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车灯光智能系统

汽车灯光智能系统


2.2 人眼对光的适应度调查
根据调查所得,人的眼睛在4000流明的亮度以下才能看 到东西;超过4000流明,就会出现炫目现象;在3500流明以 下的情况下,人的眼睛看的东西最清楚、最舒适。 一般在室内光的强度为400到600流明。在阳光明媚的户 外亮度会在较大范围内浮动。如阴凉处的亮度为1000流明, 而高速公路等有大片水泥地的地方亮度约为6000流明。在 3500流明的亮度以下,我们人眼都感觉很舒适。当直射光或 是反射光的亮度到达4000流明时,人眼接收光线开始变得吃 力。当我们试着努力去看这些很亮的区域时,只会看到白色 的闪光,这就是眩光。一旦光亮度到达10,000流明时,眼睛 因接收到的光过强而开始完全滤去光线。调查结果如表1所 示。
3.3 现状分析
调查发现,镜泰(Gentex Corporation )公司从2004年开 始批量生产的SmartBeam系统。SmartBeam智能远近光灯控制系 统使用了CMOS图像传感器,具备内置的逻辑运算程序,能根据 交通光照状况自动地切换远光灯和近光灯。 工作原理:当环境光线足够暗并且附近没有其它行驶车辆 灯光时,SmartBeam自动开启远光灯;当SmartBeam探测到对面 车辆的前照灯或前面车辆的尾灯时,它又自动将远光灯切换成 近光灯。该系统旨在实现前照明效果的最佳化,同时消除重复 开关远光灯的操作。 应用:这项技术在欧美24种不同车型上得到了应用,今年 也还有多款新车型将应用此技术。在中国销售的汽车中只有宝 马、奔驰的两个系列安装了该系统。
湿 度 传 感 器
5.4
下雨天车距灯自动开启子模块图
汽车车距灯开关控制电路
AT89C52
雨水检测电路
5.5 主要选用元件略图
5.6
原理图
6、 软件设计
主要用C语言和汇编结合编程。
具体功能实现模块:
1)远、近灯的切换 2)随环境的暗亮的变化,而判断是否开启车灯和车 灯的亮度的调节
3)灯光的方向随着行车方向转动
表1 人眼对光的适应度及车灯强度
人的眼睛能看到东西的亮度 人的眼睛看的东西最清楚、最舒适的亮度
室内光的强度 阳光明媚的户外
4000流明的亮度以下 3500流明以下
400到600流明 1000流明-6000流明
高速公路等有大片水泥地的地方
眼睛因接收到的光过强而开始完全滤去光线 人眼接收光线变得吃力的亮度 50-60W 氙气灯
图2-1 2003-2008年国内汽车销售数据表
1000
万台
938.1 879.2
800
721.6 675.6
600
507.2
629.8 575.8 517.6 397.1 298.6 327.1
汽车 乘用车
400 200 0
439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图2-2
2004-2008年国内汽车月销售量对比图
为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的几率,迎面行驶的两辆汽车在相 距80—150米范围内,通过光电信号确认,检测是否有车开启 远光灯,如果有,自动将远光灯关闭,同时开启近光灯。两 车相闪过的瞬间(约60秒),两车的近光灯自动转换远光灯 行车,双方司机不需要用手工操作。
2.4 汽车转弯时的照明问题
在夜间行车时,当车前轮小角度转动时,车身的方向还
3.5 技术实现
主控制芯片-单片机工作原理
角度传感器、光电传感器、电容等的工作原理
采用C语言和汇编语言结合编程
信号变量的出理(滤波、放大等),软件(算法)实现
市场角度和技术角度去分析,本项目具有可行性
4、总体设计
本产品在不影响汽车原有的功能的基础上,通过在车身 上增加角度传感器、光敏传感器、水流检测电路等辅助设备 (安装示意图如图4-1所示) ,采用软硬件结合技术实现汽 车照明系统的最优化使用。
4)雾灯的自动开启
6.1 远、近灯的切换模块
光敏电阻采集数 据
A/D转换
判断(单否开启,和亮度变化模块
光敏传感器采集 数据
A/D转换
判断(单 片机)
变暗或变亮
是否开启灯
6.3 灯光方向随行车方向转动模块
角度传感器角度采集
A/D转换
判断
近光灯向右转 一定的角度
2) 在夜间行驶过程中如遇迎面来车,前照大灯的远 光自动切换成近光,会车完成以后,启动远光 灯。
图1-1
开启远光灯照明状态
图1-2
开启近光灯照明状态
3) 随环境光线的强度变化决定是否开启近灯光。当 环境光线变暗时,行车灯会自动开启。如晚上 或白天驶入隧道或者密林中时自动开启近光灯 ,光线充足时自动关闭汽车灯光。 4) 在下雨的时候,根据雨势的大小决定是否自动开 启车距灯;雾大能见度降低时,同时自动开启 雾灯和车距灯。
作品题目: 项目成员: 指导教师: 参赛单位:
汽车灯光智能调节系统 徐盛财、谭其巧、梁谋样 乔海晔、朱小远 广东白云学院
主要内容:
1. 2. 3. 4. 5. 6. 7. 功能介绍 选题背景 可行性分析 产品设计 硬件设计 软件设计 未来展望
1、功能介绍
汽车灯光智能调节系统实现主要功能如下:
1) 夜间行车时,当汽车转弯时,根据车前轮转动的 角度控制车灯的方向亦随之转动。从而避免转弯 时驾驶员看不清转弯处的路面状况而发生交通事 故(实现过程如下图所示)。
5、 硬件设计

