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试验检测设备自校规程

试验检测设备自校规程

一、负压筛析仪及细度筛校验方法YQZX-01本方法适用于新购和使用中以及检修后的负压筛析仪及细度筛的校验。

一、技术要求1.1 负压筛析仪1.1.1 应有铭牌:其中包括制造厂、筛布、规格、出厂编号与日期。

1.1.2 数显时间控制器误差±5s。

1.1.3 筛析仪性能,要求密封良好,负压可调范围为4000Pa~6000Pa。

1.2 细度筛1.2.1 细度筛不得有伤痕、脱焊、筛布无皱折、松驰、断丝、斜拉或粘有其他杂物等现象。

筛布与筛框接缝要封死不留间隙,筛网不得有堵塞、破洞现象。

1.2.2 筛网:试验筛修正系数不应超出0.80~1.20范围。

1.2.3 筛框:有效直径:150mm;高度25mm。

二、检验项目2.1 校验项目2.1.1 外观2.1.2 数显时间控制器误差。

2.1.3 筛析仪性能。

2.1.4细度筛。

2.2 校验用标准器具2.2.1机械秒表:1/10s2.2.2 天平:称量2100g,分度值0.01g。

2.2.3 数显卡尺:量程0~300mm,分度值为0.01mm。

2.2.4 细度标准粉。

三、校验方法3.1 用目测检查橡胶密封圈是否老化、损坏,确定筛析仪的密封程度。

3.2 采用机械秒表测试数显时间控制器是否准确。

3.3 接通电源,检查控制系统,调节负压至4000Pa~6000Pa范围内。

3.4 将细度筛筛网对着光照看,观察筛网是否有堵塞、破洞现象。

3.5 细度筛修正系数测定方法:3.5.1 用一种已知80μm或45μm标准筛筛余百分数的细度标准试样装入洁净的密闭广口瓶中,盖上盖子摇动2分钟,消除结块。

静置2分钟,用一根干燥洁净的的搅棒搅匀样品。

按负压筛析法操作程序测定标准样在水泥细度筛上的筛余百分数。

每个试验筛的标定应称取两个标准样品连续进行,中间不得插做其它样品试验。

3.5.2两个样品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最终值,当两个样品筛余结果相差大于0.3%时,应称第三个样品进行试验,并取接近的两个结果进行平均作为最终结果。

3.5.3试验筛修正系数按下式计算:C=Fn /Ft式中:C——试验筛修正系数;Fn——标准样给定的筛余百分数,%;Ft——标准样在试验筛上的筛余百分数,%。

修正系数计算至0.013.5.4试样筛余百分数结果修正按下式计算:Fc=C·F式中:F c——试样修正后的筛余百分数,%C——试验筛修正系数;F——试样修正前的筛余百分数,%。

