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妇产科学教学及考试大纲

妇产科学教学及考试大纲

《妇产科学》教学大纲一、课程任务妇产科是研究妇女特有的生理和病理的一门学科,是属于临床医学中的一门涉及面较广、整体性较强的独立学科。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产科学和妇科学两大部分。

产科学包括产科学基础、生理产科学、病理产科学、胎儿及早期新生儿学四大部分。

妇科学包括妇科学基础,女性生殖系统炎症、女性生殖器官肿瘤、生殖内分泌疾病、女性生殖器损伤、女性生殖器畸形及女性其他生殖器疾病等内容。

我国妇产科学还包括计划生育。

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妇产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生发展规律、诊疗方法、妇女保健、孕产期保健以及计划生育措施,为学生今后从事妇产科和其他临床学科工作、计划生育工作以及从事教学研究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

二、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生理产科学女性生殖系统、解剖、生理、妊娠的诊断,分娩的临床经过及处理,掌握病理产科学以下疾病的病因发展机理、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防治:流产、异位妊娠、妊娠高血压疾病、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异常分娩、产后出血等。

掌握妇科学的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防治如盆腔炎、阴道炎、宫颈炎、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多囊卵巢综合征等。

2.熟悉高危妊娠、妊娠合并心脏病、肝炎以及对母婴的影响;熟悉闭经诊断治疗;掌握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肿瘤、滋养细胞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熟悉计划生育多种避孕方法原理、副反应和并发症。

3.了解过期妊娠、产褥期及新生儿特点;了解分娩并发症如子宫破裂、胎膜早破、胎儿窘迫、羊水栓塞;了解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的病因、临床表现及卵巢肿瘤的组织学分类。

(二)技能目标1.掌握妇科检查和产前检查、宫颈制片、宫颈活组织检查。

2.熟悉正常分娩的产程、产程图和顺产接生、肛门检查、阴道检查、胎心监护、上、取宫内节育器和人工流产术、后穹窿穿刺、羊膜腔穿刺、诊断性刮宫、输卵管通液术。

3.了解妇产科的基本手术:会阴切开缝合术、胎头吸引术、产钳术、臀助产和牵引术、剖宫产术、附件切除术、输卵管结扎术、子宫切除术。

(三)态度目标1.具有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和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

2.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和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

3.具有良好医患沟通技巧,建立和谐医患关系。

三、教学时间分配教学内容学时数理论实践合计一、绪论0.50.5二、妊娠生理 1.5 1.5三、妊娠诊断22四、产前检查224五、正常分娩426六、正常产褥22七、妊娠病理426八、妊娠并发症415九、胎儿发育异常11十、妊娠并发症213十一、异常分娩33十二、分娩期并发症33十三、异常产褥0.50.5十四、高危妊娠的监测0.50.5十五、妇科病史213十六、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00十七、女性生殖系统炎症44十八、女性生殖器肿瘤426十九、妊娠滋养细胞疾病33二十、子宫内膜异位病22二十一、月经失调426二十二、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11二十三、女性生殖器发育异常00二十四、不孕症22二十五、计划生育415二十六、妇女保健00二十七、产科常用手术22二十八、妇科常用手术合计561672四、教学内容与要求五、大纲说明(一)适用对象与参考学时本大纲主要供临床医学专业使用,总学时72学时,其中理论教学56学时,实践教学16学时。

(二)教学要求1、本课程对理论部分教学要求分为掌握、熟悉、了解3个层次。

掌握:指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能熟练应用,能综合分析和解决后续课程和工作中实际问题;熟悉: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基本掌握和会应用所学的技能;了解:指学生对所学知识能记忆和理解。

2、本课程重点突出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理念,通过多媒体演示、录像演示及临床病案讨论等多种方法让学生掌握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防治。

(三)教学建议1、妇产科学知识点多且有些内容较抽象,难以理解。

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突出知识特点,减少知识的抽象性,多采用实物、模型、多媒体录像等直观教学形式,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教学中应突出重点,分解难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理论联系实际,多列举典型临床病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多采用归纳、小结、比较、演示等手段引导学生学习。

