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远离传销共建和谐素材

远离传销共建和谐素材


传销给个人财力、人
力、精力、身体健康、 心灵、美誉、家庭、 亲情、友情、爱情、 感情、家族、灵魂都 造成极大的伤害。远 离传销,从我做起。
总结
传销带给人们的危害与痛苦自不必言说,作为非
法传销组织更为“青”的大学生群体,我们身上 所肩负的认清传销、抵制传销的任务更为艰巨, 在面对金钱诱惑的时候要有足够的警戒性和抵抗 力。
欲望。加入传销队伍的不少人是来自社会下层的民众,他们很容 易被传销讲堂里的集体氛围所感染,找到归属感和尊重感。 其次,复制谎言。传销管理的重要特征就是“复制”,上线将一 些“理论”和“故事”复制给下线,下线再复制给下线,一直继 续下去,然后周围的人会讲同样的话和同样的故事。当一个新人 身处封闭环境中,听到的是一样的说法,久而久之,自然会失去 正常的判断力。 再次,利用从众心理。传销分子给新人洗脑时,经常说的几句话 是:“那么多人都在做”,“难道几百万人都是傻瓜,几百万人 脑子都进了水?”对一般的人来说,是很难保持冷静的。 又次,打出民族大义的幌子。传销分子经常会给传销包装上抵制 外资、保护民族工业、解决就业等华丽外衣,加上千载难逢的赚 钱机遇的诱惑,足以击溃任何不明就里者的心理防线。
传销模式
在聚集中的大家庭气氛中,由培训员继续传
授,反复灌输 传销快速致富理念,将传销的梦幻进一步 巩固,扩大
传销模式
传销洗脑三部曲之三 “ 答疑解惑,完成洗脑”
以问答形式消除成员残留 的对传销不利的想法,解 决其扶住行动障碍,消除 骗人的内疚感
传销为什么屡禁不止?
首先是利用传销课堂营造“友好”气氛、激发人“追求成功”的
二、传销的危害性
1、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影响社会安定团结 2、引发社会刑事案件上升、家破人亡社会骚乱 3 、心理学意义上,突破了道德和法律约束,危
害人的思想信念。”经验介绍,勾画“光辉 前景” 以短期即可达到的“高额回报 率”,点燃“新朋友”加 入非法传销团伙的狂热欲望
主持人:张建雷
根据第444号国务院令,公布的《禁止传销条例》 中定义了什么是传销:
传销是指组织者或者经营者发展人员,通过对被
发展人员以其直接或者间接发展的人员数量或者 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或者要求被发 展人员以交纳一定费用为条件取得加入资格等方 式牟取非法利益,扰乱经济秩序,影响社会稳定 的行为。
《远离传销,共建和谐》
特别鸣谢
审核
石栓柱
主持
张建雷
制作人员
赵宇升
编辑
石栓柱 黄浩 周振园 赵宇升 吴昊 张昊程
演讲人员
再见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在这项条例中确定的传销行为便是将传销细化,形象化,
具体化.条例中规定,主要有以下几种行为属于传销行 为: (一)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 展人员发展其他人员加入,对发展的人员以其直接或者 间接滚动发展的人员数量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包括 物质奖励和其他经济利益,下同),牟取非法利益的; (二)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 展人员交纳费用或者以认购商品等方式变相交纳费用, 取得加入或者发展其他人员加入的资格,牟取非法利益 的; (三)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 展人员发展其他人员加入,形成上下线关系,并以下线 的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上线报酬,牟取非法利益 的。
如何辨别传销
第一,传销无商品,或者商品的价格严重背离了商品本 身的实际价值; 第二,参加人员所获得的收益并非来自合理利润,而是 他人加入时所交纳的费用; 第三,传销的组织者和策划者以高额利润为诱饵,对参 加者承诺的利润回报远远高于正常的经营活动,违背了 经济规律; 第四,这种组织的有效奖励方式来自于增加新会员及其 投资,而非来自于销售真实的商品给实际使用或消费这 些商品的人,它并没有实际买卖真实产品或服务的行为 发生,其本质就是一种财富从下线流向该组织创办者的 内部重分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