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程项目管理案例分析课程标准

工程项目管理案例分析课程标准

《工程项目管理案例分析(实践)》课程标准一、课程代码:***二、适用专业:双证书自考本科(工程管理)专业三、课程性质与目的《工程项目管理案例分析(实践)》是双证书自考本科(工程管理)专业开设的职业能力证书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及综合性强的课程。

本课程目的是在掌握工程项目管理技术、经济、管理等相关专业基础课程的基础上,掌握工程项目投资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安全控制、合同管理、现场管理和竣工管理各种管理方法在工程项目上的应用,培养学生具有从事进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以及其他有关工程实践的能力,为学生在毕业后从事有关的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中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课程设计思路鉴于《工程项目管理案例分析(实践)》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及其内容体系的不断更新等特点,本课程的设计思路如下:1、理论教学环节与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有效结合;2、国外先进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思想、理论、技术、方法与国内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实践的有效结合,特别注意其在国内的适用性;3、教学案例的选取、使用应与课程教学内容密切结合,并注意学生的可接受性和兴趣。

4、配合安排一个综合性的、由教师指导完成的课程设计,内容包括本课程教学重点所涉及的内容。

5、教学方法:本课程案例分析、研究建议采用在教师指导下的分组讨论方式;课程设计建议采用在教师指导下分小组完成指定设计课题的方式;此外,研讨会和辩论等教学组织方式也可采用。

五、课程总体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过程;2、掌握项目流水施工进度计划和单、双代号网络计划的编制和应用;3、掌握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和应用;4、掌握工程项目成本、进度、质量、安全、风险等目标的管理与控制技术与方法的应用;5、掌握工程项目中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合同管理、信息管理等主要职能中的常用的技术与方法的应用。

(二)能力目标1、能够进行工程项目管理规划和施工组织设计,具有按规划要求实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实践能力2、具有一定的分析、研究、解决工程项目建筑全过程管理中实际问题的能力;3、能运用质量管理方法进行工程项目质量、安全和文明施工管理的能力;4、能运用工程项目成本、进度管理的基本方法,进行工程项目成本和进度管控的能力;5、掌握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基本原理,会用所学知识进行施工项目风险管理的能力和现场事故处理能力。

6、初步具有建造师需要的能力,具有助理项目管理师、质量员、施工员、造价员、安全员、资料员的基本能力;(三)素质目标1、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素质;2、具有一定的计划、组织和协调合作能力;3、具有团队意识,能清楚明了表达意见和传播信息,面对危机,能沉着冷静化解矛盾,达到双方共赢的目的;4.具备社会责任感,具有社会公益心;5.具有较强的安全责任意识和环保意识。

六、课程基本内容与学时安排第一章施工组织设计技术与管理案例(4学时)1.施工项目管理规划与施工组织设计2. 流水施工方法应用3. 工程网络计划技术应用第二章施工质量和安全控制技术与管理案例(4学时)1.施工项目施工质量的控制案例2.施工项目施工安全的控制案例第三章工程成本控制技术与管理案例(4学时)1.施工项目进行成本计划的编制2.工程成本控制案例3.工程索赔案例第四章工程项目合同控制技术与管理案例(6学时)1. 编制标书,进行招投标案例2. 签订合同,进行合同谈判3.合同控制和管理案例第五章工程项目施工现场控制技术与管理案例(2学时)1.施工现场规划管理和控制案例2.现场施工安排和优化案例第六章工程项目施工事故处理技术与管理案例(4学时)1.机械施工事故处理案例2.在建工程安全事故处理案例第七章施工项目风险管理案例(4学时)1.人员、材料、机械风险处理案例2.施工项目质量风险处理案例3.环境风险处理案例第八章工程项目竣工管理(4学时)1. 竣工验收程序编制2.工法编制及其管理3.工程项目的移交处理4.竣工结(决)算编制案例七、课程教学要求标准第一章施工组织设计技术与管理案例学习目标1.了解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内容、工程项目管理的方法、工程程项目管理的发展2.熟悉项目管理规划和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3.掌握施工组织管理实务学习内容1.项目管理规划的基本内容和方法2.流水施工方法的应用3.单代号网络图的编制和优化4.双代号网络图的编制和优化5.网络图的资源优化学习活动建议1、教学条件:在多媒体教室上课,提供教学课件、案例等教学参考资料。

2、教学方法:案例分析。

3、实践活动建议:为配合课堂教学,可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到有代表性的建筑地参观并现场教学,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能力。

第二章施工质量和安全控制技术与管理案例学习目标1.了解施工质量和安全管理理论和方法2.熟悉施工质量管理的内容,能进行现场施工质量控制3.能进行施工项目安全管理学习内容1.施工质量和安全管理理论和方法2.现场施工质量控制3.施工项目安全管理学习活动建议1、教学条件:在多媒体教室上课,提供教学课件、案例等教学参考资料。