3、实际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实际的基本操作技能,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应通过平时达标训练、提问、作业、阶段测验、操作技能考核和考试等多种形式综合考评。

《妇产科学》实验教学大纲实验一:分娩三程临床经过及处理一、目的与要求:1、观察产程,学会画产程图。

2、产科病房,重点病人的处置。

二、方法1、学习并了解各程之处理原则及应注意事项。

2、守护产程过程中,随时请教老师。

3、正常情况与异常情况的处理。

4、无待产病人时,查房、自学,加强印象。

三、内容(预习P72-82)1、重点:分娩三程之临床经过,宫缩、胎心、胎头下降,宫口开大情况,胎头娩出机转,胎盘剥离。

2、学习三程处理:全身检查,产科检查,接生产程处理。

3、学习异常情况处理: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妊高征。

4、臀位助产,牵引、产钳,胎头吸引器术及剖腹产术的简介,模型示教。

实验二:产前检查一、目的与要求:1、了解产前检查的意义2、初步注意产前检查的内容,方法及诊断处理。

3、学习常见异常妊娠及产道异常诊断及处理。

二、方法:1、带教老师利用模型示教(孕妇模型)然后分组,两同学一组,模拟操作,教师复查。

2、带教老师小结。

三、内容(一)产前检查,教材P52-621、病史:预产期推算,填产前检查或绘制妊娠图。

2、检查:(1)全身检查(2)产科检查:①腹部检查、②骨盆测量、③阴道检查、肛查3、化验(3)超声检查(4)阴道检查(5)肛查实验三:臀位一、目的与要求:1、了解臀位分娩之特征,临床诊断。

2、初步熟悉臀先露分娩机转,通过机转,进一步学习臀位的处理。

3、了解外倒转术,臀牵引术之适应症,禁忌症与并发症。

二、方法:1、教师介绍强化内容2、同学生模型与操作分娩机转。

3、结合机转与同学讨论臀位之处理(妊娠期与分娩期),示教臀牵引术。

三、内容:预习教材P190-194,P459-4621、讲解臀位之诊断,并作示教。

2、模型示教臀先露分娩机转。

3、讨论臀位妊娠期,分娩期之处理。

实验四:难产手术一、产钳术及胎头吸引术1、目的与要求:学习此两种手术的适宜症,条件,步骤与注意事项。

2、方法(1)先由带教老师介绍内容并示教。

(2)同学轮流应用模型操作,其他同学互相观摩,并互相指出其不足之处。

3、内容预习教材P453-459(1)学习手术的适应症及条件(2)学习枕前位的胎头吸引器术及低位产钳术操作步骤及应注意事项。

实验五:病案分析一、目的与要求:通过病案分析,加强课堂讲授的印象,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及综合分析能力,初步学会妇产科常见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处理原则。

二、方法1、先由带教老师准备典型病案。

2、学生先去病房询问病史及检查,由学生报告病历,然后组织讨论。

3、典型病历分析:妇产科选择“宫外孕”、“功血”、“妊高征”印刷成文,进行讨论。

4、分析病例时,学生充分发言,老师总结。

三、内容妇科病:功血、肿瘤(子宫肌瘤、卵巢肿瘤、子宫颈癌)滋养细胞疾病、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产科:妊娠早晚期出血、妊高症、羊水过多、子宫破裂等。

《妇产科学》考试大纲考试目的本考试大纲为邵阳医专大专临床专业学生妇产科学课程考试大纲,旨在认定其学生是否达到了预期的课程要求,同时为下一步教学的实施及评估提供依据。

考试总要求学生应掌握妇产科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为临床实践打好坚实的基础,将来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

考试内容第二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1、熟悉女性骨盆的形态结构,熟悉与分娩有关的解剖特点。