四、校验结果处理全部校验项目均符合技术要求为合格。

五、校验周期与记录负压筛析仪校验周期为12个月,试验筛每使用100次后需重新标定。

校验记录格式见下表。

负压筛析仪及细度筛校验记录表二、水泥沸煮箱校验方法YQZX-02本方法适用于新购和使用中以及检修后的水泥沸煮箱的校验。

一、技术要求1.1仪器应有铭牌、产品合格证和产品说明书。

1.2仪器外观完好、无锈蚀、无漏水现象。

1.3程序控制器控制时间为:加热至沸腾时间(30±5)min;维持沸腾时间(180±5)min。

1.4 仪器应有接地线;沸煮箱、程控器不得漏电。

二、校验项目及条件2.1校验项目2.1.1外观。

2.1.2漏电校验。

2.1.3 程序控制器控制时间校验。

2.2校验用器具2.2.1标准温度计:量程(50~100)℃,分度值0.1℃2.2.2电子计时器。

2.2.3电笔。

三、校验方法3.1外观检查:通过目测查看仪器外观是否完好,有无锈蚀,有无漏水现象。

3.2采用电笔测试沸煮箱、程控器有无漏电现象。

3.3程控器控制时间:采用温度计测温,计时表计时,准确测出加热至沸腾的时间和维持沸腾时间。

四、校验结果处理全部校验项目均符合技术要求为合格。

五、校验周期与记录校验周期为12个月。

校验记录格式见下表。

水泥沸煮箱校验记录表校验编号:三、水泥维卡仪校验方法YQZX-03本方法适用于新购和使用中以及检修后的维卡仪的校验。

一、技术要求1.1仪器应有铭牌与产品合格证。

1.2滑动杆表面应光滑,能靠重力自由下落,无紧涩和旷动现象。

1.3标尺读数和刻度范围下落距离为0~70mm,标尺刻度清晰,位置固定并垂直。

1.4标准稠度测试用试杆有效长度50±1mm,由直径10±0.05mm的圆柱形耐腐蚀金属制成。

1.5测定凝结时间用试针由耐腐蚀的金属制成,其有效长度初凝针为 50±1mm,终凝针为30±1mm。

直径为1.13±0.05mm的圆柱体。

1.6 终凝针上安装的环形附件,顶部外径3.3±0.1mm,底部外径5±0.1mm,高度6.4±0.1mm,安装后,终凝针端部露出环形附件长度0.5±0.1mm。