2、教学方法:理论与案例结合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等。

3、实践活动建议:带学生到施工现场参观,掌握现场施工质量和安全控制技能第三章工程成本控制技术与管理案例学习目标1.了解工程成本管理理论和方法2.熟悉施工项目进行成本计划的编制3.具有实际工程成本控制能力学习内容1.施工项目进行成本计划的编制2.工程成本控制案例3.工程索赔案例学习活动建议1、教学条件:在多媒体上课,提供教学课件。

2、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等。

3、实践活动建议:带领学生到施工项目部,结合实际亲自实践有相关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相关内容,如进行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比较;成本计划实施中的调整,与此同时加强教师的实践指导。

第四章工程项目合同控制技术与管理案例学习目标1.了解合同管理的原理2.能编制标书,进行招投标3.能签订合同,进行合同谈判4.实施中能进行合同控制和管理学习内容1. 编制标书,进行招投标案例2. 签订合同,进行合同谈判3.合同控制和管理案例学习活动建议1、教学条件:在多媒体上课,提供教学课件。

2、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等。

3、实践活动建议:带领学生到施工项目部,结合实际亲自实践有相关工程项目合同管理相关内容第五章工程项目施工现场控制技术与管理案例学习目标1.了解施工现场规划管理和控制理论2.能够进行施工现场规划管理和控制3.能够进行现场施工安排和优化学习内容1.施工现场规划管理和控制案例2.现场施工安排和优化案例学习活动建议1、教学条件:在多媒体教室上课,提供教学课件、案例等教学参考资料2、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等。

3、实践活动建议:深入工程项目现场,搜集一套实际工程的施工图,要求学生进行施工总平面布置设计和优化。

第六章工程项目施工事故处理技术与管理案例学习目标1.了解工程项目施工事故处理技术与管理理论2.能够对机械施工事故进行处理3.能够对在建工程安全事故处理学习内容1.机械施工事故处理案例2.在建工程安全事故处理案例学习活动建议1、教学条件:在多媒体教室上课,提供教学课件、案例等教学参考资料2、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等。

3、实践活动建议:深入工程项目现场,搜集实际工程安全事故处理方法。

第七章施工项目风险管理案例学习目标1.了解施工项目风险管理理论2.能够对人员、材料、机械风险处理3.能够对施工项目质量和环境风险处理学习内容1.人员、材料、机械风险处理案例2.施工项目质量风险处理案例3.环境风险处理案例学习活动建议1、教学条件:在多媒体教室上课,提供教学课件、案例等教学参考资料2、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等。

3、实践活动建议:收集施工项目风险管理的案例,掌握现场风险管理技巧第八章工程项目竣工管理学习目标1.了解工程项目竣工验收的概念、意义、范围、依据,竣工资料移交,工程项目保修与回访2.具有工法编制及其管理和工程项目的移交处理能力3.具有竣工结(决)算编制能力学习内容1. 竣工验收程序编制2.工法编制及其管理3.工程项目的移交处理4.竣工结(决)算编制案例学习活动建议1、教学条件:在多媒体教室上课,提供教学课件、案例等教学参考资料2、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等。

3、实践活动建议:讨论案例八、课程实施建议(一)教材与参考书建议1、教材《工程项目管理案例分析(实践)》,李慧民编著,建筑工业出版社2、参考书《中国工程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中国工程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编委会编写,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李世蓉、邓铁军主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王雪青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二)教学建议1、师资要求本课程授课教师要求具备双师素质,具有建筑工程技术相关专业的业务水平及技术能力。

具备课程教学能力、组织能力、语言沟通及表达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

2、教学条件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深入施工项目现场、进行现场教学与答疑,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在实践教学中注意渗透相关理论知识,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能力。

3、教学方法建议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引导作用,努力倡导启发式、探究式、开放式教学。

要从学生的认知和能力结构特点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在课堂授课和实践教学中可以灵活运用以下教学方法:集中授课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开展作业公开讲评和讨论,课堂教学与现场参观调研相结合等形式,让同学多方面、多层次的充分、全面的了解设计方案,又锻炼了同学的口头表达能力、观察能力,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形成活跃的开放式教学气氛,给大家一个很好的自由交流的平台。

(三)评价考核建议在专业教学团队的指导下,建立以“知识为辅、能力为主,过程为主、结果为辅”的课程考核评价机制和评价标准,经系部组织校企双方论证通过后,由课程教学小组组织实施。

本课程以平时表现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纪律性以及表达与沟通能力;以书面考试的形式,考察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总结归纳知识的能力;以答疑的形式考察学生在某一阶段的进步情况;以学生完成阶段性工作的成果,考察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专业技能、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以及与他人沟通合作的团队意识。

(四)教案编写建议编写教案应该结合建筑设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把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每一章节的教案中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结合工程实用程度确定学习重点,对难点问题要有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教学思路清晰、方法灵活多样。

教案的编写应该比《课程标准》的要求更具体,更生动,更便于操作。

由设计和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对现有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自编教材,以提高教学效果、方便学生自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