保持较____(填“大”或“小”)的坡度,这样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间会____(填“长”或“短”)些,便于测量时间;(3)如图所示,斜面长1.6 m,测得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所用的时间是5 s。
如果在斜面的中点装上金属片,测得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金属片的时间为2.8 s。
请计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的平均速度v2为___________m/s;(保留两位小数)(4)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过程中,小车做的是_________(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来源】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答案】刻度尺停表svt小长 0.29 变速【解析】【分析】【详解】(1)[1][2][3]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就是速度的计算公式=svt测量路程和时间需要的仪器是刻度尺和钟表;(2)[4][5]在小车能下滑的情况下,使用的斜面的坡度较小,小车下滑的速度变化较慢,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较长,这样便于测量时间;(3)[6]如图所示,斜面长1.6 m,测得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所用的时间是5 s。
如果在斜面的中点装上金属片,测得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金属片的时间为2.8 s。
请计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的平均速度v2为20.8m===0.29m/s2.8ssvt(4)[7]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过程中,在前一半路程和后一半路程需要的时间不同,所以,小车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
2.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1)该实验目的是练习用___和_____测平均速度.(2)该实验原理是_______(3)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小,这是为了减小测量_____(填“路程”或“时间”)时造成的误差.(4)斜面倾角不变时,小车由静止释放,小车通过的路程越长,其平均速度越_____(填“大”或“小”);小车由静止释放,通过相同路程,斜面的倾角越大,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越_____(填“大”或“小”).(5)实验时观察到,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是____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6)实验中测得路程s1上的平均速度为v1,路程s2上的平均速度为v2,路程s3上的平均速度为v3.那么,v1、v2、v3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选填>、<、=)【来源】2019年广东省深圳市育才第二中学中考一模物理试题【答案】刻度尺秒表v=st时间大大变速<【解析】【分析】(1)公式v=st既能用于匀速直线运动求速度,又能用于变速直线运动求平均速度;实验中要用刻度尺测量路程,用秒表测量时间.(2)若要计时方便,应使所用的时间长些.(3)斜面倾角不变时,小车由静止释放,小车通过的路程越长,其平均速度越大.【详解】(1)平均速度是指某段时间内的路程与这段时间的比值,要测出速度,应测量出小车运动的距离和时间,所以要用到刻度尺和秒表;故实验的目的是练习用刻度尺和秒表测平均速度(2)实验原理为v=st;(3)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减小测量时间的误差,斜面坡度应小些;(4) 斜面倾角不变时,小车由静止释放,小车通过的路程越长,其平均速度越大;小车由静止释放,通过相同路程,斜面的倾角越大,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越大;(5)实验时观察到,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速度越来越大,故是变速直线运动.(6)由于小车在下滑过程中做加速运动,所以上半段的平均速度最小,下半段的平均速度最大,全程的平均速度居中,因此v2<v3.3.为比较纸锥下落快慢,小波用两个等大的圆纸片,分别裁去一个扇形,做成图甲所示的A、B两个锥角不等的纸锥。
(1)小波想通过比较纸锥从同一高度下落到水平地面的先后,来确定纸锥下落的快慢,他应该选择图_____ (选填“乙”或“丙”)所示的位置开始释放。
实验中为了减小测量误差,应该让两个纸锥从更_____的地方开始下落;(2)小波用频闪相机拍下某一纸锥下落过程,如图丁所示;①能反映出该纸锥下落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是_____(选填图中的选项字母);A. B. C.D.②已知照相机每隔0.2s曝光一次,照片的缩放比例为1∶30,则纸锥经过B位置时的实际速度为_____m/s;(3)小组间交流时,发现不同小组测得不同纸锥下落的最大速度不同。
为此提出两个猜想:猜想一∶影响纸锥下落最大速度可能与纸锥锥角的大小有关猜想二∶影响纸锥下落最大速度可能与纸锥质量的大小有关①小波在某次实验中看到B纸锥先落地,从而得出锥角小的纸锥下落速度大。
对此,你认为小波所得的结论_____(选填“可靠”或“不可靠”),你判断的理由是_____;②为了验证猜想二,简要的做法是选择形状_____(选填“相同”、“不同”)质量_____(选填“相同”、“不同”)的纸锥竖直下落,分别测出它们的最大速度。
