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学上册期中化学试卷

化学上册期中化学试卷

化学上册期中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现有 18.6g NaOH 和 Na2CO3固体混合物,已知钠元素与碳元素的质量比 23:3,则原混合固体中含有钠元素的质量为()A.9.2 g B.6.9 g C.4.6 g D.2.3 g2.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则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A.丁一定是化合物B.乙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C.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 1D.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3.豆腐是人们喜爱的食物,营养丰富,能为人体提供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其中含量最多的是亮氨酸(C6H13NO2),关于亮氨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亮氨酸是氧化物B.亮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7.3%C.一个亮氨酸分子由22个原子构成D.亮氨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3:1:24.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其中“”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物有4种分子B.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C.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D.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原子5.已知:金属X在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金属Y和Z不能;将Y 、Z分别投入稀盐酸中,Y溶解并产生气泡,Z无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氧化物的化学式只能表示为XO B.Y能将X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C.Z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单质形式存在 D.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X>Y>Z6.下列滴管使用图示正确的是()A .取液时挤入空气B .代替玻璃棒进行搅拌C .向试管中滴加液体D .将残留溶液的滴管倒持7.下列物质含有氢分子的是( ) A .H 2B .H 2O 2C .H 2CO 3D .H 2O8.电解水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解前后元素种类不变B .实验说明水由H 2和O 2组成C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 2O=2H 2↑+O 2↑D .a 管收集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9.如图所示,甲是溴(B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乙摘自元素周期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 .甲、乙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NaBrC .乙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为11D .甲原子核外共有5个电子层10.某纯净物3g 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8g 二氧化碳和5.4g 水。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纯净物中含有C 、H 元素,不含O 元素 B .该反应中2O 和2CO 的质量比为14:11 C .该反应中2O 和2H O 的分子数之比为7:6 D .该纯净物中C 、H 原子的个数比为1:411.下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N2B.该反应使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C.反应物都属于氧化物D.反应中原子、分子个数都不变12.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进行了有关化学反应A+B=C的四组实验,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已知四位同学取的A和B的总质量均为10g,且反应均完全进行。

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A/g B/g C/g甲739乙649丙X Y6丁55ZA.Y可能等于8 B.X可能等于4C.X可能等于8 D.Z一定等于7.513.某高性能锂电池,其反应原理可表示为: Li+MnO2= LiMnO2,已知锂元素在化合物中显+1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LiMnO2是氧化物 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C.此反应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 D.LiMnO2中锰元素的化合价显+2价14.下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此反应有单质生成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C.图中生成物全部是化合物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15.根据如图所示的四种微粒结构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们都带有电荷B.它们表示同一种元素C.它们核外电子排布相同D.它们都具有相对稳定结构16.下图是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关于该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质子数为10B.是一种阳离子C.属于金属元素D.已形成相对稳定的结构17.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拨得松散一些,可能火焰更旺,其原理是()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C.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18.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地球上的水储量是丰富的,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无限的B.生活中通过煮沸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C.用蒸馏的方法可以将海水淡化D.爱护水资源主要从节约用水和防治水体污染两方面采取相应措施19.下列验证“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装置中,不能观察到明显现象是的(装置气密性均良好)( )A.B.C.D.20.河水净化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

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步骤Ⅰ可出去难溶性杂质B.X试剂可以是活性炭C.步骤Ⅲ可杀菌.消毒D.净化后的水是纯净物二、实验题(培优题较难)21.请你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一中标号的仪器名称:②_______。

(2)图一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所选择的药品是_________(填化学式)(3)氧气的制取与性质验证的组合装置见图二。

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放出一定量过氧化氢溶液后,关上活塞,A中出现大量气泡,则装置B、C中的现象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4)如图二中A装置除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还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氢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用此装置制取该气体的优点是___________。

