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理学概论习题答案(1)

物理学概论习题答案(1)

第二章习题答案1.什么情况下你可将物体视为质点?从“质点模型”你能获得一种研讨问题的什么方法?解:质点是指只有质量而无大小、形状的点。

例如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球的大小和形状就可以忽略,从而可以把地球看成是一个“点”,但考察地球自转问题时就不能把地球看成一个“质点”了。

从方法论上叫做建立模型,简称建模,即将复杂问题简单化;从哲学上说叫抓主要矛盾。

3.你能表明描写运动的四个物理量——位矢、位移、速度、加速度的物理含义及单位吗?解:位矢物理含义:由坐标原点向质点所在位置画一个有向线段r 来表示质点所在的位置, 这个有向线段称为位矢。

单位是米,符号m 。

位移的物理含义:由t 时刻质点位置指向t t ∆+时刻质点位置的一个矢量。

单位是米,符号m 。

速度的物理含义:无限小位移r d 和经历此小位移的无限小时间t d 的比值,称为瞬时速度,简称速度。

单位是米每秒,符号m/s 。

加速度的物理含义:无限小速度变化量v d 与对应的无限小时间t d 的比值,称为瞬时加速度,简称加速度。

单位是米每二次方秒,符号2s m 。

4. 知道了在平面上运动质点在s 21=t 时刻的坐标为(3m ,8m),在4s 2=t 时刻的坐标为(7m ,14m),试分别确定在2,4秒时的位矢和这段时间内的位移及平均速度。

解:对于平面运动,位置矢量表达式为)(m j y i x r +=s 21=t 时,位矢为)(831m j i r +=。

4s 2=t 时,位矢为)(1472m j i r +=。

这段时间内的位移)(648)-14(3)-7(12m j i j i r r r +=+=-=∆ 平均速度)(m/s 322464j i j i t r v +=-+=∆∆=6. 平均速度等于零,是否物体一定静止?解:不一定。

根据平均速度表达式tr v ∆∆= 可知,若该时间内位移r ∆为零,则若平均速度 v 一定为零,但物体不一定静止。

例如圆周运动,物体运动一周,位移为零,平均速度等于零,但物体并不静止。

7. 物体的速度为零或速度很小,可以使它有很大的加速度吗?物体的速度很大,加速度可以为零吗?解:物体的速度为零或速度很小,可以使它有很大的加速度。

根据加速度的表达式tv a d d =可知,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与速度的大小无关。

根据加速度的表达式tv a d d =可知,物体的速度很大,加速度可以为零。

物体速度虽然很大,但速度变化量可以为零,因此加速度可以为零。

比如速度很大的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零。

8.太阳中心到地球中心的距离约为m 101.49611⨯,太阳半径为m 10960.68⨯,地球半径为m 106.3676⨯,求光由太阳表面传到地球表面的时间。

解:光速m/s 1038⨯=c ,因此所需时间为)(s 496.33103106.36710960.6101.49686811≈⨯⨯-⨯-⨯=∆=c s t 即光由太阳表面传到地球表面的时间为496.33s 。

9.子弹离开枪口的速度是500m/s ,枪筒长1m ,设子弹在枪筒中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试求:(1)子弹在枪筒中的飞行时间;(2)子弹的加速度。

解:子弹的发射过程在枪口当中的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由题意可知,子弹初速度00=v ,初位置00=x ,子弹的末速度500m/s =v ,水平方向上的位移为1m =x 。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方程at v v +=020021at t v x x ++=代入数据可得at =5002211at = 联立以上两个方程可得飞行时间s 004.0=t ,子弹加速度25m/s 1025.1⨯=a 。

10. 月亮上的重力加速度只有地球上的1/6,假设人在地球和月亮弹跳引起的向上初速度相同,求人在月亮上的跳起的高度是在地球上跳起的高度的多少倍。

解:设地球上重力加速度为g ,则月球上重力加速度为g 61。

设竖直向下为正方向,人弹跳过程中初速度为0v ,末速度为零。

根据动能定理表达式可得可得月月地地h a h a 22=,即月地gh gh 6=,可得地月h h 6=。

13.1辆重8000N 的汽车,以22m/s 匀速直线运动,作用于车的总阻力为500N ,求汽车受的合力和加速度。

解: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汽车所受合外力为零。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表达式 a m F =,可以得到合外力为零时,加速度也为零。

因此汽车所受的合外力为零,加速度为零。

15.为什么游泳者能使自己前进? 为什么划船者能使船在水上运动?为什么人能在地上行走或跳起?解: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人游泳时,人对水施加了作用力,水反过来也会对人施加力,在此力的作用下使游泳的人前进,这个力的受力物体是人,施力物体是水。

以人、船,桨为一个系统,系统对水一个向后的力,水反过来就会对系统一个向前的力,表现为船向前前进。

人行走时,脚与地面相互接触,在水平方向上只受摩擦力的作用,由于脚相对地面有向后的运动趋势,因此脚对地面的静摩擦力向后,反之地面对脚的静摩擦力向前,人受到向前的静摩擦力的作用。

人站在地面上受到竖直向上的支持力和向下的重力。

起跳时,腿给地面一个向下的作用力,反之地面给腿一个向上的作用力,造成人受到的支持力大于重力,合外力竖直向上,人就会向上跳起了。

16.按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等于反作用力,为什么拔河比赛却有输赢?向左的摩擦力。

