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品解析:北京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精品解析:北京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2020年北京市中考化学考试试卷1.本试卷共6页,共两部分,24道小题,满分45分。

考试时间:与生物合计90分钟。

2.在试卷和草槁纸上准确写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画图题用2B铅笔作答,其它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S32Na23Cl35.5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分)每小题1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 为预防骨质疏松,应给人体补充的元素是A. 钙B. 铁C. 锌D. 碘【答案】A【解析】【详解】A、骨质疏松是由骨组织中钙盐流失引起的骨病,缺钙就容易发生骨质疏松,因此补钙可以预防骨质疏松,选项A正确;B、人体缺铁会得缺铁性贫血,与骨质疏松无关,选项B不正确;C、缺锌会影响人体发育,与骨质疏松无关,选项C不正确;D、人体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幼儿缺碘会影响生长发育,与骨质疏松无关,选项D不正确。

故选A。

2.下列气体中,能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是A. O2B. H2C. N2D. CO2【答案】A【解析】【详解】A、氧气的用途是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故A正确;B、氢气不能供给呼吸,故B错误;C、氮气化学性质稳定,也不能供给呼吸,故C错误;D、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还不能供给呼吸,故D错误。

故选A。

3.下列含金属元素的物质是A. H2SB. P2O5C. AgNO3D. H2O【答案】C【解析】【详解】A、H2S中氢元素、硫元素均为非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B、P2O5中磷元素、氧元素均为非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C、AgNO3中银元素为金属元素,符合题意;D、H2O中氢元素、氧元素均为非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故选:C。

4.下列不属于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现象的是A. 放出热量B. 产生大量白烟C. 火星四射D. 生成黑色固体【答案】B【解析】【详解】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不会产生大量白烟。

故选:B。

5.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A. 稀释浓硫酸B. 点燃酒精灯C. 加热液体D. 取用固体粉末【答案】B【解析】【详解】A、浓硫酸稀释时,常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使稀释产生的热量及时散出,图示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存在安全隐患,酒精灯的酒精容易溢出,造成火灾等不可控的后果,图示错误,符合题意。

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使用注意事项:1、用试管夹或铁架台上的铁夹夹持试管时,应夹在离试管口1 3处,以便于加热或观察。

试管内盛放的液体,不加热时不超过试管的12,以便振荡,加热时不超过试管的13,防止液体冲出。

给液体加热时应将试管倾斜成45°以扩大受热面;给固体加热时,管口略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而使试管炸裂,图示正确,不符合题意。

D、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图示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下列不能与稀盐酸反应的金属是A. CuB. ZnC. AlD. Mg【答案】A【解析】【详解】由于在这四种金属中,只有铜排在氢后,因此它不能和稀盐酸反应;故选:A。

7.下列物质含有氧分子的是A. O2B. H2O2C. H2CO3D. SO2【答案】A【解析】【详解】A、氧气由氧分子构成,含有氧分子,故选项A符合题意;B、过氧化氢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不含有氧分子,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C、碳酸由碳酸分子构成,不含有氧分子,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D、二氧化硫由二氧化硫分子构成,不含有氧分子,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解答这类题目,分清楚哪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由什么分子构成。

8.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 铜用于制作导线B. 干冰用作制冷剂C. 铜用于制作铜火锅D. 赤铁矿用于炼铁【答案】D【解析】【详解】A、铜用于制作导线是利用铜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B、干冰用于制冷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属于物理性质;C 、铜用于制作铜火锅是利用铜的导热性,属于物理性质;D 、赤铁矿用于炼铁,将铁从其化合物中还原出来,需要通过化学反应表现,属于化学性质;故选:D 。

9.氯化钯(PdCl 2)可用于检测CO 。

PdCl 2中Pd 的化合价为A. +1B. +2C. +3D. +4【答案】B【解析】【详解】氯元素通常为-1价,设PdCl 2中Pd 的化合价为x ,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x +(-1)×2=0,x =+2。