1.7滑动杆与试杆、滑动杆与试针的总重量均为300±1g。

1.8盛装水泥净浆的试模应由耐腐蚀的、有足够硬度的金属制成。

试模高40±0.2mm、顶内径65±0.5 mm、底内径75±0.5mm的截顶圆锥体。

二、校验项目及条件2.1校验项目2.1.1外观与材质。

2.1.2试杆、试针及环形附件尺寸。

2.1.3滑动杆与试杆、滑动杆与试针的总质量。

2.1.4截顶圆锥体试模尺寸。

2.2 校验用器具2.2.1 天平:称量500g,分度值0.1g。

2.2.2游标卡尺:量程300mm,分度值0.02mm。

三、校验方法3.1 外观检查:技术要求中1.1~1.2条通过手动目测来进行。

3.2试杆、试针及环形附件的尺寸用游标卡尺测量。

3.3滑动杆与试杆、滑动杆与试针的总质量用天平称量。

3.4截顶圆锥体试模尺寸用游标卡尺测量试模深度,试模上、下口内径用游标卡尺在相互垂直的方向上分别测量取平均值。

四、校验结果处理全部校验项目均符合技术要求为合格。

五、校验周期与记录校验周期为12个月。

校验记录格式见下表。

维卡仪校验记录表四、雷氏膨胀测定仪及雷氏夹校验方法QIZX-04本方法适用于新购和使用中以及检修后的雷氏夹膨胀测定仪及雷氏夹的校验。

一、技术要求1.1 雷氏膨胀测定仪1.1.1 仪器应有铭牌,产品合格证。

1.1.2 模子座半径2020+mm 。

1.1.3 模子座至膨胀值标尺02179-mm ,悬丝至弹性标尺02149-mm 。

1.1.4 标尺最小刻度0.5mm ,刻度线清晰,无变形。

1.1.5 立柱与底座垂直,悬臂与立柱垂直。

1.2 雷氏夹1.2.1 雷氏夹应由铜质材料制成,外表光滑,无变形。

1.2.2 环模内径(30±0.42)mm ,外径(31±0.26)mm ,高(30±0.42)mm 。

1.2.3 指针长(150±1)mm ,指针直径:2.0±0.05mm 。

1.2.4 校验时两指针针尖距离增加范围为17.5mm ±2.5mm ,且能恢复至原来状态。

1.3 砝码质量300g 。

二、校验项目及条件2.1 校验项目2.1.1 检查外观和标尺最小刻度。

2.1.2 雷氏膨胀测定仪尺寸。

2.1.3 雷氏夹尺寸。

2.1.4针距及状态。

2.1.5 砝码2.2校验用器具2.2.1游标卡尺:量程300mm,分度值0.02mm2.2.2直角尺。

2.2.3弧度板。

2.2.4钢直尺:量程500mm,分度值1mm。

2.2.5天平:量程2100g,分度值0.01g。

三、校验方法3.1外观检查:用目测检查外观和标尺最小刻度。

3.2 用直角尺测量立柱与底座是否垂直,悬臂与立柱是否垂直。

3.3用弧度板测量模子座半径。

3.4 用游标卡尺测定模子座至膨胀值标尺距离,悬丝至弹性标尺距离。

3.5用游标卡尺测量环模尺寸及指针的直径。

3.6用钢直尺测量指针长度。

3.7 用天平称量砝码质量。

3.8将雷氏夹一根指针的根部悬挂在一根金属丝或尼龙绳上,另一根指针的根部挂上300g质量的砝码,测量两根指针针尖的距离;去掉砝码后,针尖的距离能否恢复至挂砝码前的状态。

四、校验结果处理全部校验项目均符合技术要求为合格。

五、校验周期与记录校验周期为12个月。

校验记录格式见下表。

雷氏膨胀测定仪及雷氏夹校验记录表校验编号:五、水泥胶砂试模校验方法YQZX-05本方法适用于新购和使用中以及修理后的水泥胶砂试模的校验。

一、技术要求1.1产品应有铭牌,其中包括型号、规格、制造厂家。

1.2应有产品合格证。

1.3 试模的侧板和端板应由硬质钢材制造,底座可用铸铁或铸钢制造,组装后试模的有效尺寸应符合下表规定。

试模尺寸允许偏差1.4 试模的内表面应光滑平整,不平整度误差应不大于试模边长的0.05%。

1.5试模组装后,各相交面应垂直,偏差不大于1°。

1.6试模组装应紧密,在试件成型时不出现漏浆现象。

二、校验项目及条件2.1校验项目2.1.1外观。

2.1.2试模尺寸。

2.1.3试模内表面平整度。

2.1.4试模垂直度。

2.1.5试模漏浆检查。

2.2校验用器具2.2.1游标卡尺:量程300mm,分度值0.02mm。

2.2.2钢直尺:量程300mm,分度值1.0mm。

2.2.3塞尺:厚度0.02~1.00mm2.2.4万能角度尺:量程360°,分度值5/。

三、校验方法3.1按技术要求1.1和1.2条对试模的外观和资料进行检查。

3.2用游标卡尺对试模的有效尺寸进行测量。

3.3用钢直尺和塞尺对试模内表面、端板和底座进行平整度测量。

3.4用万能角度尺对组装后的试模进行垂直度测量。

3.5将装满水泥胶砂的试模按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的操作步骤在振动台上振30s,检查是否有漏浆现象。

四、校验结果处理全部校验项目均符合技术要求为合格。

五、校验周期与记录水泥胶砂试模的校验周期为6个月。

校验记录格式见下表。

水泥胶砂试模校验记录表六、40mm×40mm水泥抗压夹具校验方法YQZX-06本方法适用于新购或使用中以及检修后的40mm×40mm水泥抗压夹具的校验。

一、技术要求1.1 水泥抗压夹具应保持清洁,不得有碰伤划痕;应有牢固的铭牌,其内容包括:仪器名称、规格型号、制造厂名、出厂编号、出厂日期。

1.2水泥抗压夹具上下压板应为硬质钢材制成,其长度为40±0.1mm,宽>40mm,厚度>10mm 。

1.3上、下压板自由距离>45mm。

1.4下压板上的球座中心应在夹具中心轴线与上压板下表面的交点上,公差为±1mm,上压板随着与试件的接触而自动找平。

1.5下压板的表面对夹具的轴线应是垂直的,并且在加荷过程中应保持垂直。

1.6定位销高度不高于下压板表面5mm,间距为40~55mm.。

二、校验项目及条件2.1校验项目2.1.1目测检查技术要求1.1条内容。

2.1.2上、下压板的长度、宽度、厚度。

2.1.3上、下压板的自由距离。

2.2校验器具2.2.1游标卡尺:量程300mm,分度值0.02m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