硬件方面

采用单片机,A/D转换,继电器,步进电机,角
度传感器,温湿传感器,各种电阻等元件。
5.1
总体模块图
雨水检测电路
汽车远、近光灯开关控制电路 汽车车距灯开关控制电路 汽车雾灯开关控制电路 AT89C52 A/D
角度传感器 湿度传感器 光敏传感器
步进电机 汽车近光灯转动电路
5.1

致谢
感谢各位评委老师在百忙中对我们的作品给予指导;
感谢参与组织 “ NOC ” 的全体老师们,给我们一
次展示自己作品的机会;
感谢指导教师的辛勤努力;
由于时间仓促,作品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望批评 指正。
4.1 实现方案
汽车远光灯自动调节系统由大灯调节电机、控制器和光 电传感器组成,光电传感器分别安装在车身前后两端,主要 检测行车环境和会车状况,把检测值以电信号的方式传送给 控制器,控制器对比计算后去控制大灯调节电机,从而完成 对大灯的自动调节功能。
当驾驶者将车辆前灯转至远光时,这种灯光自动变换器 可以根据对面来车时对方灯光的强弱,在100-150米的距离内 自动将远光变为近光。而在对方的车辆驶过之后,2秒左右的 时间,车灯自动又从近光变回远光。这项远近光自动电子变 换器的新技术,将为人们在夜间行车带来实质性的安全和方 便。
2.1 造成交通事故的原因分析
虽然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作出了机动车夜间会
车须距对面来车150m外互闭远光灯,改用近光灯的规定。但
现实中相当部分驾驶员经常使用远光与对方会车,造成对方 驾驶员眩目而酿成交通事故,而且这种违规操作很难予以监
督。这一方面是驾驶员的道德素质问题;但另一方面是驾驶
过程中频繁的变换灯光操作给驾驶员带来的操作负担,即在 作灯开关操作时又需作方向修正这类多种操作同时进行所孕 育的事故隐患,这些也是许多驾驶员(特别是新手)在夜间 不愿去作频繁的变光操作的原因。
近光灯转动子模块图
电机驱动集成电路 (L293)
电压
AT89C52
A/D
角度传感器 (GMR)
1:120减速 步进电机
控制汽车近 光灯转动
5.2
远、近光灯自动切换子模块图
控制汽车 远、近光灯 开关
放 大 电 路
AT89C52
A/D
电流
光 敏 传 感 器
5.3
雾灯自动开启子模块图
汽车车距灯开关控制电路 AT89C52 汽车雾灯开关控制电路 A/D
3、可行性分析
3.1 选题依据
日常生活中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良好的国内市场前景 汽车的灯光自动调节系统技术的发展空间
3.2 国内市场需求
随着我国经济的稳步快速发展,特别是加入WTO以来,我
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更是一日千里。据统计,全国机动车保有
量为15281万辆。其中,轿车5356万辆,内含私人汽车3239万 辆,摩托车8355万辆,其他车为1570万辆。同时,每年新增 汽车600万辆以上,在未来5年,汽车生产和消费将以每年30 %速度递增(详细调查数据如图1、图2所示),汽车消费已 接近房地产成为我国的第二大消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 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汽车的安全性越来越高,汽车的技术要 求也越高。
3.4 产品定位
SmartBeam智能远近光灯控制系统使用了CMOS图像传感器, 使整个系统的精度和准确度都有很大的提高。但该系统价格昂贵, 而且这项技术的应用范围很小,只在欧美的24种不同车型上得到 了应用。在中国销售的汽车中只有宝马、奔驰的两个系列安装了 该系统。目前国内的中、低档汽车均无安装此系统。而且中低档 汽车安装此系统后价格提高的幅度较大。 本课题以根据路况最优化地使用汽车的照明设备为目的。综 合考虑会车时远、近光灯的自动调节,汽车转弯时改变灯光方 向,雨、雾灯光自动开启等功能,面向中、低挡汽车市场,实 现多功能、低成本、集成式智能系统。以优化目前复杂的车灯 系统。提高夜间驾车的安全性,降低死伤事故的比例,保护人 身安全。
4.1 实现方案
具体实现如下: 1. 通过在车轮转轴处增加角度传感器实现车轮转角的跟踪 ,将车轮的转动角度转换为电压值传送给主控芯片,经 过处理后控制步进电机转动,从而带动近光灯的转动; 2. 在车身正前方中间位置增加一个光敏传感器,用来接受 迎面来车的光强,将接受到的信号传送到主控芯片以判 断是否达到远光灯的光强(即使影响到驾驶员视觉的光 强),如果是,关闭远光灯同时开启近光灯; 3. 在车头位置增加温湿传感器,用来检测是否有雾,从而 决定是否开启雾灯和车距灯; 4. 在车尾引流槽处增加水流检测电路,检测是否下雨,决 定是否开启车距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