2、熟悉女性内外生殖器官的解剖及邻近器官的关系。

第三章女性生殖系统生理1、熟悉女性一生各阶段的生理特点。

2、熟悉月经及月经期的临床表现。

3、掌握卵巢的功能及其周期性变化。

4、熟悉子宫内膜及生殖器其它部位的周期性变化。

第四章妊娠生理1、熟悉胎盘的形成及胎盘功能。

2、熟悉胎儿的生长发育及其生理特点。

3、熟悉妊娠期母体的生殖系统、乳房、血液、心血管系统及泌尿系统的变化特点。

第五章妊娠诊断1、掌握早期、中期及晚期妊娠的诊断方法并了解其原理。

2、熟悉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的定义第六章孕期监护及保健1、熟悉产前检查的内容第七章正常分娩1、掌握决定分娩的因素。

2、掌握枕先露的分娩的机转。

3、熟悉分娩的临床经过及处理。

第八章正常产褥1、了解产褥期内产妇各系统,特别是生殖、泌尿系统和乳腺的生理变化。

2、熟悉有关正常产褥的护理。

第九章妊娠时限异常1、掌握流产的定义、不同发病阶段的临床表现和处理。

2、熟悉几种特殊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

第十章妊娠特有疾病1、掌握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基本的病理生理变化。

2、掌握此病的不同类型和不同程度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鉴别诊断。

3、熟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可能发生的母儿并发症。

4、掌握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预防措施及治疗原则。

第十一章异位妊娠1、掌握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特点及各种辅助诊断方法2、掌握输卵管妊娠的处理原则第十二章妊娠晚期出血1、熟悉前置胎盘的病因、定义及其临床表现。

2、掌握前置胎盘的诊断要点及处理原则。

3、熟悉胎盘早期剥离的病因、发病机理及其临床表现。

4、掌握胎盘早期剥离的诊断要点及处理原则。

第十三章多胎妊娠巨大儿1、熟悉巨大儿对母儿的影响,双胎对母儿的影响。

2、熟悉巨大儿的定义,双胎的分类及分娩期的处理。

第十四章羊水量异常1、熟悉羊水过多、羊水过少的定义3、熟悉过期妊娠对胎儿的危害性及其诊断方法和处理原则。

第十六章胎儿窘迫与胎膜早破1、熟悉胎儿窘迫的定义、病因及其防治2、熟悉胎儿窘迫的临床表现、诊断及处理。

3、熟悉胎膜早破的诊断第十七章妊娠合并内科疾病1、熟悉妊娠合并心脏病时,心脏病与妊娠二者间的相互影响。

2、熟悉心脏病伴有妊娠的处理。

3、熟悉妊娠期急性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4、熟悉妊娠时病毒性肝炎的防治原则和措施。

第二十一章异常分娩1、熟悉产力异常,产道异常及胎儿胎位异常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意义、处理原则。

2、熟悉异常分娩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防治方法第二十二章分娩期并发症1、掌握产后出血的定义、原因2、掌握产后出血的临床表现及诊断3、掌握产后出血的处理方法及各种措施。

4、熟悉子宫破裂的原因。

5、掌握临床表现及诊断。

6、熟悉子宫破裂的防治措施。

第二十三章异常产褥1、熟悉产褥感染的定义、诱因及致病菌。

2、熟悉产褥感染的病理及临床表现。

3、掌握产褥感染的诊断、鉴别诊断及防治。

第二十四章妇科病史及检查1、掌握妇科病史书写的特点。

2、熟悉妇科检查方法。

第二十六章外阴及阴道炎症1、掌握滴虫性阴道炎的临床表现、治疗2、掌握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表现、治疗3、熟悉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表现、治疗第二十七章宫颈炎症1、掌握慢性宫颈炎的病理变化,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第二十八章盆腔炎症1、熟悉慢性盆腔炎的病理变化,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2、熟悉结核性盆腔炎的传播途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第三十章宫颈肿瘤1、熟悉子宫颈癌的病理变化并了解其转移途径2、掌握早期诊断方法和临床分期3、熟悉子宫颈癌的治疗原则及其预后第三十一章子宫肿瘤1、掌握子宫肌瘤的类型、基本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2、熟悉子宫内膜癌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第三十二章卵巢肿瘤1、熟悉常见肿瘤的病理和临床特点2、熟悉良性卵巢肿瘤与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3、熟悉卵巢肿瘤及其常见并发症的诊断及处理原则第三十四章妊娠滋养细胞疾病1、掌握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的定义、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及处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