22.如图所示,为鉴别H2、CO、CH4三种气体,分别把它们的燃烧产物依次通过甲、乙两装置,甲瓶中为浓硫酸,乙瓶中为澄清石灰水。

(浓H2SO4有吸水性)(1)若甲瓶中物质的质量增加,乙瓶中物质的质量不变,则燃烧的气体为_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若甲瓶中物质的质量不变,乙瓶中生成白色沉淀,则燃烧的气体为_________,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若甲,乙两瓶中物质的质量都增加,则燃烧的气体为_________;若乙的质量增加2.2g,则甲的质量增加________g。

23.小刚和小强用图甲和乙所示实验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经查阅资料知:白磷着火点为40℃,红磷着火点为240℃,它们在空气中燃烧都生成有毒的白烟——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易溶于水。

(1)小刚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2)小强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得到以下实验事实: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该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触空气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_____(填序号,下同);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_____。

(3)“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要求实验室的“三废”排放降低到最低程度并能得到妥善处理。

图甲与图乙所示实验相比,_____(填“甲”或“乙”)更体现了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

24.Fenton法常用于处理含难降解有机物的工业废水。

其原理是利用Fe2+和H2O2反应产生能降解污染物的活性成分。

现运用该方法降解有机污染物p-CP,探究有关因素对降解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时,p-CP的初始浓度相同,温度恒为25℃或40℃.实验测得p-CP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

请回答(1)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

实验编号实验目的温度/℃pH浓度/(mg•L-1)H2O2Fe2+①为②③提供参照25320416.8②探究温度对降解反应速率的影响______ 320416.8③探究溶液pH对降解反应速率的影响251020416.8(2)实验①、②表明温度升高,降解反应速率______。

(3)进一步实验发现,温度过高时,降解反应较难发生。

请从所用试剂H2O2的角度分析原因:______。

(4)为测定不同时间内有机物降解的浓度,需在不同时间从反应器中取样,并使所取样品中的降解反应立即停止。

根据图示信息,请写出迅速停止反应的一种方法:______。

25.实验创新是中学生最为重要的科学素养,某兴趣小组设计了以下两套装置进行实验:(1)为加深对一氧化碳还原性的理解,减少一氧化碳对空气的污染,某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一所示的实验:①将图B中灼烧后的薄铜片马上插入到图A所示的装置中(如图C所示),观察薄铜片的颜色变化,现象是_________.②实验室一般将利余的一氧化碳气体导出点燃来消除污染,该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2)实验二的装置可用于多次连续进行氧气的制取和性质的实验。

其中水泥负载二氧化锰小球是指在水泥球表面粘附着一层二氧化锰粉末,便于实施固液分离.③二氧化锰的作用是中____________,实验二中收集氧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④做氧气的性质实验时,实验不同,Z的作用不同:若Z为水,做铁丝在瓶中燃烧时,水的一个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若为了验证蜡烛中含有碳元素,则Z应为_______(填名称).26.某同学在商店买到一种“果冻蜡烛”。

他对“果冻蜡烛”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果冻蜡烛”是否含有碳、氢、氧元素?(查阅资料)“果冻蜡烛”可完全燃烧,燃烧时无烟尘,燃烧过程和熄灭时无异味。

(1)(探究实验)(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步骤现象分析①点燃“果冻蜡烛”,并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而冷的小烧杯;烧杯内壁有无色小液滴生成“果冻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有________;②迅速倒转小烧杯,向其中加入适量澄清石灰水,振荡。

________“果冻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有二氧化碳(CO2)(实验结论)该同学分析: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因此“果冻蜡烛”含有碳、氢、氧元素。

(2)(反思与评价)你认为该同学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否正确?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

理由:________27.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1)量取8mL稀硫酸,应选用________(2)胶头滴管用过后应____________(3)实验室用烧瓶制取蒸馏水时,烧瓶的底部应垫放___________(4)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先把玻璃管的一段____________(5)实验室用如图装置制备氧气用于性质实验。

欲调整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应调节图中A、B、C哪个旋钮:______28.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1)仪器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选填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