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保险知识问答1.工伤保险概述1.什么是工伤保险?工伤保险是一种社会保障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险体系的险种之一。
如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职业病或因意外事故、职业病造成致伤、致残、致死等,有可能出现全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使劳动者本人及他的家属丧失或部分丧失赖以生存的劳动收入的情况,造成生活难以维持。
参加工伤保险后,受工伤的劳动者就可以从国家和社会获得一定数量物质帮助,使劳动者能度过难关,尽量恢复劳动能力。
2.工伤保险有哪些基本特点?作为社会保险的一个险种,工伤保险有以下特点:(1)具有强制性工伤保险和其他社会保险险种一样,是国家立法强制执行的。
在规定范围内的用人单位、就业者必须参加;(2)属于非营利性工伤保险是国家对劳动者履行的社会责任,也是劳动者应该享受的基本权利。
国家举办工伤保险,目的是为劳动者谋福利,提供所有与工伤保险有关的服务,均不以盈利为目的;(3)具有保障性是指劳动者在发生工伤事故后,对劳动者或者遗属发放的工伤待遇要能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4)互助互济性是指工伤保险通过强制征收保险费,建立工伤保险基金,由社会保险机构在人员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对费用实行再分配,调剂使用基金,保证一个人、一个单位或一个行业的需要。
3.工伤保险的实施对劳动者有什么意义?首先工伤保险保障了劳动者在工作中遭受事故伤害和患职业病后获得医疗救治、经济补偿和职业康复的权利,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必要措施。
第二工伤保险保障了劳动者发生工伤后,劳动者本人或者遗属在生活发生困难时的基本生活需要,防止受工伤的劳动者其遗属陷入贫困状况,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了劳动者及其家属的后顾之忧。
最后工伤保险保障了所有劳动者或其家属的合法权益,是对劳动者所作的社会贡献的肯定,有利于增强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
4.工伤保险对企业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工伤保险的全面展开,保护了企业和雇主,尤其是资金不足的小企业的利益。
因为工伤保险具有互助互济的特点,它统一筹措资金,分担风险,可以把工伤给企业和雇主带来的风险降到最低。
工伤保险的实施,有助于促进企业安全生产。
通过与改善劳动条件、安全教育、防病防伤宣传、医疗康复等措施相结合,可以提高劳动者的安全意识,减少工伤事故发生率,减少经济损失。
5.新工伤保险政策遵循哪些基本原则?(1)无过失责任原则指在各种工伤事故中只要不是受害者本人故意行为所致,就可以按照规定的项目和标准对当事人进行伤害补偿。
也就是说对受害人而言,只要认定为工伤,不直接追究雇主或雇员是否存在过错,只要事故中有受伤害者就可以得到补偿。
(2)损害补偿原则只有发生了人身伤害,基金才给予赔偿。
(3)个人不缴费原则工伤是劳动者在创造社会财富时鲜血和生命的额外付出,所以理应由国家、社会和单位(或雇主)负担工伤保险费。
(4)严格区别工伤和非工伤原则为了保证有限的资金用到真正因工伤造成人身伤害的参保人身上,必须严格区分伤害是否是工伤造成,由西安市统一的机构进行工伤认定的目的就自于此。
(5)预防、补偿和康复相结合的原则工伤保险的补偿,不仅限于医疗费用,康复以及亲属的损失也部分列入其中。
6.我国的工伤保险工作由谁负责?我国工伤保险实行分级管理。
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全国的工伤保险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工伤保险工作。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设立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具体承办工伤保险事务,高新区社保中心为高新区工伤保险的经办机构。
7.我国的工伤保险制度由哪几部分组成?工伤保险制度包括工伤保险实施范围和工伤认定资格条件;基金筹集模式与费率的确定;待遇给付项目、标准及给付方式;工伤事故与职业病的预防;工伤医疗照顾和职业康复;工伤保险的运行监督等部分组成。
8.《工伤保险条例》的适用范围有哪些?《工伤保险条例》的适用范围主要包括:境内的各类企业、境内的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所有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
也就是说,各类用人单位均为工伤保险的参保单位。
高新区内各类用人单位和就业人员都必须参加工伤保险。
9.工伤保险具体参加的范围有哪些?(1)所有的企业、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都必须缴费参加工伤保险。
(2)国家机关不缴费参加工伤保险,工作人员遭受工伤的相关费用所在由单位按照条例支付。
(3)参照国家公务员制度进行人事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遭受工伤或者患职业病的,由所在单位按照条例支付相关费用。
(4)其他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各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工伤保险等办法,参照本条例另行规定。
为解决这类单位的后顾之忧,高新区已开展这类单位的参保工作。
10.工伤保险与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的实施方式有什么不同?工伤保险是社会保险管理机构依据国家有关法律,强制企业必须参加的社会保险,不管企业雇主和职工是否愿意,都必须无条件参加。
而商业保险公司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的实施方式是自愿的,保险人与被保险人双方在自愿的基础上签订保险合同,遵循契约自由的原则,可以中途变更保险合同。
11.工伤保险的费率如何确定?工伤保险费率的确定包括两个方面:按行业划分确定单位费率和按工伤保险费的使用、工伤发生率及职业危害情况确定浮动费率。
工伤保险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将行业划分为风险较小行业、中等风险行业和风险较大行业三种。
各行业的的基准费率分别控制在用人单位工资总额的0.5%、1.0%和2.0%。
