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选修课论文格式(最新)

选修课论文格式(最新)

大学生选修课论文格式要求:一、基本要求1.纸型:A4纵向、单面打印2.页边距:上2.5 cm,下2. 5cm,左2.5 cm,右2cm,页眉1.5cm,页脚1.75cm,左侧装订3.字体:正文全部宋体、小四号、标准字符间距。

西文、数字等符号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4.行距:1.5倍行距3.论文字数:3000-5000字二、封面格式参考范例三、中外文摘要1.中文摘要:标题“摘要”(黑体、二号、居中)关键词(黑体、小四号、居左顶格、单独占行)关键词3~8个,词与词之间用分号间隔2.外文摘要:独占一页。

“ABSTRACT”(Times New Roman、二号、加粗、居中)“Key words”(Times New Roman、小四号、加粗、居左顶格、单独占行)与中文关键词对应,词与词之间用分号间隔四、目录1.标题“目录”(黑体、二号、居中)2.目录中最少列出第一级标题(章)和第二级标题(节)章标题(黑体、四号)节标题(宋体、四号)第三级标题(楷体、四号)各级标题居左顶格、单独占行,标题后注明起始页码3.目录不加页码五、论文正文1.页眉:(宋体、五号、居中)奇数页:《课程名称》课程论文偶数页:学生姓名:论文题目2.页码:页面底端(页脚)、右侧3.章条序码(阿拉伯数字、小圆点间隔、末尾不加小圆点、左顶格、编号后空一个字距)第一级(章)1, 2, 3, (黑体、小二号)第二级(条)1.1,1.2, 2.1,2.2, 3.1,3.2, (黑体、小三号)第三级(条)1.1.1,1.1.2, 1.2.1,1.2.2, 2.1.1,2.1.2, 2.2.1, 2.2.2,3.1.1,3.1.2, 3.2.1,3.2.2, (黑体、四号)如在条以下仍需分层,则通常用a,b, 或1),2),编序,左空2个字距。

4.前言、引言不编序号六、图表1.图表字体(宋体、五号)2.图表名(中外文对照、宋体、五号、居中)3.图表按章编号(如图1-1、表2-2等),图编号及图名置下,表编号及表名置上。

表格的绘制均用三线表,表内无斜线、竖线。

七、其它1.标题“致谢”(黑体、二号、居中)2.标题“附录A” 、“附录B”(黑体、二号、左顶格,页码不单排,与正文接续)附录中译文的书写格式与毕业设计(论文)书写格式相同3.标题“参考文献” (黑体、二号、居中)参考文献正文(宋体、五号)各类文献的着录格式及示例:1.专着顺序号着者。

书名[M].版本。

其他责任者。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页码。

示例:[1] 夏小华,高为柄。

非线性系统控制及解耦[M].第2版。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2.期刊顺序号作者。

题名[J].其他责任者。

刊名,年,卷(期):页码。

示例:[2] 高为柄,程勉,夏小华,(等)。

非线性控制系统的发展[J].自动化学报,2003,17(4): 513~523.3.论文集顺序号作者。

题名[A].见:编者。

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页码。

示例:[3] Fox R L, Willmert K D.不等式约束的连杆曲线最优化设计[A].见:机构学译文集编写组。

机构学译文集[C].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232~242.4.技术标准顺序号标准代号标准顺序号-发布年标准名称示例:[4] GB3100~3102-93 量和单位。

5.学位论文顺序号作者。

题名:[D].保存地:保存者,年份。

示例:[5] 陈淮金。

多机电力系统分散最优励磁控制器的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2004.6.会议论文顺序号作者。

题名[Z].会议名称,会址,会议年份。

示例:[6] 夏小华,高为柄。

稳定设计中的分解和参数化方法[Z].全国控制与决策会议,黄山,2005.大学生选修课论文格式范文:《诗经》作品中的意境鉴赏目录1 将真实事物用虚幻的意境表现出来 (1)2 真实自然的意境书写 (1)3 情景交融的意境美 (1)4 结束语 (1)参考文献 (1)摘要在《诗经》中带有意境的作品占有较大比重,也正是这部分作品反映出了远古诗集中思想艺术的最高成就,并使其换发出持久的艺术活力。

其中使用了多种表达手法,使得以较少的文字将众多的历史社会内容表达了出来,开创了诗歌意、境的有效融合。

伴随着文学创作的演化,意境美已作为衡量文学作品水平高低的美学标准之一。

通过对这部历史巨作中创作方法的学习和研究,不但能够很好的服务于当今文学的创作,而且能够从一个更高的层面认识这部巨作中的美学价值。

关键词:《诗经》作品;意境欣赏《诗经》属于我国首部诗歌总集,其从多个方面对西周到东周时期的社会生活进行了展现,诗集中非常丰富的思想性和高超的艺术手法奠定了其在中国文学史上难以取代的地位。