故选B 。

10.不同温度下KNO 3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20℃时,100gKNO 3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为31.6gB. 30℃时,100gKNO 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5.8%C. 30℃时,将50gKNO 3放入100g 水中得到150g 溶液D 40℃时,100g 水最多溶解63.9gKNO 3【答案】D【解析】 【详解】A 、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 ,表示20℃时,100g 水中溶解31.6gKNO 3达到饱和状态,也就是131.6g 的KNO 3饱和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为31.6g ,故选项A 不正确;B 、30℃时,KNO 3的溶解度是45.8g ,要计算该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根据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关系:=100%+100g⨯溶解度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得,30℃时,100gKNO 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45.8g ×100%31.4%45.8g+100g≈,故选项B 不正确; C 、30℃时,KNO 3的溶解度是45.8g ,表示30℃时,100g 水中溶解45.8g KNO 3达到饱和状态,也就是30℃时,100g 水中最多只能溶解45.8gKNO 3,所得饱和溶液的质量是145.8g ,故选项C 不正确;D 、40℃时,KNO 3的溶解度是63.9g ,表示40℃时,100g 水中溶解63,9g KNO 3达到饱和状态,也就是40℃时,100g 水中最多只能溶解63.9gKNO 3,故选项D 正确;故选:D 。

【点睛】解答有关固体溶解度的题目,必须准确理解固体溶解度的定义。

11.利用如图装置验证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实验前需检查装置气密性B. 白磷的作用是消耗试管中的氧气C . 白磷熄火、试管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D. 最终量筒中液面约降至40mL 刻度线处【答案】D【解析】【详解】A 、该装置是利用白磷燃烧消耗氧气,反应后,装置内压强减小,在压强差的作用下,量筒中的水进入试管,进入水的体积就是空气中氧气的体积,故实验前需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否则,装置漏气,外界空气进入,会使实验结果偏小,不符合题意;B 、白磷的作用是将试管内的氧气耗尽,使装置内压强减小,在压强差的作用下,量筒中的水进入试管,进入水的体积就是空气中氧气的体积,不符合题意;C 、白磷熄灭,试管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否则,试管内的气体受热膨胀,占据了一定的空间,会使进入水的体积偏小,从而使实验结果偏小,不符合题意;D 、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15,故进入水的体积大约是:130mL ×15=26mL ,故最终量筒中液面约降至50mL-26mL=24mL 刻度线处,符合题意。

故选D 。

12.甲酸(HCOOH )具有清洁制氢的巨大潜力,其分解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酸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1:2B. 乙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1:2C. 46g 甲酸中氢元素质量为2gD. 生成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为2:1【答案】C【解析】【分析】由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HCOOH H +CO ↑↑一定条件。

【详解】A 、甲酸化学式为HCOOH ,甲酸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2=1:1,故A 不正确; B 、乙是CO 2,乙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12:216=3:8⨯,故B 不正确;C 、甲酸化学式为HCOOH ,46g 甲酸中氢元素质量为1246g 100%=2g 12+12+216⨯⎛⎫⨯⨯⎪⨯⨯⎝⎭,故C 正确; 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HCOOHH +CO ↑↑一定条件,则生成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1,故D 不正确。

故选C 。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33分)【生活现象解释】13.垃圾分类是新时尚。

补齐废弃物与垃圾桶的连线_______。

【答案】鱼刺、菜叶——厨余垃圾;空矿泉水瓶——可回收垃圾【解析】【详解】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根据垃圾的分类方法可知鱼刺、菜叶属于厨余垃圾;厨房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等食品类废物,经生物技术就地处理堆肥,每吨可生产0.3吨有机肥料;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这些垃圾需要特殊安全处理;其他垃圾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采取卫生填埋可有效减少对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气的污染,可回收垃圾包括纸类、金属、塑料、玻璃等,通过综合处理回收利用,可以减少污染,节省资源。

故鱼刺、菜叶——厨余垃圾;空矿泉水瓶——可回收垃圾。

14.二氧化氯(ClO 2)是安全消毒剂,杀菌能力优于Cl 2,可由Na ClO 2与Cl 2反应制得。

(1)配平化学方程式:__2NaClO +12Cl =22ClO +___NaCl 。

(2)71gCl 2完全反应,理论上最多生成ClO 2的质量为_______g 。

【答案】 (1). 2 (2). 2 (3). 135【解析】【详解】(1)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就是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在式子左右两边的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得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总数相等,故该化学方程式配平为:22NaClO +12Cl =22ClO +2NaCl ;(2)解:设理论上最多生成ClO 2的质量为x2222NaClO +Cl =2ClO +2NaCl7113571g x7171g =135xx =135g答:设理论上最多生成ClO 2的质量为135g 。

15.我国大力推广在盐分高,pH>9的土壤中种植海水稻。

(1)pH>9的土壤呈___(填“酸性”或“碱性”)。

(2)大米中主要含有的营养素是______。

(3)稻壳可用于制纳米SiO 2,SiO 2属于_______(填序号)。

A 氧化物B 化合物C 混合物【答案】 (1). 碱性 (2). 糖类 (3). AB【解析】【详解】(1)土壤pH 就是指土壤的酸碱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