在费率浮动方面,除属于第一类行业的用人单位按行业基准费率缴费,不实行浮动费率外,二、三类行业均实行浮动。
浮动的办法是根据参保单位工伤发生频率等因素,每2年浮动1次,可上或下浮动各两档:上浮第一档到本行业基准费率120%,第二档到本行业基准费率的150%;下浮第一档到本行业基准费率的80%,第二档到本行业基准费率的50%。
工伤保险知识问答(二)[信息来源: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 2007-12-26 10:38:57.02.工伤的认定1.什么是事故?事故是指使一项正常进行的活动中断,并可能造成人身伤亡或设备损毁的意外事件。
事故的原因是由于未能识别危险或控制危险的现有系统不合适造成,但无例外地都是有不安全动作、不安全状态或使它们的某种组合的存在为先导。
2.事故发生后为什么要区分因工和非因工?职业伤害与工作或职业有直接关系,工伤保险待遇具有补偿的性质,它的医疗康复待遇、伤残待遇和死亡抚恤待遇等的待遇水平比其他社会保险高,而享受条件却是最低。
只要属于工伤保险范围,不受年龄、性别、缴费期限的限制。
而因病或非因工伤亡则基本上与劳动者的工作或职业没有直接关系,其保险待遇属于补助、救济性质。
3.什么是企业工伤伤亡事故?企业工伤伤亡事故是指就业者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事故。
具体讲就业者在本岗位劳动,或虽不在本岗位劳动,但由于企业的设施和设备不完善,劳动环境和劳动条件不良、管理不善,以及企业领导指派到企业外从事本企业活动,所发生的与工作有关人身伤害或急性中毒事故。
4.对工伤事故调查和处理的要求是什么?(1)企业应严肃认真地调查和分析事故,找出事故原因,查明责任,确定改进措施,并指定专人限期完成。
(2)对一般事故或性质恶劣的小事故,应在事故发生后两天内,查明责任,找出原因,提出防范措施,对事故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
(3)对重大事故,企业或企业主管单位应组织由各有关部门组成的事故调查组,并邀请当地劳动、安全、公安部门、工会组织或上级主管部门的代表参加,对事故现场、工人操作过程是否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机器设备状况等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查清事故的原因和责任,以便进行处理。
(4)企业应建立事故档案,对所有事故调查分析的资料应当妥善保管。
(5)对严重违章指挥者,应给予纪律处分,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对蓄意制造事故,造成严重后果,需追究刑事责任的,应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5.哪些事故可以认定为工伤?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第14条的规定,认定工伤的情形有以下几种:(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4)患职业病的;(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6.有哪些情况可以视同工伤?以下几种情况可以视同为工伤:(1)参保人员于工作时间内在工作岗位上,突然发生疾病造成死亡或者在工作时间内在工作岗位上突发疾病被送医院抢救,经抢救无效在48小时之内死亡;(2)参保人员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3)参保人员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有《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可以视同工伤。
7.参保人下列情形之一,不能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1)因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的情形造成的伤亡;(2)因醉酒导致伤亡的情况;(3)自残或者自杀造成的伤亡情况。
8.申请工伤认定的时效有什么规定?有关工伤申请认定,原则上由用人单位必须在发生伤情的30天内向所在统筹地区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在高新区参保的单位应直接向西安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地址西安市盐店街电话87635934)提出工伤认定,也就是工伤认定的时效为30日。
遇有特殊情况,经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延长。
对单位没有按规定时效提交工伤认定时,当事参保人员或者其直系亲属、单位工会组织也可以在1年内直接向单位所在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对超过上面规定的申请时效规定的工伤认定申请,劳动行政部门不再受理。
不被受理的工伤申请,工伤保险基金不承担任何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规定的相关费用由用人单位自行承担。
9.劳动行政部门多长时间作出认定结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参保人或者其直系亲属和该职工所在的单位。
10.申请工伤认定应当提交哪些材料?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下列材料:(1)工伤认定申请表;(2)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3)定点医疗机构出具的受伤后诊断证明书,或者指定职业病诊断机构(或者鉴定机构)出具的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11.什么是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规定的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12.职业病的诊断标准、诊断和鉴定办法以及等级鉴定办法由谁制定?在我国,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卫生部)负责制定有关职业病的诊断标准和职业病的诊断、鉴定办法;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和卫生行政部门(卫生部)共同制定职业病伤残等级的鉴定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