意境属于我国诗画论坛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美学名词。

虽古代诗画理论家在意境解释上与现代有所分歧,然而在意境构成要素的认识方面却大致相同:即意和境两方面。

意境实际就是主观情思与客观物境的有机融合。

诗歌创造意境是借助艺术想象实现与主观关系的沟通,作者借助艺术想象这种方式,在宣泄本人思想、情感或心绪的同时,也使读者从作品中获得艺术感染与美的享受。

1 将真实事物用虚幻的意境表现出来将主观情思虚构成一个仿真的境界,这种境来源于意,其所表现的客观事物,实际是虚幻的,而若从主体的内心感受来说,又是真实的,属于可信的。

意境的奥妙正是由这种半真半假中产生而来。

此种意境的创造方法在《诗经》中的《豳风·东山》表现的最为显着。

诗中看似在写想象中的家的情景,然而作者笔下融入了本人的真情实意,使得作品具有一定的意境。

作者在作品中叙述了自己在返乡途中恰遇绵绵不停的细雨,此时此景使作者想起三年的征战生活,想起家中娇妻的长叹,想象着久别时无以言表的复杂心情,这种虚构的景象就像真实的生活写照一样呈现在读者面前,这篇诗中的境和意都在这种想象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现实生活中实际是包含着虚幻性的,虚幻性融入到现实中后也就离开了现实,使真正的虚幻不再存在,所以,诗人在作品中一般借用真实图景的显现与想象及梦幻结合起来创造意境。

《诗经》作品《小雅·无羊》正是这种创作形式,其借助真实的生活画面,将放牧图景与梦境采取对应的形式来写。

首先诗人通过生动和形象的生活画面描写,向读者传达了畜牧繁盛景象是在牧人辛勤劳作的基础上换来的,接着直接离开对现实生活的描写,而转向对梦中幻景的刻画,这时诗意从近到远、从实到虚,最终在梦语中淡出和定格,留给读者的只有牧人梦卧时仰对着的空旷蓝天,由此带来了读者无限的想象。

2 真实自然的意境书写着名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他的有关词话中指出:凡是大家之作,写的情必然渗人心扉,写的景必然生动如画,如在眼前,语言由于来之生活,所以也就自然天成。

王国维具有多年批改学生作文的经验,故而知多识广。

《诗经》中的意境描写就符合王国维的标准。

其中作品《桃夭》属于第一步祝贺出嫁的诗篇,诗人通过“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诗句,不但表明了婚嫁的时间,而且也烘托出了当时那种喜庆的气氛,用人面桃花形象的将新娘的美刻画了出来,仅仅12个字就达到一石三鸟的表现效果,从而获得了后人的“咏美人之祖”赞誉;《邶风·击鼓》中:执子之手、与尔偕老,是写征人与妻子离别时的情景,诗句中流露着真情实意;《伯兮》中的:首如飞蓬、谁适为容,书写了闺女妇人思念丈夫的宛然之情;另外,还有《小雅·采缘》中的诗句:终朝采缘、不盈一掬,将怀人内心的情思形象的表达了出来,仿佛让我们看到了诗人发呆的神态。

这些都是诗人真实自然的意境书写。

3 情景交融的意境美在《诗经》较多的诗篇中是借用比兴的手法实现情与景的交融。

自然界的景、物若与人类社会发生了联系,则人们就会或多或少的赋予其一定的情感。

如《诗经》中的《周南。

关唯》一诗:关关唯鸡,在河之洲。

这两句属于比兴,借助关唯歌唱来比喻青年男女的爱慕和思念之情,用此起兴,从表面上来看属于对大自然景象的描绘,而实际是对人类社会的映衬,该形象的描绘就像是一副五彩画面,人们仿佛看到那碧波荡漾的湖中突出的一块长满花草的小洲,在花草之间栖息着许多的关唯鸟,这些鸟双双歌唱,它们无忧无虑的快乐生活着,好一派世外天地,这些鸟鸣声就好像是青年男女爱恋时的窃窃私语。

而下面两句诗则道出了作者的意图。

此种比兴手法一般可以进行气氛的渲染,通过描画环境,将作者主观的情融入到客观景物上,以达到使人联想的目的,从而形成主观意象与客观景象的有效融合,使得诗歌的意境美充分的得以展现。

4 结束语古代论文追求意境,重视艺术的欣赏范畴,将意境当作是读者在审美过程中发挥的想象与联想,以此获得一种具有美感的境界。

意境源自于作品的艺术形象,但并非就等同于该种形象本身,而是艺术形象与读者意兴情思的有机融合,因此,要想真正感受到作品的意境,读者不但要具有一定的文学知识素养,而且还要具备一定的鉴赏、感知和创造能力。

《诗经》作品的意境情思是建立在空灵无边的时空中,这就要求读者也要在广阔无垠的空间中进行想象,只有这样两者才能达到有机的融合,然后再借助读者想象能力的发挥,将有限化为无限,使得作者和读者的交流达到理想状态。

参考文献[1]樊河新。

浅论《诗经》的比兴手法与意境美[J].伊犁教育学院学报,2001(03):22–26.[2]张成恩。

诗学之正源法度之准则––《诗经》意境创设透析[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6(02):129–131.。

相关主题