B 方也受到两个力的作用,绳子给的水平向左的拉力,地面给的水平向右的摩擦力。

由绳子上的力处处相等可知,B A F F =。

而拔河比赛的输赢取决于A f 和B f ,当B A f f 〉时,A 方胜利。

当B A f f 〈时,B 方胜利。

22.汽车质量为1000kg 速度为72km/h(公里/小时),求动量为多少?如果要使它在4s 内制动,所施制动力为多少?解:由题意可知:m/s 20s3600m 1072km/h 723=⨯==v , 动量m /s kg 102m /s 20kg 10004⋅⨯=⨯==mv p ,若在4s 内制动,初速度为m/s 20,末速度为零,根据表达式at v v +=0,可以得到则加速度为20m/s 5s4m/s 200-=-=-=t v v a ,所施制动动力N 5000m /s 5kg 10002=⨯==ma F 。

24. 动量守恒的条件是什么?一个质量lkg 的炸弹炸成两块,其中有块质量为600g 的速度为50m/s 相东北方向,求另一块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解:动量守恒的条件:系统所受的合外力为零,用公式表示为0=合F 。

另一块质量为)kg (4.06.012=-=m 。

将炸弹看成一个系统,爆炸过程中,可以视为动量守恒。

爆炸前,初态动量为零;爆炸后,末态动量为2211v m v m +。

因此有02211=+v m v m 可以得到)m/s (754.0506.02112-=⨯=-=m v m v 。

即另一块的速度为75m/s ,方向为西南方向。

28. 吊车以20.4m/s 的加速度将200kg 的物体从静止开始吊高2m ,分别求吊车拉力、重力、合力做的功,拉力做功的功率是多少?解: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合外力N)(804.0200=⨯==ma F 合,合力的功160(J)2800cos =⨯=⋅∆⋅=r F W 合合。

重力N)(200010200=⨯==mg G ,重力的功4000(J)22000cos -=⨯-=⋅∆⋅=πr G W G 。

由G W W W +=拉合,可以得到)J (4160)4000(160=--=-=G W W W 合拉 由20021at t v x x ++=,其中00=x ,00=v ,可以得到时间)s (10=t 拉力做功的功率)W (10416104160===t W P 拉拉 29. 光滑斜面的底部有质量为100kg 速度为10m/s 的物体向上滑,问物体最多能滑到多高的地方?解:物体滑到最高的地方,末速度为零。

由动能定理可得:mgh mv -=-2210 可以得到)m (5=h ,即物体最多能滑到5m 高的地方。

30. 螺旋桨飞机为什么能飞行?为什么在外空间用这种飞机就不行了?喷气式飞机产生推力的原理是什么?螺旋桨的桨叶做成特定形状,当它转动时,像机翼一样,叶片前后两面气流速度不同产生压力差,按伯努力方程会产生向前的推(拉)力。

同时叶片又使空气向斜后方向抛离,给了空气一个向后的力,按牛顿第三定律,飞机受到向前的推(拉)力,这两种因素形成了飞机向前的拉力。

这个拉力对于形成气流速度使之产生升力是不可少的,同时还要用于克服飞机所受的向后的阻力。

由此,飞机在飞行过程中受到四种作用力:重力、升力、拉力、阻力。

当升力大于重力,在竖直方向产生加速度,飞机可以爬高,实现飞行。

外太空没有空气,没有气流产生压力差,无法产生向前的推(拉)力。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喷气式飞机喷出气体给地面一个推力,地面反过来给飞机一个向上的推力。

第3章 振动与波动作业题2. 简谐振动的运动函数为()cm 6100cos 5⎪⎭⎫ ⎝⎛+=ππt x ,可知振动振幅为 5cm ,频率为 50Hz ,周期为 0.02s ,初相为 6π ,t 时刻的相位为 6100ππ+t 。

6. 什么叫振动的同相与反相?在这两种情况下合振动振幅与分振动振幅有什么关系?答:一个质点同时参与两个振动,当两个振动相位差为2π 整数倍的时候,两个振动同相,合振动振幅等于两个分振动振幅之和。

当两个振动相位差为π 奇数倍的时候,两个振动反相,合振动振幅等于两个分振动振幅之差的绝对值。

16. 一维驻波有波腹和波节,波腹点实际上是两列反向传播简谐波的 同相 点,波节点实际上是两列反向传播简谐波的 反相 点。

17. 驻波两相邻波节点间的距离是 半个波长 。

两端固定的长度为L 的弦,在其上能形成驻波的波长应满足的条件是 2λnL = ,n 为整数 。

20. 超声波有哪些应用?答:超声波可用来定位、测距、探伤、显象;由于能量大而集中可用来切削、焊接,钻孔,清洗机件还可用来处理种子和催化。

第四章 习题5、分子之间为什么会同时存在吸引力和排斥力,力学中常见的弹力与分子力有关吗?答:以固体为例,构成分子的是原子,原子中有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带带负电荷的电子组成,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这样分子之间就会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在一定的范围内,分子之间既不能离得太远,也不能离得太近,稍微远一点,引力就起主要作用,要把分子拉回来,可是一旦离得近些,斥力就起主要作用,斥力就起主要作用,又会企图靠近的分子推开。

一个分子距离其它分子有一个平衡位置,在这个位置上斥力刚好等于引力。

这样固体中的分子都会在平衡位置附近做振动,就仿佛分子与分子之间是通过弹簧连接起来的一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