【来源】2019年陕西省西安市西工大附中中考三模物理试题【答案】乙高 A 1.5 不可靠没用控制纸锥的质量相同相同不同【解析】【详解】(1)[1]为了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把两个纸锥拿到同一高度同时释放。
图乙中两纸锥的下端高度相同,图丙中两纸锥的上端高度相同,故应选图乙。
[2]比较下落快慢,可采用相同距离比时间的方法,如果高度太矮,时间差距不明显,所以应从更高的地方开始下落。
(2)①[3]由图丁可知,纸锥在下落过程中,在相同时间下落过程先变大后不变,可知纸锥先加速后匀速,因此A 图像符合题意。
②[4]由图丁可知,最后做匀速直线运动,BC 间的距离为1cm ,所以纸锥由B 到C 的实际路程为1cm ×30=30cm=0.3m时间为0.2s0.3m=1.5m/s 0.2ss t ν==(3)①[5][6]实验(1)中没有控制纸锥的质量相等,因此不能得出:锥角小的纸锥下落速度大,小明所得的结论是不可靠的,要科学的探究纸锥下落的最大速度与纸锥的锥角大小关系,应该:用质量和半径相同的,锥角不同的两个纸锥做实验。
②[7][8]为了验证猜想二:影响纸锥下落最大速度可能与纸锥质量的大小有关,应该:选择形状相同、质量不同的纸锥竖直下落,分别测出它们的最大速度。
如果质量不同的纸锥速度相同,说明最大速度与质量无关,如果质量不同的纸锥速度不同,说明最大速度与质量有关。
4.如图1是“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让小车从斜面的A 点由静止释放,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从A 点到达B 点和C 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小车的平均速度是通过________(选填“直接”或“间接”)测量的方法测得的,其原理是________。
(2)除了刻度尺,实验中用到的测量工具还有________。
(3)实验测得小车从A 滑到B 的时间 1.6s AB t =,从A 滑到C 的时间 2.4s AC t =,则AB 段的平均速度AB v =________m/s ;(4)实验时,发现小车下滑的速度很快,不便于测量时间,则应采取的操作是________。
(5)图2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斜面上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符合实际情况的是________(填字母)。
(6)小楠实验时,又选用了形状相同、轻重不同的小车,在同一个斜面上做了多次实验,记录数据如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小车的平均速度与小车的轻重________(选填“有”或“无”)关。
说出你的依据:________。
【来源】河南省洛阳市名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答案】间接 sv t= 秒表 0.25 斜面坡度应小些 B 无 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 【解析】 【详解】(1)[1][2]用刻度尺测量路程,用停表测量时间,然后利用sv t=求得小车的平均速度,因此小车的平均速度是通过间接测量的方法测得的;(2)[3]除了刻度尺,实验中用到的测量工具还有秒表测量时间; (3)[4]由图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 ,AB 段的路程80.0cm-40.0cm=40.0cm AB s =,1.6s AB t =,AB 段的平均速度40.0cm=25cm/s=0.25m/s 1.6sAB AB AB s v t ==; (4)[5]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斜面坡度应小些;(5)[6]由图可知80cm=0.8m AC s =, 2.4s AC t =,40cm=0.4m BC s =,2.4s-1.6s=0.8s BC t =,所以小车由A 滑至C 的过程中平均速度0.8m0.33m/s 2.4s AC AC AC s v t ==≈; 小车由B 滑至C 的过程中平均速度0.4m=0.5m/s 0.8sBC BC BC s v t ==, 由数据可知,滑块的速度越来越大,故B 正确;(6)[7][8]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小车的平均速度与小车的轻重无关,因为小车从较轻→较重→更重,所通过的路程和时间都相等,由svt=可知,小车的平均速度相同。
5.小海进行“测量平均速度”实验。
(1)试用刻度尺和停表,如图所示,图甲读数为_______cm,图乙读数为______s。
(2)用图装置实验时,测得AB间距离s AB=40.0cm,AC间距离s AC=80.0cm,小车从A到B 所用时间t AB=2s,A到C所用时间t AC=3s,则AB间平均速度v AB=______m/s,AC间平均速度v AC_________ v AB(选填“>”、“=”或“<”),小车做_______(选填“匀速直线”或“变速直线”)运动。
(3)如果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会使所测AC间平均速度_____(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来源】广东珠海市香洲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质量监测物理试题【答案】2.65 220.5 0.2 >变速直线偏大【解析】【详解】(1)[1]由图像可知待测物体起始端与4.00cm刻度对齐,末端与6.65cm刻度对齐,因此待测物体长度为6.65cm-4.00cm=2.65cm;[2]由图像可知分针位于3min至4min之间,偏向4min位置,秒针指向40.5s刻度处,因此时间为3min40.5s=220.5s;(2)[3] AB间平均速度40cm==20cm/s=0.2m/s2sABABABsvt=;[4] AC间平均速度80cm=27cm/s=0.27m/s3sACACACsvt=≈因此v AC> v AB;[5]小车在下滑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快,是变速直线运动;(3)[6] 如果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所测得的时间偏小,由svt可知,会使所测AC间平均速度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